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維繫生命的的系外行星或數量驚人

2020-12-01 看航空

Trappist-1行星系統

Trappist-1行星系統有三顆位於宜居帶的行星,而我們的太陽系中只有一顆。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沒有像木星這樣的氣態巨行星的情況下,其他恆星系統可能有多達七顆類地行星。這是來自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C Riverside)天體生物學家Stephen Kane領導的一項研究,發表在本周的《天文期刊》(Astronomical Journal)上。

在外太空尋找生命的工作通常集中在科學家們所稱的「宜居帶」上,即恆星周圍的區域,在該區域中,繞恆星運行的行星可能存在液態水海洋,這是我們已知生命存在的條件。

Kane 一直在研究附近一個名為Trappist-1的恆星系統,該系統有3顆位於宜居帶的類地行星。「這讓我想知道一顆恆星可能擁有的宜居行星的最大數目是多少,以及為什麼我們的太陽系只有一顆。」Kane表示,「這似乎不太公平!」

他的團隊創建了一個模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他們模擬了繞著恆星運行的各種大小的行星。一種算法解釋了萬有引力,並幫助測試了行星在數百萬年的時間裡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他們發現,有些恆星可能允許多達七顆這樣的行星存在,而像太陽這樣的恆星可能會允許存在六顆含液態水的行星。Kane說:「如果超過7顆,那麼行星之間的距離就會靠得太近,從而使彼此的軌道不穩定。」

那為什麼我們的太陽系只有一顆宜居行星,如果真的存在六顆呢?如果行星的軌道運動是圓形的,而不是橢圓形或不規則的,這將有助於最大程度地減少任何近距離接觸,並讓軌道保持穩定。Kane還懷疑,木星的質量是太陽系其他行星總和的2.5倍,是它限制了我們太陽系的宜居性。Kane說:「它對我們太陽系的宜居性具有很大影響,因為它質量大,擾亂了其他行星軌道。」

目前已知只有少數恆星在其宜居帶內有多顆行星。接下來,Kane計劃尋找完全由較小行星環繞的其他恆星。由NASA望遠鏡對這些目標恆星進行直接觀測成像,比如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宜居系外行星天文觀測臺。

Kane的研究鎖定了這樣一顆恆星——Beta CVn,該恆星距離我們只有27光年,相對較近。由於它沒有類似木星的行星,因此它將被列入重點考察對象之一。

未來的研究還將建立新的模型,以研究其他恆星系統中宜居帶行星的大氣化學。此類項目為在外太空尋找生命提供了更多的新途徑。它們也為科學家提供了思路,讓他們認識到有一天可能會改變地球上生命的力量。

「儘管我們已經知道地球在歷史上的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宜居的,但關於這些有利條件如何隨著時間推移而演化,以及這些變化背後的具體驅動因素,仍然存在許多疑問。」Kane說,「通過測量系外行星——其演化途徑可能與我們自身相似——的各種特性,我們可以對這顆行星的過去和未來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這樣我們就能知道,要怎樣做才能維持地球的宜居性。」

