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兩大「神器」助陣北鬥衛星發射 青島力量閃耀太空

2020-06-24 青島新聞網財經

「發射成功!」6月23日上午,守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指揮控制站配電機房內的劉曉露得到消息,自己揮了揮拳頭,算是慶賀一下,臉上也洋溢出勝利的笑容。

劉曉露是青島平度市雲山鎮人,2017年12月大學畢業後來到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因為學的是電器自動化專業,他被安排到了配電崗位。從最初的跟班學習到如今的高壓主操作手,如今劉曉露已經成功保障了40餘次航天發射任務,安全保障設備用電1000小時。這一切雖看似順其自然,其實離不開他自己日復一日的辛勤努力與永不放棄的鑽研精神。

青島兩大「神器」助陣北鬥衛星發射 青島力量閃耀太空

「輸出電壓正常、功率正常、UPS電壓正常……」發射前,每天晚上十點半的配電機房內,劉曉露完成了當天最後一趟機房巡視,仔細地做好登記,方才安心地去休息。

「當我第一次看見機房內大大小小的設備,眼花繚亂的電壓表、電纜線時,我真的特別發愁。但轉而一想,電工崗位雖小,但是責任重大,保障用電涉及我們各個關鍵崗位和所有重要設備,如果說電出了問題,就像是人沒有了血液,所以保電就是保成功!能為航天事業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不也正是我來到這裡的初心嗎?」電話中,他笑著對記者說道。

青島兩大「神器」助陣北鬥衛星發射 青島力量閃耀太空

剛接觸高壓崗位的時候,劉曉露實際操作中的各種知識原理、操作技巧可謂是一竅不通。面對挑戰,抱著「啃的就是塊硬骨頭,面對技術難題就是要刨根問底!」這個心態,那段時間劉曉露總是「泡」在機房裡,除了吃飯,幾乎看不到他的人影,白天他和老師傅一起熟悉設備、裝機調試,晚上加班加點學習供電系統建設的基本概念、基本組成、工作流程以及設備的原理知識,那時候,他工作服的口袋中永遠都揣著一本《高壓崗位要點手冊》。

憑著一股不服輸的拼勁,劉曉露用了近三個月的時間學習了大量的設備知識和操作常識,吃透了高壓崗位上各種設備的性能,硬是從一名新手「磨」成了一名熟練的老師傅,自身業務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一次發射前演練過程中由於斷路器損壞,機組突然出現供電不穩定的狀況,同時電壓、頻率也出現大幅度跳變……所有設備都處於運行狀態,跳變電壓不穩定隨時會產生斷電的風險,一旦斷電很有可能會造成重要設備的損壞。「必須馬上切換備用機組!」劉曉露迅速進行線路切換操作,在向上級報告情況後,立即開展故障排查,很快便發現斷路器線圈有明顯燒黑跡象。憑藉自身的工作經驗和對日常故障案例的研究,劉曉露迅速對燒黑的線圈進行更換,隨後拉開手車斷路器,拆裝各種元器件,檢查配電位二次迴路。從發現問題到進行各項操作,整個過程僅用了不到20分鐘的時間,機組恢復正常,電壓可以正常供電,主機組和備用機組電壓均顯示正常,故障被成功排除。

在航天事業高速發展的今天,每一次火箭發射都舉世矚目,而在成功的喜悅背後,有著一群頭頂一片天,腳踏一方土,勤勞苦幹,默默奉獻的「無名之輩」。雖然劉曉露所在的高壓崗位常年要值守在指控大樓內,火箭發射時也是守在機房裡,少了航天發射該有的壯闊。但劉曉露明白航天事業是萬人一桿槍的事業,需要無數人在背後奉獻堅守,面對前方的新徵程,他坦言到:「我會一直追逐屬於我的航天夢,始終保持一顆認真負責和學無止境的心,用成熟可靠地操作,打好每一場『戰役』!」

現場

發射成功!青島航天老人心落地了

「我早早就打開了電視,等著看發射直播。」昨天上午9點,記者來到高澤鍇家中,這位曾經親手將幾十顆衛星護送上天的青島人,早早就和妻子一起坐在電視旁邊,通過央視直播觀看北鬥衛星發射。

