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確實存在。
估計大家在日常中都聽過一種名為「生物鐘」的存在,它決定著你的各種生活規律。最近關於「生物鐘」的研究發現,
生物體確實存在一般說法上的「生物鐘」,並可以告訴生物體每日的鐘點。它們晝夜周期的誤差甚至可以精確到數分鐘。「生物鐘」是生物體內一種無形的「時鐘」,實際上是生物體生命活動內在節律性的外在表現,它是由生物體內的時間結構序所決定的。這不僅適用於人體,就連植物也有「生物鐘」,植物在日出之前會激活光合作用相關器官,為光合作用做準備,以最長時間地利用光能。很多植物在日間某些時候會展開或合上其花朵。
自然界中大多數生物體內都存在某種意義上的「生物鐘」,由於其紛繁複雜,這裡暫只敘述與人類相關的部分。
目前研究證明,
人體中存在一種名為「褪黑激素」的激素類物質,由腦中的松果體產生,一般狀況下,白天其在腦中的濃度較低,而在晚上的濃度較高,並且,現在已經證實,服用褪黑激素提取物能使人產生明顯的睡意,所以一般認為,松果體所分泌的褪黑激素是掌控人類生理時鐘的關鍵物質。基於此,在臨床上,部分醫生建議,在人體需要調整時差的時候,不要僅服用安眠類藥物,還應該注重並利用褪黑激素的產生機制,比如在夜晚儘量避免被人工光源照射,這樣有助於褪黑激素的分泌,有利於時差調整。
「生物鐘」調控著體內絕大多數激素的釋放,參與調節機體多種功能。它管理機體24小時的活動:睡眠覺醒周期、體溫波動、心輸出量、血壓高低、耗氧量等。所以在「生物鐘」紊亂的時候會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比如皮膚是機體最大的器官,其結構相對穩定。由於其隨著機體新陳代謝活動有規律地不停變化,皮膚的功能與活動在一天中也出現規律性的變化。所以在「生物鐘」紊亂的時候,會提高多種皮膚病的發病率,如銀屑病、白癜風等。
通過以上,大家能看出「生物鐘」對人體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日常中養成健康的作息規律對身體健康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
(馬兒 吉林大學醫學碩士)
問:甲亢會引起腿腫嗎?答:小腿的水腫可能是因為甲亢引起的脛前黏液性水腫。
甲亢也就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它是一種臨床上十分常見的內分泌疾病。是指由各種原因導致甲狀腺功能增強,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或因甲狀腺激素(T3、T4)在血液中水平增高所導致的機體神經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等多系統的一系列高代謝症候群以及高興奮症狀和眼部症狀。臨床上甲亢患者主要表現為:心慌、心動過速、怕熱、多汗、食慾亢進、消瘦、體重下降、疲乏無力及情緒易激動、性情急躁、失眠、思想不集中、眼球突出、手舌顫抖、甲狀腺腫或腫大,女性可有月經失調甚至閉經,男性可有陽痿或乳房發育等。甲狀腺腫大呈對稱性,也有的患者是非對稱性腫大,甲狀腺腫或腫大會隨著吞咽上下移動,也有一部分甲亢患者有甲狀腺結節。甲亢時引起的眼部改變,一類是良性突眼,患者眼球突出,眼睛凝視或呈現驚恐眼神;另一種是惡性突眼,可以由良性突眼轉變而成,惡性突眼患者常有怕光、流淚、復視、視力減退、眼部腫痛、刺痛、有異物感等,由於眼球高度突出,使眼睛不能閉合,結膜、角膜外露而引起充血、水腫、角膜潰爛等,甚至失明。也有的甲亢患者沒有眼部症狀或症狀不明顯。上述均是典型甲亢的臨床表現,但是並非每位甲亢患者所有的臨床症狀都有,不同類型的甲亢,臨床表現也不同。
在日常食用的食品中,海帶、紫菜、海白菜、海魚、蝦、蟹、貝類含碘豐富。碘過量對病情不利,表現為加重甲亢,由於碘是製造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原料,長期服用碘劑,可以加重甲亢,甚至可發生碘源性甲亢。進食過多的碘,還可能使甲狀腺組織硬化,造成病情遷延不愈,影響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碘過量使甲狀腺藥物治療甲亢時間延長、治癒率下降,過量補碘後甲亢用抗甲狀腺藥物的治癒率下降到20%~35%。
因此,甲亢患者應避免吃海帶、紫菜、海魚等含碘食物,而且含碘的中藥如海藻、昆布等均要禁止食用。病人用鹽應食用無碘鹽。如為加碘鹽應經高溫炒一段時間後食用,讓碘揮發。
(楊銘 吉林大學口腔醫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