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熵,生的方向!

2020-12-05 真榕城

第一次在《伯凡﹒日知錄》上接觸到「熵」這個概念的時候,就深深的吸引著我,時時在我腦中迴響。理清思路並呈現出來成為了我的一個小目標。

「熵」源自於熱力學第二定律,指一種系統的混亂程度,或者說是「無序化」的度量。越無序,熵的值就越大;越有序,熵的值就越小。熱力學第二定律說:在一個封閉的系統內,事物總是從有序趨向無序,熵的值一定是增加的。所以熱力學第二定律就是熵增定理,它是無情的,是必然趨勢,是不可逆轉的能量消耗過程。

叔本華說:人一出生就開始了死亡的進程。從剛出生時熵值最低到死亡時熵值最大,我們能做的只是在儘量的延緩這個進程,而人最終死亡的結果卻是無力改變的。如何延緩這個進程,或者說如何在死的方向上尋找生的機會,簡單的說就是要朝著死亡的反方向奔跑,即往「熵」的反方向,「負熵」的方向,奮力的跑。

「負熵」是指從無序趨向於有序。如果沒有外部能量的輸入,封閉系統將變得越來越混亂(熵增)。如果讓一個系統變得有序,必須有外部能量輸入,必須是開放的狀態。諤定薛說:生命以負熵為食。雖然「熵」與「負熵」是一個物理學概念,卻無不指導著任何一個生命系統。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最早把「熵」這個概念引入企業管理領域中。他說:管理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對抗熵增。在這個過程中,企業的生命力才會增加,而不是默默走向死亡。

避免熵增的關鍵是流動的開放系統,在與外界的交換中,會使得整個系統產生耗散,形成耗散結構。所謂的耗散是指與外界有能量和物質交換。耗散結構是指一個遠離平衡態的開放結構,或者說是處於持續的不平衡、不均衡的複雜系統在外界能量流或物質流的維持下,通過自組織形成的一種新的有序結構。比如人餓了,就是不平衡狀態,就渴望開放,從外界輸入能量。而人的脂肪作為一種儲存在體內的能量,需要被耗散,才不會阻擋人這個系統持續有外部能量輸入。對於企業而言,錢就是企業的脂肪,在從外界能量輸入,掙錢的同時,也要建立花錢的耗散機制。掙錢難,花錢更難。創業難,守成更難。吳伯凡形容任正非經營華為的秘訣就是「在商言熵」。華為文化強調「開放、妥協、灰度」。對內對外「開放」,打通各閉路環節避免成為一個封閉系統而逐漸熵死;「妥協、灰度」,合理地妥協使各種影響發展的要素在一段時間內和諧,掌握合適的灰度,建立一個自我迭代的健康成長系統,從內部營造負熵。開放的狀態,也會趨於平衡,穩定帶來熵增,巨大財富和利潤也是隱藏的禍根,此時的有序包含著無序,甚至無序會超越有序。無序也可以理解為變化秩序的餘地降低,能量需要被耗散。任正非非常了解耗散結構,他說到華為的時候,經常提到的一個詞,花錢。他儘可能的花錢,將錢變成能力,有些能力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有什麼用,但他們知道不是錢到用時方恨少,而是能力到用時方恨少。

都說,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但若能同時擁有健康的身體和有趣的靈魂,生命會更加精彩。堅持採用健康的方式鍛鍊身體,讓身體一直處於耗散結構,進入負熵。努力讓內心達到寧靜,擺脫精神熵的幹擾。專心是形成精神負熵的關鍵,寫作就是一個讓思維從無序到有序的好辦法,還有讀書、畫畫、樂器、創新等任何能讓你有目標並能全神貫注投入的技能都能降低精神熵,在技能不斷提高、目標不斷上調的負熵道路上,感受到成長的樂趣,這就是幸福的真諦。

所以說,生命在於折騰。保持流動與開放的狀態,不要安於現狀,要有長線思維,不斷接受新鮮事物,接受新的挑戰,達到新的臺階以後,要勇敢打破固有思維,打破新形成的平衡,向下一個目標進發。因為,負熵就是生的方向。