「快看,這就是我工作過30年的衛星發射塔臺,每次衛星準備發射的前10多分鐘,我們才撤離……」記者注意到,高澤鍇和妻子坐的離電視很近,一個是眼晴的原因,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離得近看得清。作為從一線退下來的航天人,他不想錯過直播現場的每一個細節。面對熟悉的工作崗位,看著大家忙碌的身影,想想在30多米高的發射塔臺上奮戰了幾十年,高澤鍇心裡充滿了激動,邊看直播邊興奮地和妻子說著當年的事情。

「發射成功了!」當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傳來這一消息時,雖然已經聽慣了「成功」的消息,但每一次都令高澤鍇興奮不已。尤其是這次,心情格外不一樣。高澤鍇說,以前都是在現場忙碌,即便是妻子在西昌的那幾年,倆人也沒有在家一起看過發射直播。高澤鍇和妻子一起邊看邊回憶,說到興奮處還不時用手比劃著,仿佛回到了當年的發射現場。

「心終於落地了,可以舉杯慶祝一下。」發射成功的消息傳來,高澤鍇第一個電話打給了昔日一起護送衛星上天的同事劉哲理。兩人在10多分鐘的通話裡,不斷回憶著護送衛星的往事,互相表達著興奮的心情。其實,作為航天老人,每次發射衛星時的心理壓力都很大,在宣布發射成功之前,他們的心都一直懸著,直到發射成功,懸著的心才慢慢落地。

新聞延伸

北鬥產業鏈的青島元素

隨著北鬥三號衛星系統第30顆,也是系統最後一顆衛星的發射,「北鬥導航」又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可你知道嗎?這裡面也有不少「青島元素」。記者了解到,青島高新區作為島城北鬥產業高地,轄區內的青島市光電工程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青島光電院)研發的「監視器」和「敏感器」兩大「神器」為北鬥三號衛星系統提供支持。

■關鍵詞1:「監視器」——關注衛星「翅膀」動態

衛星進入太空後,需要太陽能帆板來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以支持衛星完成各項工作,這就是我們通常看到衛星「翅膀」。太陽能帆板由多塊太陽能板組成,在進入軌道前為摺疊和鎖緊的狀態,進入預定軌道後帆板打開吸收太陽能轉化和提供電能、支持衛星運行。因此太陽能帆板是否順利打開對於衛星來說至關重要。

■關鍵詞2:「敏感器」——讓衛星有方向感

衛星作為一項為人類服務的高端設備,無論是採集信息,還是追蹤位置,大部分功能都要「面向」地球才能實現。但是升空的衛星遠在天邊,怎樣才能知道它是否「面向」地球、有沒有「看」偏呢?這就需要設備來「探測」一下。而敏感器就是專門負責解決這一問題的。據了解,敏感器可分為太陽敏感器、星敏感器、地球敏感器三類,所有衛星都會配備其中一種,其中太陽敏感器是在航天領域應用最廣泛的一類敏感器,青島光電院為北鬥三號系統研發提供的便是太陽敏感器。

北鬥衛星系統對於市民來講最直接的利好便是定位和導航,相應地,也誕生了涵蓋數據、研發、生產的北鬥導航全產業鏈。以一臺導航儀為例,這類定位和導航產品要順利研發和使用,還需要一系列產品的輔助,因此除了直接供應航空航天產品,包括光電院在內的多家青島的企業、單位也將科研觸手延伸到北鬥導航下遊,為這些終端產品做配套。

新聞連結

6月23日上午,大涼山腹地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

青島兩大「神器」助陣北鬥衛星發射 青島力量閃耀太空

推遲一周發射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矗立在發射塔架旁,乳白色箭體上的「中國航天」四個大字與火箭整流罩外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標誌的搭配顯得格外醒目。

青島兩大「神器」助陣北鬥衛星發射 青島力量閃耀太空

9時43分,伴著山呼海嘯般的巨響,騰空而起的長徵火箭底部拖曳著耀眼的白色尾焰,託舉著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飛向太空。約30分鐘後,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至此,我國提前半年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來源 青報全媒體記者 孫啟孟 通訊員 車元元 張天澤、新華社)

