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鐘養生三大措施 生物鐘對人體健康影響巨大

2021-01-20 齊魯網

      原標題:生物鐘養生三大措施

     人的生命過程是複雜的,又是奇妙的,它無時無刻不在演奏著迷人的「生物節律交響樂」,這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生物鐘。就人體而言,已發現一百多種。生物鐘對人健康的影響非常巨大。

    人類是以一晝夜為周期進行作息,人體的生理指標,如體溫、血壓、脈搏;人的體力、情緒、智力和婦女的月經周期;體內的信號,如腦電波、心電波、經絡電位、體電磁場的變化等,都會隨著晝夜變化作周期性變化。沒有人否認這一系列的現象與人的健康毫無關係。

    科學發現,生物鐘紊亂時,人就容易生病、衰老或死亡。有的人的生物鐘幾十年都是相對穩定的,他的健康狀況是良好的,而生物鐘表一旦被打破,較長處於紊亂狀態,就產生各種各樣的不適或疾病,有的甚至危及生命。

    一是順應生物鐘,減少生物鐘磨損,保證生物鐘「準點」。生物鐘「準點」是長期健康的基礎;二是保養生物鐘,生物鐘難免錯點,不能等到出了問題時才注意,要經常保養,進行健康充電;三是「維修」生物鐘,生物鐘「錯點」已表現出來,但還不嚴重,還未出現疾病,此時需要維修,以免繼續發展。以上三點被稱為「康壽三訣」。

    京華時報記者冷中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9-8025117,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

齊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山東廣播電視臺下屬21個廣播電視頻道的作品均已授權齊魯網(以下簡稱本網)在網際網路上發布和使用。未經本網所屬公司許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東省廣播電視臺下屬頻道作品以及本網自有版權作品。

2、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以及由用戶發表上傳的作品,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繫本網,本網確認後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

