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讓北鬥「智能造」青島森科危中尋機探尋「中國核」

2020-09-09 半島網

□半島全媒體記者 曹現梅 實習生 張瀟

「……3,2,1,點火。」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屏幕前,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讓青島森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團隊人員振奮不已。

作為一家專門從事航天智能製造領域三維數位化開發和虛擬實境仿真/的高科技軟體企業,青島森科自2007年協助完成航天歷史上第一顆全數位化北鬥導航衛星以來,十幾年間全程參與了包括嫦娥、海洋、神舟、天宮載人飛船和長徵系列等衛星和火箭,以及FAST天眼、戰略預警雷達等眾多國家重點型號的總體全三維數位化研發及無紙化總裝。

從一摞工藝到無紙化

火箭、衛星開啟智能製造

從電腦屏幕上點開對應的軟體模塊,各種設計、製造與工藝信息便一目了然地出現在眼前。如今,在我國,大部分衛星、火箭的設計與總裝製造已經實現了全三維數位化,而這背後的技術支持青島森科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然而,早在十多年前,這些航天技術人員還是拿著一摞摞厚厚的設計與工藝圖紙在現場翻閱、查看。「太空飛行器的總裝工藝特別複雜,每一個模塊都有極為精準的技術要求。」青島森科副總經理尹延東介紹說,最初在為北鬥二號做技術服務的時候,他們發現航天工程的工業設計軟體上有很大缺口,亟需創新與改進。

「當時這個服務是國外在做,收費非常高,智能化水平低,我們就想,咱們可不可以自己來做這個市場,為國家省點錢,把錢花在刀刃上?」青島森科的三位創始人非常有默契,沒有關係平臺,沒有資金支持,他們常年累月地在衛星設計一線積累經驗。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和完善,他們很快便在在航天工業設計軟體領域立穩了腳跟。

目前,國家在研的幾乎所有衛星、火箭和雷達重點型號均採用了森科提出的全三維數位化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森科公司已經成為國內開展三維設計增值服務實力最強的公司之一。

從大單到「微單」

冷科技有「暖情懷」

15年前,來自某大型國企的三個年輕人李述軍、尹延東和苗峰,懷著對航天和科技的熱忱,創立了青島森科。15年來,從三人行到擁有60位專業科研精英的優秀團隊;從17平米的商住房,到整層的寫字樓,青島森科經歷了怎樣的蝶變,3位創始人又是怎樣勇立潮頭,卻不改初心地堅守科技人的情懷呢?從將FAST天眼項目做成一個「微單」裡,可以窺見一二。

「我們接手FAST天眼項目的時候,主要是負責輻射梁桁架設計與優化。經過反覆研究分析,我們發現客戶給的方案,在算法上不是最優的,如果採用新設計思路的話,將會大大節省設計成本,但這同時也意味著公司獲得的利潤也會降到最低。」沒有拉鋸式地討論,公司領導層短暫討論後,一致同意在國家利益和公司利益的權衡中,毅然站在國家利益這一面。很快,森科果斷地拿出了最優方案,整個設計費用只用了原來的1/10。

「就這樣,我們成功地把一個大單變成了微單。」青島森科副總經理苗峰笑道,「不過大家都挺開心的,因為這不但證明了我們在技術上的領先優勢,而且用科技『為國家省點錢』就是我們最初的追求,也算是不改初心吧!」

從「搭便車」到謀突破

危中尋機,探尋「中國核」

與其它領域的工業設計軟體一樣,青島森科眼下正在謀求從「搭便車」到創新的轉型。

為保持技術領先,公司每年佔營收高達30%比例的研發投入,彰顯著他們對高精尖技術一如既往地追求。靠著深厚的技術沉澱,在國家的深空發展戰略中,森科迎來了展示自己實力的時機。在未來的三年,森科將努力持續成為航天軍工電子領域全三維數位化智能製造的推動者和創新者。

作為航天數位化設計與仿真及智能製造領域最重要的戰略合作夥伴,森科堅持不融資,不上市,始終把決定權掌握在自己手裡。「只有掌握了決定權,才能在公司平臺上為航天事業做我們想堅守的事。」青島森科總經理李述軍說,「我們是憑著對這個行業的熱愛為動力走到今天的,就是想踏踏實實為國家出一份力。」

15年來,森科人就是憑著這股工匠精神,厚積薄發,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在科技前沿。科技沒有溫度,但森科公司的理念和初衷卻是暖的情懷。

