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年歸來,他不僅是後浪更是巨浪

2020-10-04 啵啵草莓奶茶

一個中國95後少年,美國又給錢又給綠卡,還承諾給他頂級大學的教授崗位,最後這個少年只是淡淡回了一句「我是中國人,我要回國」。這個讓美國熱臉貼冷屁股的少年叫曹原,今天我們講一件他和石墨烯的故事。



1996年出生,3年讀完小初高,14歲考上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他是不僅僅是一個學霸,更是天才。2018年,他在《自然》雜誌連發兩篇石墨烯超導論文,正是這兩篇文章解決了困擾科學界107年的超導問題指明了方向。他們說這是21世紀最偉大的發明。

超導體是什麼?就是電阻接近於0的導體,為什麼他會這麼重要?因為有了電阻就意味著有電能的損耗,中國是世界上超高壓輸電技術應用最廣泛的國家,即使如此,我們每年電力傳輸的過程中損耗還是佔40%-50%。2013年消耗的電力達到1700億千瓦時,相當於三峽電站當年發電量的1.7倍。

而以石墨烯為核心電池就有了超強的表現,手機電池可以一秒充滿,在零下40度到120 度之間都有良好的表現;電動車超級快充,十分鐘就可以充滿,續巡航1000公裡以上,除此之外,幾乎所有的東西都可以重做一遍。石墨烯柔性屏,可以像紙一樣薄卻柔韌性極好,石墨烯裝甲幾毫米的強度比得上十幾公分的鋼板。

那是不是我們平時買到的石墨烯床墊,地暖等等都是石墨烯嗎,都有這麼厲害嗎?

現在市面上幾乎所有石墨烯產品都是騙人的,技術不能改變世界,只有低成本批量生產的技術可以。中國擁有世界首條完全自主設計的石墨烯觸控傳感器和觸控螢幕生產線,而絕大多數國家的石墨烯都還處在實驗室階段,在技術專利技術領域我們的專利比例達到61%,世界第一。

所以當曹原的發現轟動世界時,各國都向他伸出了橄欖枝,如果願意他可以成為麻省理工最年輕的教授,或者歐洲科學研究院最年輕的學者。而他選擇了回到了中國,回到中科大。他說;「我是中國人,學成肯定是要歸來的」。還記得上次說出這句話的天才是誰嗎?是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