相關焦點

  • 生命以負熵為生
    「 生命以負熵為生」這一觀點,是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在《生命是什麼》一書中首先提出的。原話是:「生命就是不斷的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生。」那什麼是「生命以負熵為生」呢? 我並不認為一個只有初中文化的我,可以把這個問題講得很清楚,但我還是很想談談我的理解。
  • 薛丁格:有機體就是靠負熵為生的
    一個生命有機體在不斷地產生熵——或者可以說是在增加正熵——並逐漸趨向於最大熵的危險狀態,即死亡。要擺脫死亡,就是說要活著,唯一的辦法就是從環境中不斷地吸取負熵。我們馬上就會明白,負熵是十分積極的東西。有機體就是靠負熵為生的。
  • 薛丁格以負熵為生的危機意識
    熵是代表系統混亂無序的程度,無序則熵值高,有序則熵值低,負熵越高越有序,生命以負熵為生。生命有機體的新陳代謝,就是在對抗熵增。在自然界、人類社會和個體生命中,封閉系統內和平衡狀態的熵增,會使其系統內部的活力逐漸消失,所以,要保持活力就需要對抗熵增。生命體的開放性和非平衡態,意味著存在由外向內的負熵流,它能夠抵消體內熵增,以保持熵值適當和運行有序。
  • 華為變革哲學:生命以負熵為生
    要擺脫死亡,要活著,唯一的辦法就是從環境中不斷吸取負熵。一個生命體就是靠負熵為生,或者說,新陳代謝的本質就在於讓生命體成功消除了當它活著時不得不產生的全部的熵。 企業的負熵是為了抵消熵帶來的不穩定性和混亂性,從而維持企業管理的秩序與企業本身的存在和發展。
  • 為什麼薛丁格會說「生命以負熵為生」?熵和負熵到底是什麼意思?
    薛丁格的原話表述是:生命以負熵為生,或生命以負熵為食。接下來,我們對生命、熵、負熵以及宇宙這些玄而又玄的概念進行拆解。拆解完了,你也知道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了。可能比較燒腦,但不至於摸不著頭腦。既然「生命以負熵為生」,那我們也應該讓大腦多汲取一些負熵為食。先說生命,生命到底是什麼?
  • 2021年:用資訊理論武裝大腦,以負熵為生
    生命,以負熵為生 熱力學第二定律:在孤立熱力學系統中,系統的熵永不減少。 熵是用來表示系統混亂程度的物理量,因此這條定律實際上是在說,孤立系統的混亂程度(熵)永遠是在增加的。直到達到熱平衡,系統的熵達到了極大值,系統狀態將不再改變,歸於沉寂。
  • 說信息 侃負熵
    資訊理論的研究工作者認為,信息量的大小可用統計分子物理學中的函數「熵」或「負熵」來度量。    「熵」是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有關過程進行方向的規律)確定的一個態函數,是區分可逆與不可逆過程的一個判據。1877年玻耳茲曼指出,孤立系統中,熵是分子無序的度量。
  • 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生
    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生。——《生命是什麼》·薛丁格沒人能逃過「熵增」,但高手懂得對抗!生命以負熵為生。」隨著時間的流逝,熵會一直持續增加,我們需要也都在說要反抗熵增,然而到底什麼是熵呢?我們熟知的能量守恆定律:熱力學第一定律,即能量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消失,總量守恆。
  • 薛丁格: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生
    薛丁格在他的《生命是什麼》中說生命以負熵為生,人活著的意義就是不斷對抗熵增的過程。清華大學科學史系教授吳國盛曾說「如果物理學只能留一條定律,我會留熵增定律」。看到這句話有人會問,難道牛頓力學愛因斯坦相對論都沒有熵增定律重要嗎,且不管是哪個重要,吳國盛教授能說這番話絕對不是無的放矢,它充分的說明熵增定律在科學界的分量。那麼到底什麼是熵增定律呢,熵增定律又到底有什麼用呢?
  • 華為變革哲學:生命以負熵為生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要擺脫死亡,要活著,唯一的辦法就是從環境中不斷吸取負熵。一個生命體就是靠負熵為生,或者說,新陳代謝的本質就在於讓生命體成功消除了當它活著時不得不產生的全部的熵。 企業的負熵是為了抵消熵帶來的不穩定性和混亂性,從而維持企業管理的秩序與企業本身的存在和發展。
