-
碳納米管與金屬納米導線成功連接
美國羅斯塞拉(Rensselaer)工學院研究人員表示,他們找到了一種能將碳納米管和金屬導線相連接的新工藝,並用它研製出結合了碳納米管和金屬納米導線最佳特性的納米導線。
-
碳納米管接連實現重大突破
近日,在北京市科委支持下,清華大學魏飛教授團隊成功製備出單根長度達半米以上的碳納米管,創造了新世界紀錄,這也是目前所有一維納米材料長度的最高值。與此同時,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強度極好且十分輕巧的碳制導線,由許多碳納米管組成,其強度是銅導線的30倍,重量不到銅線的十分之一。
-
高性能碳納米管透明導電薄膜研究取得進展
高性能碳納米管透明導電薄膜研究取得進展 發表時間:2018/5/16
-
清華大學教授談碳納米管的觸控螢幕應用
由於碳納米管各種優異性質,其應用前景非常廣闊,可用來製作觸控螢幕、單電子電晶體、場效應電晶體、原子力顯微鏡針尖、場發射電子槍、氣體傳感器、納米模板等。 清華大學範守善教授,從上世紀90年代起一直致力於碳納米材料的研究,並且在國際上處於領先的地位。近日,本報特採訪了清華大學納米中心主任範守善教授。本期將為您介紹碳納米管在觸控螢幕方面的一些應用。
-
金屬所研製出窄帶隙分布半導體性單壁碳納米管
單壁碳納米管(swcnt)因碳原子排布方式不同可表現為金屬性或半導體性,其中半導體性swcnt具有納米尺度、良好的結構穩定性、可調的帶隙和高載流子遷移率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製出新型碳納米管微處理器
導讀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用碳納米管電晶體製作出一款新型微處理器。該微處理器被廣泛認為是比傳統矽處理器更快速、更綠色的替代品。背景電晶體,是人類現代歷史中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現代電子設備例如電腦、智慧型手機、智能硬體等,都離不開電晶體。
-
日本開發成功導電性更加優良的新型碳納米管
日本信州大學研究小組在碳納米管中成功植入結晶性硫原子鏈,製成導電性更加優良、在空氣中更加穩定的新型碳納米管。研究小組在真空中使硫原子蒸發,再將其導入1納米左右的碳納米管中形成結晶性硫原子鏈。經X光觀測,在稍粗的碳納米管中結晶性硫原子鏈呈Z字形排列;在稍細的碳納米管中呈直線形排列,均具備導電性能。 據介紹,製成的新型碳納米管導電性能更加優良,且在300度以下的空氣中呈現穩定狀態。該成果可用於納米級微型導線的製作和能量儲存等廣泛領域。
-
自主高性能碳納米管受青睞 深企近2億元融資完成
「材料加工技術的落後一直嚴重製約著中國高端製造的發展,高性能纖維作為軍民兩用新材料,屬於技術密集型和敏感的關鍵材料,長期被以日本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實施嚴苛的禁運和技術封鎖。」章勝華表示,烯灣科技自主創新開發的高性能碳納米管纖維力學性能出眾,被業界譽為「下一代新型高性能纖維材料」 ,打破了日本、美國對我國高性能纖維材料的技術壟斷,有望從根本上改變國內在關鍵材料上受制於人的現狀。
-
基於新型碳納米管的薄膜電晶體問世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2月17日(北京時間)報導,最近,科學家研製出了金屬性和半導體性之間平衡達到最優化的新式碳納米管,並使用這種納米管制造出了薄膜電晶體(TFT),未來有望研製出諸如電子書和電子標籤等高性能、透明的柔性設備。
-
MIT開發出基於碳納米管FET的RISC-V微處理器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採用碳納米管電晶體(Carbon Nanotube Transistors)成功研製出16位RISC-V微處理器,其設計流程和工藝均遵照行業標準,但能效比矽基微處理器高10倍。
-
清華化工系碳納米管團隊重大突破:發現碳納米管驚人的耐疲勞性能
人類已知力學性能最好的材料—碳納米管,又有新的重大發現。近日,清華大學化工系魏飛教授和張如範副教授聯合團隊,在碳納米管的耐疲勞性能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該團隊在國際上首次以實驗形式,測試出釐米級長度單根碳納米管的超耐疲勞性能。
-
清華化工系碳納米管團隊重大突破:發現碳納米管驚人的耐疲勞性能
人類已知力學性能最好的材料—碳納米管,又有新的重大發現。近日,清華大學化工系魏飛教授和張如範副教授聯合團隊,在碳納米管的耐疲勞性能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該團隊在國際上首次以實驗形式,測試出釐米級長度單根碳納米管的超耐疲勞性能。
-
清華大學《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通過碳納米管制備自我...
