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街範懿銘:深耕4年,談談電商直播「值不值」|Morketing Summit...

2021-01-09 Morketing

蘑菇街 資深副總裁 範懿銘

整理丨Sylvia Ma

「蘑菇街並不是在這兩年電商直播特別火的時候加入到賽道中來,我們在這個行業已經耕耘四年,幾乎每個季度都是以100%以上增速在增長。」蘑菇街資深副總裁範懿銘分享道。

Morketing Summit 2020第五屆靈眸大賞以「進化」為題,邀請了包括品牌、電商、遊戲、文娛、紅人、直播、短視頻、出海等多商業圈層,超200位嘉賓,從多個角度、不同層面,以視頻分享、現場演講、圓桌討論、評審論道等多種形式參與,共話「營銷進化」。

在11月27日的電商分會場上,蘑菇街資深副總裁範懿銘分享了關於電商直播的洞見,帶來主題演講:《電商直播值不值?》

以下為演講實錄,Morketing編輯整理:

大家下午好。

剛才我聽到好幾位嘉賓都提到直播,電商直播今年真的太火了。

今年我被問到最多的一個問題是:「電商直播到底值不值」,而在今年上半年和下半年,我聽到這句話的感覺不太一樣。為什麼呢?

01

風口下的電商直播,

狂歡後的退場和彷徨

今年一季度,隨著疫情的蔓延非常多的實體經濟都在擁抱直播,大量的內容MCN也紛紛開始嘗試直播帶貨,很多明星也湧入這個賽道。

此時電商直播呈現強勢增長,很多從業人員都在思考:「我要不要做直播?」這時候他們也在問:「做直播值不值得?」

而到了下半年有點不一樣,我個人覺得分水嶺是在6月份。6·18之後,行業略微降溫,一些藝人退場了,有一些是因為直播帶貨「翻車」了,也有一些內容MCN最終認為自身不太適合做直播,也退場了。在這期間,仍然有很多商家認為「直播是一個必須要做的事情」。

電商直播的空間到底有多大?這時候入場還能不能做?現在入場該怎麼做?今天我的主題就是和大家探討在這樣一個風口下的電商直播,到底還值不值得做。

首先介紹一下蘑菇街。眾所周知,蘑菇街是一個聚焦女性垂直人群的時尚品類消費平臺。蘑菇街做時尚導購起家,現在大家更多地理解為是一個時尚電商平臺。

蘑菇街是行業裡第一個上線的直播購物功能的平臺,在2016年3月份就在全行業率先上線直播電商功能。剛才有嘉賓說李佳琦第一場直播沒多長時間,這在當時是普遍現象。那時蘑菇街開始摸索直播,很多主播都是從早期的導購達人,或者從線下零售的導購或者是美妝店員轉型過來的,經歷了挺長的轉型過程。

蘑菇街並不是在這兩年電商直播特別火的時候加入到賽道中來,我們在這個行業已經耕耘四年,幾乎每個季度都是以100%以上增速在增長。

經過這四年的積累,蘑菇街發現電商直播有非常顯著的特性。

比如,在今年有很多人問:「直播是不是一個流量紅利?」這其實是一個誤解,直播非但不能能帶來很大流量的工具,它甚至是一個非常消耗流量的工具。應該這樣理解直播:這是一種在用戶觀看很長時間的基礎上,他們反覆琢磨,甚至還要去比價,才會購物下單的工具。

而電商直播優勢也很明顯,一旦用戶從新客變成了直播新客,或者成為直播購買用戶之後,其復購、留存、用戶使用時長數據都非常「恐怖」,與傳統電商的數據表現不太一樣。

同時,這四年來也湧現出很多頭部主播,除了大家非常熟知的薇婭、李佳琦、辛巴、羅永浩之外,蘑菇街也有幾位頭部主播。以這次以雙十一舉例,有兩位主播單場破億,有四位破千萬主播。這個行業的增長還是非常快的。

02

如何定位直播

在今天,直播功能在很多平臺上都是一個「標配」工具。但是這些平臺的直播功能有什麼不一樣,這裡有一張圖幫助大家更容易理解各家平臺直播的不同。

這是一個四象限圖,左邊是品牌直播,是商品推薦導向,右邊是紅人直播,是顧客需求導向。象限越往左是商家自己推銷自己,越往右是紅人推銷商家。縱坐標越往上是強消費屬性,在這裡流量和客戶更多是衝著買東西;越往下是強內容屬性,用戶更多是看內容、娛樂,少部分是來買東西的。

