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是從一個冰球演變的?最新研究稱這顆矮行星一開始很熱,還有...

2020-12-06 瀟湘晨報

如今,矮行星冥王星在太陽系邊緣繞太陽運行,其表面溫度為華氏-378度(-227.8攝氏度)到華氏-396度(-237.8攝氏度)。但是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冥王星上的情況並非總是如此。

冥王星上的伸展斷層

長期以來,研究人員一直認為冥王星最初是一個冰球,位於太陽系邊緣寒冷黑暗天氣家園的柯伊伯帶。

一些科學家還相信冥王星的冰層下有一個液態海洋,估計厚達249英裡。但是科學家認為這個海洋形成於冥王星歷史的稍晚時,因為放射性元素在矮行星的巖石核心附近被加熱並腐爛,這個過程中發生的熱量可能足以融化冰,並形成地下海洋。

2015年,美國宇航局的「新地平線」號宇宙飛船飛過冥王星及其衛星時提供了詳細的圖像和數據,挑戰了此前的科學假設。

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的第一順位研究作者,最近剛剛博士畢業的卡爾弗·比爾森說:「對我來說,這項研究最令人興奮的部分是,我們可以利用今天在冥王星上觀察到的情況來及時回溯過去,了解冥王星形成不久後的樣子。」

現在,利用對冥王星表面的地質觀測,新的研究表明冥王星實際上並非一開始就極度寒冷,而是相對較熱。研究人員模擬並比較了熱和冷的形成場景,發現冥王星的表面特徵與熱的場景更加匹配。

在這種情況下,液態海洋會隨著時間緩慢凍結,並導致冥王星出現如今觀測到的伸展斷層。而如果一開始冥王星就是冷的話,隨著冰在內部融化,冥王星會搜索,應該能觀察到冥王星表面的壓縮特徵。如今科學家們看到更多的是膨脹跡象,足以見得冥王星一開始是一個很熱的星球。

