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地標 | 一池西湖水 一城根與魂

2020-12-05 澎湃新聞

題記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杭州有5000年建城史,2000多年西湖發展史。城市倚湖而興,因湖而名,以湖為魂。

17年前,西湖景區成為我國第一個不收門票的5A級風景區。自此,旨在還湖於民的西湖綜合保護工程大幕逐步拉開。大動遷、拆圍牆,西湖終於展露完整妝容;引活水、清淤泥,生態保護步履不停。

西湖一步步走向她身邊的普通百姓,向所有愛她的人張開雙臂。人們也在西湖的深情凝望中,對這池碧水溫柔守護。

人與湖相親相觸,有人說,這就是西湖的最大魅力。

古人疏井蓄水,築堤清淤,留下一個西湖。

也許,鮮有城市像杭州這般,對一池碧水如此依戀。或許,也沒有人會否認,西湖是杭州的根和魂。

「吃螃蟹」的5A級景區

2002年2月20日,杭州西湖畔,一場西湖環湖南線景區整合工程動員大會正在進行。杭州市主要領導提出一個大膽的想法:取消西湖景區收費,還湖於民。

這顆投入西湖的石子,激起了巨大的漣漪。

當時,正值國內景區崇尚「門票經濟」的年代。2007年年初,國家發改委要求景區調價的間隔必須達到三年以上。一過「三年禁漲」解禁期,一些景區即陷入「三年必漲」的反彈。

而偌大的西湖竟要免門票?一時間疑慮四起。

2002年5月,西湖景區花港管理處門票班班長錢芳玲得到通知:沿湖一帶門票將要取消,門票班全部轉崗到景區管理處。

大家既不解又憂慮。有人當場問領導:「其他景區一會兒一個價,為什麼我們突然就不收錢了呢?」

錢芳玲現在還記得,當時被反覆提到的四個字,就是「還湖於民」。

2002年國慶假期第一天,杭州西湖宣布24小時免費開放——西湖景區成為我國第一個不收門票的5A級風景區。

沿湖南線的老年公園、柳浪聞鶯公園、少兒公園和長橋公園的圍欄最先被拆除,曾經各自孤立的小公園,打通成為環湖大公園。2003年,「西湖十景」中的花港觀魚、曲院風荷景點,以及景區內的中國茶葉博物館、杭州歷史博物館、蘇東坡紀念館等6大博物館,也宣布免費開放。

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西湖景區免費開放的景點約佔總數的85%,收費景點僅17處,平均票價為17.8元。

「為什麼不收門票?因為西湖就是老百姓的西湖。」杭州西湖文化遺產監測管理中心主任楊小茹,大學畢業後就來到西湖景區工作,至今已32年。她解釋,「目前仍收取門票的,主要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等。收門票也是希望通過門票槓桿,讓文物得到更好的保護。」

當時,西湖每年的門票收入為2500萬元,加上遊客人數逐漸增加、景區日常維護等投入升級,不收門票後,景區每年「損失」7400萬元左右。

不過,另一組數據說明,「免費西湖」不虧——更多遊客願意來杭州,逗留時間的延長帶動了服務業,進而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和經濟效益。2002年杭州旅遊總人數為2758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294億元。到2017年,旅遊總人數達到1.6億人次,旅遊總收入為3041億元。2018年西湖景區全年遊客量高達2813.94萬人次,成為全國景區中的「人氣王」,「既掙了票子,又撐了面子」。

一個15公裡完整的圓

免門票之後,西湖綜合保護工程由此發端。一項旨在恢復西湖生態、還原歷史空間的10年大工程,拉開了序幕。

事實上,在這項前所未有的綜保工程之前,上世紀80年代編制的《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就提出建設「環湖大公園」,環湖綠地動遷建設工作已經開展。

資料顯示,上世紀80年代初,在杭州環湖馬路圈內的280餘公頃區域面積中,有80多公頃為工廠、企業、部隊、機關、療養院等單位和居民佔用。這些建築零亂破舊,格調參差不一,「走在西湖邊,抬頭就是居民晾曬的一排排衣服」。

