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之40年」蘭州:衛生事業振翅起飛 城鄉百姓看病無憂

2020-12-05 每日甘肅

衛生事業振翅起飛 城鄉百姓看病無憂

病房的硬體環境在不斷提升

各個醫院新生兒監護室的條件越來越好

從1978年到2018年,改革開放邁入第40個年頭。回首往昔,對比今朝,醫療衛生領域的變化堪稱翻天覆地。從最初看病老三樣「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到如今的「B超、螺旋CT、血氣分析儀」;從「赤腳醫生」到頂級專家;再從鄉村診所到「三甲醫院」……40年的滄桑巨變,讓中國醫療衛生事業振翅起飛。

40年來,蘭州在醫療衛生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社區衛生服務加快發展,城市衛生服務體系正在形成;醫療機構管理得到加強,醫療服務更加規範;城鎮職工醫療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開始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面建立,農村醫療條件得到明顯加強;中醫藥工作穩步提升,中醫藥事業得到飛速發展……

手術室曾備著手電筒和乾電池

喬成鋼是甘肅省人民醫院普通外科老專家,從事外科臨床一線工作40多年,他親身經歷了醫院由弱到強、由小到大的發展歷程。

「我1975年從天水調進甘肅省人民醫院時,只有一棟3層的蘇式建築。但就是這樣一棟面積不過萬把平米的舊樓,卻是甘肅省最大、設備最好、最『洋氣』的住院大樓……」40年前的情景,喬成鋼仍歷歷在目,「那時,兩臺X光機和幾臺顯微鏡就是最先進的設備了。幾間大屋子,裝上無影燈,再加上一臺監護儀,就是手術室。」喬成鋼介紹,當時的普外科只有35張床,一年手術量就幾百臺,到2000年時也沒超過50張床位,年手術量只有1000餘臺。那時,雖然能開展肝切除、胰頭癌等高難度手術,但有些手術還是受到限制,因為環境和設備就達不到要求。他回憶說,有很多次正在手術時突然停電了,護士們就趕緊拿出準備好的手電筒照著,堅持做完手術。那時候,每個醫院的手術室都必須儲備手電筒和乾電池,保證電筒狀態良好是每個手術室護士長的職責。

「每次手術時,最難受的是滿屋瀰漫著濃烈的甲醛味,一臺手術下來,眼睛鼻孔都被刺激得通紅。但為了手術臺上的病人,醫生護士只能默默堅持。」喬成鋼回憶說,那時沒有現在的千級、百級層流手術室,手術室都是木門木窗,為了保證手術室潔淨,護士每次手術前都用大劑量的甲醛液噴散消毒。

還有,當時手術室老舊的電梯經常出故障,時而罷工停轉。為了保證手術病人能安全,醫院就在樓外側架設了「之」字型的露天通道,這樣就可以把病人用手推車推進手術室。春秋還好,一到冬天時,為了給手術後的病人保暖,護士就拿兩床三床的被子給患者蓋。有一次,一個術後病人竟然給裹了4床被子來保暖。

「當時,一個闌尾切除術至少得住一周;膽囊切除住10到15天,稍大的手術住半月一月的很常見。」喬成鋼介紹,從1994年甘肅省人民醫院在全省開展首臺腹腔鏡微創手術以來,現在幾乎所有的普外科手術都可用微創的腹腔鏡來做。近幾年,隨著微創及快速康復技術的普及,現在外科像疝氣手術當天就可出院;闌尾、膽囊切除兩到三天出院;胃切、肝、胰等大手術第二天下床,一周到10天出院。病床周轉率的提高,帶來的是就診量、手術量的大量增加,僅2017年,省人民醫院門診人數突破100萬人次,完成了3.7萬臺次各類手術,比40年前增加近40倍。

改革開放有力地促進了蘭州醫療學科建設和診療技術的日新月異。體溫表、聽診器、血壓計這些所謂的「老三件」已不再是診療的主要「設備」,螺旋CT、數位化X線成像系統、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系統、核磁共振儀以及3D列印、手術機器人等先進醫療設備在全市各大醫院廣泛推廣和應用;各類傳染病、院內感染從根本上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時,在介入治療、核醫學、重症監護、急診PCI(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等多項代表當今診療技術發展方向的領域,取得了突破。