這項研究美國時間周一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雜誌上。

【來源:都市快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究稱冥王星或為「熱啟動」:自形成起一直是高溫狀態
    中新社北京6月23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地球科學》最新發表一項行星科學研究論文稱,曾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後又被「開除」的冥王星,可能從形成之時便一直是高溫狀態,而且在發展初期擁有一個地下液態海洋。
  • 科學家在冥王星之外發現新的矮行星
    騰訊太空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太陽系家族的合影中,現在又多了一個新面孔。在冥王星之外,科學家發現了一顆新的矮行星。根據NPR的報導,這顆矮行星叫作「2014UZ224」,直徑約有530千米,距離太陽約有85億千米遠。相較而言,冥王星最大的衛星卡戎直徑1200千米,遠日點離太陽有73億千米。
  • 為什麼冥王星被降為矮行星?
    如果您將冥王星稱為行星,那麼在掌握當前知識的情況下,您將無法理解其所有含義。圖解:來自新視野號的球面馬賽克圖像 (2015年9月10日發布)冥王星應該被歸類為柯伊伯帶天體。在我看來,稱冥王星為行星,甚至稱它為「小行星」,都是一種誤解。
  • 冥王星迎來小夥伴|太陽系又發現一顆矮行星
    科學家發現了太陽系的另外一顆矮行星。它的名字是2014 UZ224,距離太陽136億千米,每繞太陽一圈要花1100年。目前官方確認的太陽系矮星族成員僅有五個,分別是冥王星、穀神星、哈烏美亞、烏神星及厄裡斯。但科學家認為柯伊伯帶至少還潛藏著100顆矮行星。
  • 太陽系的七顆矮行星
    美國科學家在太陽系內冥王星以外的地區,發現了一顆新的矮行星2014UZ224。美國小行星中心證實了它的存在,它有望成為太陽系的第7顆矮行星。科學家還推測,太陽系可能有數十顆,甚至超過100顆矮行星尚未被發現。
  • 冥王星為何降低為矮行星?它不滿足行星的兩個特點
    27%,最後九大行星就變成了八大行星,將冥王星重新定義為了矮行星(類冥天體)。而對於這個定義,科學家們也是一直爭議不斷,而根據最新的《伊卡洛斯》(Icarus)雜誌上報告稱,一組天文學家們再次發出聲明稱,冥王星應該是行星,而不應該「拋出」行星的行列,到底應不應該呢?我們從下面幾個方面了解下最初冥王星為何被定義行星了?
  • 冥王星有伴了:太陽系又發現一顆矮行星
    目前官方確認的太陽系矮星族成員僅有五個,分別是冥王星、穀神星、哈烏美亞、烏神星及厄裡斯。但科學家認為柯伊伯帶至少還潛藏著100顆矮行星。(柯伊伯帶是數十億顆在海王星軌道之外繞行的小型天體構成的碟形帶。)密西根大學物理學者David Gerdes帶領的本科生研究團隊利用「暗能量調查」(Dark Energy Survey)項目的星系地圖指出了這顆矮行星的正確位置。
  • 科技日曆丨「紛爭女神」厄裡斯被發現 連累冥王星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
    厄裡斯是行星還是矮行星?當厄裡斯在2005年首次被發現時,天文學家認為它比冥王星大得多,甚至考慮厄裡斯是否可能是我們太陽系的第10顆行星。然而,最終,科學家發現厄裡斯是一顆如此小的行星,從而在2006年將冥王星降級為矮行星的原因。這一決定至今仍有爭議,因此厄裡斯的名字恰如其分。「厄裡斯是希臘的紛爭女神。」
  • 為什麼冥王星被取消行星身份?行星定義是怎樣的?矮行星又是什麼
    你也許聽說了冥王星被排除在八大行星之外。但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ClydeTombaugh)於1930年發現了冥王星。於是在1930年到2006年間,冥王星輕輕鬆鬆成為太陽系的第九顆行星。這一切的轉變發生在2006年。
  • 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 降為矮行星·網易探索頻道
    引子:在經過激烈的討論之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24日上午公布了行星定義決議草案的最終版本。現在太陽系的天體包括:八大行星,矮行星和小天體。最新報導    回顧:關於新行星組合的兩大方案
  • 「矮行星」是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的天體,太陽系已知七顆矮行星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分布著許多不同類型的天體,主要的天體類型包括恆星、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和衛星。太陽系唯一的恆星就是太陽,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可以說就是太陽系的老大,而其他天體就可以看成是太陽的跟班。
  • 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還能回來嗎?
    但是在2006年的時候,冥王星從九大行星中除名,被降為「矮行星」,930年美國天文學家湯博發現冥王星,冥王星由於距離太遙遠。冥王星數據            在發現初期,所以人們對它幾乎是一無所知。即使是在最大型的天文望遠鏡中,它也僅僅是一個光點。
  • 冥王星除名後,第九行星有了新的發現,這顆行星軌道十分異常
    1930年,冥王星被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發現,從此被列為第九大行星,經過76年的爭辯之後,於2006年冥王星被除名降為矮行星行列。第九大行星的「王座」就這樣被剝奪,而如今第九行星又有了新的發現,這顆行星的軌道表現得十分異常!
  • 冥王星為何被太陽系九大行星除名?是變了心還是矮行星才是真愛?
    根據這個定義,穀神星、灶神星和帕拉斯星是矮行星,但不是類冥天體。大多數矮行星位於柯伊伯帶,這是圍繞太陽系的一個環狀或殼狀巖石體,位於海王星軌道上。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的穀神星、灶神星和帕拉斯星是這條規則唯一的例外。矮行星可以有自己的衛星,例如卡戎圍繞冥王星運行。然而,衛星不可能是矮行星。因此,土星的衛星之一泰坦雖然比矮行星大,但不可能是矮行星。
  • 水星也很小為啥可做大行星 冥王星卻只能歸類為矮行星?
    這兩顆著名的大衛星分別是:木衛三,直徑5262公裡;土衛六直徑5150公裡。木衛四與水星差不多,直徑為4840公裡,我們月球直徑為3476公裡,比水星略小,在太陽系衛星中排名第五。冥王星就更可憐了,有七顆衛星比它大,除了上述說的幾顆,還有木衛一,直徑3660公裡;木衛二,直徑3132公裡;海衛一,直徑2520公裡。
  • 分析冥王星被除名的這段經歷,為什麼最終被定義為了矮行星?
    那麼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就開始質疑起它的大行星身份,儘管如此這一切至少都還沒能夠動搖它作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地位,因為起碼它依然是已知的太陽系最邊緣的大天體。不過這個事情到了20世紀90年代開始又發生了一些變化。科學家們在海王星的軌道之外一個叫做柯伊伯帶的地區發現了越來越多的大天體,這個直徑小的是數公裡,但是大的已經達到了上千公裡。
  • 太陽系九大行星為何變成八大行星 冥王星哪去了 專家:變「矮」了
    這樣太陽系就成了八大行星。但到1930年,這個說法被改變。1930年2月18日,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用天文望遠鏡發現了一個新的天體,電報哈佛大學天文臺後轟動世界。因為根據當時的科研條件,科學家按這顆天體的特徵,比如質量、體積、運行軌道等,它符合一個大行星的特徵,所以這個天體在數月之後就被命名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即冥王星。
  • 冥王星究竟是不是一顆行星呢?科學家安慰冥王星:矮行星也是行星
    從發現至今它還沒有圍繞太陽公轉一圈。變化的是人們對行星的認識。行星這個名詞並不是現代科學的產物。它在古時候就產生了。在遠古時代,人們就發現有5顆星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在不斷發生變化的。人們把這5顆星星叫做行星,意思就是會行走的星星。而那些天空中位置看上去永遠不發生變星星叫做恆星,意思是位置恆定不變的星星。
  • 不滿足行星的兩個特點 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
    冥王星十幾年前就被「開除」行星「星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Jim Bridenstine)近日卻發表驚人言論——「冥王星是一顆行星,」竟然還獲得不少網友的支持。
  • 冥王星為什麼會從行星降級為矮行星?行星的定義又是什麼呢?
    我們的太陽系大約可以分為兩大區域:一部分是主要的行星軌道,大部分都沒有小型星體;另一部分是沒有行星只有小型星體的軌道,例如矮行星帶和柯伊伯帶。儘管這種劃分標準並不完美(彗星和一些矮行星會穿過行星運行軌道,但是他們的軌道是不穩定的),這確實反映了一重要個事實,即行星的重力強烈地影響它的周圍,而矮行星要通過直接碰撞互相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