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
2020年2月至3月,冠狀病毒迅速傳播引發的危機席捲了歐洲和美國。越來越多的國家實施隔離措施,導致今年3月和4月石油需求大幅下降。
在美國,石油需求的主要下降發生在3月6日至4月17日之間:在一個月內,需求下降了三分之一——從每天2180萬桶下降到每天1410萬桶,低於過去5年的平均水平。然而,根據最壞的預測,預計今年第二季度全球石油需求將在檢疫期間減少2000萬至3000萬桶。
這種情況迫使美國石油生產商,尤其是頁巖工人自願減少產量。這樣做是為了減少虧損,既然WTI油價長時間保持在低於開採頁巖油的成本。
根據EIA的數據,從3月20日到4月24日,美國的商業石油儲量增加了7200萬桶。從3月27日到4月17日,該國的石油產量每天減少到1200萬桶,但沒有進一步下降。重要的是要考慮到,如果對石油的需求不開始復甦,美國的石油儲量可能會溢出。自年初以來,該國的鑽井平臺數量下降了35%。
4月21日,WTI石油價格暴跌,證實了危機的嚴重性。換句話說,買家甚至願意向公司支付額外的費用,以避免填滿他們的油庫。WTI石油市場的恐慌立即影響了其他種類的石油。
特別是4月20日,俄羅斯烏拉爾原油的價值也受到了負面影響。今年4月,波動性上升,主要出現在5月份的期貨市場上。儘管4月27日6月的WTI石油期貨下跌了25%。
石油產量減少協定條款
俄羅斯
石油市場需求和供應之間的根本失衡已經成為許多出口國的負擔。最受影響的國家是那些依賴石油收入的國家的預算和gdp。由於許多國家對穩定局勢感興趣,儘管3月初談判破裂,歐佩克+委員會的新會議並沒有等太久。
4月9日,石油出口國組織成員國達成了妥協,石油產量自5月1日開始:5月- 6月累計產量每天減產970萬桶,7月- 12月每天770萬桶,2021年1月1日至4月30日2022年每天減產580萬桶。對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來說,每天減產110萬桶。
由於接受限制,歐佩克國家的總產量應從2020年3月的2860萬桶減少到5月至6月的2060萬桶,7月至12月的2180萬桶。此外,在最初兩個月裡,其他國家也決定加入這項新協議。
20國集團承諾減少石油產量。因此,今年5月至6月,預計石油產量將總計減少到每天1900萬桶。在條約基礎上,石油供應的同時大幅收縮,這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
美國
石油需求正常化的速度取決於世界經濟復甦的時間。需求最嚴重的下降將發生在第二季度。人們希望,到2020年底,一些國家(中國、美國)將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但這要到明年才會發生。即使在樂觀的情況下,冠狀病毒大流行的影響也會降低全球石油需求,這可能是55年來最嚴重的一次。
石油危機將如何影響俄羅斯經濟?
碳氫化合物收入的下降威脅著俄羅斯國家的預算赤字。在過去的2019年裡,俄羅斯聯邦預算的39.3%全部靠石油天然氣部門。2020年,由於油價下降,俄羅斯國家得不到足夠的資本。
石油的特點,必須24小時不停地開採。如果關閉,重啟將會造成巨大的成本,而在俄羅斯北部地區,由於油井停產就會導致油井凍結,開採可能無法恢復。
俄羅斯政府正在與俄羅斯石油公司討論削減開支,但目前還沒有達成共識。專家們擔心,不僅俄羅斯在技術上難以滿足要求,而且其他成員國也難以遵守協議,這給石油市場帶來了額外的風險。
歐佩克+的新協議和國際石油監管合作是一項完全正當的措施,可以消除大流行帶來的危機。在中期執行協議的條款可能導致2020年底布倫特石油油價上漲到4045美元/桶。油價的進一步上漲將取決於速度疫情結束後全球經濟、工業和航空業的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