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的癌症可預防 浙江前十大癌症的預防措施

2020-12-02 騰訊大浙網

昨天是世界抗癌日,今年的主題是——你了解癌症嗎?

許多人都知道癌症的可怕,但他們不知道,許多癌症是可以預防的。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和美國癌症研究院發布最新報告,第一次明確表示,40%的癌症可以被預防,大部分高發的癌症只要改變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合理健康、積極參加體育鍛鍊、減少肥胖,就可能避免,具體比例是——70%的子宮癌、69%的食管癌、63%的口腔癌、47%的胃癌、45%的結直腸癌、39%的胰腺癌、38%的乳腺癌、36%的肺癌,24%的腎癌、21%的膽囊癌、15%的肝癌、11%的前列腺癌。

今年1月9日,我國第一次發布《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2009年,浙江省惡性腫瘤發病例數30613例,惡性腫瘤發病率為320.20/10萬,高於全國的285.91/10萬。

2009年,浙江省登記地區發病前10位的腫瘤依次為——

肺癌(57.63/10萬)、胃癌(38.54/10萬)、結直腸癌(34.00/10萬)、肝癌(30.89/10萬)、乳腺癌(22.94/10萬)、食管癌(14.53/10萬)、甲狀腺癌(11.42/10萬)、胰腺癌(9.62/10萬)、宮頸癌(9.39/10萬)和淋巴瘤(9.12/10萬)。

浙江省腫瘤醫院院長毛偉敏說,預防癌症有三個級別,越靠前效果越好。這三級預防分別是:一級預防,加強預防癌症的科普教育,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二級預防,提倡「三早」,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三級預防,加強早中期癌症病人的綜合有效治療,提高生存率,減輕晚期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質量。

在這個世界抗癌日,我們就來說說怎麼預防浙江省發病前10位的腫瘤。

肺癌——不抽菸

省腫瘤醫院毛偉敏是治療肺癌的專家,「目前,醫學界確認的肺癌致病原因是吸菸。想要預防肺癌,自己不抽菸,勸告周圍人不抽菸,不抽二手菸,就是最有效的預防手段。」

全國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對上海市區中老年男性居民隨訪15年觀察發現,74%肺癌死亡歸因於吸菸,每天吸菸1-19支和大於20支的人與從不吸菸者相比,肺癌死亡相對危險度分別增加6.14倍和10.73倍。調查北京市婦女被動吸菸,發現被動吸菸顯著增加婦女發生肺癌的危險。

此外,肺癌還和空氣汙染等因素有關。

胃癌——胃不好的人每年測幽門螺旋桿菌

省腫瘤醫院腹部腫瘤外科程向東主任說,和我國大部分地區比起來,浙江省的胃癌發病率居於國內前列,這和我們浙江人喜歡吃鹹食有關,像梅乾菜、醃魚、醃菜等。

還有,早在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幽門螺旋桿菌定為胃癌的一類致癌原,認定胃癌和幽門螺旋桿菌有直接關係。

醫學界認為,吃得太鹹+幽門螺旋桿菌,是胃癌的高發因素,特別是還出現胃潰瘍時,更易導致胃癌。

飲食習慣有時很難改變,那麼胃不好的人,每年到消化內科做個尿素呼氣試驗,看看胃裡有沒有幽門螺旋桿菌就很重要。堅持規範用藥10天左右,幽門螺旋桿菌的治療有效率在80%以上。

結直腸癌——

少吃紅燒魚等煎炸肉食

40歲後每年大便常規+肛門指檢

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原浙江醫科大學校長鄭樹教授數十年追蹤大腸癌人群生活方式。2007年6月-2008年8月,鄭樹教授所在的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在杭州武林和天水街道篩查了16860人,發現2412例大腸癌高危人群,佔了14.3%,也就是每7人就有1人是高危人群。其中967人做了結腸鏡檢查,發現癌前病變151例,確診大腸癌21例,檢出癌症率為2.2%。