詳細聲明請點擊進入>>

相關焦點

  • 時差難倒、熬夜有害:生物鐘是如何影響人體健康?
    原標題:時差難倒、熬夜有害:生物鐘是如何影響人體健康?   據外媒報導,歐盟議會3月26日投票決定,從2021年起廢除冬令時和夏令時制度。這意味著,歐盟國家將告別冬夏一個小時的時間轉換。對於一些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再不用每年兩次調整睡眠了,但另一些人則表示從未體會到這一小時差異的影響。
  • 巧用人體生物鐘,工作、學習、養生、減肥事半功倍!
    大多數科學家還是認為,人體生物節律具有內源性和遺傳性,而這些節律由大腦內松果體來調節。松果體位於人體大腦的後上方,是一個呈松果狀腺體,故稱松果體。松果體的活動具有明顯的晝夜節律,能分泌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和褪黑激素,在酶的作用下進行活動。這些酶的活動與光線有關,光線經過眼球成像於視網膜,再由視覺神經將信息傳遞至大腦松果體予以控制。因此,季節變換、晝夜交替能對松果體的節律發生影響。
  • 人體24小時養生時間表,打亂生物鐘,全身都受傷!
    可這樣的問題如果長此以往繼續下去,對人體全身都是一種傷害!今天給大家分享關於人體24小時的養生時間表,希望能夠引起大家足夠的重視!但其實我們大部分人都無法做到按照24小時養生時間表來要求自己,生物鐘更經常是混亂的,這種情況對身體的傷害也是非常之大。但如果能選對時間來養生,養生的效果自然是棒棒噠!
  • 生物鐘,與心理健康...
    它還增加了已知影響個體是否早起的基因組區域數量,從24個增加至351個。研究通訊作者、埃克塞特大學醫學院Mike Weedon教授說:「這項研究突出了大量可以更詳細研究的基因,以進一步確認個體生物鐘之間的差異性。在這項研究中,我們已經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強有力的證據,證明『夜貓子』面臨更高的心理健康問題風險,例如精神分裂症和較差的心理健康狀況。」
  • 你的生物鐘正常嗎
    生物鐘其實就是生物體活動的內在節律性,它是由生物體內的時間結構序所決定。按照人體的生物鐘生活有益健康,但現在不少人作息不規律,生物鐘混亂。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4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2.1%的受訪者覺得自己生物鐘正常,睡覺(45.2%)是受訪者認為自己最不規律的一項,89.3%的受訪者認為遵循生物鐘規律生活重要。
  • 你的生物鐘正常嗎?
    生物鐘其實就是生物體活動的內在節律性,它是由生物體內的時間結構序所決定。按照人體的生物鐘生活有益健康,但現在不少人作息不規律,生物鐘混亂。醫學保健專家戴光強認為國內一些健康養生的理念、方法等,對生物鐘規律的介紹還不足,相關的研究還比較淺,人們對生物鐘規律的認識也還不夠。「熬夜是最典型的破壞生物鐘的例子,白天和晚上是很分明的自然現象,人體要適應這種現象。英國的一項調查發現,持續一周每晚睡眠不足6小時,體內700多個基因會發生不良變化。
  • 盤點:探索生物鐘與人類健康的方方面面
    近幾年,很多科學研究都發現,人類方方面面的行為都與生物鐘有關。比如,有一種遺傳性疾病叫家族性睡眠相位提前症候群,患者生物鐘相位與正常人相比顯著提前,他們每天晚上7點左右就要入睡,而每天清晨3點左右就會醒來。這種病人顯然無法與多數人的作息規律銜接。因此,生物鐘一旦被打破,對於人體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
  • 日本研究顯示飲食影響人體生物鐘可調節「時差"
    人體每24小時會經歷一次循環,這一循環是由神經中樞系統控制的,同時,自然因素或人為因素,甚至是環境因素都有可能影響到這一循環的正常進行。飲食主要會通過胰島素來影響人體正常的生物鐘運行。人體的胰腺主要通過分泌胰島素來控制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而葡萄糖會增強人體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能力。
  • 了解多種生物鐘,保持健康很輕鬆
    出品:科普中國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生物鐘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當它們沒有「對準」的時候,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狀況。如何戰勝它們,甚至巧妙利用它們呢?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個對手吧!生物鐘在生物圈的存在極其普遍光照、溫度、磁場、氣象、食物來源等各種環境因素對它們進行周期性的施加影響,讓它展示出日、月、年以及更多時間尺度的節律特徵。我們的古人早就意識到了生物鐘的重要性,比如十二時辰養生法。生物鐘系統具有等級性的結構位於大腦的視交叉上核的生物鐘(SCN)就是皇帝,它控制和調節其他部位生物鐘的運轉。
  • Science:吃飯時間真的很重要,它影響生物鐘與代謝健康
