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五落月有咱青島力量!關鍵元件磁光開關為青島浦芮斯光電製造

2020-12-07 半島網官網

  12月1日23時許,一輪明月當空照,嫦娥五號探測器經過近38萬公裡的長途太空旅行,輕輕地踏上月球,在月球表面預選著陸區成功著陸。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嫦娥五號成功落月的背後,也離不開來自青島的智慧力量。記者專訪青島浦芮斯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強博士,為大家揭秘公司自主研發的磁光開關與「嫦娥奔月」的淵源以及幕後故事。

磁光開關是關鍵元件

  從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再到12月1日成功著陸,對於每個中國人來說,都是十分振奮人心的時刻,而對於趙強和浦芮斯光電來說,更是整個公司上下的高光時刻。因為嫦娥五號中的關鍵元件之一——磁光開關,正是來自浦芮斯光電。

  「我們的磁光開關是嫦娥五號的核心——測距測速敏感器中的關鍵元件。 」趙強向記者解釋,嫦娥五號的測距測速敏感器就相當於它的眼睛,在它登上月球和飛離月球時可以感知月球的三維方位和飛行速度。「眼睛之於嫦娥五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像我們人一樣,如果眼睛出現問題,後果是不可想像的。 」趙強說,「而磁光開關就是負責將雷射分配到不同光路,形象地說,也就是分別給嫦娥的雙眼提供光線。」通過趙強通俗易懂的解釋,記者明白了磁光開關對於嫦娥五號的重要性。

  趙強表示,在成功落月之前的幾天裡,磁光開關絕大部分時間是作為一位小乘客跟隨著嫦娥五號一起進行長距離的太空旅行的。「這趟旅行對於磁光開關來說可不容易,首先它要忍受火箭發射時帶來的劇烈衝擊和振動,然後在太空中與嫦娥五號一起經受零下200多攝氏度的低溫和超過100攝氏度的高溫,還要承受強烈的宇宙射線輻射。」但直到探測器準備著陸的時候,磁光開關才真正開始發揮作用。「所以在得知嫦娥五號成功落月時,大家才算鬆了一口氣。 」

經層層考核成功入選

  說到浦芮斯跟嫦娥項目的結緣,這還要從趙強跟中科院的合作說起。趙強是中科院的畢業生,中科院承接了部分嫦娥探測器的研發任務,而其中嫦娥三號要著陸月球的難題困擾著課題組。 「因為探測器要著陸,就要不停地用雷射測量距離月球的高度,這在太空中是個很大的挑戰。 」

  趙強告訴記者,參與到嫦娥項目中來,也是在機緣巧合的情況下。 「有一次回母校和導師們聊天,就聊到我們公司有這麼一個產品,能解決這一問題,而且永遠不用擔心元件壽命,還能大大提高效率。 」就這樣,磁光開關得以在嫦娥系列探測器上大展拳腳。

  趙強表示,在參與嫦娥項目的過程中,浦芮斯光電與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一起對磁光開關產品進行了層層篩選和可靠性考核,最終將其成功引入嫦娥五號測距測速敏感器。

/ 延伸 /

磁光開關堪稱全球行業No.1

  記者了解到,與嫦娥五號上相同的磁光開關還被應用在 「神舟」系列飛船、中國空間站以及光控相控陣雷達等領域。 「它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扔到水裡、冰天雪地裡都不會受影響。這也是我們專利的核心,不太容易複製。 」據介紹,磁光開關是利用光學原理研製而成的一種開關,與傳統的機械結構開關相比,磁光開關在使用過程中效率高、零損耗、不用維護,也正是因為其優越的性能,一經面世就受到航空航天、科研等精密機械行業的青睞。

  提起磁光開關,趙強的語氣中充滿自豪而且底氣十足。 「應該說,我們是全球第一個研發出該項技術的團隊,全世界光電子領域的從業者和客戶群體只要一提到磁光開關,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我們,可以說我們在全球光電子行業領域是當之無愧的龍頭。」

  趙強所說的並不是大話,可以說磁光開關的成功是浦芮斯光電的一個縮影,也是整個團隊這麼多年來腳踏實地,不斷鑽研摸索的結晶。 「我們是2004年回國創業的,當時單純是抱著一顆想在產業界幹出超牛的、有技術含量的產品的決心,團隊所有人積極投身到研發光纖通信領域用的磁光開關及相關技術的工作中。 」

/講述/

選擇青島創業源於美好回憶

  1997年,趙強以中美聯合培養博士生名義被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公派到美國密西根州攻讀博士學位。2004年,他從加拿大渥太華歸國創業,將創業地點果斷選在了青島。