相關焦點

  • 厲害了,咱青島這家企業讓北鬥「智能造」
    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屏幕前,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讓青島森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團隊人員振奮不已。  作為一家專門從事航天智能製造領域三維數位化開發和虛擬實境仿真/的高科技軟體企業,青島森科自2007年協助完成航天歷史上第一顆全數位化北鬥導航衛星以來,十幾年間全程參與了包括嫦娥、海洋、神舟、天宮載人飛船和長徵系列等衛星和火箭
  • 北鬥厲害,北鬥+有多厲害,你知道嗎?
    人們知道北鬥主要有四大功能,即短報文通信、精密授時、精確定位、系統容納戶數;八大用途,即個人位置服務、氣象應用、道路交通管理、鐵路智能交通、海運和水運、航空運輸、應急救援、指導放牧。全球目前運行的並且被聯合國認可的衛星導航系統只有三家,即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和中國的北鬥。就精度來說,俄羅斯比美國的差一些,而中國一旦將量子技術運用在北鬥上,精度要超過美國。
  • 中國衛星導航年會開幕 成都造「北鬥」裝備驚豔亮相
    基於北鬥的智能網聯汽車11月23日上午,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在成都開幕其中,中南大學任志文所著《基於多系統的相位多路徑探測與定位研究》等獲年會最佳論文獎;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蘇珂所著《高頻多系統GNSS數據實時監測加州6.4和7.1級地震》等獲青年優秀論文獎;廣州吉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華力創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獲北鬥衛星導航應用推進貢獻獎。
  • 厲害了!中國北鬥再次傳來好消息, 大人孩子直呼過癮
    厲害了!中國北鬥再次傳來好消息, 大人孩子直呼過癮去年年底,中國成功在全球推出北鬥衛星導航服務,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似乎就有趕超GPS的架勢。據據《日本經濟新聞》8月20日報導,在全球195個國家首都上空,中國北鬥衛星在130個國家被觀測到的頻率,已經超過了美國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
  • 賦能智慧型手機 北鬥為全球定位導航提供中國智慧
    「只要有了北鬥終端,在全球範圍內,即使是沒有信號的地方也可以實現信息通訊功能。比如美國很多地廣人稀的空曠地方,基站建設不太好,萬一沒有手機信號的話,北鬥就可以發送短報文回來。而這是中國北鬥獨有的功能。」
  • 全球組網成功,北鬥「芯」龍崗造
    7月31日,中國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中國北鬥開啟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新時代。這是中國定位導航設施體系建設的一個裡程碑時刻,全球用戶將可以享用中國提供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 厲害了中國的北鬥,世界一流!服務全球
    說起北鬥,人們首先想到是實時導航和快速定位,其實除此以外,北鬥還具備高精度定點定位、快速精確測量等特色功能,甚至已經滲入到人們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個空間中,新冠病毒肆虐時期,為神速建造武漢火神山醫院,北鬥人聞令而動,奔赴火神山醫院工地,北鬥高精度定位設備火速馳援,確保工地大部分放線測量一次完成,為醫院迅速施工爭取了寶貴時間。用北鬥人的話來說:北鬥應用只受想像力限制。
  • 國貨北鬥「黑科技」,AR智能地球儀,讓孩子從小愛上地理
    北鬥又出一神作!AR智能地球儀!北鬥巨獻,一款神奇的AR地球儀,真正獻給孩子們的禮物!在生活中,孩子特別喜歡看電視甚至是一切有畫面的事物,在孩子對外界充滿好奇的階段,我們更應該帶他們看看世界的樣子,幫助孩子開闢更廣闊的視野和眼界。在將來,不論是對學習或是成長,一定大有益處!
  • 厲害!中國北鬥再創奇蹟,專家:全球首創,美國也模仿不了
    厲害!中國北鬥再創奇蹟,專家:全球首創,美國也模仿不了 1994年,一首《好漢歌》紅遍了中國大江南北。自此,「天上的星星參北鬥」婦孺皆知。為什麼要「參北鬥」?但北鬥系統的快速增長勢頭迅猛,在1994年至2020年期間,中國在衛星定位系統上的投資至多達到106億美元。僅2018年,中國就為該系統發射了18顆衛星。截至6月底,共有35顆北鬥衛星投入使用,而美國的GPS則有31顆衛星。
  • 難怪美軍不對北鬥下手,中國軍工女學霸放言:難度比造時光機還大
    自我們研發北鬥導航系統開始,西方就各種嘲諷,到北鬥完成組網,他們直接放言要破解北鬥,讓我國科研工作者多年辛苦付之一炬,但別看他們叫囂的厲害,其實他們什麼都沒有做,並不是他們不忍心,而是不具備「破解」實力。
  • 家電業首個智能製造標準化模型青島輸出
    央廣網青島9月28日消息(記者王茂盛 王朝朋)9月28日上午,以「協同創新智造未來」為主題的2016智能製造高峰論壇暨家電業智能製造創新戰略聯盟大會在青島召開。會上,作為家電業智能製造創新戰略聯盟專委會委員、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物聯網研究中心主任胡靜宜,發布了以海爾互聯工廠模式輸出的國家和家電業智能製造標準框架體系。
  • 北鬥衛星總設計師:中國超70%入網智慧型手機已提供北鬥服務