鄭樹教授還總結出8大高危因素:有精神刺激史、家族史、慢性腹瀉史、大便隱血史、慢性便秘史等。

鄭樹教授還特別提到要少吃紅燒魚等煎炸肉食。

浙醫二院腫瘤內科袁瑛主任醫師說,早期發現大腸癌的檢查有大便常規、肛門指檢和腸鏡,特別是前兩項,建議年齡在40歲以上的人群每年都要做,大家不要怕不舒服。

肝癌——注射B肝疫苗

浙醫二院副院長梁廷波說,肝癌和B肝、C肝等引起的肝硬化有關。我國80%以上的肝癌病人與患B肝有關。

「接種B肝疫苗,就能降低肝癌的發病率。」梁院長說。

得了肝炎後,應該積極治療,即使是小三陽,也要定期隨訪,必要時作肝穿刺,防止肝硬化。

另外建議40歲以上患有慢性B肝、C肝的病人,每半年做一次超聲檢查(B超)和甲胎蛋白篩查。發現肝硬化,每3個月做1次篩查,如果有肝臟結節,要做CT、磁共振檢查。

乳腺癌——

不要太胖,不要補充太多雌激素

預防乳腺癌,主要記住兩件事情,不要太胖和不要攝入過多雌激素。

除此之外,省中醫院乳腺病中心王蓓醫生說,乳腺癌還是種情緒病,如果總是悶悶不樂,影響內分泌,也會增加得乳腺癌的概率。

乳腺增生會變成乳腺癌嗎?省婦保乳腺科主任陳益定醫師說,城市女性乳腺增生的發病率超過60%。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纖維組織增生,是乳腺細胞數量增多的表現,發病原因主要是內分泌失調。乳腺增生不是腫瘤,但如果乳腺細胞持續增多,其中一些細胞可能會變異,最終發展成乳腺癌。

「發生癌變的比例在1%-2%之間。」陳主任說,絕大多數的乳腺增生都不會變成乳腺癌。

食管癌——

少喝酒不抽菸、不吃燙食

每天喝杯葡萄酒

《浙江省常見惡性腫瘤危險因素分析》認為,食管癌的4個危險因素是:喜食燙食、經常飲酒、平時不愉快和有消化系統疾病。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和美國癌症研究院的報告提出,遠離燙食和快餐,可以預防食管癌。

長期吃燙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會損傷食管,引起食管黏膜增生間變,導致癌症;少吃醃製食品也有預防作用,我國食管癌高發區的居民有食用酸菜的習慣,酸菜中含有的亞硝胺類化合物是種很強的致癌物。此外,吸菸也是食管癌的重要誘因。

還有,美國最新研究顯示,每天一杯葡萄酒,可降低56%的食管癌癌前病變風險。

甲狀腺癌——

每年做一次甲狀腺B超

有甲狀腺結節不要吃碘鹽

浙江省腫瘤醫院副院長、浙江省癌症中心頭頸腫瘤中心主任葛明華,是我國研究甲狀腺癌的專家。最近幾年,許多單位不少人體檢時發現有甲狀腺結節。他說,有甲狀腺結節的人就不要吃碘鹽了,防止碘攝入過量。

5%-10%的甲狀腺結節有發展為甲狀腺癌的可能,但絕大部分甲狀腺結節都屬於良性,即使發現了,也不需要任何處理。即使發展成腫瘤,甲狀腺腫瘤也是愈後較好的一類腫瘤。

建議每年體檢時做甲狀腺B超,一旦觸摸到頸部有腫塊,尤其是不痛不癢的腫塊,就要提高警惕了,發現了甲狀腺結節,建議3個月到半年做1次隨訪。

胰腺癌——

40歲以上每年檢測CA19-9

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只因它5年生存率極低,不到5%,幾乎一發現就被宣判死亡。

浙醫二院副院長梁廷波是治療胰腺癌的專家。他說,目前,胰腺癌的發病機制還不明確,高危人群的範圍也是眾說紛紜,目前可以初定的有6類人群:長期大量吸菸者;長期大量飲酒者,或長期接觸有毒有害化學物質者;每天喝4杯以上咖啡者;糖尿病,特別是長達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胰腺炎患者;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患者者。