  為什麼選擇回國創業?趙強表示,雖然身在國外,但是自己一直關注著國內的發展,國內科研實力的增強、創業環境的優化也一直吸引著他。為什麼選擇青島?趙強向自己透露了自己與青島的緣分。「20多年前,當我還在杭州、上海讀研究生時,常利用暑假時間跟著父親來青島出差,那時就開始喜歡上了青島這座城市,我們全家人一起爬嶗山、遊前海、逛中山路、八大關,海風吹拂下的這個城市是那麼乾淨、整潔和浪漫,就是那時的經歷,讓我與青島結下了不解之緣,忘不了在這裡度過的快樂時光。 」

  從青島西海岸一片1500平方米空蕩的廠房開始,「包工頭」趙強,布局籌劃監工。在3個月時間內,他按照行業最高標準完成了光電子製造恆溫恆溼超淨實驗室建設。從團隊的第一個碩士研究生報到、到第一個實驗員加入、再到第一位光學工程師……趙強的團隊規模不斷發展壯大。

  「光學是我的工作,更是我的興趣,從上學時我就沒離開過這個行業,我也很熱愛我的這份職業。我們團隊很小,只有70多個人,但是每一位成員都很熱愛這份工作,大家都堅信我們在這個領域能做到全球領先。正是這份信念,讓我們願意去奮鬥,支撐著我們克服很多困難。 」

  採訪最後,趙強表示,嫦娥五號上的磁光開關所肩負的任務還僅僅是完成了一半,接下來它還將助力上升器飛返月球軌道,和從月球挖到的「土」一起回來。「所以說,其實我們所有人實際上還只是『鬆了一半氣』,我們也期待著嫦娥五號順利凱旋! 」趙強說。

