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有「人權」嗎?狗肉能吃嗎?「動物權利」是什麼?評大雁案

2020-12-04 騰訊網

案例回看

隨著"動物權利"概念的興起,1995年12月19日,日本的大雁保護基金組織代表和幾個"大雁代理人"手持"大雁委任狀",走進了日本茨城縣地方法院。

他們聲稱,該縣的綜合開發計劃,忽視了對該地區越冬的候鳥大雁的保護,致使大雁的棲息環境和生存環境遭受到了嚴重威脅。

地方法院在聽取當事人的說明後,接受了起訴書。

但是,對案件的原告進行了區別對待,對於大雁以及其"代理人",法院不予受理,理由是大雁不具有原告的資格。

其判決書中寫道:第一,民法中沒有自然物成為當事人的依據;第二,構成訴訟主體的當事人只能是人類,自然物不可能單獨起訴。

原告對此不服,提出上訴,法院維持了原判

這是日本"自然的權利"訴訟之一,類似的訴訟還有"大雪山嚎哭兔子審判""奄美的自然權利訴訟"等,並稱為六大自然權利訴訟。

這些以自然物為當事人提起的訴訟,大多數是失敗的,因為違背了基本的法律常識。

但仍有許多環保組織支持,原因在於,這些案件具有轟動效應,通過媒體的獵奇報導,能夠起到宣傳的效果,從而宣傳環保組織的理念。

案件評析

動物是否有權利?

這個問題事實上早已被提出,眾所周知的是,目前野生動物的保護實際上已經賦予了野生動物一種"權利",儘管這種權利與人類差別很大。

在《國語·魯語上》記載了一個「裡革斷罟匡君」的故事。

說的是魯國宣公很愛玩,不顧時令,在夏天的時候,他帶人去泗水泛舟撒網捕魚。這事讓大夫裡革知道了,裡革不顧君主情面,將宣公的漁網割斷,扔到岸上,不僅如此,裡革還對宣公講了古代保護野生動物的制度。

我國古代已有保護野生動物的例子,這是為了保護生態系統的完整,避免破壞環境。

同時,今年新冠疫情的發生,更是讓野生動物的保護上了一個臺階,也有人據此提出了"動物權利"的話題。

是否所有動物都享有權利?動物享有的究竟是一種什麼權利?

西方古典思想中,動物並不在"權利"的考慮範圍,這很正常,因為那時候,人的權利都還沒有被發現,談何"動物的權利"?

亞里斯多德認為「動物的存在是為了給人提供食物」。

阿奎那在《理性造物與其他造物的區別》中寫道:「在自然存在物中,人是最完美的,其他存在物是為了人的存在而存在,因此,人可以隨意使用動物、植物。

而開創了佔據整個西方哲學史的主、客二分模式的笛卡爾認為動物沒有思維與意識,也不能像人類一樣進行語言交流,所以動物是一種「自然的機器」,沒有任何思維的身體,像缺乏精神意識的電動兔子一樣的生物玩具,

他甚至認為動物感受不到痛苦,當我們折磨動物時,它們並未真正感到痛苦,它們只是表現得好像是在受苦。

而隨著達爾文"進化論"的提出,人類不再是"宇宙的中心",對於動物的權利也隨著自然保護一起提出。

康德認為人對動物有保護的責任,但人與人動物不同,因為人有理性思考的能力,保護動物的原因在於,"這有助於培養人們對他人仁慈的情感",現代科學也有調查,稱對動物加以虐待的人,更可能走向犯罪。

曾經"山東理工大學學生範源慶虐貓事件"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法學教授羅翔曾評論道:如何對待財產是個人的權利,但這樣的行為不應當在網絡上傳播。

這樣的觀點是與康德不謀而合的,但也從側面說明,如果一個人只是私自虐貓,不被人發現的話,這樣的行為是不會被禁止的。

之後,邊沁提出動物也應該享有權利,邊沁是功利主義的代表者,認為快樂和痛苦是支配人類至高無上的神,人所做的一切都是"追求快樂,躲避痛苦"。

而動物同樣有感知快樂與痛苦的能力,所以動物應當享有權利,美國哲學家彼得·辛格在邊沁的理論基礎之上提出了動物解放論,1975年的《動物解放》一書使得動物權利運動有了理論基礎和根源。

