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40醫 | 安貞醫院孫立忠:從「一次」到「一直」被世界模仿

2020-12-10 健康界

孫立忠(低清)

時針指向八,健康界一早趕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下稱安貞醫院)心臟外科病房的孫立忠主任辦公室時,門口已圍了一圈人。

由於時間緊張,原計劃幾個小時的孫立忠主任專訪,不得不被「壓縮」在8點晨會結束與9點手術之間,而這也是孫立忠一天當中難得的「悠閒」時刻。

然而,當辦公室的門一開,孫立忠剛走出一步,便被患者和家屬團團圍住,各種病歷資料伸到他面前。孫立忠依次接過,並一一作答,直到最後一位患者諮詢結束。「我一會兒還有手術,我們抓緊。」孫立忠微微一笑,略帶歉意地向健康界解釋。

短短半小時的採訪時間,孫立忠用最快的語速為健康界解惑,為何他帶領的團隊能將挑戰轉為機遇,乘勢而上成為國內心臟外科界的翹楚,「將責任落到實處,將責任心落到大處。」這就是孫立忠給出的答案。

巧撐支架 贏得「世界模仿」

在1998年到2002年間,受限於醫療技術水平,我國主動脈弓部手術處於發展的低谷期,孫立忠主刀的主動脈弓部手術僅有26例。「那時候,這類手術在我國存在較高風險,沒有一定的魄力和技術,醫生不敢輕易嘗試。」孫立忠回憶道。

如何在困難中尋求突破點?孫立忠並沒有等待,而是主動剖析問題根源。通過對比國內心臟外科先心病、瓣膜病和冠心病的手術特徵,他發現主動脈弓部手術的瓶頸在於手術部位所需技術和材料的特殊性。於是,孫立忠將目光瞄向國外,期待有先進經驗可以借鑑。

但他發現,國外主動脈弓部手術的既往經驗,卻並不適合國內患者,原因有三:一是患病種類不同。國內的主動脈疾病是以主動脈夾層為主,而國外是以主動脈瘤為主,在治療方式存在根本區別;二是患者發病年齡不同。主動脈瘤的發病年齡較高,患者平均年齡在60歲以上,而主動脈夾層發病年齡較低,患者群體以40歲以上為主,這就導致了疾病癒後截然不同;三是國內外經濟條件和醫學發展水平不盡相同。以A型主動脈夾層手術為例,國外這類手術基本上是挽救急性期患者生命時才會開展,基本首次治療只能解決升主動脈問題,「至於是否需要再做二期手術,國外不像我們這麼急迫,因為他們在醫療安全度、患者經濟、醫療技術方面可以達到隨時完成二期手術的條件,但我國不行。」

向國外「取經」無果,孫立忠開始琢磨,「什麼樣的主動脈弓部手術符合我國國情?」這種想法一閃之後,孫立忠便開始組織團隊進行實驗。實驗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但一次次失敗並沒有令孫立忠氣餒,在反覆總結經驗教訓,不斷糾正實驗誤差的過程中,他確定了最終的研究方向——「一箭三雕」的主動脈弓手術,既保障患者的手術安全,長期效果好,手術操作性又相對簡單,不易導致團隊疲勞,手術模式可複製性強,有利於全國推廣。

恰逢SARS肆虐之時,孫立忠帶領團隊在病房值班,「封閉在病房裡,環境安靜了,我便把時間都用來琢磨主動脈弓。」經過長期思考,他忽然意識到,在主動脈介入治療中,既然覆膜支架可以通過輸送器輸送到降主動脈中,這項技術是否可以用到開放手術中?經過改進,滿足「一箭三雕」效果的術中支架研發成功,進而「主動脈弓替換加支架象鼻手術」,也就是如今被冠以孫立忠姓氏的「孫氏手術」誕生了。

「通過臨床試驗後的第一年,我就做了40例,有時候甚至一天四、五臺手術。」孫立忠介紹,現在「孫氏手術」不僅在國內得以推廣,很多南美國家也都在模仿,歐洲和美國不單在模仿「孫氏手術」的技術核心,還在仿製手術相似材料。「被世界刮目相看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我們對這部分患者有了妥善的交代。」孫立忠欣慰地說。