1983年,杭州市決策層達成共識,決定「拆牆」。

其中,繞不過的區域是聖塘路景區。這一帶有一些省級機關和市級機關住戶用房,還有許多社會知名人士的住所。動遷對象或「位高」或「權重」或「名響」,動遷難度可想而知。

1954年春,鏈鬥式控泥船「西湖1號」整裝待發。

李浩根,原杭州市環湖綠地動遷建設工程處主任。他當時印象最深刻的,是拆遷浙江省高級法院。

拆遷當天,省高法保安過來了,領導也馬上出來了。「我們就過去交涉,和對方說這個是涉及『還湖於民』的工作,你們有困難可以提,但是工作必須要開展。」「對方說搬可以的,但是他們整個院子東西很多,提出要怎麼搬的問題。我們想了個辦法,當時園文局有幾輛5噸的大卡車,就用這個連續搬了好幾天,搬好了。」

提出「免費西湖」後,杭州對西湖南線進行整合。8個月時間內,杭州推倒了10多公裡長的圍牆和欄杆,動遷了400多戶沿湖民居和單位。

2002年10月1日,國慶長假的第一天,整治一新的西湖南線景觀正式對遊人開放。拆除全部圍牆之後的西湖,首次在中外遊客面前展示了她完整的妝容。

這一天,有關方面特意請來遊「新西湖」的第一批客人,正是幾個月前動遷走的居民和單位。

當天上午,10萬杭城市民和遊客手拉著手,第一次將西湖圍成了一個長達15公裡的完整的圓。

2002年12月9日,杭州整治西湖沿線違建。周金友 攝

動遷之後,西湖沿線寸土寸金,拿來做什麼?

杭州市委市政府的態度很明確:不是讓房地產公司來用,而是讓土地回歸大眾,回歸公共屬性。

2010年,西湖申遺的主考官、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的韓國專家來杭州實地考察。「這位專家對土地屬性非常敏感,她提出4個『沒想到』,其中一個『沒想到』就是,沒想到你們遺產區範圍內沒有一個房地產開發項目。」楊小茹回憶。

「西湖真正成為了環湖大公園,每一寸土地都給了老百姓。」楊小茹說。

天人合一的活態文化遺產

1999年,杭州市政府正式宣布,為西湖申遺。

世界遺產包括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三個類型。西湖申遺起步早,但在相當一段時間內舉步維艱。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直未能找到一個準確的定位。

楊小茹是申遺工作小組成員。她記得,當時開了很多次專家會,有人建議申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但後來摒棄了。

當時主持西湖申遺文本編制工作的專家提出,以西湖文化景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文化景觀最重要的就是表達人和自然的互動,西湖就是在這種長期互動中不斷演進的活態遺產。這個定位精準之後,就真正把人和自然的關係梳理清楚了。」楊小茹說。

2003年5月25日,杭州西湖西進工程有序推進。周金友 攝

杭州有5000年的建城史,2000多年的西湖發展史。千百年來,西湖和杭州百姓唇齒相依。杭城百姓生活和灌溉用水,取自西湖;去寺廟上香,泛舟西湖;就連許多節日花市,都因西湖而興。

「西湖的文化,是文人墨客書寫的,更是世世代代的老百姓創造的。」楊小茹這樣總結。

2011年6月24日,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5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將杭州西湖文化景觀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在景觀營造的文化傳統中,西湖是對『天人合一』這一理想境界的最佳闡釋。」

這次大會之後,杭州第一次向世人宣布了西湖申遺「六不承諾」——

「還湖於民」目標不改變、門票不漲價、博物館不收費、土地不出讓、文物不破壞、公共資源不侵佔。

這「六不承諾」,堅守至今。

生態保護從未止步

申遺成功就像一把鑰匙,開啟了西湖保護的新階段,也考驗著政府在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之間平衡的智慧。在此過程中,一代代西湖的管理者和保護者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2002年,杭州成立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自此,整個西湖景區60平方公裡範圍內的保護、利用、規劃、建設職能,都由這個管理機構統一負責。

破除體制障礙,成為西湖模式得以成功的一大經驗。而「九龍治水」一直是國內一些景區頭痛的問題。這些景區往往由多個部門共同管理,多個單位間存在著利益糾葛,很難凝聚成一股強有力的管理力量。

西湖保護的法治化也走在了國內前列。填補國內文化景觀專項立法空白的《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條例》、國內首個規範景區業態的《西湖風景名勝區業態提升規劃》陸續出臺。

與此同時,西湖的生態治理進入了新的階段。

在西湖綜保啟動前,西湖水域面積僅有5.6平方公裡,處於歷史上水域面積最小時期。2001年前後,西湖水透明度只有50釐米左右,平均水深1.65米。

水質惡化的窘境曾讓許多老杭州人印象深刻,「當時在西湖水裡洗個手,手臂上的汗毛都是綠的」。2003年,當時的國家環保總局發布了《2002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稱,「2002年度城市內湖水質較差,杭州西湖、武漢東湖和濟南大明湖水質均為劣五類。」

