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和沙特每天減產110萬桶,石油危機將如何影響俄羅斯經濟?

2020-12-04 瞳眼天下

俄羅斯

2020年2月至3月,冠狀病毒迅速傳播引發的危機席捲了歐洲和美國。越來越多的國家實施隔離措施,導致今年3月和4月石油需求大幅下降。

在美國,石油需求的主要下降發生在3月6日至4月17日之間:在一個月內,需求下降了三分之一——從每天2180萬桶下降到每天1410萬桶,低於過去5年的平均水平。然而,根據最壞的預測,預計今年第二季度全球石油需求將在檢疫期間減少2000萬至3000萬桶。

這種情況迫使美國石油生產商,尤其是頁巖工人自願減少產量。這樣做是為了減少虧損,既然WTI油價長時間保持在低於開採頁巖油的成本。

根據EIA的數據,從3月20日到4月24日,美國的商業石油儲量增加了7200萬桶。從3月27日到4月17日,該國的石油產量每天減少到1200萬桶,但沒有進一步下降。重要的是要考慮到,如果對石油的需求不開始復甦,美國的石油儲量可能會溢出。自年初以來,該國的鑽井平臺數量下降了35%。

4月21日,WTI石油價格暴跌,證實了危機的嚴重性。換句話說,買家甚至願意向公司支付額外的費用,以避免填滿他們的油庫。WTI石油市場的恐慌立即影響了其他種類的石油。

特別是4月20日,俄羅斯烏拉爾原油的價值也受到了負面影響。今年4月,波動性上升,主要出現在5月份的期貨市場上。儘管4月27日6月的WTI石油期貨下跌了25%。

石油產量減少協定條款

俄羅斯

石油市場需求和供應之間的根本失衡已經成為許多出口國的負擔。最受影響的國家是那些依賴石油收入的國家的預算和gdp。由於許多國家對穩定局勢感興趣,儘管3月初談判破裂,歐佩克+委員會的新會議並沒有等太久。

4月9日,石油出口國組織成員國達成了妥協,石油產量自5月1日開始:5月- 6月累計產量每天減產970萬桶,7月- 12月每天770萬桶,2021年1月1日至4月30日2022年每天減產580萬桶。對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來說,每天減產110萬桶。

由於接受限制,歐佩克國家的總產量應從2020年3月的2860萬桶減少到5月至6月的2060萬桶,7月至12月的2180萬桶。此外,在最初兩個月裡,其他國家也決定加入這項新協議。

20國集團承諾減少石油產量。因此,今年5月至6月,預計石油產量將總計減少到每天1900萬桶。在條約基礎上,石油供應的同時大幅收縮,這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

美國

石油需求正常化的速度取決於世界經濟復甦的時間。需求最嚴重的下降將發生在第二季度。人們希望,到2020年底,一些國家(中國、美國)將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但這要到明年才會發生。即使在樂觀的情況下,冠狀病毒大流行的影響也會降低全球石油需求,這可能是55年來最嚴重的一次。

石油危機將如何影響俄羅斯經濟?

碳氫化合物收入的下降威脅著俄羅斯國家的預算赤字。在過去的2019年裡,俄羅斯聯邦預算的39.3%全部靠石油天然氣部門。2020年,由於油價下降,俄羅斯國家得不到足夠的資本。

石油的特點,必須24小時不停地開採。如果關閉,重啟將會造成巨大的成本,而在俄羅斯北部地區,由於油井停產就會導致油井凍結,開採可能無法恢復。

俄羅斯政府正在與俄羅斯石油公司討論削減開支,但目前還沒有達成共識。專家們擔心,不僅俄羅斯在技術上難以滿足要求,而且其他成員國也難以遵守協議,這給石油市場帶來了額外的風險。

歐佩克+的新協議和國際石油監管合作是一項完全正當的措施,可以消除大流行帶來的危機。在中期執行協議的條款可能導致2020年底布倫特石油油價上漲到4045美元/桶。油價的進一步上漲將取決於速度疫情結束後全球經濟、工業和航空業的復甦。