相關焦點

  •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青島開講
    第二件大事,6月,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搭載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這也是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第三件大事,7月,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衛星重達173千克,重量比前四個國家發射的衛星重量加起來還要重,中國擁有了進入太空的能力。從那時起,我國的運載能力越來越強,現在已經可以把25噸的有效載荷送到近地軌道,跟發達國家平起平坐。
  • 北鬥衛星系統,閃耀天際
    北鬥衛星系統終於全面建成了,我國從此擁有了世界頂級的衛星導航系統。該系統的建成,不僅僅能夠造福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而且能夠打破美國在導航技術上的封鎖,維護我國的國家安全。近日,多家外國媒體對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了做出了評價。具體來說,北鬥衛星將會在以下幾個方面造福人類。
  • 中國北鬥導航歷程,今天閃耀世界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航海主要靠指南針和牽星板,定乾坤,古代外商必備神器。福船上的羅盤(導航神器-指南針)不斷的進步,直到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出現,讓這個問題變得那麼簡單明了。當時採用觀測恆星高度來確定地理緯度的方法,叫做「牽星術」,所用的測量工具是7塊木板,稱之為牽星板。根據牽星板測定的垂向高度和牽繩的長度,即可換算出北極星高度的角,這個角相當於當地的經緯度。
  • 又一顆以國家級新區命名的衛星「青島西海岸號」成功發射升空!
    以西海岸命名的衛星再添一顆!10月26日,天啟6號(「青島西海岸號」)物聯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青島西海岸號」衛星到底多厲害?>青島歐比特衛星大數據基地效果圖歐比特是國內首家獨立運營衛星星座的民營企業,與國電高科相同的是,同樣入駐了青島古鎮口核心區。
  •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青島開講:今年四件大事表明中國走向...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青島開講:今年四件大事表明中國走向航天強國2020-09-12 14 : 07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2日訊 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這次活動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人民政府和青島出版集團主辦
  • 厲害了,咱青島這家企業讓北鬥「智能造」
    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屏幕前,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讓青島森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團隊人員振奮不已。  作為一家專門從事航天智能製造領域三維數位化開發和虛擬實境仿真/的高科技軟體企業,青島森科自2007年協助完成航天歷史上第一顆全數位化北鬥導航衛星以來,十幾年間全程參與了包括嫦娥、海洋、神舟、天宮載人飛船和長徵系列等衛星和火箭
  • 真實觸摸「星星的眼淚」、體驗聽得懂話的智能滑鼠……青島科技...
    讓每個小朋友變成「神筆馬良」的3D列印、能看到「星星的眼淚」真實樣子的顯微鏡、讓人和滑鼠手說拜拜的智能滑鼠、「上天入海」的科普講座、援鄂醫療隊救命神器ECMO……每一個展區就像為市民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在這場充滿內涵、充滿科技感的盛會上,市民們切實感受到青島科技發展帶來的變化和利好。
  • 北鬥閃耀世界——寫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之際
    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完成。中國北鬥開始以全新姿態閃耀世界。回望中國北鬥發展之路,並不是只有這一刻值得銘記!從「一顆星」到「滿天星」,在這中間,是一個又一個由決心與勇氣、創新與高效連綴而成的高光時刻,是一段恢宏磅礴的「中國星座」建造史,是一個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鏗鏘步伐。
  • 讓北鬥「智能造」青島森科危中尋機探尋「中國核」
    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屏幕前,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讓青島森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團隊人員振奮不已。作為一家專門從事航天智能製造領域三維數位化開發和虛擬實境仿真/的高科技軟體企業,青島森科自2007年協助完成航天歷史上第一顆全數位化北鬥導航衛星以來,十幾年間全程參與了包括嫦娥、海洋、神舟、天宮載人飛船和長徵系列等衛星和火箭,以及FAST天眼、戰略預警雷達等眾多國家重點型號的總體全三維數位化研發及無紙化總裝。
  • 中國航天日,青島智騰向航天人致敬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也是「東方紅一號」——中國第一顆自主研發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的紀念日。1970年4月24日,夜,隨著酒泉衛星發射場「發射」口令的下達,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升空了。
  • 北鬥閃耀世界!