「劣五類」,按照環保專家的說法,就是已經失去自淨功能、沒有任何價值的水。

西湖水究竟怎麼了?一時間許多疑問湧現。

如今,每天有40萬立方米、透明度達到120釐米的錢塘江水源源不斷進入西湖水域,湖水實現了一月一換。西湖綜保工程開挖西湖水面0.9平方公裡,水面拓展到了6.5平方公裡,恢復了300年前西湖水域的面貌。

如果問起西湖生態治理史,在水域管理處工作了一輩子的「老西湖」們會掰著手指從1000多年前說起——白居易來杭州做刺史時,在西湖主持修築捍湖大堤蓄水洩洪;蘇軾的西湖疏浚工程,成就了今天的蘇堤;新中國成立後,西湖更迎來一次次蛻變,三次大規模疏浚工程清出淤泥1078萬立方米,造就了今天的太子灣公園和江洋畈生態公園。

2004年5月27日,杭州「大修」西湖西冷橋。周金友 攝

如今,大規模的工程已不多見,管理者開始聚焦西湖的生態修復、精細化管理和美學細節,目光聚焦到景區交通、景區服務,甚至一棵樹、一隻鳥。

正如守護西湖的管理者所言:西湖這樣美,是因為對她的生態保護,沒有一刻止步不前。

以人為本的成功理念

2012年,錢芳玲從西湖景區太子灣公園管理處退休。她和三四十名在西湖邊工作了一輩子的老夥伴一起,退休後穿上紅馬甲,成為西湖志願者的一員。

在提供志願服務的「微笑亭」,每天都有和錢芳玲一樣的志願者,為遊客準備地圖、針線包、創可貼,免費供應涼茶和開水,進行文明勸導……

今年75歲的西湖志願服務總隊老隊長盛國進記得最清楚,「西湖註冊志願者超過1萬名,長期服務兩年以上的骨幹志願者500多名。」

但是,用自己的行動關愛和保護西湖的群體,遠不止這個數。盛國進相信,在西湖景區,「人人都是保護西湖的主人翁」這一理念已經紮根在每一個杭州人心中。

盛國進曾任西湖景區管委會水域管理處副主任。2006年春天,退休兩年的他與另一名退休老同志一同開始籌建志願者工作部。

西湖志願者服務總隊的志願者對遊客進行醫療和諮詢服務。

在2010年9月30日為西湖申遺主考官介紹情況的座談會上,盛國進作為志願者代表,專門被那名專家邀請發言,「專家和我互動的時間是最長的。」盛國進說。

在盛國進看來,一個西湖能擁有這麼龐大的一支志願服務隊伍,的確會讓人感嘆「太難得了」。

翻開「微笑亭」的遊客留言簿,除了對「景美」「人美」的讚嘆,很容易從一個個被提及的細節中,觸碰到這座城市人性化的溫度——西湖景區實現免費WiFi全覆蓋,湖邊公共廁所24小時免費開放,就連長椅的規劃、設計、安置,都有一番心思,有「團隊座椅」「家庭式座椅」「靜謐情侶座椅」……有遊客留言:「我們感受到了一個文明、開放、包容的杭州。」

2019年,錢塘江取水口頭部。每天有40萬立方米錢塘江水從這裡引入西湖水域。

這是杭州的「溫柔」,也是杭州的「雄心」。

《杭州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06—2020年)》明確提出:杭州要從「景區時代」向「目的地時代」轉變,杭州旅遊產品的發展不應再局限於某些景區、景點的孤立開發,而要致力於將整個杭州建設成為具有良好聲譽、提供高品質服務、保持溫馨好客度的城市旅遊目的地。在這份規劃中,西湖被定義為「大西湖」。

這些年,不斷有城市前來西湖「取經」。在楊小茹看來,各景區和城市情況各異,一味照搬西湖模式並不現實。「但我相信,西湖模式對全國同類景區公共資源的管理與發展具有一定促進作用。西湖以人為本的成功理念會逐漸擴散、傳播。」楊小茹說。