如果你屬於這六類高危人群,40歲以上,喜歡高脂飲食、比較胖,經常性胃部不適,建議你儘早去醫院做一個胰腺CT和CA19-9指標檢測。

宮頸癌——

未成年女孩接種宮頸癌疫苗

成年女性每年做宮頸刮片

浙江省婦保腫瘤科主任萬小雲醫師說,宮頸癌是醫學界唯一找到了確切病因的癌症,這個病因就是HPV病毒。而大多數男性生殖器上都有這個病毒,如果女性性生活提早、性伴侶偏多都有可能引起宮頸癌。接種宮頸癌疫苗可以避免感染HPV病毒,有效預防子宮頸癌。宮頸癌疫苗在全世界100多個國家使用了5年以上,預防宮頸癌有效率為80%以上。

內地現在還沒有引進宮頸癌疫苗,想打的話,可以去香港。半年注射3針,價格在5000元左右。十來歲的女孩,還沒有性生活之前注射疫苗,效果最好。

如果不急的話,可以再等等。2009年,浙江省婦保徵集20歲-26歲女性,注射宮頸癌疫苗,臨床驗證疫苗效果。如果驗證通過,5年之內我國內地也將全面推廣宮頸癌疫苗。

雖然疫苗的說明書說適用45歲以下女性,但對於成年女性來說,篩查有沒有得宮頸癌,最好的辦法是一年做1次HPV檢測。如果3年都是陰性,可以隔2-3年再做一次檢測。另外,每年到醫院做一次宮頸液檢查,準確性和特異性都非常高。

萬小雲主任說,宮頸癌並不可怕,它從癌前病變到患癌症有8-10年的時間,很早期的宮頸癌積極治療後5年生存率是100%,可以治癒。

淋巴瘤——

20到40歲的人少染髮

房子裝修好不要馬上入住

中國抗癌協會淋巴瘤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山大學腫瘤醫院內科主任姜文奇醫師說,淋巴瘤的發病主要有4個原因:病毒感染、精神高度緊張、裝修和染髮、輻射。

淋巴瘤的早期最明顯的症狀是頸部、腋窩或大腿根出現淋巴結無痛腫脹,如果摸到的淋巴結按進去有點痛,那可能是人體疲勞、有炎症等正常反應,不要太緊張。

早期淋巴瘤的症狀還有夜間過量出汗、體重下降、皮膚發癢等。浙江省腫瘤醫院化療區主任範雲說,淋巴瘤的高發人群是20歲-40歲的年輕人,如果發現身上有奇怪的淋巴結,要儘早到醫院來看。