這裡有一類是電商渠道內的導購,實際上是把電商平臺內的最好賣的商品做出非常有競爭力的價值,從而形成增長飛輪。

我們熟知的綜合性的電商平臺都在第一象限,幾乎90%以上都是商上品牌自播,這個邏輯和商家提到的直播是不太一樣的。

第二個象限是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視頻平臺,或者說泛娛樂內容平臺,基本上以紅人直播為主。但這些平臺上,用戶更多是基於龐大豐富的有趣的內容來觀看直播的。

還有一種是介於這兩者之間的導購平臺。小紅書和蘑菇街在早期是以用戶種草為主的平臺,運營主體是紅人,這些紅人大概率會引導用戶消費,影響消費者心智比較強。

在電商平臺、內容平臺、導購平臺,不同品牌、不同品類適合怎麼去做?

第一類是電商平臺,電商平臺的直播大部分是由品牌商家來自播。以淘寶舉例,直播是平臺上的一種銷售工具。

在以前,商家競爭的是搜索、類目入口的廣告位。到前兩年短視頻發展火熱時,淘寶首頁加入大量短視頻,短視頻也成為新渠道。而今天,直播是一個新的用戶轉化工具,商家直播不會帶來新客,而是轉化老客的工具,這部分老客已經處在私域流量池中,通過直播可以達成更好的轉化率。

談到比較適合的商品,這裡寫了「品牌」和「折扣」。在電商平臺上,對於品牌來說核心是「運營」和「品牌競爭力」而不是一味和頭部主播合作。在淘寶的生態中,無論搜索、短視頻,還是直播也好,它們都是工具,最核心的是「如何運營商品和品牌」,能夠帶來品牌的自然流量。基於淘寶的生態,如果要和頭部主播合作,商家必須有一定的折扣空間可以給到這些電商平臺內的導購,這是電商平臺直播內的一個品類特徵。

流量這一塊,電商平臺基本屬於私域流量的高轉化。這裡不是指微信朋友圈,是品牌和商家本身已經有的客戶,他們通過直播可以做非常高的轉化。

第二類是內容平臺的直播,內容平臺直播很多是內容生產者來直播。

內容生產者有一些本身是做娛樂內容的同時帶貨;也有一些相對垂直於消費領域的內容生產者。對於這些創作者來說,直播更多的是一種新的流量變現方式。直播相當於把流量進一步變現,對於抖音、快手的MCN來說,直播成為了一個新的變現方法。

用戶在內容平臺的購買決策比較傾向於「低客單價」和「輕消費決策」的品類。比如非標的低價女裝、鞋包配飾、零食、低價彩妝等品類,都比較適合做這個平臺。內容平臺的流量屬於廣泛流量,整體轉化相對來說是不高的。

第三類是導購平臺,這類平臺的紅人整體偏向專業型的內容生產者、專業導購。對於這些主播,或者說達人、紅人,直播是一個新的導購場景。

如果以蘑菇街舉例,合適的品類是非標品類,不止是大家理解的女裝或者小的彩妝工具,包括今年在供應鏈側通過直播冒出來的工廠貨、產業帶,很多非標的品類都非常適合在導購平臺做直播。

這一類平臺的流量不是特別大,但是流量貴在精準,轉化比較高,粉絲價值比較好。

03

如何選擇主播

今年下半年有一些直播亂象,或者有一些負面聲音,我認為80%的問題都出在主播匹配上。

大家經常通過新聞看到某某明星帶貨翻車了,比如葉一茜賣茶葉翻車,這個不能怪藝人,說不定她帶別的品類非常適合。另外,主播匹配沒有對應的營銷目標,定義營銷目標應該放在主播匹配之前。

最近還有很多新聞,比如商家要集體投訴某一位藝人,因為這個藝人收了坑位費,但是他們的最終銷售額還沒有坑位費高。如果商家的訴求只有帶貨,那麼坑位費沒有意義。或者說商家一定要計算完最後,發現預計收入能夠cover坑位費,否則營銷目標跟主播選擇就沒有匹配好。

做電商直播可能有幾類目的:老客轉化、新品推廣、尾貨清倉、品牌建設。

要做電商直播,首先明確如果有且只有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是什麼?並不是說不可以定多個目標,首先要定下一個目標。

1.目的是老客轉化,建議先不要找達人合作。如果已經有線下渠道,或者有一定電商平臺內的私域流量,短期內做品牌自播是比較好的擁抱直播的辦法。在這個期間商家投入成本不會很高,可以充分利用私域流量和目前的已經能有的品牌背書,包括線下門店的導購、公司高管、產品的科學家、或者一些能夠背書到產品的專家參與到直播中來。