「智慧醫療」讓看病方便了許多

40年來,與醫療技術同步提高的還有醫療衛生資源的迅速增加,群眾獲得服務的方便性明顯改善。

2018年12月7日上午9時許,在甘肅省人民醫院門診大廳,家住雁灘安居小區的袁大爺在女兒的陪同下,來到一臺自動掛號機前,拿出就診卡和身份證,插卡、掃描身份信息,在觸控螢幕上點擊,選擇呼吸科虎維東副主任醫師。系統自動支付掛號費後,順利拿到就診號。然後,女兒攙扶著袁大爺乘自動扶梯來到2樓就診。把掛號單遞給分診臺護士後,袁大爺坐在大廳椅子上候診。大約半小時後,電腦語音提示袁大爺去診室應診。

聽診後,虎醫生懷疑袁大爺患上了肺炎,開了血常規和胸片檢查單。在分診臺旁,袁大爺的女兒直接將就診卡插入機器自動繳費,隨後帶袁大爺抽血、拍片。30分鐘後,血常規化驗結果出來了;40分鐘後,掃描檢驗單上的二維碼後,袁大爺從自動取片機中順利拿到胸片。虎醫生針對袁大爺的病情開了處方。隨後,又是自助繳費,遞單,袁大爺在藥房前的椅子上坐等10分鐘後,語音提示袁大爺在5號窗口取藥……

11時30分許,袁大爺回到家中。「真是太方便了,全程沒有排隊,這是在以前都是沒法想像的事。」袁大爺感慨萬千,「先別說四十年前,就是在二十多年前,同樣在省人民醫院看同樣的病,掛號、劃價、繳費、候診,再劃價繳費,抽血、拍片,第二天排隊取檢驗單,再排隊取藥,至少得排8次隊,花費2天時間。」

實際上,發生在省人民醫院這些變化只是蘭州市「智慧醫療」的一個小場景。據了解,經過近10多年的信息化建設,目前蘭州市屬地內所有的大醫院都開通了「網際網路+醫療」服務模式,開展手機預約、自助掛號、就診卡預充值、「一卡通」繳費、化驗結果查詢及影像自助報告膠片列印。通過搭建全市醫療衛生數據中心,將各醫院系統的人口健康數據互聯共享,形成全市統一的預約掛號資源和平臺,通過網絡預約掛號服務、「健康甘肅」APP等,方便市民多渠道預約就診,使「智慧醫療」逐步覆蓋醫院各個就診環節,大大減少了患者就醫等候時間,緩解了門診就醫扎堆的擁堵現象,極大地提升了門診患者滿意率。

醫療扶貧讓貧困百姓看病無憂

「沒想到生病住院治療還能全部免費,國家政策真的好啊!」11月27日,正在皋蘭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住院的九合鎮蘭溝村王好傑老人這樣說。

王好傑今年74歲,是精準扶貧對象,建檔立卡戶。老人有心臟病,3年前,又不幸患上了腦梗。此後,留下後遺症,每年都得住院治療。「光今年已是第4次住院了。這幾年,我老衣就穿過了4回,救護車到家裡拉我有8次。住院不但不收錢,還住單間,醫生護士無微不至地照顧,真是趕上好時候了。」「這擱在以前是做夢也想不到的事啊。」老人越說越激動,「1979年的時候我得了急性闌尾炎,肚子疼得厲害。那時家裡沒錢看病,就吃片止痛藥硬扛著。後來人直接休克了,家裡人找了個架子車把我往最近的長風醫院送。大夫做手術時說已經穿孔,再晚來2個小時就沒救了。」「後來一百多元的手術費,還是東借西借湊出來的。」說起以前看病的難心事,老人感慨萬千。

王好傑老人的感慨並不是孤立的事件。今年起,蘭州市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行「10元85%報銷政策」,即:將2018年大病保險人均籌資標準新增的20元中的10元,用於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合規醫療費用經基本醫保報銷後,達不到大病保險條件,當次實際補償比低於85%的部分;或者經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報銷後,達不到醫療救助條件,當次實際補償比低於85%的部分進行補償。

另外,在大病保險方面,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城鄉低保、特困供養人員,個人自負合規醫療費用超過2000元的部分納入大病保險,按比例分段遞增報銷,花得越多,報銷越多,如:住院費1-2萬元報銷77%;2-5萬元報銷82%;5-10萬元報銷87%;10萬元以上報銷90%。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個人自負合規醫療費用經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報銷後,個人自負合規費用年累計超過3000元以上部分,由民政部門通過醫療救助全部解決。