了解更多資訊,請點擊大浙網首頁

相關焦點

  • 癌症的早期信號 哪些食物可預防癌症
    癌症是所有人都會害怕的一種疾病,那麼怎麼知道自己快要患上了癌症呢?癌症的早期信號有哪些?在平時的生活中,怎樣預防癌症好?在飲食方面,癌症患者吃什麼好?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癌症的早期信號1.在乳腺、皮膚、舌部或身體任何部位出現可觸及的腫塊或不消的腫塊。2.身體上的疣或黑痣產生變化,如顏色加深、增大、瘙癢、潰瘍等狀況。
  • 基因檢測可預防癌症 預計未來5-10年內普及
    朱莉為防癌切除乳腺  美國38歲女星安吉麗娜·朱莉在《紐約時報》上發文,表示已切除雙乳腺:「我媽媽與癌症搏鬥近十年,但還是在56歲時去世。  正如朱莉在信中所寫,她做出這個決定的依據是癌症基因預測。上世紀90年代,加利福尼亞大學研究者瑪莉-克萊爾·金(Mary-ClaireKing)預言,決定家族性乳腺癌的是一個被稱作BRCA1的基因,可以在17號染色體的長臂上的一個特殊區域中找到,該基因靠近一個標記物,而此標記物在幾個家族中與此病一同遺傳。
  • 癌症疫苗只要打一針就可以預防癌症
    什麼是癌症疫苗? 癌症疫苗是屬於癌症免疫療法中最新的一種治療方式,因為它可以識別特定癌細胞上存在的蛋白質,可以阻止癌細胞生長,防止癌症復發,清除治療後殘留的癌細胞。
  • 頭上長包是癌症前兆嗎 癌症預防關鍵這幾點
    其實這很可能是癌症的徵兆。雖然癌症是每個人都不願提及和面對的話題。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頭上長包真的是癌症嗎?有什麼樣的情況是我們可以自己鑑別的呢?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預防癌症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頭上長包是癌症前兆嗎頭上長個包,是我們在正常不過的現象了。一般來說不會有事,但是有些情況是不能大意的,很可能是癌症的徵兆,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如何鑑別皮膚上的小包呢?
  • 世上唯一能預防的癌症,卻讓無數中國女性死於羞恥
    宮頸癌(Cervical cancer),是亞洲女性的第二大癌症殺手,更是致死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全球範圍內,平均每2分鐘就有一名女性死於子宮頸癌,有一半的宮頸癌病例發生在亞洲地區。但它也是唯一一個人類能預防的癌症。
  • Cancers:擴大BRCA1/2基因檢測,可預防數百萬癌症發生!
    乳腺癌(BC)和卵巢癌(OC)是女性最高發的癌症。約6%的乳腺癌和約10–20%的卵巢癌和6%的乳腺癌由可遺傳的BRCA1/BRCA2突變引起。攜帶BRCA1/BRCA2突變的女性在80歲之前有OC的風險為17–44%,BC的風險為69–72%。
  • 驗血可以查出癌症嗎 預防癌症的小妙招
    驗血可以查出癌症嗎?現在又很多的人在傳驗血可以檢查出癌症,有些不是血液型癌細胞該怎麼查出呢?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如何預防癌細胞呢?怎麼知道自己患上了癌症,癌症早期表現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驗血可以查出癌症嗎光憑驗血是不完全檢查出癌症的。
  • 人類的頭號殺手——癌症(預防篇)
    中國實踐營養師的搖籃 「東方均膳營養學院」癌症作為全世界人類的頭號殺手受到了人們廣泛的重視。癌症的發生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不少癌症的發生與膳食結構有密切關係,選擇合理的膳食有助於預防癌症的發生。根據目前的研究結果, 在膳食、營養與癌症的關係方面,儘管還有不少不一致或不清楚的地方需要繼續工作,但已有足夠的科學依據提出以下一些有利於癌症預防的膳食建議。
  • 《Cancers》:擴大BRCA1/2基因檢測,可預防數百萬癌症發生!
    BRCA1和BRCA2是引起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明星基因」,約6%的乳腺癌和10-20%的卵巢癌是由可遺傳的BRCA1/2基因突變引起的。 如果能夠在突變攜帶者患病之前通過BRCA1/2基因檢測篩選出突變攜帶者,則可以通過藥物,增加篩查或手術等方式來預防數百萬癌症的發生。
  • 癌細胞最怕的三種蔬菜 癌症早期的預防
    患上癌症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要多加注意預防癌症的發生。那麼癌細胞最怕的三種蔬菜是什麼?癌症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平時的預防很重要,癌症病人吃什麼好?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癌細胞最怕的三種蔬菜韭菜、大蒜和小蔥3種菜看似不起眼,卻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常吃能起到預防疾病,對抗癌細胞的功效!
