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不少景區積極應對遊客不文明行為:在西安兵馬俑景區,將垃圾帶出景區的遊客可換取一瓶礦泉水;武漢黃鶴樓景區設立「電子塗鴉牆」,遊客可把個人留言列印出來留作紀念
10月1日,我國首部《旅遊法》正式實施,其中對遊客文明旅遊提出了明確要求。十一黃金周剛剛過去,不少旅遊景點、景區依然曝出遊客隨意塗鴉、大聲喧譁、破壞環境等不文明行為,引發網友熱議。
騰訊微博網友「冰憶」國慶節去爬了一趟嶗山,他發現設有垃圾桶的休息區也是垃圾遍地,「有的遊客將包裝袋丟到懸崖邊的樹上。環衛工人不得不探著身子去撿拾,看起來十分危險。」
新浪網友「秋季淺笑梨渦」感嘆:「遊客亂丟的看似是垃圾,其實是素質,是道德。」
除了亂丟垃圾,騎坐雕塑留影、刻字留念、投餵動物、踐踏草坪也是旅遊中常見的現象。鳳凰網網友「年輕的資本」表示,要照相留念,站在雕塑旁就可以了。偏偏有一些遊客見到動物雕塑就要騎上去,見到名人雕塑就要抱一抱,讓他感到不能理解。「景區再擠也不至於要坐到雕塑上。有的人為了自己高興,做出這些不文明的舉動,真是大煞風景。」
網易網友「魚的貓」指出,這些旅遊中煞風景的舉動,暴露出遊客缺乏公德意識和審美情趣。我們的物質文明正在迅速發展,同時也應該注意民族素質的提高,不能呈現一副暴發戶的形象,在候車候機時降低音量等行動並不難。不文明旅遊行為不能出家門更不要出國門。
「維護景區衛生和秩序不能只靠遊客自覺,景區也要完善設施,加強管理。」一名來自遼寧大連的搜狐網友認為,必要時應該採取適當的處罰措施,幫助人們逐漸養成文明出遊的習慣。
時評人鄧海建撰文道:「文明素養不是罵出來的。從歷史上看,誰都經歷過旅遊文明的粗放階段。假以時日,制度完備、引導得當,中國遊客也可以擺脫『最不討喜』的帽子。」他指出,如實的反思比想像的批判更有力,更有意義。
國慶期間,不少景區已經積極採取新措施,應對遊客亂丟垃圾、隨意塗鴉等行為。在擁有兵馬俑等著名景點的西安市臨潼區,遊客只要將垃圾帶到景區門外的兌換點,就可換取礦泉水一瓶。武漢市黃鶴樓景區設立「電子塗鴉牆」,滿足遊客「留名」需要。遊客可以根據需要把「塗鴉」內容現場列印出來留作紀念。
「髒、亂、堵、吵,已經成了不少景區旺季的普遍特點。」一名民意中國網網友說,遊客過度集中,景區超載是造成各種問題的原因之一。改革休假制度、合理安排休假將有助於人們錯峰出行,減輕景區環境和秩序壓力,也能讓國人獲得更好的出遊體驗。點評整理 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