/ 最新進展 /

嫦娥五號傳回高清圖片

嫦娥五號完成深鑽「挖土」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

  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

  本版撰稿(除署名外)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劉文超 受訪者供圖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從Primanex到浦芮斯光電科技:關於磁光開關的故事
    7/15/2014, 昨天一天想必浦芮斯光電科技的Andrew Zhao博士接電話接到手軟。他晚上寫郵件給編輯描述自己的心情說「感慨頗多,夜不能寐」。編輯鼓勵他講故事的方式講述他們關於磁光開關及其它產品的創新的歷史,於是有了下面這篇文字。
  • Primanex 磁光開關的發展歷程 - 訊石光通訊網-做光通訊行業的充電...
    ICCSZ訊 當北京大學教授劉弘度在美國矽谷Fremont參與創立Primanex(浦芮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或稱公司)之時,或許就已經給這個團隊注入了「學院派」的基因,那時還是2000年9月。創立Primanex的理由很簡單,就是磁光開關。
  • 浦芮斯磁光開關通過歐洲太空總署測試
    近日,浦芮斯磁光開關全面通過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簡稱ESA)的測試。在全球參選的共四家企業中,僅浦芮斯一家中國企業,來自美國的三家企業中有一家出現失效。該項目是歐洲太空總署為驗證不含機械運動部件的全固態光開關是否可以應用於太空領域所組織的一次公開招標邀請。光開關由於可以提供簡潔的冗餘配置、快速隔離、低速強度調製以及最基礎的光路切換功能,是許多光學系統的基本構建單元,在太空領域有十分廣泛的應用。
  • 高精度航天電子系統:確保嫦五「經絡通暢」
    「嫦五」飛天史冊中,「航天電子」將再立新功。 青島測控站靜候嫦娥從月球發來信號。 「嫦五」飛天航天電子立新功 作為我國目前研製的最為複雜的探測器,「嫦五」的月球採樣、起飛上升、交會對接等任務環節是此次任務最主要的挑戰。在整個任務持續的20多天裡,為了協助探測器高質量完成月面採樣、月表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這一系列高難度動作,九院各單位迎難而上。
  • 「哈爾濱製造」為「嫦五」披「鎧甲」
    冰城新聞【「哈爾濱製造」為「嫦五」披「鎧甲」】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順利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不論是「長五」還是「嫦五」,發射成功的背後,都留下了「東輕造」的身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青島有什麼?青島缺什麼?
    12月3日,2020青島文旅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暨路演峰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辦。,注入時尚文旅這股鮮活力量,不斷拓展青島整個城市的魅力邊界。漫步青島,感受「老街新業態」,「小而美且獨特」的新物種咱不嫌多。
  • 製造「長五」「嫦五」「最強大腦」
    原標題:製造「長五」「嫦五」「最強大腦」本報訊 (記者 關穎)此次,「長五」與「嫦五」的最強大腦,均由位於西安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771研究所製造。此次任務中,「長五」能夠穩定飛行,離不開九院771所研製的箭載計算機。它能夠有條不紊地完成箭體參數錄取、飛行軌跡誤差修正以及控制指令輸出等多項複雜的控制任務,確保火箭的穩定飛行。為保證「大腦」健康,其內部還設計了特有的「聽診器」,能夠自動聽診飛行控制軟體運行過程中的各類重要參數,可及時、有效地發現系統中存在的隱患問題,為控制系統的故障定位提供判定依據。
  • 「嫦五」中的陝西智慧
    ( 記者 沈謙)航天五院西安分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以下簡稱西安分院)為「嫦五」研製了微波測距測速敏感器、測控天線、數傳子系統以及交會對接微波雷達。在距離地球38萬公裡之外,要讓「嫦五」與地面建立順暢的聯繫,就要依靠西安分院研製的測控天線。
  • 青島科技周:感受海藻的力量
    科技日報青島5月20日電 (記者王建高 通訊員王文輝 於亞男)5月20日,青島迎來科技盛宴。上午9時,數百名青島市民與遊客慕名來到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大學科教園區的中國海藻生物科技館,參加「海藻改變世界——中國海藻生物科技館開放」活動,參觀了海藻生物文化館、海藻生物產業館、海藻影像室、國家重點實驗室。
  • 咱青島有真正的雨神!我驕傲!!(內附福利)
    與接下來我們要說的青島雨神相比蕭敬騰真的OUT啦!小編先簡單介紹一下,青島雨神的輝煌戰績!2011年9月25日首度推出的「超級夜宴·越夜越瘋狂」遇上了青島當年最大的一場雨~2012那既然給人家了一個「封號」就得為人家做點廣告順便發點福利6月15日—19日(周三至周日)一年一度的
  • 青島非球透鏡有哪些_一粟光電
    青島非球透鏡有哪些,一粟光電,廣泛用於考勤機(手紋,掌紋,靜脈及人臉識別〉,安防監控系統,防偽識別系統,智能燈具,衛櫥感應器系統,舞檯燈光及雷射演示系統,投影光學器件,雷射器件以及生化醫療光學器件。 而鑄造和壓製成型技術主要用於製造直徑為100毫米以上的非球面透鏡光學零件。
  • 探訪「青島製造星工場」新科技:生物植物型消毒液了解下
    集「科技感、未來感、多元感」於一體的「青島製造星工場」金花品牌線下體驗中心,自2020年12月31日登陸青島萬象城城市生活廣場至今,已引起了眾多市民的關注,寒風凜冽也無法阻擋大家體驗科技之炫、製造之美的熱情。
  • 厲害了,咱青島這家企業讓北鬥「智能造」
    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屏幕前,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讓青島森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團隊人員振奮不已。「太空飛行器的總裝工藝特別複雜,每一個模塊都有極為精準的技術要求。」青島森科副總經理尹延東介紹說,最初在為北鬥二號做技術服務的時候,他們發現航天工程的工業設計軟體上有很大缺口,亟需創新與改進。
  • 光電轉換的關鍵元件:光電傳感器有哪些特點?
    光電傳感器(英文名稱為photoelectric sensor/micro sensor)是各種光電檢測系統中實現光電轉換的關鍵元件,它首先將被測量的變化以光信號的變化來表示,然後將光信號進一步轉換成電信號以完成傳感的功能。
  • 青島日報聚焦丨青島航空「回歸」青島,「城市之翼」飛向更高
    「第一步就是先把這些資源都整合到青島來,以後都落到位於膠州的航空產業園內。」王然說,除了這些產業板塊,青島城投集團還將不斷拓展青島航空的產業鏈條。目前,青島城投集團已與一家WiFi設備供應企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將入股該企業,並計劃促成該企業將其全球研發中心落地青島,補齊青島航空產業發展的又一短板,打造一個新的產業增長極。「未來,圍繞青島航空本身的業務,還會有很多這樣的投資機會,我們會從不同的埠切入,去尋找新的投資機會,也為青島帶來更多產業落地機會。」
  • 「聽」落月、挖土,「嫦五」進展順利少不了這些「上海智慧」
    請聽記者李雪梅發來的報導:從月面獲取約2千克的樣品返回,是「嫦娥五號」探測器此行最重要的使命,技物所研製的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為採樣區月球土壤成分與分布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科研人員調試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上海技物所嫦娥五號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主任設計師何志平研究員說,此次參與任務的載荷相對嫦娥三號、四號任務同類載荷在性能方面有很大提升,具備了尋找水化合物的能力
  • 青島兩大「神器」助陣北鬥衛星發射 青島力量閃耀太空
    6月23日上午,守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指揮控制站配電機房內的劉曉露得到消息,自己揮了揮拳頭,算是慶賀一下,臉上也洋溢出勝利的笑容。劉曉露是青島平度市雲山鎮人,2017年12月大學畢業後來到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因為學的是電器自動化專業,他被安排到了配電崗位。從最初的跟班學習到如今的高壓主操作手,如今劉曉露已經成功保障了40餘次航天發射任務,安全保障設備用電1000小時。
  • 青島「十四五」重要目標:建設國家海洋科學城,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
    備受關注的青島「十四五」規劃建議全文終於公布。這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青島在「增強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建設長江以北地區重要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中明確提出,以建設國家海洋科學城為著力點,全力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引領建設膠東濱海科創大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