    人體內幾乎每個細胞都有自己的生物鐘,它們的相互作用對代謝健康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關於生物鐘與飲食時間之間的相互作用科學家們仍知之甚少,尤其是它對整體健康的影響。北京時間7月31日,發表在《Science》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對這個問題提出了新的見解。
  • 你的生物鐘正常嗎-西部網 陝西新聞網
    生物鐘其實就是生物體活動的內在節律性,它是由生物體內的時間結構序所決定。按照人體的生物鐘生活有益健康,但現在不少人作息不規律,生物鐘混亂。
  • 生物鐘調整需要多少天?如何調節人體生物鐘
    生物鐘調整需要多少天?如何調節人體生物鐘生物鐘又稱生理鍾。它是生物體內的一種無形的「時鐘」,實際上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內在節律性,它是由生物體內的時間結構序所決定。通過研究生物鐘,目前已產生了時辰生物學、時辰藥理學和時辰治療學等新學科。
  • 德研究發現人體生物鐘的「齒輪」
    新華網柏林5月26日電(記者郭洋)人體生物鐘讓我們白天精力充沛、晚上困意十足。德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鋅離子可在人體生物鐘裡扮演關鍵的「齒輪」角色,調節人們的生活節奏。    柏林沙裡泰醫學院26日說,該機構與美因茨大學聯合研究發現,人體的生物鐘若想運轉規律,兩種已知的PER蛋白和CRY蛋白間的相互作用至關重要,而在這兩種蛋白的結合部位,鋅離子則起到了關鍵性的穩定作用。當受到飲食不當等外界因素幹擾時,鋅離子發揮著抵抗負面因素幹擾的作用,以維護生物鐘的正常運轉。
  • 《科學》證實:吃飯時間真的很重要,它影響生物鐘與代謝健康
    人體內幾乎每個細胞都有自己的生物鐘,它們的相互作用對人體代謝健康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睡眠與飲食時間不規律容易患肥胖症和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然而,關於生物鐘和飲食時間之間的相互作用科學家們仍知之甚少,尤其是它對整體健康的影響。
  • 人體生物鐘與最佳用藥時間
    人類對生物鐘的研究真正取得進展是近二三十年的事。科學研究表明,人體內存在有「生物鐘」:每個人從其誕生之日起直到生命的終結都存在著年節律、月節律和日節律。德國和奧地利的科學家經過長期的臨床觀察和大量的調研,基本弄清了人體體力、情緒和智力的節律周期,其分別為23天、28天和33天。
  • 生物鐘起源
    他們藉助這世上最最重要的「計時器」進化著,以日為單位計時,也稱生理時鐘。生物體可做好時間規劃,才不至於被日出又日落搞得措手不及。人類大腦中有個主時鐘,可根據光線亮暗同步睡眠和覺醒。類似這樣的時鐘真不少。人體每一個細胞內都有一掛鍾嘀嗒作響。「不僅肝裡有鍾,脂肪組織裡有鍾,就連脾臟裡也有鍾。」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的時間生物學家芭芭拉·海爾姆說道。
  • 生物鐘可以重設嗎?研究發現生物鐘和衰老有關聯
    芝加哥西北大學範伯格醫學院內分泌、代謝和分子醫學系Joseph Bass教授在《分子細胞》期刊上發表的一篇研究表明:人體的生物鐘可以被重新設定,或許可以改善衰老導致的健康問題。 衰老和疾病對生物鐘的影響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衰老和一些疾病會影響生物鐘蛋白的調控。研究人員對比了青年鼠和老年鼠的生物鐘蛋白表達情況發現:正常情況下,生物鐘蛋白PER2會在清晨伊始表達逐漸增多,身體細胞就會知曉白天到了;但老年小鼠的PER2蛋白會提前增多,意味著老年鼠其實已經被生物鐘提前喚醒了。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老年人醒得早。
  • 人體內有一座生物鐘,打亂它的後果,你該知道有多嚴重
    生物鐘,又叫生物節律或生物節。據說,科學家們已發現人體生物鐘百餘種,「生物鐘」的觀念我國周代已有之,並已運用於中醫臨床。生物鐘的運轉可受許多因素的幹擾而紊亂,例如生氣可使脈搏、心跳、呼吸加快,急躁則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加,憂傷過度會造成消化液分泌減少,所以要儘量控制不良情緒,以達健康長壽之目的。
  • 研究發現光療療法可以調節人體生物鐘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輪班工人可以接受光療法,來使他們的生物鐘恢復同步。一項研究顯示,晚上暴露在明亮的燈光下會減少褪黑激素,這是一種調節晝夜節律的激素。而褪黑素是人體內為促進睡眠而分泌的胺類激素。
  • 讀懂你的生物鐘
    二、「人體生物鐘」:它是人體內的「隱性時鐘」。每個人從他誕生之日直至生命終結,體內都存在著多種自然節律,如體力、智力、情緒、血壓、經期等,人們將這些自然節律稱作生物節律或生命節奏等。人體內存在一種決定人們睡眠和覺醒的生物鐘,生物鐘根據大腦的指令,調節全身各種器官以24小時為周期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