從2018年6月1日起,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農村一二類低保對象、農村特困供養人員在蘭州市各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和城鄉參保居民患51種重大疾病在蘭州市大病救治定點醫院就診,實行「先看病後付費」,「一站式」即時結報服務,患者出院時只交個人自負費用。

農村孕婦在鄉鎮衛生院分娩免費

皋蘭縣黑石鎮黑石村的朱大媽今年六十多歲,是村裡唯一的接生婆,也是享譽十裡八鄉的接生員,周邊鄉村30歲以下的人,在呱呱墜地的那一刻,十有七八是由朱大媽那雙巧手將其迎接到這個世界的。

在當時,經濟條件不好,沒有綾羅綢緞,更沒有紅包來感謝接生婆,但三四尺的紅布怎麼也得送的,一是感謝,二是喜慶。從收第一塊紅布開始,朱大媽就忙得應接不暇了。從10多年前開始,朱大媽的「生意」逐漸淡了起來。

「現在農村最大的變化是『接生婆』這個曾經熱門的『職業』已經銷聲匿跡,所有的接生婆都下崗了。」皋蘭縣婦幼保健站魏站長告訴記者。讓朱大媽下崗的直接原因是2001年在甘肅省實施的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兒破傷風項目(即「降消」項目),農村孕產婦在鄉鎮衛生院住院分娩全免費,在縣級以上醫院住院分娩補助400元。

皋蘭縣人民醫院童院長說:「國家『降消』項目補助400元,城鄉居民醫保報銷1600元。在我們醫院,順產生個孩子2000元就夠了。這兩項加起來,已經完全夠生孩子的花費了。在皋蘭農村,很多產婦一分錢不花,就可以到縣醫院生孩子。」

最重要的是,自從「降消」項目覆蓋全省後,農村婦女再也不用冒著風險在家裡生孩子了,現在100%的農村婦女都在醫院生產,極大地降低了產婦和嬰兒的死亡率。從蘭州市健康發展指標來看,嬰兒死亡率從1986年的36.75‰減少到2017年的3.08‰,孕產婦死亡率從1983年的107.70/10萬減少到2017年的24.91/10萬。

目前蘭州共有衛生機構1534個

87歲的武順老人是一名老病號了,以前在職時,單位的合同醫院就是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退休後,每次患病他還是選擇市二院住院治療。用他的話說:「四十多年了,和市二院特別有感情。」

2018年11月26日,記者在市二院老年病科見到武大爺,明亮寬敞的單間病房,單獨衛生間,床頭氧氣,沙發空調一應俱全。武大爺向記者回憶起了四十年前看病的經歷:從單位開好介紹信,從醫務所拿上記帳單,就來到半山腰上的醫院(當時叫傳染病醫院),一排小平房就是住院部,屋裡住著四個病人,取暖用的是煤爐。醫生診斷全憑血壓儀、X光片和聽診器,治療就是個吃藥打針。當時,這裡只能治療常見病,遇上疑難雜症就束手無策。現在醫院的變化可以說是天翻地覆,上下樓有電梯,房間有空調、衛生間,做CT、核磁檢查可以坐著輪椅,護士全程陪同。拍個胸片、抽個血都可以在床頭完成……「醫生護士認真負責,態度和藹,大爺長、大爺短地叫著,真是感覺和家裡一樣啊!」說起現在醫療條件的改善和醫療水平,武大爺從心底裡感到滿意。

其實,武大爺說的這些,只是蘭州市四十年來醫療衛生事業蓬勃發展的縮影。目前蘭州地區共有衛生機構1534個,設有床位21873張,平均每千人口床位7.9張;共有各類衛生技術人員2.2372萬人,其中執業醫生8446人、註冊護士8269人,平均每千人口擁有衛生技術人員6.91人、擁有執業醫生2.95人、擁有註冊護士2.56人;萬元以上醫療設備共11223臺。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惠及全民

改革開放以來,為了方便居民享有基本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蘭州市設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0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86個,全市社區衛生服務覆蓋率達到了95%以上,社區居民15分鐘服務圈體系初步建立。在農村設置鄉鎮衛生院62家,村衛生室699個,每個衛生院平均配備3名全科醫生,每村配備至少1名村醫及基本醫療設備,實現了每鄉至少一個衛生院,每村至少一個衛生室、每個衛生室至少一名村醫的基本保障,已全面消除無醫無藥村,基本能為全市90餘萬農村居民提供較為完善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保障體系。2015年,蘭州市鄉鎮衛生院全部實現標準化建設,2016年貧困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已完成全覆蓋,2017年全市村衛生室標建覆蓋率達到88%。