相關焦點

  • 中國天才少年,解決困擾國際學術界107年的難題,回歸助力祖國
    他發現了讓石墨烯實現超導的方法,解決了困擾國際學界107年的難題,他的名字叫曹原,他的回歸直接給中國的石墨烯超導領域研究帶來了巨大的發展動力,更關鍵的是,這種動力不僅僅是後浪而是巨浪,那麼今天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天才。
  • 海嘯級後浪:天才曹原連發兩篇Nature,史詩級難度被玩成常規操作
    少年強,則中國強。最近B站視頻《後浪》席捲全網,在社會上引發了巨大反響。倫敦時間5月6日,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擁有天才少年之稱的曹原,再次乘著巨浪席捲而來。而這一次,他與其博導Pablo Jarillo-Herrero背靠背連發兩篇Nature文章,介紹魔角石墨烯研究的新突破。
  • 海嘯級「後浪」!深圳走出的「石墨烯天才」曹原一天兩登《自然》雜誌
    一次「連下兩城」這位從深圳走出的「95後天才少年」再度令世界震動很多網友紛紛感嘆自己連新聞都看不明白了......但是這也絲毫不影響大家對這位天才少年的認可和讚美,紛紛稱讚其「年少有為」「真後浪」:好奇天才是怎樣煉成的?
  • 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最強後浪
    #後浪# 倫敦時間5月6日,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最新一期《自然》上連發兩篇石墨烯論文。
  • 不是後浪是巨浪!95後博士生一天兩登《Nature》
    倫敦時間5月6日,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最新一期《自然》上連發兩篇石墨烯論文。而早在2018年3月5日,《自然》就在網站連發兩篇以曹原為第一作者的重磅石墨烯論文。
  • 90後「天才少年」一天兩登《Nature》!硬核少年認識一下!
    張亞勤進入少年班,曹原並沒有被周圍優異的同學掩蓋光芒,他依舊卓爾不群。別人要用一整年完成的科研項目,曹原短短一個寒假就能完成,被評價為「天才中的天才」。同學口中的莊小威,是第一位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的華人科學家。從中科大少年班畢業後,年僅29歲就進入世界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學擔任教授。2015年,成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如今,曹原的成就似乎已經超過了莊小威。
  • 天才少年14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4歲發表4篇自然,曾拒美國綠卡
    所以在上了中科大的少年班後,曹原非但沒有被周圍優異的同學所掩蓋,反而還更加卓爾不群了。比如說:別人要用一整年完成的科研項目,曹原短短一個寒假就能夠完成。因此,曹原也被稱為了「天才少年」。「天才少年」曹原郭沫若獎學金曹原的大學老師是丁澤軍,因為他對學生們要求非常嚴格,所以又被稱為「丁老怪」。在「丁老怪」的眼中,他很少會誇讚別人,但是對於曹原,他卻一反常態地說出了一句話,他是個「很聰明的傢伙」。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曹原是有多「天才」了。
  • 來說口才:頂尖期刊連發兩篇論文,95後天才少年是怎麼煉成的?
    最近,一位95後少年登上了微博熱搜小來看了他的「光輝事跡」後不得不感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太大了!這位名叫曹原的95後少年是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而他登上熱搜的原因是:他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以及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世界公認的三大頂級科學期刊之一Nature上連發2篇論文一天兩登世界頂級科學期刊這位「95後天才少年」再次讓人們見識「後浪」的力量!
  • 「中國潛在的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95後「天才少年」曹原
    原始稿源:中國科學報當地時間5月6日上線的Nature雜誌,因中國的一位「天才少年」而格外受關注。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最新一期Nature連發兩篇論文。
  • 前浪不忘,後浪之師 | 大家視角
    在自然界裡,異常巨浪通常出現在遠離海岸的地方,要不然人們就不會等到1995年才精確測量到異常巨浪了。在實驗室裡,異常巨浪也往往出現在水槽的中間。到了水槽的盡頭,結局就是「後浪推前浪,前浪撲在沙灘上」了。
  • 歸來後的少年依然前途似錦!
    ,曾一度墮落過,現如今,少年歸來,依然意氣風發!對於這位00後小將王楚欽,他也是一直在拼搏努力著的,而且,王楚欽的打法是非常具有特色的,作為正手進攻暴力但又同時不失沉穩,是非常少見的,畢竟暴力選手大多都是比較急躁的,而王楚欽則表示非常的沉穩,王楚欽的反手快撕斜線更是經常打出穿越球,讓人不得不誇讚,而且,對於王楚欽的打法,最明顯的優點還是沒有明顯的漏洞,但是王楚欽也是有缺點的,那就是他的身材過高,從而導致腳下的步伐有時候是偏慢的
  • 00後大學生發射火箭只為送「快遞」?這個後浪有點不一樣......
    近日,00後大一學生成功發射了一枚自製火箭,還順利回收。發射視頻播放量100萬+,彈幕超過7000多條,抖音播放更是超過800萬!劉上火箭發射成功後,也引來了一些網友關於「後浪」的討論。這些人都是後浪!
  • 「海嘯級後浪」中國22歲少年或將成為最年輕諾貝爾獎得主
    在最新一期發行的Nature雜誌中,有一位中國少年一次性連發了兩篇論文。這位少年被稱為「海嘯級後浪」。他就是曹原。1996年出生的曹原,14歲就考入了中科大少年班,併入選嚴濟慈物理英才班。畢業後又赴美國MIT攻讀博士學位。
  • 中國石墨烯超導天才曹原,放棄美籍戶口,堅持中國籍:我是中國人
    1996年,曹原出生在四川成都,14歲進入中國科技大學10級少年班,19歲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畢業。 2020年5月6日,因在Nature雜誌連發兩篇論文,一位「天才少年」再次引世界格外注目。
  • 天才頻出的中科大少年班,開設42年後,人才分布美國比中國多10%
    身為「神童」的他締造了不少神話,二十年後仍有人將其與張華、朱伯儒並列稱之為「時代人物」。然而身為「神童」的他,同時也是一個沒有權利選擇人生的「無助少年」。成長像是年少無知的我們與「魔鬼」所做的一筆交易,我們用不諳世事的純白與天真爛漫的童真與其交換成長所需的勇氣。
  • 不是後浪是巨浪!中國科大少年班校友曹原再次連發2篇Nature!
    這名中國科大少年班的畢業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生發現當兩層平行石墨烯堆成約1.1°的微妙角度,就會產生神奇的超導效應。這一發現轟動國際學界,直接開闢了凝聚態物理的一塊新領域。往期連結:曹原(10少),2010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併入選「嚴濟慈物理英才班」。2012年他被選為首批交流生赴密西根大學學習。
  • 神槍手楊浩然獲奧運資格 天才少年爭射擊全滿貫
    法制晚報訊(記者 張驁)順利拿到裡約奧運資格,「天才少年」楊浩然終於要踏上自己的大滿貫之旅。自從2013年出道以來,楊浩然幾乎拿滿了國際大賽的冠軍,而裡約奧運會,也將是這位「天才少年」能否獲得大滿貫的關鍵一戰。  慢人一拍 最後一個扣動扳機  確認成績、收槍、換衣服,當楊浩然完成這一套規定動作的時候,資格賽的場地裡已經幾乎沒有人了。
  • 他是中國天才科學家,解決了困擾世界100年的難題,少年強則國強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中國在科技方面也開始嶄露頭角,國內湧現出了很多出名的科學家,他們為中國的科技做出了巨大貢獻,最有名的一位還是95後,他就是曹源,1995年出生在成都,13歲上高中,只用1年時間就學完了高中課程。
  • 天才少年成石墨烯領域頂尖科學家,外國人高薪誘惑他:我要回中國
    自古英雄出少年。倫敦當地時間5月6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生曹原背靠背連發兩篇《自然》,向世人公布了關於石墨烯領域研究的新突破。這位來自中國天府之國的95後再次以滔天巨浪席捲了整個物理界,成為全世界的焦點。
  • 全靠這位「巨浪」,我們才能用上5G
    這兩天,一位「天才少年」成了國內學術圈討論的焦點。曾被國外主流媒體評價為「中國潛在的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目前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讀博的「95後」曹原,在新一期的學術雜誌Nature上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共同地以作者身份連發兩篇論文。少年班、24歲博士、在知名學術雜誌發表論文,每一個單獨拿出來都是天才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