  • 智能運維項目引入的「負熵」衝擊波
    如何減緩「熵增」甚至觸發「負熵」衝擊波?量子物理學奠基人薛丁格曾對「熵」有過這樣的定義:「自然萬物都趨向從有序到無序,即熵值增加。而生命需要通過不斷抵消其生活中產生的正熵,使自己維持在一個穩定而低的熵水平上。生命以負熵為生。」
  • 液晶態,負熵與癌
    由於生物液晶態特殊的微觀結構,沿晶格的不同方向原子排列、化學鍵、離子鍵、疏水鍵、分子間作用力等的周期性和疏密程度不盡相同,導致生物液晶態結構在不同方向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特性的各向異性(anisotropy)。
  • 市場的本質是對「負熵」獎勵
    有一句話說「生命生為負熵」,生存的基本含義就是維持熵減,所以每天要運動促進新陳代謝來使身體保持一個有序的狀態,所以筆者用八個字總結就是「生命是要熵減求存」。人類如此,萬事萬物莫不如此。從這個理解出發,比如想預測某家公司明年的收入增長,再來明確市盈率,對它進行估值。需要了解這個企業所在的產業生命周期,到底是怎樣的一個S曲線?
  • DEPCO:開啟負熵進化
    DEPCO:開啟負熵進化能量轉換會讓系統的混亂度增加,熵就是系統的混亂度。轉換的能量越大,創造出來的新狀態就會越多。高能量系統不如低能量系統穩定,不僅因為前者更容易發生能量轉換,還因為在轉化過程中會創造出更多的狀態(即更多的熵)。
  • 系統十論之三:負熵管理
    負熵即熵減少,是熵函數的負向變化量。負熵是物質系統有序化、組織化、複雜化狀態的一種量度。齊拉德首次提出了「負熵」這個經典熱力學中從未出現過的概念和術語。能量的輸入有可能帶來熵減,但也有可能帶來熵增。如果一束能量沒有任何確定性,完全不能按照主體需要的進行流動和轉化,那麼就是完全無序的,此時能量的流動和轉化具有無限多的選擇方向;相反,如果一束能量能夠完全按照主體需要進行流動和轉化,具有完全的確定性,那麼就是完全有序的,此時能量的流動和轉化只有一個選擇方向。
  • 南哲思享 | 張一兵:人類紀的「熵」、「負熵」和「熵增...
    關鍵詞:負熵;一般器官學;可計算性;資本主義化進程;人類紀;斯蒂格勒作者簡介張一兵,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研究方向:哲學理論斯蒂格勒,法國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發展部主任,南京大學國際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兼職教授研究方向:法國哲學斯蒂格勒的哲學具備了法國哲學「概念的探險者」的特質。
  • 一個系統:開放-封閉、熵-負熵、熵增-熵減、熵死-負熵活!
    從外界其它系統獲取到的能量轉換成系統自身的結構,創造出系統負熵,維持著系統自身的秩序。熵對應的是負熵,熵增對應的是熵減,熵死對應的是負熵活!一個封閉系統,它的自然走向就是熵死,你啥都不用做,最後自然就是熵死了,但一個系統要實現負熵有序,實現負熵-活,就要從外界它處的系統不斷地獲取能量,並轉換成系統的結構,維持著系統的負熵有序。
  • 能量、熵、負熵、意志力、自制力、目標、計劃
    第三個層次是【能量-熵-負熵】的視角。第一個層次在於執行本身,但執行本身,不能自身驅動執行,因此處於最下面的一層。有時有清晰的目標、完美的計劃,卻不能被執行。因為執行是人去執行的。因為【目標-計劃】關注的是事、物、缺少對人的關。很多【目標-計劃】正是因為缺少對人的關注而流產。第二個層次是【意志力-自制力】的視角。
  • 聰明男人徵服女人的方法:「造隱價」「有負熵」「說粗話」
    聰明男人知道,感情之事,講究情投意合,徵服女人需要方法,比如:「造隱價」「有負熵」「說粗話」。01.造隱價女人吸引男人,是因為繁衍價值,身材性感,長得漂亮。而男人吸引女人,是因為生存價值,身體健康,有經濟實力。
  • 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生...信息是不確定性的辨析度...
    薛丁格在《生命是什麼》中有句名言: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