相關焦點

  • 石油價格戰打響!俄羅斯開採成本2美元/桶,沙特2.8美元,美國呢
    因此,近期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一直有意推動減產,試圖藉此重新平衡市場的供求情況,從而讓油價不再下跌。然而,就在上周三(3月4日),俄羅斯卻堅決反對沙特提出的深化減產120萬桶/日的提議,不過沙特還是沒有放棄,3月5日又有消息指出,沙特仍提議以俄羅斯為首的歐佩克+減產120萬桶/日。
  • 沙特與俄羅斯如何達成妥協,使油價企穩?
    2016年11月起,OPEC產量維持在3200-3400萬桶/天,2018年12月深化減產以來,更是一下子降到了不足3000萬桶/天,其中沙特產量更是一度下降到900萬桶/天,而同期俄羅斯產量穩定在1100-1170萬桶/天之間。
  • OPEC+會議馬上開啟,俄羅斯和沙特對減產仍存分歧
    據路透中文網最新消息,一名俄羅斯消息人士和一名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消息人士周四表示,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圍繞全球石油大幅減產計劃仍有分歧需要解決。數小時後,OPEC、俄羅斯和其他國家即將就提振油價展開談判。上述俄羅斯消息人士說,「我不確定俄羅斯和沙特今天如何能夠消除分歧,談判會很緊張。」
  • 沙特下調出口原油價格,和俄羅斯的「石油休戰」成空紙
    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在4月份達成的石油價格戰「休戰」協議,連6個月也沒能持續。從9月開始,沙特國家石油公司—阿美公司將恢復對歐洲市場的原油打折政策:沙特出口歐洲的「阿拉伯輕質級」原油每桶將便宜2.5至2.8美元。
  • 石油價格戰打響!沙特和俄羅斯各懷鬼胎,美國頁巖油躺槍
    原本,沙特的打算是帶著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和俄羅斯一起達成深度減產協議,來支持面對疫情搖搖欲墜的油價——病毒的蔓延直接損害了全球經濟活躍度,自然也就導致了原油需求大幅度縮水。然而,俄國卻不願意接受這樣的安排,結果使得2016年以來一直合作支撐原油市場的「歐佩克+」聯盟實質上陷於解體。
  • 原油價格戰突現「三國殺」,沙特俄羅斯合剿美國頁巖油?
    俄羅斯劍指美國頁巖油在上周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非OPEC產油國各方未達成深化減產協議後,沙特國家石油公司阿美7日宣布大幅下調4月原油價格,發起了價格戰的衝鋒號。由於OPEC減產令將在3月底到期,沙特計劃將把產量增加到1200萬桶/日的極限產能。
  • 俄羅斯希望油價反彈但不會投降!4月份或成石油「史上最糟糕的一個...
    匯通網訊——俄羅斯不願意深度減產,導致沙特決定加大石油供應,油價因此出現暴跌。石油分析師Tom Kool撰文稱,俄羅斯需要更高的石油價格,但不會投降。沙特和俄羅斯放棄減產,而公共衛生安全事件衝擊全球經濟,打壓石油需求,令分析師對油市前景感到非常悲觀。
  • 沙特決心暫停石油戰,與俄羅斯重新聯手,給了美國頁巖油喘息之機
    在沙特的主持下進行了一周的艱苦討價還價後,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率先達成協議,使全球市場每天空前地減少970萬桶。這大約是病毒流行前全球供應的10%,並且由於價格下降迫使油井關閉,在某些情況下還由於其所有者的破產,美國頁巖油工業的減產將進一步增強這一水平。俄羅斯石油專家丹尼爾·葉爾金在達成歷史性交易後表示:「可以感受各國的情緒變化。
  • 沙烏地阿拉伯宣布將從2月起單方面日均減產100萬桶原油
    5日宣布,將從2月起單方面日均減產100萬桶原油,相當於全球原油日均供給量的大約1%。美國媒體評論,這一宣布表明沙特擔憂新冠疫情再起將威脅全球經濟復甦。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沙特宣布這一決定前已與其他產油大國達成一致,保持這些國家整體產油量平穩。受沙特減產決定影響,紐約商品交易所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5日下午一度上漲5.2%至每桶50.11美元,自去年2月以來首次突破每桶50美元關口,結算價回落至每桶49.93美元。
  • 暴力打壓俄羅斯,沙特發動石油戰爭,美國頁巖油能否熬過這一關?
    ,儘管沙特發起石油價格戰的直接對象是俄羅斯,在俄羅斯拒絕減產保油價後,沙特方面通過增產降價的方式,從俄羅斯手中暴力爭奪市場份額。美國參議院六名共和黨參議員(凱文·克萊默、莉薩·穆爾科斯基、丹·沙利文、詹姆斯·安霍夫、約翰·霍芬和辛迪·海德·史密斯)給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寫信,稱沙特在新冠疫情蔓延和經濟處於危機的時刻,解決石油市場問題,儘管沙特的動機是懲罰俄羅斯,但這也破壞了美國的頁巖油產業,美國的能源產業現在正受到宣稱是美國盟友的國家的直接威脅。
  • 俄羅斯與歐佩克鬧「離婚」,美國頁巖油為何躺槍?