    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完成。中國北鬥開始以全新姿態閃耀世界。回望中國北鬥發展之路,並不是只有這一刻值得銘記!從「一顆星」到「滿天星」,在這中間,是一個又一個由決心與勇氣、創新與高效連綴而成的高光時刻,是一段恢宏磅礴的「中國星座」建造史,是一個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鏗鏘步伐。雙星定位,「人才星座」輝映北鬥星座「點火!」
  • 我國成功發射第四十七、四十八顆北鬥導航衛星
    2019年9月23日 5 時 10 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徵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四十七、四十八顆北鬥導航衛星。  兩顆衛星均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目前在建的我國北鬥三號系統的組網衛星。經過 3 個多小時的飛行後,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後續將進行在軌測試,適時入網提供服務。
  • 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青島開講:今年四件大事表明中國走向航天強國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2日訊 9月11日,即墨古城大講堂邀請了中國著名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做講座,這次活動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人民政府和青島出版集團主辦,青島市即墨區文化和旅遊局、青島市即墨區圖書館、首頁傳媒、商周刊具體承辦,是青島市即墨區為民辦實事項目及國際時尚城建設攻勢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 北鬥閃耀世界
    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完成。中國北鬥開始以全新姿態閃耀世界。回望中國北鬥發展之路,並不是只有這一刻值得銘記!從「一顆星」到「滿天星」,在這中間,是一個又一個由決心與勇氣、創新與高效連綴而成的高光時刻,是一段恢宏磅礴的「中國星座」建造史,是一個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鏗鏘步伐。雙星定位,「人才星座」輝映北鬥星座「點火!」
  • 青島牧星人見證「太空之吻」
    封面故事12月6日凌晨5時42分,我國太空飛行器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在距離地球38萬公裡外的軌道上上演「太空之吻在交會對接這一關鍵弧段,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青島測控站發揮了重要作用。舉國振奮喜悅,背後是航天測控精英們的無悔付出。伴著皎潔月光仰望星空時,他們飽含深情。晚報記者專訪了這裡的工程師們。他們有一個浪漫的名字——牧星人,在浩渺無垠的太空放牧衛星的人。
  • 北鬥閃耀世界—寫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之際
    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完成。中國北鬥開始以全新姿態閃耀世界。回望中國北鬥發展之路,並不是只有這一刻值得銘記!從「一顆星」到「滿天星」,在這中間,是一個又一個由決心與勇氣、創新與高效連綴而成的高光時刻,是一段恢宏磅礴的「中國星座」建造史,是一個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鏗鏘步伐。雙星定位,「人才星座」輝映北鬥星座「點火!」
  • 斥巨資發射衛星為了什麼?北鬥組網後幹了什麼?北鬥不僅只是定位
    一顆衛星從研製到發射深空是一個非常耗費人力財力的一個過程,通過運載火箭運送上太空工作才能產生應有的價值,在前期投入是十分的巨大的,面對如此巨大的投入,各個國家都在爭先恐後的研製新型高精密衛星。很多人不太明白,各個國家到底是為了什麼?
  • 北鬥衛星規模已超美國GPS!他玩命16年,讓北鬥閃耀全球!
    最近在臺灣一檔欄目中,「榨菜哥」黃世聰畫風突變,評論說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範圍大又精準,超過GPS謝軍和他的「北鬥」團隊根本無法接觸」伽利略」的核心技術,而一分錢都沒花的日本和印度,話語權居然比中國還大!
  • 北鬥閃耀河北智慧 開啟未來無限可能
    中國電科54所 供圖河北智慧為北鬥保駕護航從研製出廠到入軌運行,這些閃耀在浩瀚星空中的「中國坐標」背後,凝結著來自河北的智慧和力量。中國電科54所、13所、秦皇島星箭特種玻璃有限公司等,用先進的技術和產品,為北鬥的遠大徵程保駕護航。「今天,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我的心情非常激動。
  • 歷史上今天的航天事件2019年9月23日西昌發射兩顆北鬥衛星
    歷史上今天的航天事件2019年9月23日5時1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徵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四十七、四十八顆北鬥導航衛星兩顆衛星均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目前在建的我國北鬥三號系統的組網衛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後續將進行在軌測試,適時入網提供服務。目前,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完成已進入倒計時,北鬥將與其他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並肩為全世界提供精度更高、運行更穩定、功能更可靠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成為面向全球的重大公共服務空間基礎設施,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中國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