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晨
11月30日,成都軌道交通9號線一期工程作為我國中西部首條全自動運行線路,以「最高標準」通過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這標誌著成都軌道交通將正式邁入全自動運行新時代,成都城市軌道交通「加速成網」戰略目標的兌現步入「倒計時」階段。
屆時,成都將成為我國境內繼上海、北京之後,第三座擁有全自動運行線路的城市。
多項創新
車輛首次設置開放式駕駛室
我國中西部首條全自動運行線路進入「開通倒計時」成都軌道交通9號線是我國中西部第一條全自動運行線路,一期工程採用國際最高等級GoA4全自動運行系統,具有設備集成度高、功能設計複雜、各系統接口多、系統聯動程度高、行車組織智能等特點,相較於常規線路,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均有較大程度的提升。
成都軌道交通9號線在進一步優化完善核心系統功能的同時,運用多項創新技術,全方位、多角度保障乘客安全出行。
車輛首次設置開放式駕駛室,為市民帶來全新的乘坐體驗,配備有障礙物及脫軌檢測系統以及弓網等在線監測系統,進一步提升正線運行可靠性;配置車門智能對位隔離技術,實現車門和站臺門故障後的聯動隔離。
信號系統採用國際最高自動化等級的全自動運行系統(GoA4),依據提前設定的運行時刻表,實現電客車的喚醒、自檢、發車、返場以及休眠等全過程自動運行,並新增設全自動運行場段綜合管理系統,可實現場段內的全自動調車、全自動洗車和檢修計劃智能管理。綜合監控系統將區間聯絡通道門、人防門狀態納入監控範圍,進一步保障正線行車安全。
通信系統增加乘客調度通信終端配置,以及廣播系統、綜合監控、信號、車輛等專業的接口功能,滿足各種全自動運行場景的系統聯動需求。站臺門系統將紅外光柵障礙物探測結果接入安全迴路,並新增對位隔離、PSL盤聯動開關車門等功能,滿足全自動運行需要。
隨著9號線通過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成都軌道集團將全速推進9號線一期評審後各項工作,全力保障全自動運行線路於年底前高質量、高標準開通初期運營。
如何保障運行平穩安全
工程建設響應全自動運行「最高要求」
9號線一期工程嚴格對標全自動運行相關規範,高標準建設,採用主備控制中心核心設備「一比一」配置,實現緊急情況下的災備功能。根據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規範要求,加強信息安全等級防護配置,全線車站、控制中心、場段等系統設備均實現信息安全防護。9號線一期嚴格對標規範,高標準建設實施了電氣火災監控系統、消防電源監視系統、能源管理系統、區間人防門、聯絡通道防火門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及視頻監控系統、車輛基地出入庫列位外聲光警示設施、入侵及客流視頻分析等一系列安全保障措施,為運營安全保駕護航。
面對首次在成都建設全自動運行線路的挑戰,建設團隊先後攻克196處重特大危險源,盾構8次下穿既有運營鐵路,12次下穿河流。其中,金融城東站至心島站區間盾構安全穿越淺埋複合地層錦江河,施工難度大、風險高;安全穿越成貴客專機場路隧道,創造了國內首次區間盾構小角度穿越高速鐵路「零沉降」紀錄。
孵化園站位於錦城大道與天府大道交叉口北側,與既有1號線、18號線換乘,車站全長達418米,是成都軌道交通建設史上建設難度和既有線改造體量最大的站點之一。為不影響地鐵1號線正常運營,並同時保障18號線換乘條件,在建設階段充分挖掘既有線區域改造條件,開展9號線結構及機電裝修接駁施工,同步優化既有線局部設備區、公共區建築布局,補強三線系統聯動,實現了既有線安全運營與新線建設同步平穩推進。
全面建成全自動運行「運營體系」
9號線一期工程籌備之初,成都軌道集團即明確以「全功能開通」為建設目標,在充分借鑑國際先進經驗的同時,匹配成都軌道交通運營實際,確立了「以運營場景指導功能設計」的思路,提前開展全自動運行線路的場景研究,按「正常場景、故障場景、應急場景」三個方面歸納出60餘項全自動運營場景,為系統設計指明了方向,為運營管理和應急處置提供了依據,讓市民「全自動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同時,為確保運營管理體系與全自動運行系統的匹配,成都軌道集團為9號線量身定製了扁平化管理主體的組織架構,按照「業務整合、專業融合」的原則,創新設置「車輛運用檢修工、工程車運用檢修工、場段運用調度」三大複合崗位,並在控制中心新增車輛調度和乘客調度崗位,實現「人員+系統」的高效智慧聯動,以最大限度發揮全自動運行的系統效能。
基於全新的全自動運行系統、全新的管理架構和崗位設置,成都軌道集團在籌備過程中完成了全自動運管的規章體系搭建,目前已形成全自動運營管理的「成都標準」。針對全自動運行線路的各項技術創新,成都軌道集團充分發揮產業落地優勢,並總結多條線路新線調試經驗,提前組織車輛、信號、通信、綜合監控、站臺門五大核心系統在車輛廠的試車線進行接口調試,以空間換時間,極大地節約了正線調試時間。
目前,9號線一期工程以按全自動運行模式開展了三個月的空載試運行,試運行期間準點率、兌現率、列車喚醒率等各項指標穩定,對系統設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進行了充分的驗證。成都軌道集團充分通過總結9號線系統建設和調試經驗,形成了一系列成果性文件,率先發布了《成都市軌道交通全自動運行線路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技術規範》,為開通評審提供了依據,並聯合城軌通信與列控國家工程實驗室發布了《成都地鐵全自動運行線路系統聯調實施標準》白皮書,為後續全自動運行線路的建設、調試提供了借鑑參考。
線路介紹>>
成都軌道交通9號線一期工程線路南起錦江區金融城東站,西至青羊區黃田壩站,沿線途經錦江區、高新區、武侯區、青羊區,均為地下線路。線路全長22.18km,共設地下車站13座,分別為金融城東、心島、孵化園、錦城大道、三元、太平寺、華興、簇橋、武青南路、機投橋、培風、成都西站、黃田壩站。其中,與運營線路和在建線路換乘站共9座。另設車輛段1座,停車場1座。作為中國中西部首條全自動運行地鐵線路,列車定員2480人,最大載客量可達3456人,大幅提升了9號線運量,為各線換乘提供了極大便利。9號線一期工程開通後,將有效緩解1、4號線的客流壓力,進一步完善成都中心城區交通網絡,帶動沿線區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為加快構建以軌道交通為主體的城市綠色交通體系,引領城市發展、改變城市格局、提升城市能級提供強大軌道支撐。
以「最高標準」通過專家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