因人制宜 鍛造「孫氏團隊」

「孫氏手術」的誕生簡化了主動脈弓部的手術方式,為廣大患者帶來福祉。但顯然,單靠一己之力,難以改變國內心臟外科患者看病難的問題。「需要將主動脈弓部手術技術推廣。」抓住問題關鍵的孫立忠,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尋找人才,而挑選的標準,正對應了心臟外科的職業屬性,「為人正、頭腦聰明且不怕苦。」

孫立忠解釋,人品為做事的根基,而聰明才智肯定也要一流,「因為這個行業,單純想幹是沒有用的,還要肯動腦子,會動腦子。」由於心臟外科的手術時間長、手術風險大,「年輕人怕苦是幹不了這個的,而安貞醫院一年至少要做700例急診主動脈手術。」要怎樣培養人才,才能承受住如此高強度工作?「這就需要良好的團隊,而團隊有了足夠的人才,才能應對這個巨大數量,各方配合好後,才會形成良性循環。」

相關焦點

  • 安貞醫院基建管理員受賄獲刑
    本報訊 (記者孫思婭)安貞醫院基建處原管理員於雅力,在醫院工程中為他人牟私利受賄40萬。一審獲刑13年,於上訴並退回贓款。市一中院以受賄罪改判於雅力有期徒刑10年。於雅力原負責安貞醫院的基建工程進度,根據領導的要求與施工單位洽談,向施工方反饋施工要求,監督施工單位施工。
  • 健康周刊 | 海醫二院「創紀錄」:40小時完成10臺大器官移植術
    海醫二院「創紀錄」:  40小時完成10臺大器官移植術  海南日報訊(記者馬珂 通訊員譚瑩)「這是一場刻不容緩的大考,也是驚心動魄的40小時!」10月25日12時至27日4時,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海醫二院)剛組建兩年的器官移植團隊,一口氣順利完成了6臺腎移植手術、3臺肝移植手術和1臺小兒肺移植手術,其中小兒肺移植手術為海南省首例。  10月24日和25日,海醫二院器官移植科接連接到通知,出現三例愛心捐獻者,其中有兩例是省外捐獻者。25日,在進行本省三臺器官移植手術的同時,醫院又派出醫護人員到省外獲取移植器官。
  • 創建三所醫院兩個研究所 一代名醫心臟留安貞
    分,吳英愷院士懷著無限的眷戀,與他心愛的「孩子」——安貞醫院告別了,與他心愛的事業告別了。 遵照吳英愷院士的遺願,他的心臟被完好地保存起來,安放在安貞醫院外科大樓裡。  吳英愷院士1910年5月8日生於遼寧省新民縣,滿族,他一生共主持創建了三所醫院,兩個研究所,五個心胸外科,最後創建的就是著名的北京安貞醫院。
  • 2021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招聘18人公告_北京中公教育
    推薦查看>>>2021北京公務員考試職位匹配查詢系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成立於1984年,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國際交流五位一體,是以治療心肺血管疾病為重點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在全國心血管領域處於領軍地位
  • 安醫一附院生殖中心專家: 超40歲「試管」懷孕率僅三成
    在安醫一附院生殖中心,門診醫生喝水、如廁的時間都很困難,主任醫師、副教授許孝鳳告訴記者,平均每天每個醫生的門診量為80人-100人,「原本人就不少,『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後,門診量更多了,很多都是高齡夫妻來搶生二寶的。」據其介紹,來嘗試利用試管追「二寶」的人群裡,有20%都是40歲以上了,對於這部分人群,專家提醒,不僅自身風險高,雖然懷孕的機率約30%,而能臨床妊娠的其實僅5%-10%。
  • 深圳服裝設計40年
    來源:經濟日報↑深圳時裝周(攝影:劉伯良)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40年裡,有許多時裝品牌在這裡紮根、成長,走向國際。40年的深圳服裝史,是中國時尚的覺醒史,也是中國時尚從來料加工到文化自信的生動濃縮和鮮活表達。
