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以色列化工集團(ICL)贊助,國際鉀肥研究所(IPI)、中國農業大學(CAU)和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ISSAS)聯合主辦,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肥)行業分會和中微量元素肥行業分會聯合協辦的第13屆「國際植物鉀營養和鉀肥大會」,於2019年11月6日在雲南昆明隆重召開。
本次會議到場人數將近300人,國內外優秀學者和知名專家匯聚一堂,共同探討植物鉀營養研究的最新進展、鉀肥和雜滷石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大會由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王火焰主持,國際鉀肥研究所Hillel Magen、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綠色發展研究院教授申建波、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謝建昌和雲南農業大學副校長葛長榮為本次會議開幕分别致辭。
(按以上名稱順序上左右下依次排列)
大咖齊聚 共同探討植物鉀營養新議題
會議開始,由來自英國詹姆斯赫頓研究所的PhilipJ.White 對「鈣在植物營養中的作用」做出了論述,Philip J.White指出鈣對植物是必不可少的,是從土壤溶液中以Ca2+的形式從根中吸收的。大多數植物的鈣用於細胞壁結構,少量的鈣參與信號傳遞,也能作用於陽離子和陰離子的平衡,達到作物營養的供給。來自印度鉀肥研究所的Surinder K. Bansal報告題目為「硫在植物營養中的作用和印度雜滷石的應用」。Surinder K. Bansal表示印度由於人口增長速度較快,面臨著巨大的糧食生產壓力。Surinder K. Bansal指出,從印度硫與雜滷石結合使用的情況來看,自2005年開始急劇上升。經過多種試驗作物來看,硫、鈣、鎂的有效來源均為雜滷石。現階段而言,印度在食物和種植中硫的使用量達到140.5萬噸,不過印度部分農業土壤仍然存在缺乏硫元素的現象。同時指出,未來印度對硫的需求量,2030年將達到226萬噸。
英國詹姆斯赫頓研究所Philip J.White、印度鉀肥研究所Surinder K. Bansal
來自南京農業大學的徐國華教授對「鉀和鎂高效水稻育種,GEAS和生物技術方法的經驗」做出了闡述。緊接著來自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Jiwan P. Palta對「鈣在塊莖作物中的作用」做出介紹,Jiwan P.Palta提到馬鈴薯本來就缺鈣,鈣元素對細胞壁、細胞膜和陽離子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夠確保細胞膜的穩定作用,改良作物質量,對馬鈴薯而言,甚至可以改變其大小。Jiwan P. Palta提到鈣和水一起噴灑,可以在馬鈴薯的生長過程中有效的解決空心、壞心的情況,並通過對比圖展示了鈣對馬鈴薯生長的重要性。
南京農業大學徐國華教授、美國威斯康星大學Jiwan P.Palta
專家名師 共同交流資源和養分管理
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會長王孝峰,在報告中對鉀肥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中微量元素肥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和鉀肥、中微量元素肥行業發展建議等方面做出了闡述。王孝峰指出,經過70年的艱苦奮鬥,我國鉀肥工業不斷壯大,取得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巨大成就。鹽湖資源從單一鉀開發到鎂、鋰、鉀等資源綜合開發循環利用。目前我國擁有資源型鉀肥生產企業23家,年產百萬噸級大企業有3家,產量居世界第4位,生產技術和單套生產能力均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王孝峰在報告中提出了對鉀肥和中微肥行業的發展建議,我國土地普遍缺鉀,對於鉀肥行業而言,應支持尋找鉀鹽資源的地質工作,建立以鉀鹽開發為龍頭的循環經濟和鹽湖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同時,依託「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引導中國企業整合已有的境外鉀鹽資源。對中微肥行業而言,需加強中微量元素在農作物生長中作用機理的研究,積極推動中微量元素專用肥料(比如硫酸鉀鈣鎂)的登記,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建立標準化生產體系、建立健全生產和產品質量管理制度。
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會長王孝峰
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吳志堅對「青海鹽湖鉀資源開發與利用」做出了報告,以及中國農業大學的崔振嶺對「我國主要糧食作物鉀肥效率及施肥限量標準」做出了解析。來自巴西以色列化工集團的Fabio Vale以「雜滷石在巴西賽拉多酸性土壤大豆」為題分析了硫酸鉀鈣鎂對大豆的影響,通過在土壤中的分布、溶解度、充分平衡營養等作用機理,對大豆起到提質增產的作用。
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吳志堅、中國農業大學崔振嶺、巴西以色列化工集團的Fabio Vale
來自越南土壤和肥料研究所的Toan Tran Duc就「越南鉀肥研究:氯化鉀和雜滷石研究最新進展」做出了報告。Toan Tran Duc通過對甘蔗、茶葉和硅藻土進行試驗分析,不改變氮磷肥的情況下,增加鉀含量,可以增加甘蔗產量並提高產品質量,其中甘蔗中CCS含量為10-15%;不改變氮磷鉀含量,增加硫的含量,並結合硫酸鉀鈣鎂肥料中的鈣和鎂,可以提高茶葉的產量;對甘蔗、茶葉和硅藻土施用合理配比的鉀肥和硫酸鉀鈣鎂,不僅可以提高產量和質量,還可以增加生產者或農戶的收入。
越南土壤和肥料研究所Toan Tran Duc
中國農業科學院的仇少君對「中國農田鉀肥效應與鉀素平衡」做出了講解,仇少君提出適當的鉀肥可以平均提高產量15%左右,過量的鉀肥則不能繼續提高產量。因此應該適當降低鉀肥利用率,合理利用鉀肥。中國農業大學的張朝春就「中國鉀資源及其綜合管理」、華中農業大學任濤就「合理施用鉀肥增強油菜葉片光合能力的生理機制」均做出了解析。
中國農業科學院仇少君、中國農業大學的張朝春、華中農業大學任濤
以色列化工集團Patricia imas 對「新型肥料雜滷石」的發展歷史做了主題報告。Patricia ima提到了鉀在植物中的作用,通過輸送養分,提高穀物和蔬菜的品質,降低發病率從而獲得更高的營養價值。經過大量的試驗得出,雜滷石養分釋放緩慢,肥效期長,可大大提高肥料利用率;另外這種產品特別安全,在很多作物上都可施用,特別是酸性土壤和忌氯作物,對作物提質增產效果明顯。
以色列化工集團Patricia imas
精彩交流瞬間:
更現場多精彩內容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觀看直播回放
責任編輯:白茶清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