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ppist-1行星系統
Trappist-1行星系統有三顆位於宜居帶的行星,而我們的太陽系中只有一顆。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沒有像木星這樣的氣態巨行星的情況下,其他恆星系統可能有多達七顆類地行星。這是來自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C Riverside)天體生物學家Stephen Kane領導的一項研究,發表在本周的《天文期刊》(Astronomical Journal)上。
在外太空尋找生命的工作通常集中在科學家們所稱的「宜居帶」上,即恆星周圍的區域,在該區域中,繞恆星運行的行星可能存在液態水海洋,這是我們已知生命存在的條件。
Kane 一直在研究附近一個名為Trappist-1的恆星系統,該系統有3顆位於宜居帶的類地行星。「這讓我想知道一顆恆星可能擁有的宜居行星的最大數目是多少,以及為什麼我們的太陽系只有一顆。」Kane表示,「這似乎不太公平!」
他的團隊創建了一個模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他們模擬了繞著恆星運行的各種大小的行星。一種算法解釋了萬有引力,並幫助測試了行星在數百萬年的時間裡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他們發現,有些恆星可能允許多達七顆這樣的行星存在,而像太陽這樣的恆星可能會允許存在六顆含液態水的行星。Kane說:「如果超過7顆,那麼行星之間的距離就會靠得太近,從而使彼此的軌道不穩定。」
那為什麼我們的太陽系只有一顆宜居行星,如果真的存在六顆呢?如果行星的軌道運動是圓形的,而不是橢圓形或不規則的,這將有助於最大程度地減少任何近距離接觸,並讓軌道保持穩定。Kane還懷疑,木星的質量是太陽系其他行星總和的2.5倍,是它限制了我們太陽系的宜居性。Kane說:「它對我們太陽系的宜居性具有很大影響,因為它質量大,擾亂了其他行星軌道。」
目前已知只有少數恆星在其宜居帶內有多顆行星。接下來,Kane計劃尋找完全由較小行星環繞的其他恆星。由NASA望遠鏡對這些目標恆星進行直接觀測成像,比如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宜居系外行星天文觀測臺。
Kane的研究鎖定了這樣一顆恆星——Beta CVn,該恆星距離我們只有27光年,相對較近。由於它沒有類似木星的行星,因此它將被列入重點考察對象之一。
未來的研究還將建立新的模型,以研究其他恆星系統中宜居帶行星的大氣化學。此類項目為在外太空尋找生命提供了更多的新途徑。它們也為科學家提供了思路,讓他們認識到有一天可能會改變地球上生命的力量。
「儘管我們已經知道地球在歷史上的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宜居的,但關於這些有利條件如何隨著時間推移而演化,以及這些變化背後的具體驅動因素,仍然存在許多疑問。」Kane說,「通過測量系外行星——其演化途徑可能與我們自身相似——的各種特性,我們可以對這顆行星的過去和未來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這樣我們就能知道,要怎樣做才能維持地球的宜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