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潛艇最深下潛600米,船員氧氣從何而來?今天算明白了
你是不是一個潛水愛好者呢?如果你不是那麼,你有沒有在電視劇中看到那一些去潛水的人在水底的時候需要背上一個氧氣罐呢?既然是這樣想過核潛艇,她最深下潛深度能達到600米,船員氧氣是從何而來的呢?
潛艇他的誕生時間比較早可能遠遠超過了我們的年齡,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對於潛艇做了解,畢竟潛艇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算得上是一種特別重要的武器。
潛艇它的噪聲低,供氧量強,搭載的武器作戰能力強,裝載的系統較為先進,這或許就是我們現在世界各國想要努力去研製的核潛艇的目標了。
說起潛艇的供應量要強,其實最早的一批潛艇它的氧氣是通過內部補充的,主要方法是用一根很長的細管來交換潛艇內部和外部的空氣,這樣做只能夠保持船員的正常呼吸,但是如果時間長的話就不可行了。
既然這一種方式可行度不是特別高,後來經過科研人員的努力,就在潛艇上裝備了由殼體與藥箱兩部分組成的氧氣再生系統。
這一種系統它其實就是將船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再經過轉化之後釋放出氧氣,1985年的時候我國091型「長徵3號」核潛艇因為所用的氧氣再生板比較好,所以在海底前的三個月沒有出現異常情況。
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之後,現在潛艇的氧氣來源就更多了,不過現在各國的核潛艇採用的都是電解水製備氧氣的裝置。
使用這一種裝置之後,可以實現在潛艇上24小時供氧。對於人類來說,氧氣與二氧化碳就是兩種共生的氣體,潛艇上的氧氣供應充足之後,應該解決的就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太多這一問題。
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研製出來的新型潛艇,擁有一個良好的供氧裝置之後,還有一個二氧化碳淨化系統的原因了,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船員們有一個合適的環境工作。
看吧其實是在最早的時候我們給潛艇供氧的方式都不止一種,更何況是這一個科技相當發達的現代呢。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我們下一期再見!
中國運20測試新型發動機,直徑更細並非渦扇20,也不是渦扇15
取得突破!中國「北鬥家族」太空團聚,西安航天基地「硬核」助力
提升效率!中國特種材料取得大突破,讓西方國家豔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