2017年5月,蘭州市全面推進實施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新模式。通過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對有病看不了、看病就醫難的貧困患病人群,家庭醫生團隊主動提供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完成了3.19萬人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包籤訂,籤約率98%。

2017年7月18日,蘭州市首例新農合跨省就醫聯網結報在市第一人民醫院完成,患者只繳納住院費用的自付部分,其餘均由醫院先行墊付。

2017年8月26日,蘭州市以取消藥品加成,破除「以藥補醫」為標誌的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順利推開。全市轄區內共有68家公立醫院實行了藥品零差率銷售,並調整了醫療服務價格,實行了全省統一的醫保診療目錄。

目前,蘭州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在97%以上,籌資水平不斷提高;蘭州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人均費用增加到55元,服務項目由9項增加到了14類55項,65歲以上老年人每年可以免費享受一次健康體檢。全市10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83%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站、79%以上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由省市、縣、鄉、村四級家庭醫生組成的籤約團隊能為群眾提供綜合性、連續性和可及性的家庭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送醫上門」、「送人就醫」全面落實,「先診療、後付費」和「一站式結報」全面實施,「因病致窮、因病返貧」的現象得到了極大緩解。

2020年,人均預期壽命將達74.5歲

醫療是民生之需,健康是幸福之本。蘭州市衛生計生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為我們描繪了一張美好的藍圖。

根據「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蘭州市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更加完善,全體居民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城鄉衛生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個人就醫費用負擔明顯減輕,城鄉人群健康狀況差異不斷縮小,城鄉居民病有所醫、病有良醫,人均預期壽命在2015年基礎上提高1歲以上,達到74.5歲。

2020年,蘭州市人均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達到60元。將流動人口全部納入落實11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範圍。

「十三五」期間,新建公立醫院全部由市政府統一規劃建設,將建設重點轉移到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上來,打造以市一院、市二院為核心的兩個醫療集團,床位均達到1500張以上;建設以市中醫院為核心的中藏醫治療和中醫養生養老中心、以市肺科醫院為核心的傳染病診療中心、以市三院為核心的精神衛生診療康復養老中心、以市婦幼保健院為核心的婦女兒童疾病診療中心、以市口腔醫院為核心的口腔疾病診療中心。

到2020年,以東部科技新城醫院為核心的醫療服務中心、以市中(藏)醫醫院為核心的安寧區醫療服務中心基本建成。

到2020年,省人民醫院新區分院、新區急救中心、民生醫院、市口腔醫院新區分院建成並投入使用。

到2020年,城鄉居民醫保籌資水平每人每年600元以上,基本醫保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均達到80%以上,明顯縮小與實際支付比例的差距,實際補償比2020年達到70%左右。各級醫院普遍開展預約診療、「先診療、後結算」、無假日門診服務,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院內自助」、「診間結算」模式。

2020年前,完成縣級醫院的補償機制,縣級醫院補償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補助三個渠道改為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兩個渠道。逐步擴大保障範圍,擴大大額門診慢性病、特殊病種補償的病種範圍。繼續開展重大疾病保障工作,全面提高重大疾病保障水平,提高補償水平。蘭州晚報全媒體記者 田小東 文/圖