來源:工人日報

相關新聞

本期編輯:竇小濤

相關焦點

  • 響應「地球一小時」 杭州多處地標熄燈
    2020年3月28日,浙江杭州,西湖景區及周邊多處地標建築熄燈露「素顏」,以此響應「地球一小時」活動號召,圖為位於西湖邊的雷峰塔。2020年3月28日,浙江杭州,西湖景區及周邊多處地標建築熄燈露「素顏」,以此響應「地球一小時」活動號召,圖為位於西湖邊的雷峰塔。
  • 西湖一處景點留下的都是文人的足跡與傳說
    實拍美不勝收的花港觀魚景點,真是一處如同江南景色之地,風景如畫,整體的景色像是畫裡走出來一樣醉人,說起這處景點相信大家都知道的,他是西湖十景之一,西湖是杭州著名景點,比如花港觀魚是由花、港、魚為特色的風景點,也是人們熟悉的西湖十景之一哦,地處蘇堤南段西側,佔地面積達20公頃左右,全園分為紅魚池
  • 悲情仙女池
    山美,水美,人更美,是對一個地方的最高禮讚。在我看來,長潭河的諾西,完全可以毫不臉紅地接受此等讚譽。諾西多山,男人一般偉岸的山。諾西有水,女人一般柔情的水。山水相連,山水相依,山環水繞,共同構成了秀美、古樸、神秘的家園。山,層層疊疊,曲折延綿,線條十分秀美柔和。河就從山腳下流過,不緊不慢,永遠悠閒從容。
  • 一滴墨毀了一池水
    一池清水,清澈見底,波光粼粼的,偏偏有那麼一滴墨滴了進去,毀了這池水,變得渾濁不堪入目。而最近網上瘋傳的崑山事件就好似是一池清水滴進了一滴墨汁,受汙染了怎麼漂白?怎麼幹淨呢?聰明的妖精很快就想到了制服水娃的辦法,要吐水必要吸水,於是從百寶袋中拿出了叫墨汁的東西把江水染黑弄壞,而江水受到汙染變質了,水娃吸了這樣的水,最終被捕。而你看似簡單的一個動作,毀了公司,毀了別人,毀了自己。
  • 定向遴選激活幹部「一池活水」
    2021-01-08 18:13:56 來源: 絲路駝城 舉報
  • 志願者尋訪「護水英雄」傳承「護水精神」
    志願者尋訪「護水英雄」傳承「護水精神」 2014-08-20 13:26:00 導讀:連日的陰雨天並沒有擋住紹興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青春助力五水共治」社會實踐隊的腳步,這群大學生們走街串巷,尋訪著一個個「護水英雄」,將「英雄」的「護水精神」傳遞出去,用自己的行動和青春助力五水共治。
  • 激活一池水
    激活一池水——人行綏化市中心支行引導金融機構破解民營小微企業融資難魏長軍安雪安可嘉本報記者廉紅  7月22日,望奎縣龍達金屬製品有限公司生產線上一派繁忙。深入開展「金助民企小微」「回頭看」系列活動,帶領金融機構採取「掃街」方式對民營和小微企業進行了走訪,採取「一企一策」的方式為企業提供融資方案,並採集了1620戶民營小微企業信息。於4月23日,與市金融服務局等單位共同舉辦以「踐行普惠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推動轉型振興」為主題的政銀擔企投融資對接會。  強化日常監測考核,引導金融機構合理定價。
  • 一池水 一張網 一盤棋——山東濟南市水務改革紀實
    面對激增的工單,城鄉水務局十幾個相關處室形成合力,相互配合協調,所有工單無一耽誤,100%按時處理回復。  成立城鄉水務局是山東省濟南市近年來落實大部制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通過整合水利局、市政公用事業局等部門在水務方面的職能設立水務局,統一管理涉水事務。水務局成立後,將水務問題前置,主動為民服務,真正將改革落到了實處。
  • 「城企聯動」激活天心區普惠養老一池春水
    本報長沙訊 「我們是長沙第一批申報城企聯動普惠養老項目的機構,不僅讓老人享受到實惠的養老服務,企業也充滿幹勁。」天心區轄區企業長沙康華睦鄰健康養老服務有限公司運營管理的湘民康復養老中心負責人劉永光介紹。
  • 山水池州 一池山水 千載詩城
    為全面提升「一池山水·千載詩城」池州城市品牌形象,深入挖掘「四季賞花」旅遊產品,3月15日,「花開四季·雲賞杏花」池州第二屆「花開四季·詩韻池州」賞花會主題活動正式上線。通過線上實景直播的方式,全方位地展示了「一河秋浦水,十裡杏花村,百家香酒肆,千載詩人地」等旅遊資源,為池州文旅疫後復甦發展拉開了帷幕。