彼得·辛格說道:"只要某個生物能夠感知痛苦,便沒有道德上的理由拒絕把該痛苦的感受列入考慮。"

近代動物保護的先驅領袖湯姆·雷根認為認為辛格從功利主義角度對動物權利辯護是不夠的,諸如嬰兒、植物人等。

他們雖然不具有完全人所應具有的精神能力,但是我們並不能否認他們道德權利的存在。據此,雷根選擇了「生活的主體」這個概念。

激進的動物保護主義開始萌芽,雷根主張:"完全廢除把動物應用於科學研究的傳統習俗,完全取消商業性的動物飼養業,完全禁止商業性和娛樂性的打獵和捕獸行為"。

這樣的觀點遭到不少學者的反對,也有學者提出了折中的觀點。

這些觀點也傳入了中國,引起了學者的爭論,甚至"罵戰",不可否認的是,我國對於動物的立法並不全面。

在英國,有關動物保護的法律有10多個,如寵物法、動物遺棄法案、動物寄宿法案、獸醫法......涵蓋動物從生到死。

而中國只有《野生動物保護法》、《動物防疫法》、《畜牧法》等專門的動物保護,存在一些不足。

法律上動物權利的不明晰,也極有可能引發現實生活的"擾亂",新聞報導,曾經在廣西玉林"狗肉節",在一家狗肉餐館,幾名愛狗人士與當地食客發生衝突。

事件引發附近民眾聚集,而衝突雙方被警方迅速帶離。

這正是法律上缺乏對動物權利的明確所造成的,無論是承認或是否定,都需要有明確的規定,秩序永遠優於混亂。

此外,我國法學界一直推崇的德國民法,也對動物保護更近了一步

受到動物保護觀念的影響,1896年《德國民法典》在其後的修改過程中專門增加了有關條款:「動物不是物。它們由特別法加以保護」。

在社會現代化發展的今天,如何更好的安放動物權利,已經逐漸成為今天的難題。

相關焦點

  • 荒謬的「動物權利」
    文丨烏裡單刀 有朋友在微信群轉了「羅輯思維」的一篇文章《動物也能有「人權」嗎?》在這些病人看來,法律似乎是多啦 A 夢,想要什麼都能從其肚兜裡掏出來。 作者引用了美國的一個案子:在2013年,一個叫作「非人類權利計劃」的組織,代表四隻被關在紐約州不同地方的黑猩猩,向幾個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
  • 吃豬肉為什麼不能吃狗肉?愛護動物就等於素食主義嗎?
    ,能吃就吃 而在一些極端動物救助人的眼裡 動物是有感情的,所以應該支持素食主義 如: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普普疑問:動物再珍惜,不也是動物嗎?
  • 反對立法賜予動物權利:只有人才有權利,貓沒有
    大多數人對自家寵物寵愛有加,更有甚者寵動物超過寵爹媽,自然見不得其他人虐待寵物。這種因喜愛寵物引起的擬人化共情,本無可厚非,但呼籲立法禁止虐待動物,人為賜予動物權利,試圖將動物「真人化」,卻是大錯特錯。
  • 動物權利論的要害是反人類
    2,自由的科學根據 美國獨立宣言提到三種人權即生存權、自由權和獲得幸福的權利。實際上這三種人權可以歸結為一種,就是自由權,因為人總是希望生存和獲得幸福的,只要有了自由權也就保障了其他權利。自由就是在一定邊界內的為所欲為。為所欲為為什麼是好的,可以用一個動物實驗來說明。
  • 動物的權利和福利
    因此,聯合國的席位上永遠缺席著最有資格的一個常任理事國。當老虎咬斷了梅花鹿的喉管時,這種情境令人不禁閉上眼睛。但當人們把生活於大自然中的老虎用鐵籠和電棒驅趕到舞臺上強迫它進行表演時,有沒有想到老虎的權利呢?
  • 哲學問題|當我們談論動物權利時,我們在談什麼?