相關焦點

  • 「天空之城」久石讓&宮崎駿經典動漫作品視聽音樂會
    隨後的時間裡,我公司旗下的螢火蟲樂團更是一鼓作氣,與國內各大劇場、知名指揮家、演奏家們再度合作,在上海、杭州、南京、廣州、福建、南昌、昆明、大連等地陸續上演「天空之城-久石讓 宮崎駿經典動漫作品大型視聽交響音樂會」,且場場爆滿。所到之處,當地報紙、電視、電臺、網絡媒體紛紛報導演出盛況,並給與了高度評價。
  • 「漿果闢謠」之「樹墩城冰咖易拉罐真的像汽水嗎?」
    最近,美國第三波精品咖啡三大巨頭之一樹墩城(STUMPTOWN COFFEE ROASTERS)推出易拉罐裝冰咖啡,其中注入氮氣。汽水是顯酸性的,故過多飲用會給人的身體健康帶來不適。作為一個提倡健康綠色的精品咖啡龍頭老大,怎麼可能搞出這麼不健康的東西!DUANE也不可能是這種人啊!所以漿果斷定樹墩城的新產品絕對不可能是汽水!那到底是什麼呢?
  • 免費醫療 11 年,器官移植全報銷,中國這座小城現在怎樣了?
    在《神木縣全民免費醫療實施辦法(試行)》的第一條寫道,「為建立城鄉一體化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徹底解決全縣人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使改革發展成果真正惠及全縣人民,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結合實際,制定本辦法。」
  • 德化:打造城鄉美景 共建幸福家園
    如詩如畫的德化鄉村德化「五個年」系列報導·城鄉建設提升年「德化不僅有大城市的味道,更有幸福的味道。」在福州定居20多年的李建勝如今只要一有時間就喜歡回德化。除了已經在做的駕雲亭、瓷藝城、紅旗瓷廠、霞田文體園、電商物流園、世科等6大片區改造,今年陸續推出了許厝(西門車站)、官路下、土坂3大片區改造,2021年興泉鐵路建成通車後,土坂也將變成縣城的北大門。同時,還對遊客常到、居民常走的科技園、寨頭新村等14個老舊小區,逐年逐步、接續推進,抓好修補提升工作,助力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切實提高城市顏值。
  • 中國城鄉居民健康水平提高 人均期望壽命達73歲
    這些民謠曾是農民看病難的真實寫照。如今,這種情景正悄然轉變。  目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面覆蓋農村地區,參保人數達8.35億,參保率達95%,報銷最高限額達到當地農民人均年純收入的6倍。  「十一五」期間,我國城鄉居民健康水平明顯提高。
  • 《黑色沙漠 MOBILE》開放深沉的混沌之城「赫墩的領域」
    《黑色沙漠 MOBILE》開放深沉的混沌之城「赫墩的領域」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魚覺得海星時間:2019-08-02 分享到: 韓國開發商珍艾碧絲PEARL ABYSS旗下MMORPG手機遊戲《黑色沙漠
  • 福州航空福州直飛蘭州航線開通
    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10日消息:9月10日,「東西協作·福暖隴中」福州航空福州=蘭州航線直航啟動儀式在福州長樂國際機場舉行。福州、定西兩市領導、企業家代表、旅客以及媒體記者共同出席活動。據介紹,定西距甘肅省會蘭州98公裡,素有「蘭州門戶、甘肅咽喉」之稱。福州航空董事長趙世軍表示,福州=蘭州直航航線的開通將進一步拉近福州和定西之間的時空距離、搭建起雙方往來的空中橋梁,希望通過福州航空這個空中推介窗口,讓更多人認識、了解定西。
  • 「快訊」九寨黃龍機場開通拉薩-蘭州-九寨省際旅遊航線
    繼7月19日,九寨黃龍機場恢復多條直飛航線後,7月25日,又開通拉薩-蘭州-九寨省際旅遊航線。7月25日傍晚19:42,隨著西藏航空TV9887次航班平穩降落在九黃機場,標誌著四川交投九黃機場拉薩-蘭州
  • 蘭州毅德城 打造西部商業綜合體城市
    毅德城新增土特產商鋪雙首層酒店用品區    日前,記者走進和平開發區大學城以西的張家河一帶,目睹了在這裡磅礴布局的蘭州毅德城建設場景。諾大的工地上目及之處,各類工程機械正在作業,塔吊長臂在空中有序運轉、攪拌機的轟鳴聲不絕於耳、重型卡車往來穿梭輸送材料……頭戴不同顏色安全帽的普工、技術員和工程監理或管理者,在各自崗位上忙得不亦樂乎。    「這片區域總佔地面積約6000畝,我們將分期規劃逐步推進建設,目前項目一期和二期進展順利。」
  • 【壯麗70年】從缺醫少藥到全民醫保