  • 航拍山西千年鹽湖,一池湖水五顏六色,遊客驚嘆:鴛鴦鍋裡啥底料
    運城鹽湖有著4000多年的開發歷史,目前是山西多種化工原料的重要產地,鹽湖中被劃隔開來的一個個小池,因為生產的原料不同,池中微生物含量的差異而自然呈現出不同的顏色。進入五月,隨著氣溫逐漸回升,鹽湖的色彩開始變得更加豔麗和多彩。從空中看,紅、黃、綠、藍、白等各種色塊將鹽湖妝扮得異常美麗壯觀。不少遊客看到後,紛紛驚嘆:「大自然太神奇了,讓一池湖水變成打翻了的調色板。」
  • 明日方舟一周年慶典全部活動匯總 一周年慶典活動詳情攻略
    00 後加入並常駐其餘【標準尋訪】卡池◆該限定尋訪詳細說明請參照相關卡池公告說明五、「一周年慶典」,限定尋訪每日免費贈送活動時間: 05 月 01 日 16:00 -05 月 15 日 03:59活動說明:活動期間,玩家每日可在【遺願焰火】限定尋訪中免費進行尋訪一次
  • 盤活一池水,走好整盤棋
    &nbsp&nbsp&nbsp&nbsp水生態,關係民生福祉與後代幸福。如何寫就「人水和諧」這篇文章,是一座城、一個省,乃至國家都必須重視的命題。2013年,長沙成為全國首批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試點期為2014年至2016年。目前,試點各項工作已進入最後衝關階段。
  • 又一重量級教授全職加入西湖大學
    又一重量級教授全職加入西湖大學 2020-07-08 1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黑暗之魂3》環之城拉普劇情圖文攻略
    《《黑暗之魂3》環之城拉普劇情圖文攻略》文章已經歸檔,不再展示相關內容,編輯建議你查看最新於此相關的內容:《黑暗之魂3》環之城背景故事詳解 環之城的故事到底說了什麼《黑暗之魂3》環之城背景故事詳解 環之城的故事到底說了什麼,黑暗之魂3環之城開放已經過去了十來天,不管是速通手撕還是受苦舔圖
  • 東南大學的一池一水,都是值得再去看一眼的!
    也許大學幾年,都沒能搞清楚圖書館的內部布局,但在這裡借過的每一本書、待過的每一個自習室、預訂的每一個研討間,都已經成為大學裡奮鬥的記憶。這裡是求知的開始,也是畢業前的最後一站。-九曲橋畔在屬於你的東大記憶裡,是否有九曲橋的身影?
  • 廣東又一景點走紅,堪比桂林的山,西湖的水,門票划算少有人知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侵刪山有桂林,水有西湖,這兩個地方把山水的秀美承包了很久很久。但其實在我國遼闊的疆域裡,還有著不少秀美之地。今天要說的就是位於廣東肇慶的一處風景區,這裡有著桂林的山,西湖的水,它就是星湖風景名勝區。
  • 一湖西子水,半壁桂林山,小西湖湖光秀麗,更多溶洞風光
    說到西湖,一般人都會自然而然地想到杭州的西湖,但是事實上,天下之大卻並非只有這一個西湖,除了杭州西湖以外,其他很多地方都有西湖,故此有「天下西湖三十六」的說法,從福州到惠州,從瀋陽到潮州,天南海北,哪裡都少不了西湖,不過,如果要讓我說印象最為深刻的,其實還是位於貴州桐梓縣城東北五公裡處的那個小西湖
  • 用好「指揮棒」激活「一池水」
    □本報記者焦莫寒通訊員葛高遠    編者按:8月21日,《河南日報農村版》在一版頭題刊發《伊川:兩千萬重獎「五好」村》報導,對伊川縣實施「五好」村創建活動的成果進行了報導。當日,副省長王鐵對該報導作出批示:請申延平(註:申延平,省委農辦常務副主任)同志了解伊川情況並告我。
  • 南京明城牆帶銘文老樹根將展出 城轉銘文印樹根上
    其中,3段長度為6公裡的城牆需要購票參觀:神策門至太平門段門票為30元;富貴山至光華東街段20元;東水關至西水關段(含中華門甕城)為60元。另外3段城牆——清涼門至國防園、定淮門至獅子山段(不含閱江樓景區範圍)和鍾阜路至中央門段實行免費開放。  據悉,明城牆的開放時間分為兩種:夏令時為早上8點—晚上6點,其餘時間為早上8點半—下午5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