本文清華大學化學系張瑩瑩副教授與吉巖副教授(同為通訊作者)在《ACS Appl. Mater.Interfaces》期刊發表名為「Electricity-Triggered Self-Healing of Conductive and Thermostable Vitrimer Enabled by Paving Aligned Carbon Nanotubes」 的論文,研究受生物自我修復能力的啟發,將對齊的碳納米管(CNT)鋪在液晶彈性體複合膜的表面上開發了一種自我修復
-
韓國研究人員製備出超高性能碳納米管纖維
韓國研究人員製備出超高性能碳納米管纖維 發表時間:2019/7/23
-
率先實現碳納米管纖維產業化
2016年6月,章勝華與鄧飛合夥創辦深圳烯灣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烯灣科技」),致力於解決下一代碳材料——碳納米管纖維的量產製備及其產業化應用。通過自主創新,烯灣科技在全球從事該領域研究的約15個團隊中脫穎而出,成功突破量產技術瓶頸,率先實現產業化。歷經3次創業不斷接近夢想「我進行了三次創業。
-
世界首次:清華大學成功製備超長碳納米管管束
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重點專項的支持下,清華大學魏飛教授團隊與李喜德教授團隊合作研究,在超強碳納米管纖維領域取得突破,在世界上首次報導了接近單根碳納米管理論強度的超長碳納米管管束的製備。
-
清華《Science》重大突破:超耐疲勞的碳納米管
日前,清華大學化工系魏飛教授和張如範副教授團隊在碳納米管耐疲勞性能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以實驗形式測試了釐米級長度單根碳納米管的超耐疲勞性能。相關成果以「超耐久性的超長碳納米管」(Super-durable Ultralong Carbon Nanotubes)為題,於8月28日在線發表於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上。
-
清華《Science》重大突破:超耐疲勞的碳納米管!
日前,清華大學化工系魏飛教授和張如範副教授團隊在碳納米管耐疲勞性能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以實驗形式測試了釐米級長度單根碳納米管的超耐疲勞性能。碳納米管是典型的一維納米材料,也是目前已知的力學強度最高和韌性最好的材料,其宏觀強度和韌性均比目前廣泛使用的碳纖維和芳綸等材料高出一個數量級以上。然而,由於其小尺寸特性以及難以被測試的特點,單根碳納米管的疲勞行為以及疲勞破壞機制研究是該領域長期未能搞清楚的重大難題。
-
單壁碳納米管生產商OCSiAl成立上海技術中心
原標題:單壁碳納米管生產商OCSiAl成立上海技術中心全球最大單壁碳納米管生產商之一OCSiAl,將單壁碳納米管應用於生產高性能導電塑料,以及抗靜電、透明的包裝材料,目前已經取得了很多成功案例。OCSiAl 的產品能夠為我們的客戶提供不可估量的附加值,在許多重要的應用領域,畢克化學與OCSiAl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多成功案例。我們希望繼續攜手,開拓更為寬廣的單壁碳納米管應用領域。」OCSiAl公司開發的TUBALL MATRIX產品系列,是TUBALL單壁碳納米管的預分散體,添加方便,工藝匹配度好。
-
碳納米管:「特立獨行」的神奇材料
近期,國外一所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碳納米管制造出一款材料,可吸收99.96%以上的入射光,堪稱材料家族中的「黑洞」。無獨有偶,同樣是碳納米管材料,研究人員利用超過1.4萬個碳納米管電晶體,製造出16位微處理器晶片,並向世界發出了「Hello, World」的信息。碳納米管,作為一種擁有特殊結構的一維量子材料,具備諸多超乎尋常的力學、電學、熱學等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