    最近國際 原油價格暴跌,就是俄羅斯和歐佩克的減產協議沒有談成,沙特一怒之下就打起了價格戰,不僅提供了20年來最大的降價優惠,更是要增產,維護自己在全球石油市場的份額。這個事情和美國的頁巖油是大大有關係的,這個事情的起因也是美國頁巖油,所以他們也不算是躺槍。
  • 沙特打石油價格戰:貌似針對俄羅斯,實際卻打壓美國頁巖油
    毫無疑問,新冠肺炎已在全球蔓延開來,有100餘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0萬人感染,導致全球對世界經濟不景氣的認知加劇。在此背景下,沙特選擇打石油價格戰,大幅下調油價,降低售往歐洲、遠東和美國等國外市場的原油價格,引發全球石油市場的暴跌風暴,布倫特油價一度大跌逾31%,WTI原油則大跌超過27%。
  • 沙特自願大規模減產,布倫特原油再次踏上50美元關口
    記者 | 彭強1為穩定市場,歐佩克+組織的老大哥沙烏地阿拉伯自願大規模減產。當地時間1月5日,備受關注的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下稱歐佩克+)第13次部長級會議結束。與會各方同意對目前的減產規模稍作調整,但整體上石油產量規模基本保持不變。1月,該組織減產規模為720萬桶/日,2月減產712.5萬桶/日,3月減產規模為705萬桶/日。
  • 石油大降價,沙特和俄羅斯誰先扛不住?美國頁巖油市場已給出答案
    近段時間沙特與俄羅斯之間的石油價格戰可以說打得格外火熱,原油價格瞬間崩潰,中東民眾甚至戲稱現在礦泉水的價格都比原油貴。而這一切主要是因為受全球疫情的影響,從今年年初開始國際原油價格就已經下跌了將近30%,所以為了平衡供求關係調整原油價格,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提議每天減產120萬桶原油,但是俄羅斯方面卻表示了拒絕,惱羞成怒的沙特直接掀開了石油價格戰,不僅開始大幅下調原油的定價,還宣布大幅提高原油的日產量。
  • 沙特和俄羅斯聯手宰美國?原油價格跌到負數,美頁巖油遭遇雪崩!
    雖然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不斷在石油價格即將觸底的時候發出信號,將會進一步減產穩定價格,但誰都能看出這是沙特和俄羅斯的"緩兵之計"——美國處於價格高位的頁巖油即將面臨"滅頂之災"。(原油價格繼續"探底",5月期貨價格已經降至負數)按理來說,減產就意味著減少供應量,並抬高油價,以沙特為首的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和俄羅斯計劃的遞減減產方案如下:從今年5月1日起減產至每日970萬桶,至今年7月1日減產至每日800萬桶,而到明年1月1日更是減少至每日600萬桶,並以此產出量長久維持。
  • 沙、俄石油減產協議達成 抬價效果僅1天!中美投行:市場悲從何來
    每經記者:蔡鼎 王海慜 李娜沙特和俄羅斯之間的原油價格戰持續了近一個月後,市場終於等來了一份史詩級原油減產協議。北京時間4月13日(周一)凌晨,OPEC+石油聯盟宣布達成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減產協議,此次減產幅度是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創下的220萬桶/日的記錄的四倍以上。
  • 美媒:俄羅斯沙特要結石油聯盟 或達成20年油價調控協議
    參考消息網3月29日報導 美媒稱,俄羅斯正在與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成員一道努力,以幫助達成可能在今後幾十年影響世界石油供應的協議。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3月27日報導,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對路透社記者說,沙特和俄羅斯正在考慮是否延長他們針對低油價達成的一項協議。
  • 高盛十分樂觀:沙特減產,油價前景仍不明朗
    本周,以沙特和俄羅斯為首的歐佩克+放出消息,成員國將基本保持產量穩定,不會增加產量,利雅得(Riyadh)隨後表示,將於2月和3月,在1月的產量基礎上自願減產100萬桶/天,油價因此上漲超過5%。儘管如此,今年石油市場仍面臨更多的挑戰。
  • 中科院朱彤:「石油戰」如何收場 組建產油國三寡頭聯盟?
    沙特和美國未來會否成立類似「石油壟斷組織」來協調產能值得關注與以往沙特啟動的「石油戰」不同,本次「石油戰」由於疊加了疫情蔓延對全球經濟的抑制,其對原油價格「殺傷力」更大,而且影響更為深遠。3月6日,因俄羅斯拒絕OPEC提出進一步減產提議,沙特宣布4月起大幅增加其原油產量,同時下調其原油售價20%左右。沙特與俄羅斯之間的「石油戰」啟動,導致次日國際原油價格暴跌。
  • 石油!石油!從美國頁巖油革命到OPEC+減產談崩 能源博弈 激流暗湧!
    全球原油市場供應格局由此前的歐佩克一家獨大,逐步形成美國、俄羅斯和沙特的「三足鼎立」的格局。從世界原油產量排名上看,美國排名第一,產量份額高達18%,沙特13%、俄羅斯12%,前三者佔據了世界四成的產量,加拿大和中國以5%的份額,位列第四和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