    「為什麼你一邊吃著雞肉牛肉,一邊要阻止別人吃狗肉?」說到「保護動物權利」這一話題你是否也曾有過類似的困惑?(這一派似乎很有話說…你還記得什麼是「功利主義」嗎?傑裡米·邊沁(Jeremy Bentham 1748-1832) 「自然把人類置於兩個最高主人的統治之下:痛苦和快樂。只有它們才能夠指出什麼是我們應當做的,也才能規定什麼是我們將要做的。」
  • 李劍 | 動物為何擁有權利?——兼論強、弱兩種動物權利論
    弱的動物權利論主張人有比動物更高的道德權利,人類的道德情感能力及人類共同體的成員身份都保證了人的道德地位高於動物。[關鍵詞]動物權利  人類義務  捕食問題  道德平等  反應態度動物擁有權利嗎?[15]生命權也是公認的基本人權。對人類來說,擁有生命權的權利基礎是人有生命,但擁有生命(having a life)和僅僅活著(being alive)不同。「活著」是一個生物學概念,只要有一個能行使生物功能的有機體就是活著;「擁有生命」則是一個傳記意義上的觀念,是指一個人擁有種種態度、信念、行動和關係。這個區分可以解釋為什麼處於永久植物人狀態的人,只是生物學意義上的活著而不再擁有一個生命。
  • 農業農村部擬將狗列為伴侶動物 專家:吃狗肉處於灰色地帶
    「目前吃狗肉仍處於灰色地帶,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禁食狗肉,深圳目前已經出臺了禁止食用貓狗肉的規定,但很多地方還沒有明確的規定能吃還是不吃。」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科學家孫權輝博士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說,5月1日起,深圳市將全面禁食貓狗肉,成為全國範圍內率先對貓狗肉禁食作出明確規定的城市。
  • 普遍權利——動物權利宣言
    關於人權,可以從任何報紙上讀到,關於動物權利則可以從下面讀到:序有鑑於所有動物都有權利。有鑑於對動物權利的忽視和踐踏已經使並將繼續導致人類做出危害自然和傷害動物的行為。有鑑於人類對其它動物權利的認可是所有地球生物共同生存的基礎。
  • 動物權利的問題
    趙南元 清華大學教授1.您反對動物權利的立法,您表示動物權利立法是荒謬的,違反科學的態度,您能為我們簡單解釋一下您的觀點背景麼?趙:「權利」只有屬於有能力主張其權利的主體或其合法代理人才是有意義的,動物並不具有權利主體資格,動物權利論者也沒有動物權利的合法代理資格,所以談論「動物權利」是荒謬的。此外,任何權利都意味著保障他人同等權利的義務,不能履行義務的個體沒有資格被賦予權利。
  • 擅長「碰瓷」的動物保護組織,為什麼會招人煩?
    不出意外的話,這單跑完能掙七千塊錢,女兒的學費馬上有著落了。想到這,一路沒吃飯的郝師傅渾身又充滿了幹勁。但他遠沒有想到等待他的將是一場噩夢。愛狗人士的攔車救狗根據無非就只有兩個:中國沒有合法狗肉和餐桌上的狗都是偷來的。這種說法不值一駁,且不說中國早已形成了龐大的狗肉產業鏈,具有標準的狗肉檢疫標準,再者狗肉餐館的客流量那麼大,假設吃的狗都是偷來的,那狗肉餐館的數量怎麼保證,品控怎麼保證,得有多少人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在街上偷狗?
  • 承認動物權利
    「承認動物成為權利的主體,這就斷難接受了,假如這世上有什麼事情可稱作『大是大非』的話,這就是。」對於見證了近年來許多論戰的我來說,這個論調並不陌生。每當涉及弱勢群體的爭論出現時,總有人會站出來說:「他們只適合關心,不適合擁有權利,我們不應該越過這個邊界。」然而,我們真的有理由設定這個邊界嗎?事實上,近年來改革的基本方向是:給無權利者以權利。