  •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丨說說安貞醫院的兩位「男」丁格爾
    作者:北京地壇醫院站在眼前的這兩個小夥子都姓劉,劉林田,34歲,北京房山人,畢業首醫護理專業;高高大大的劉向楠只比劉林田小半歲,北京懷柔人,是同期協和護理專業畢業生,那年兩人來到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外科危重症中心工作,成了13年的老同事,這次成了朝夕相處的戰友,雖然不在同一個護理小組,但是說起這次戰鬥的生活、工作,共同語言越來越多
  • 寶寶經歷的一次持續反覆,最高溫40.3度的發燒
    蛋蛋從小到大抵抗力一直比較好,一年平均一兩次感冒。我不是寶寶一生病就跑醫院的媽媽,會觀察一段時間再決定,也是堅持不到萬不得已,儘量不給寶寶打抗生素的媽媽,所以多數情況會採取藥物治療。至今蛋蛋生過最嚴重的病有三次,第一次是一歲多的一次腹瀉和嘔吐,嘔吐的很厲害,持續兩周左右,後轉變成乳糖不耐受,需要吃腹瀉奶粉以及分解乳糖的藥緩解;第二次是一次嚴重感冒,難受到持續幾天沒法好好睡覺,差一點就要被注射抗生素;第三次就是這次發燒,持續4天反反覆覆,晚上都會燒到40度以上,我跟媽媽們分享這一次的經驗及症狀,希望給大家一些借鑑作用,但因我並不是專業的醫生
  • 40%的癌症可預防 浙江前十大癌症的預防措施
    建議每年體檢時做甲狀腺B超,一旦觸摸到頸部有腫塊,尤其是不痛不癢的腫塊,就要提高警惕了,發現了甲狀腺結節,建議3個月到半年做1次隨訪。胰腺癌——40歲以上每年檢測CA19-9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只因它5年生存率極低,不到5%,幾乎一發現就被宣判死亡。
  • 安貞街道有15位「鄰裡規劃師」,讓自己的老舊小區設計的更美
    記者 程功 攝設計業界大咖親自操刀安貞地處北三環附近,共有22個小區、246棟居民樓,其中大多數屬於老舊小區,60歲以上老人更是佔到了40%。因此,地區社區治理、城市更新的任務迫在眉睫。安貞街道辦相關負責人說,鄰裡規劃師本身就是社區居民,可以對項目開展持續數年、甚至幾十年的跟蹤。亮點方案更能解決實際問題安華裡8號、9號樓之間,一個300平方米的小花園即將落成。中央是一棵高大的銀杏,四周國槐掩映,綠籬圍繞,為社區增添了勃勃生機。
  • 安貞街道史超齊愛心攝影隊:6年拍出千餘張「全家福」
    史超齊,是安貞街道辦事處宣傳科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由於愛好攝影,2012年,街道成立以他名字命名的史超齊愛心攝影服務隊,免費為轄區老人拍照片,記錄他們的生活點滴。6年來,史超齊愛心攝影服務隊拍出1200餘張老人的「全家福」。
  • 《40年·40人》(8)從噴墨到磁懸浮 他讓印表機變成「魔術師」
    編者按:40年,從少年到中年,由青年變白頭,滄海桑田時,彈指一揮間。40年,我們熱愛著的祖國更是發生著巨變,日新月異,氣象萬千。即日起,大眾網濟南頻道推出大型系列報導——《40年?40人》,以各行各業的人物專訪的形式,記錄他們在歷史洪流中個人的成長、家庭的分聚、城市的進步、時代的發展、國家的昌盛,普通人訴說大事件,小切口反映大變化,全面回顧改革開放40年(1978年—2018年)波瀾壯闊的偉大歷史進程。其間,大眾網記者將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的融媒體傳播形式,展現40年來一個個感動瞬間、欣喜時刻、溫馨故事。回首之時,青春從未稍離;墨走筆下,祖國永在心裡。
  • 軟科2020年中國醫學類大學40強:協和醫學院奪冠,中醫藥院校靠後