相關焦點

  • 數量驚人的系外行星可以維繫生命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在外太空尋找生命的工作通常集中在科學家們所稱的「宜居帶」上,即恆星周圍的區域,在該區域中,繞恆星運行的行星可能存在液態水海洋,這是我們已知生命存在的條件。Kane一直在研究附近一個名為Trappist-1的恆星系統,該系統有三顆位於宜居帶的類地行星。
  • 放射性系外行星,超過宜居地帶,仍可支持區外的生命?
    《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母星可居住帶之外的多巖石、具有放射性的系外行星,在沒有星光的幫助下,可以支持「長期存在」的水海洋。
  • 驚人發現!某些系外行星的生物多樣性或超過地球
    藉助美國宇航局的一個模型,科學家對不同類型的系外行星的氣候進行了模擬。模擬結果表明地球可能並非生命的最理想家園,某些環繞遙遠恆星的系外行星可能存在種類和數量均超過地球的生命。也就是說,這種行星的生物圈要比地球更為豐富多彩。
  • 什麼樣的系外行星能孕育生命?假設地球是系外行星,它會是什麼樣
    科學家長期以來都堅持著「什麼樣的系外行星更像地球」的思路,但有一些人卻用了逆向思維,思考「如果地球是系外行星會是什麼樣」。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尋找系外行星和地外生命,寄希望於能夠在遙遠的太空找到人類的下一個家園,或者宇宙中的同伴。
  • 如何確定系外行星存在生命
    □小松研吾 系外行星距離我們非常遙遠,因此,直接去往行星表面進行探測是十分困難的。那麼,姑且先假定系外行星或者它的衛星上有生命存在,再去試著尋找這些「生命存在」的證據怎麼樣? 通過大氣尋找「生命標記」 探測系外行星的大氣成分,是確定這顆行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的一種方法。
  • 五顆系外行星發現「水」信號-系外行星,水,哈勃,NASA ——快科技...
    美國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五個遙遠行星大氣中可能存在水信號,科學家對系外行星進行觀測和調查的目的就是尋找適合居住的行星,現在哈勃的數據分析結果取得了新的發現成果,這五顆行星分別為WASP-17b、HD209458b、WASP-12b、WASP-19b以及XO-1b,其中WASP-17b的大氣有些特別,有些膨脹的感覺
  • 微生物可在純氫氣環境生存 生命在系外行星存在範圍因此擴展
    微生物可在純氫氣環境生存生命在系外行星存在範圍因此擴展據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4日公開的一篇行星科學論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團隊發現,微生物可以在這項發現表明,生命可以生存的系外行星環境遠比之前認為的更加豐富多樣。我們地球的大氣中,氫氣含量微乎其微,但許多質量大於地球的巖質系外行星,其大氣中保持大量的氫氣。此前科學家就曾發現過有一類比地球略大的「超級地球」,擁有這種富氫大氣。
  • 【科普】九大最奇特系外行星
    最年輕的系外行星    歐洲天文學家發現32顆太陽系外行星,從而使現已探測到的系外行星數量上升至
  • 4160多顆系外行星僅是冰山一角?科學家估算出銀河系中文明的數量
    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340期截止2020年,我們所發現並確認的系外行星數量達到4160多個,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但科學家估計,銀河系中的系外行星數量達到數千億,我們所發現的數量連冰山的一角都還不算。銀河系有如此多的行星,那麼我們在宇宙中是否孤獨?
  • 沒有大氣層且潮汐鎖定的系外行星,對生命而言意味著什麼?
    作者:石蘭(抄襲必究)為了尋找到除地球以外同樣適合生命居住的星球,科學家們不曾間斷對地外行星、乃至系外行星的探索。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了解到更多星體的組成和生命信息,在宇宙學的認知錄上添加了重要內容,也對恆星和行星本身的演化有了更清晰的輪廓。系外行星和我們太陽系內的行星具有某些方面的共性,這些天體總是具有多樣性和複雜性,每一顆都是獨立存在的不同個體。比如,系外行星LHS 3844b這顆沒有大氣層、並被潮汐鎖定的系外行星,其圍繞運行的M矮星和類太陽恆星有所不同,對生命而言這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 這顆系外行星被天文學家認為一定有生命
    在銀河系中就有數千億顆恆星,行星的數量則更多,很難說在如此龐大的基數中不存在像地球這樣的宜居星球,而且科學家們也通過巡天觀測發現了數百顆類似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其中很多都位於所在行星系的宜居帶中,因此宇宙中的宜居行星很可能並不少,地外生命是大概率存在的!
  • 美國啟動系外行星勘測項目,尋找外星生命
    ,可是,外星生命們又都在哪裡呢?因為地球作為一顆處於恆星宜居帶中的行星,孕育著生命,所以,科學家們尋找外星生命的首要目標,也都放在與地球相似的系外行星身上。不過,因為行星本身不發光,無法直接觀測到,所以,科學家們只能藉助恆星,來尋找處於它周圍軌道上的行星,雖然目前一些恆星周圍我們只發現了1-2顆行星,但是真實數量或遠比我們想像得多。
  • 10顆可能有外星生命的系外行星
    【博科園-科學科普-歡迎留言評論或建議】外行星泛指在太陽系以外的行星。歷史上天文學家一般相信在太陽系以外存在著其它行星,然而它們的普遍程度和性質則是一個謎。直至1990年代人類才首次確認系外行星的存在,而自2002年起每年都有超過20個新發現的系外行星。
  • 最新研究:系外行星大氣中 水常見但數量低於預期
    最新研究:系外行星大氣中 水常見但數量低於預期 2019-12-13 15:22:18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劉霞 | 字號:A+ | A- 最新研究挑戰現有行星形成理論
  • 天文科普:什麼是系外行星?
    隨著時間的推移,探測這些「太陽系外行星」的方法逐漸得到了改進,被證實存在的行星也相應增加了(接近2000個!)系外行星的定義:太陽系外行星,又稱系外行星,是圍繞一顆恆星(即太陽系的一部分)運行的行星,而這顆恆星並不是太陽。
  • 神奇——看得見的系外行星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一切發生了戲劇化的改變,就在幾天前,美國宇航局通過宣布了一次性發現1200多顆系外行星,使已知數量超過了4000顆而創造了歷史,他們現在相信在我們的宇宙中大部分的恆星極有可能至少擁有一顆行星。除此之外,這些新發現的世界中有幾十個已知的類地行星。
  • 2019十大系外行星發現:存在水蒸氣和雲層系外行星
    依據該模型預測,這種貪婪黑洞可能是數萬顆流浪系外行星的宿主。該解釋理論在系外行星探索領域是極具挑戰性的,例如:天文學家無法應用凌日法發現此類行星,通常情況下,凌日法是觀察系外行星途經主恆星前後的光線變化,但是這種黑洞會吞噬光線,顯然該方法行不通。
  • 天文學家是如何發現系外行星的?
    什麼是系外行星?系外行星,就是太陽系之外的行星。太陽是恆星,太陽系是一個恆星系統,主要由太陽以及八大行星和其它小天體構成。系外行星的發現史在很久以前,天文學家就相信,宇宙中一定存在著與太陽系類似的恆星系統,而且還有可能存在與地球類似的行星,還可能存在與地球生命類似的生命,因為宇宙實在太大了。
  • 系外行星的發現
    該模型預測,這種貪婪的黑洞可能擁有數萬顆四處遊蕩的系外行星。這一解釋在系外行星探索領域尤其具有挑戰性。例如,天文學家不能通過凌日法找到這樣的行星,這種方法通常觀察系外行星在經過其主恆星前後光線的變化。 3.有水蒸氣和雲層的系外行星:2019年9月,科學家首次報告了在系外行星上存在水蒸氣。 4.
  • 目前已知的數千顆系外行星,有多大概率找到外星生命?
    那為什麼我們探索外太空所存在的一些生物會變得這麼緊俏呢,直到如今為止我們所發現的整個系外的行星已經有數千顆之多,一些著名的生物學家們也正在研究著這些星球,有沒有與地球所生命特別相符的一些特徵,而這些發現將會特別大的提升來尋找,其他的生命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