    北鬥衛星總設計師:中國超70%入網智慧型手機已提供北鬥服務 2020-05-21 15:48:22今年,北鬥系統還將完成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任務。您能否介紹一下目前北鬥系統的有關情況?  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 楊長風:今年是我們北鬥全球系統建設的收官之年,我們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已經運抵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有序推進,計劃6月份將擇機發射,屆時我們北鬥全球星座的布局將圓滿完成。
  • 厲害了我的北鬥!不止手機汽車導航,還能預警地質災害
    2004年,北鬥二號系統啟動,完成了14顆衛星的組網,可以為中國和亞太地區提供服務。 2009年,北鬥三號系統建設啟動。目前,中國的北鬥與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歐盟伽利略GALILEO,是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認定的四大衛星導航定位供應商。而中國北鬥的「血統」也可以說相當純正,北鬥系統的空間段已經實現100%國產化,可謂掌握了核心技術。 其中誰是最厲害的呢?
  • 青島兩大「神器」助陣北鬥衛星發射 青島力量閃耀太空
    青島航天老人心落地了「我早早就打開了電視,等著看發射直播。」昨天上午9點,記者來到高澤鍇家中,這位曾經親手將幾十顆衛星護送上天的青島人,早早就和妻子一起坐在電視旁邊,通過央視直播觀看北鬥衛星發射。新聞延伸北鬥產業鏈的青島元素隨著北鬥三號衛星系統第30顆,也是系統最後一顆衛星的發射,「北鬥導航」又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可你知道嗎?這裡面也有不少「青島元素」。
  • 北鬥航天集團亮相 「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
    2018年8月23-25日,重慶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在重慶召開,國家信息中心數字中國研究院北鬥航天集團作為數研院理事長單位受邀出席。智博會由重慶市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首屆智博會以「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為主題,定位於「國際化品牌、國家級標準、專業性盛會」,為全球智能產業相關行業組織、企業和專家學者搭建集產業盛會、前沿展示、賽事路演、交流研討、智能體驗於一體的交流合作平臺。
  • 青島智能院:痛風智能問診機器人面世
    近日,青島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孵化公司青島中科慧康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智能問診機器人」正式在青島大學醫學院痛風病專科門診看診使用,開創了國內三家醫院使用人工智慧機器人問診痛風患者的先河。「智能問診機器人」集智能問診、智能診斷、智能治療、患者管理等多個功能於一體,可以提供包括專業化問診、診斷建議方案、治療建議方案、用藥提醒、飲食推薦等在內的一系列服務,能有效提升看診效率,提升患者就醫體驗。
  • 真實觸摸「星星的眼淚」、體驗聽得懂話的智能滑鼠……青島科技...
    讓每個小朋友變成「神筆馬良」的3D列印、能看到「星星的眼淚」真實樣子的顯微鏡、讓人和滑鼠手說拜拜的智能滑鼠、「上天入海」的科普講座、援鄂醫療隊救命神器ECMO……每一個展區就像為市民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在這場充滿內涵、充滿科技感的盛會上,市民們切實感受到青島科技發展帶來的變化和利好。
  • 「收官星」發射,上汽早就嘗到北鬥甜頭,5G智能重卡成行業新星
    北鬥導航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第三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隨著該衛星在北鬥三號全球組網&34;的落子定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鬥系統是唯一的全球性、高精度時空基準,可在全球把感知時間和位置的能力賦予道路、環境等其它系統。
  • 北鬥和美國的GPS相比,真的更厲害嗎?
    7月31日,中國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中國北鬥開啟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新時代。北鬥的應用場景也將為人們打開無限的想像空間。「真的很讓人震撼!」參觀完北鬥系統建設發展成果展後,委員們紛紛發出讚嘆,「我們的導航科技終於結束了受制於人的時代。」北鬥和美國的GPS相比,真的更厲害嗎?
  • 厲害了!我國北鬥再次創造奇蹟,專家:全球首創,美國都無法山寨
    厲害了!我國北鬥再次創造奇蹟,專家:全球首創,美國都無法山寨 1994年,一首《好漢歌》紅遍了中國大江南北。自此,「天上的星星參北鬥」婦孺皆知。為什麼要「參北鬥」?北鬥衛星的研製,實現了許多中國創造,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北鬥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中國的北鬥導航系統逐步進入全球前列,並且是24小時全天候地進行導航,精準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