    最新公布的2020軟科中國醫藥類高校排名40強,就為我們了解國內醫藥類大學的實力和層次,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參考依據。我們一起來看看。前十名的大學分別是:北京協和醫學院、首都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中國藥科大學、重慶醫科大學。
  • 【壯麗70年】從缺醫少藥到全民醫保
    從赤腳醫生到專業醫療團隊;從鄉村診所到縣(市、區)醫院;從「望聞問切」到高科技大型診療儀……新中國成立70年來,台州衛生與健康事業加快發展,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加速形成,全民醫保時代闊步走來,「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項目穩步推進,百姓就醫獲得感持續提升。2018年,台州市居民人均期望壽命79.91歲,比新中國成立初(全國人均預期壽命)翻了一番。
  • 人類最接近外星人的一次,發生在40年前
    年前發生的那件事是人類最接近外星人的一次,但是很遺憾的是,科學家並沒有抓住這個機會!這麼多年哈勃望遠鏡可是為觀測宇宙深空立下了汗馬功勞,我們知道俄羅斯是一個軍事強國,其實俄羅斯不光是軍事強國,俄羅斯在天文方面的建樹也是很強勢的,畢竟俄羅斯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能夠與美國進行軍事競賽的國家,在上世紀70年代,也就是1972年俄羅斯的科學家在觀測星空時發現了這樣一組不尋常的訊號
  • 「城之40年」蘭州:衛生事業振翅起飛 城鄉百姓看病無憂
    衛生事業振翅起飛 城鄉百姓看病無憂病房的硬體環境在不斷提升各個醫院新生兒監護室的條件越來越好 從1978年到2018年,改革開放邁入第40個年頭。回首往昔,對比今朝,醫療衛生領域的變化堪稱翻天覆地。從最初看病老三樣「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到如今的「B超、螺旋CT、血氣分析儀」;從「赤腳醫生」到頂級專家;再從鄉村診所到「三甲醫院」……40年的滄桑巨變,讓中國醫療衛生事業振翅起飛。
  • 人類變遷40年 圖說世界各國人民的境況
    從東歐劇變到蘇聯解體,從南非種族隔離制度廢除到盧安達大屠殺,再到海灣戰爭和巴爾幹戰爭,美國攝影師彼得·特恩利(Peter Turnley)作為一名攝影記者,在過去的30年間深入到90多個國家,用圖片記錄下人類歷史的每一個腳印。  特恩利的攝影之路始於童年一次受傷。
  • "60分貝暖醫"去世 是所在醫院最早被感染醫生之一
    我了解到,江主任病情很早就比較嚴重了,被轉到武漢市肺科醫院治療,但狀態一直不太好,經過多天治療,於今天早上去世。」另一名武漢市中心醫院的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據楚天都市報報導,江學慶女兒稱,父親於1月17日住進武漢市中心醫院,幾天後被轉到武漢市肺科醫院搶救,1月27日上了ECMO。
  • 走過五十年,用「閃亮成績」締造了「世界奇蹟」 復旦大學(中山醫院...
    復旦大學(中山醫院)肝癌研究所的奮鬥歷程和輝煌成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醫療事業、醫學研究和醫學教育發展的縮影,是復旦大學附屬醫院醫教研一體化發展、臨床與科研結合「雙輪驅動」的典範,也是幾代上醫人中山人為國為民、艱苦奮鬥、開拓進取、薪火相傳的結晶。湯釗猷院士是這個優秀群體的傑出代表。
  • 北京:發展專科醫聯體 保證多址辦醫服務同質化
    北京市今年將推進專科醫聯體建設,不同醫院的同一專科將執行同樣的服務標準和規範。此外,北京兒童醫院和首都兒研所兩家兒童醫療機構的新址未來將「一東一西」,首都兒研所已確定落戶通州,北京兒童醫院選址還在論證中。此外,安貞醫院未來發展重點將在副中心,現址的床位數、人員數將大量消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