    截至目前,全市擁有醫療衛生服務機構3691家,每千人口擁有床位4.86張、醫生2.95人、護士3.01人。近日,台州市首臺「刷臉智慧醫療自助機」落戶臨海市第二人民醫院,病人只需通過面部識別,就可輕鬆完成掛號、繳費等流程。這開啟了台州醫療衛生事業新的徵程。醫療衛生事業是造福人民的事業,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係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
  • 我們窮盡了想像力,為你建了一座「未來城」
    這個裝置叫做「矢速列車」,穿梭其中、神出鬼沒、不知蹤影,是36氪組織的第二屆網際網路粉絲節「沒想到未來城」的一個現場裝置。 7大黑科技、8大亮點、4大區域以及紅杉魔法樹、保利預見天空之城、掌上生活罐頭工廠、小紅書-未來某一塊紅薯地、水母基因空間站、貝殼24h租房便利店、SOCO C式旅行車站、星球區塊空間站…… 等70+ 會玩的品牌入駐未來城! 依舊是那個沒想到的36氪,會為你送上一場想不到的,全感官的體驗盛典。
  • 蘭州衛生學校網站網址
    蘭州衛生學校網站網址 2020-11-23 | 來源:網絡 https://www.eol.cn/ceici/
  • 加點黑科技,「輕」松起飛——UDrone 意念無人機體驗
    該交互系統由硬體「 UDrone 無人機」,「 UMindLite 意念機」與軟體「 UDrone APP 」組成,可以實現意念控制無人機飛行、眨眼拍照、人臉追蹤、手勢拍照、人形追蹤、實時圖像傳輸、1080P 高清攝影攝像以及自動懸停等功能。意念控制?當一回 X 教授UDrone 最吸引人的,莫過於它黑科技滿滿的「意念控制」了。
  • 烏魯木齊航空計劃於8月18日開通蘭州=成都航線
    蘭州-成都段單程票價410元起,成都-蘭州段單程票價450元起(以上價格不含稅費)。旅客可通過烏魯木齊航空官網(http://www.urumqi-air.com)、烏魯木齊航空官方微信(urumqi-air)、客服熱線95334及各大OTA平臺諮詢購買。據悉,該條航線採用波音B737-800型客機執飛,每日執飛一班。
  • 英國「禁足」不「禁足」,英超底氣在哪裡?
    英超官方在今日發表聲明稱新一期核酸檢測中40人呈陽性。此前,紐卡斯爾、富勒姆、曼城、埃弗頓的比賽都因各自隊內出現的感染情況而被迫延期。雖然英足總反覆強調不會因此而停賽,但在「第三次」全境封鎖面前,英超又能堅持多久呢?1.1月4日晚,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宣布從5日起開始實施第三次全境封鎖。
  • 城鄉統籌,促進整體功能更加協調
    在推進統籌城鄉區域發展的進程中,近年來,青海在探索中實踐,在實踐中形成了一套富有青海特色、符合青海省情的城鄉統籌建設之路:農村社會事業得到明顯改善,統籌城鄉發展、城鄉關係調整取得進展,協調發展提檔升級,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競相發展的城鄉區域格局已經形成。
  • 危機中的「上帝之城」
    |《在上帝之城與魔鬼共舞》作者:朱莉安娜·芭芭莎譯者:吳緯疆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時間:2008年芭芭莎出生於巴西,自三歲起就隨家人在世界各地遷徙。2010年,她作為美聯社駐裡約的特派記者回到自己的故鄉,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寫成報導,集合而成這本廣博而迷人的紀實文學。
  • 【重磅】Elon Musk 公布其「火星殖民」計劃,20 萬美元成為「火星人」
    「殖民火星」從來就是他的目標,這一點從他 2002 年成立 SpaceX 起就未改變過。今天,他在於墨西哥城舉行的第 67 屆國際宇航大會 (International Astronautical Congress,IAC) 上比較詳細地介紹了自己的「火星殖民」計劃,從其中,我們大概可以了解這個項目的具體細節。
  • 「垂死之城」?義大利孤傲的「天空之城」奇維塔!
    這就是我們這一次的主角,「垂死之城」奇維塔!自從4000年前開始有人居住起,從中世紀的3000多居民到現在的僅僅「7」個人,在歷經了風雨侵蝕、地震、山體滑坡等等各式各樣的災難後,土地面積縮小到了曾經的1/3,只有高90米,寬150米的大小。然而諷刺的是,隨著近年來旅遊業的發展,奇維塔反而越來越受到關注,每天都會有幾千名遊客登上這座「空中的城堡」。
  • 「印度矽谷」班加羅爾成了暴動之城,如果這件事發生在北京,會變成...
    「印度矽谷」班加羅爾成了暴動之城。民眾拿起棒子,把大巴車砸爛,偶爾有人上前阻止,暴民還群起而毆打之。憤怒蔓延在這個每年創造 970 億美元產值的印度科技重鎮。 這起暴動事件的導火線,是印度最高法院 9 月 5 日下的命令:「印度矽谷」班加羅爾所在地卡納卡塔省,每天每秒必須定量釋放 1.5 萬立方英尺的河水給臨近的坦米爾那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