  • 癌症基因檢測與預防手術:安吉麗娜·朱莉的選擇適合你嗎?
    在朱莉的帶動下,預防女性癌症的話題再次贏得了公眾的關注。不過,在鋪天蓋地「朱莉切除卵巢輸卵管預防卵巢癌」的新聞中,我也要喊出一句「且慢」。無論基因檢測還是預防性的手術,這些控制癌症風險的措施雖然有效,但並不適合所有人。相信朱莉個案經過了專家基於她個人、家族史的慎重評估,她自己也在手術的利弊和相應的風險的天平上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但每個人的情況很不相同。
  • 抗癌水果 預防癌症三類水果不可缺
    現代的生活條件變好了,但即使這樣,人還是會生病,而眾多的疾病中,癌症恐怕是最讓人害怕的了,所以會有談癌色變這一說法。預防癌症在日常生活中成了重點,那麼,您知道抗癌水果有哪些嗎?你知道各種水果中的營養成分都是如何抗癌的嗎?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預防癌症的水果都有哪些!
  • 太赫茲量子波對早期癌症的預防與應用
    用太赫茲量子波照射防治早期癌症,最早由日本太赫茲專家新納清憲先生發明並加以運用,大量臨床數據表明:太赫茲量子波在早期癌症防治領域能起到積極作用!即選擇特定波長的太赫茲量子波對患者進行照射,利用太赫茲量子波與機體內生化酶、DNA、有機分子以及體內水產生共振,從而增強細胞活性。
  • 八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或有遺傳突變,基因檢測可幫助親人預防癌症
    遺傳因素在多種癌症的患病風險中起著關鍵作用。識別種系易感性對治療決策、降低風險幹預、癌症篩查和受影響患者及其近親的種系檢測具有重要意義。基因檢測可以發現遺傳的遺傳突變,並可以個性化癌症治療,提高生存率,在親人中控制癌症並突破精密醫學的界限。
  • 預防癌症!男人定期獻血五大好處
    獻血不會「傷元氣」據最新研究,定期獻血的人與不獻血的人相比,不僅更顯年輕,不易衰老,還可預防、緩解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等,更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概率。一個健康人的總血量約佔體重的8%,為4000毫升~5000毫升。
  • 加強自身免疫細胞 癌症疫苗使預防惡性腫瘤成為現實
    傳統的疫苗主要是用來治療傳染性疾病,通過使用細菌、病毒等製成的可使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的生物製劑,將疫苗接種在人體中,使接受方獲得免疫力。       癌症疫苗的原理是利用疫苗刺激免疫系統中的樹突狀細胞,當樹突狀細胞在細胞表面呈現出腫瘤抗原後,除了會直接誘導出細胞毒殺性T淋巴球,來針對特定的癌細胞進行清除動作。也會刺激輔助型T細胞分泌細胞激素,間接強化毒殺型T淋巴球對癌細胞的攻擊力。
  • 癌症逐年上升,平時注重這6種營養的補充,預防癌症作用不小!
    目前,醫學界依然沒有找到治療癌症的理想方法,不過有一點能肯定:癌症是可以預防的。而要預防癌症,不僅要調整日常的生活習慣,更重要的是注重飲食調理。而生活中有很多食物所含的營養物質能對抗癌細胞,平時多吃一些,能起到預防癌症的作用,比如這幾種。
  • 預防和治療癌症的妙藥—蘆筍
    居住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茨堡市的生物化學家-卡爾·羅茲博士,最近在該市出版的一本營養雜誌上面,發表一篇引人注目的文章,說是蘆筍在治療癌症方面,有著極優異的效果,這裡特地翻譯出來,以供給癌症患者以及渴望預防癌症的人士來分析蘆筍的實際應用效果
  • 自然保健預防癌症!20種抗癌食物大揭秘
    中國抗癌協會副秘書長劉端祺說,癌症已經成為我國居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我國在未來數十年內癌症仍然可能處於高發狀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精神科臨床教授大衛·塞爾旺—施萊伯的著作《每個人的戰爭:抵禦癌症的有效生活方式》,試圖為健康人預防癌症、癌症患者鞏固抗癌效果提供幫助。
  • 食物和癌症的關係,預防癌症的營養素有哪些?抗癌的食物有哪些?
    , 癌症的最佳方法是預防。 人類很早就開始尋找癌症和食物之間的關係,大約公元前400年,「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就曾記載過,用飲食來治療癌症。 因為食物除了可以用來填飽肚子以外,還有一些營養和化學作用,有些食物可以導致癌症,而有些食物也可以用來預防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