  • 動物有什麼「權利」? | 鳳凰副刊
    動物權利的主張就算在很開明的圈子也容易引起支持者和反對者的情緒化反應,如之前的女權命題。大家都會指出人是有很多區別於動物的特點,以說明人不同於動物,甚至高於動物,然而反過來的質論是,對喪失這些特點的人,和智力感情還不如動物的人,如痴呆老人、植物人和嬰兒,為什麼大家不把他們困在不能轉身的小空間、殺宰、做疾病試驗品以至當食物來吃?說到底,只因為人是人,動物是動物。
  • 為什麼要尊重動物權利?
    被竹篾全部封閉的籠舍隔絕了眾多好奇的目光,剛剛分娩一周的母獅「豪客」從容不迫地奶著幼小的孩子,除了一牆之隔的飼養員,沒有人知道篾席後面上演著什麼。  「動物的『隱私權』保護終於提上日程。」動物專家鄧合黎對此欣慰地稱,跟人類一樣,平靜安全的月子生活對動物母嬰健康都有好處。專家稱,老虎做愛、羚羊產仔,「偷窺」動物、尤其是野生動物的「絕對隱私」一度似乎成了時尚。
  • 吃動物"鞭" 真的能壯陽?
    吃什麼可以補腎壯陽?幾乎每個人都可以隨口說出不同的答案:狗肉、羊腎、泥鰍、海參、山藥、冬蟲夏草……不過相比其他而言,食補壯陽最著名的恐怕還是動物鞭。記者了解得知,中國網傳統的「以形補形」觀點在民間流網傳十分廣,很多中老年男人,尤其是較為守舊的人群,一旦遭遇腎虛陽痿題目,往往更習慣採用蘊藉地在家裡diy「動物鞭藥酒」,然後逐日小酌兩杯,堅信通過食療既能起到壯陽長效、又能避免西藥副作用,還不用往醫院窘態地面對醫生關於「性虛」的盤問。
  • 吃動物鞭真的能壯陽嗎 腎虛治療要謹慎
    吃什麼可以補腎壯陽?幾乎每個人都可以隨口說出不同的答案:狗肉、羊腎、泥鰍、海參、山藥、冬蟲夏草……不過相比其他而言,食補壯陽最知名的恐怕還是動物鞭。記者了解得知,中國傳統的「以形補形」觀點在民間流傳十分廣,很多中老年男性,尤其是較為保守的人群,一旦遭遇腎虛陽痿問題,往往更習慣採用含蓄地在家裡自製「動物鞭藥酒」,然後每日小酌兩杯,堅信通過食療既能起到壯陽長效、又能避免西藥副作用,還不用去醫院尷尬地面對醫生關於「性虛」的盤問。
  • 履行動物飼養人的義務是對人權的捍衛亦不妨礙對動物的愛
    有沒有證人看到了案發時的情況? 犯罪嫌疑人發現狗咬人時做了什麼?等等...... 批判性的思維方式可以幫助我們儘量減小「熱評效應」、「多數人效應」對我們思考過程產生的負面衝擊。
  • 全國或將禁食狗肉!廣東這裡已經立法!你支持嗎?
    都說狗是人類「忠實的朋友」 所以吃狗肉一直具有不小的爭議 (狗狗那麼可愛,怎麼可以吃狗狗~) 不知道各位市民對吃狗肉有何看法?
  • 動物權利運動發源國是如何管理野生動物的?為什麼它們在我國可以興風作浪?
    今天這篇文章就為大家深入剖析一下,在這些高大上組織的發源國,在那些產業較為成熟的歐美國家,它們是怎麼對待動物保護和動物保護組織的,同時也解釋一下這些組織能在我國掀起風浪的箇中緣由。隨著1970年代影視技術的普及與發展,發源於英美發達國家的動物權利運動思潮加速傳播。
  • 可信嗎?
    中國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故事之中,有一則故事名為《恣蚊飽血》,說的是晉朝人吳猛,因為心疼勞累的一天的父母,想讓他們能在蚊子肆虐的夏日夜晚睡一個好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