2.做新品推廣尤其是想獲得新客戶的新品推廣,自播起不到作用。直播本身就是一個挺難獲新客的形式。很多商家會選擇和頭部主播、明星合作。這種情況下需要支付渠道溢價,而渠道溢價更多是佣金以外的成本。品牌在執行時,不能簡單計算ROI,而是折算一部分成本為拉新成本,如果算下來跟市場拉新成本差不多就可以嘗試了。

3.如果目的是尾貨清倉,建議做純傭合作。如果有坑位費,性價比會不夠高。適合找一些沒有很高知名度,但是粉絲價值比較高的中腰部主播。粉絲量大並不代表就能帶動商家的貨,粉絲價值與粉絲量並不是完全正相關。

4.最後一類是品牌建設。很多大品牌一開始接觸主播時會擔心這個形式好「low」,後來品牌方希望在賣貨時兼具品牌效應。現在很多籤代言人的方法已經不是籤1+1+1,最後那個1不是線下活動,通常會加一次直播。這次直播比較適合用於品牌建設上,包括溯源等活動,品牌方可以請明星去工廠、實驗室、品牌總部。從整體來說可以把直播當成一個品牌活動去做,至於能帶多少貨不能強求。

綜上,做直播之前最好先定義清楚目標是什麼,這樣不容易翻車。

04

蘑菇街主播的優勢

綜合來說,蘑菇街主播有一定優勢。雖然大家比較熟知的是全網「大網紅」,而事實上蘑菇街主播的銷售能力還是挺強的。

第一,蘑菇街主播流量轉化效率比較高。蘑菇街活躍用戶基本上都是想買東西,而且蘑菇街主播運營粉絲的能力比較強。第三方的數據統計,蘑菇街第一名的主播只有200萬粉絲,但是雙十一創造了3.7億的銷售額。

第二是穩定的合作模式。蘑菇街主播絕大部分是純傭合作,不太會收高昂的坑位費、連結費,能夠讓商家品牌的權益獲得保障;

第三是專業團隊對接。蘑菇街平臺在深度運營上下功夫,比如我們平臺有專業的經紀人團隊,將所有的主播分層運營,運營之後幫助商家和品牌做對接,以及協助商家和品牌做團購策略、銷售策略。這個部分可能很多大的平臺不會深入去做,但是蘑菇街是會和商家品牌一起去做的。

這是蘑菇街的一些典型主播。

最左邊第一個是蘑菇街一姐,雙十一單場銷售額達到2.74億,整個雙十一銷售額達到3點幾個億,她的銷售能力比肩全網頭部主播,目前處於合作窪地。

第二類是顏值主播。在蘑菇街打開主播的頻道,因為賣服裝和美妝比較多,蘑菇街主播整體顏值和審美都會好一些。這裡舉了一個例子,這個女孩子在蘑菇街這做了半年,單場很快就破100萬了,也是顏值經濟的體現。

第三是特色主播。蘑菇街平臺有很多美妝專業主播,也有內衣專業主播,而大碼女裝專業主播也能解決一些特定品牌客戶的問題。

05

結語

最後總結一下,電商直播值不值?我的回答是:沒有一個很明確的答案。

電商:要搞定產品競爭力

直播:要找專業平臺主播

這兩行話的總結是我的回答。直播本身是一種形式,電商是內核,而電商本身這個內核又取決於產品力和品牌競爭力。直播是一個很創新、很有用的新形式。

所以如果現在想入局電商直播,首先要搞定產品競爭力,同時要找好最合適的平臺和主播。

以上是我今天的分享,最後祝大家在電商直播都有收穫。

相關閱讀:

主會場:

寶潔雷敏釗:從確定性出發,保持增長的3個底層規律 | Morketing Summit 2020靈眸大賞

歐萊雅中國藍挺元:為什麼要從美妝變成「美妝+科技」公司?| Morketing Summit 2020第五屆靈眸大賞

威馬汽車王鑫:做以用戶為中心的「養成式」增長 | Morketing Summit 2020 靈眸大賞

小米營銷司馬雲瑞:從入口、場景、數據、體驗4方面,看AIoT營銷邏輯 | Morketing Summit 2020靈眸大賞

名創優品劉曉彬:怎麼把別人看不上的小生意做到極致?| Morketing Summit 2020 靈眸大賞

騰訊視頻王瑩:以用戶為核心的品牌營銷之「四須三忌」| Morketing Summit 2020靈眸大賞

悠易互通蔡芳:數據+技術+運營=增長,如何讓公式變為現實?| Morketing Summit 2020靈眸大賞

友盟+呂志國:數據智能如何成為營銷「進化」的源動力?| Morketing Summit 2020靈眸大賞

對話小罐茶、奶糖派、騰訊:新品牌0-1易,1-10難,核心在於品牌價值 | Morketing Summit 2020靈眸大賞

新消費場:

YIN隱:新消費品牌不再是國潮1.0,而是要以東方態度講述世界靈感 | Morketing Summit 2020靈眸大賞

奶糖派大白:不能成為某品類第一,那就創造一個品類成為第一 | Morketing Summit 2020靈眸大賞

參半尹闊:新消費時代,我們的關鍵詞「新口腔」和「年輕人」 | Morketing Summit 2020 靈眸大賞

新潮傳媒梁春華:新消費營銷哪還有紅利?社區是一個萬億級的金礦 | Morketing Summit 2020靈眸大賞

金鼎資本、Smeal、永璞咖啡:成為「網紅」後,新消費品牌如何保持「常紅」? | MS2020靈眸大賞

數位化場:

GrowingIO張溪夢:數位化運營驅動增長的1個模型與4個機會點 | Morketing Summit 2020靈眸大賞

策雲科技CEO蘇志國:品牌私域體系如何設計? | Morketing Summit 2020靈眸大賞

全球化場:

飛書深諾創始人沈晨崗:從跨境營銷看中國企業全球化 | Morketing Summit 2020靈眸大賞

小米國際薛國頌:保持世界前三,中國品牌出海逆勢增長的3步策略 | Morketing Summit 2020靈眸大賞

小米、SHAREit、Blued、藍瀚互動:「二連擊」後的移動應用出海怎麼做?丨Morketing Summit2020靈眸大賞

Facebook陳震:2021中國企業出海三大趨勢,線上化、年輕化、內容化 | MS 2020第五屆靈眸大賞

App Annie戴彬:當Z世代用戶使用APP時,他們關注什麼? | Morketing Summit 2020靈眸大賞

電商場:

有米科技陳第:直播電商交易規模將破萬億,背後有什麼營銷新守則 | Morketing Summit2020第五屆靈眸大賞

小米有品鄭子拓:直播帶貨在「帶」什麼?| Morketing Summit 2020第五屆靈眸大賞

西窗科技朱會泳:千億級規模!中國跨境電商市場人群分析 |Morketing Summit2020第五屆靈眸大賞

遊戲場:

Sigmob CEO謝秀芳:內購+廣告變現成遊戲獲利利器,廠商該怎麼做?| Morketing Summit 2020靈眸大賞

莉莉絲江銳:廠商側構建高效買量策略的3大底層布局 | Morketing Summit 2020靈眸大賞

紅人新經濟場:

一文看懂:紅人營銷的本質、現狀、科學方法,及4大趨勢 | Morketing Summit 2020靈眸大賞

克勞銳趙京輝:新媒體投放的數字密碼,投誰?怎麼投?| Morketing Summit 2020靈眸大賞

巨量星圖:一個品牌主張讓33萬人來表達,會發生什麼? | Morketing Summit 2020靈眸大賞

交個朋友曾學斌:從人貨場3方面做直播電商精細化運營 | Morketing Summit 2020靈眸大賞

ACCESS集團李首欣:雷管引爆,跨界聯名,葡萄酒營銷不再只有品鑑會 | Morketing Summit 2020靈眸大賞

IMS(天下秀)、酒仙網、Bestinme:最出彩的紅人營銷,投錢其實很少| Morketing Summit 2020靈眸大賞

AWS場:

數位化轉型的高頻時代,AWS如何助力企業獲取實效?——亞馬遜雲文化技術雙賦能專場

AdTiming楊歡歡:流量變革下出海的「三座大山」和SaaS解決思路 | Morketing Summit 2020靈眸大賞

相關焦點

  • 蘑菇街+華為雲原生,開啟直播新玩法
    當前,直播已成為當前電商行業中的核心紅利賽道,蘑菇街基於華為雲以應用為中心的雲原生基礎設施,打造的雲原生特效解決方案,開啟了直播新玩法,極大提升了客戶的購物體驗,這一次,蘑菇街再次走在了風口前面,為迷霧之中的直播平臺引領了新方向。
  • ...的創新之「道」與決策之「術」|Morketing Summit 2020第五屆...
    驅動創新最根本的動因仍是用戶需求,例如2018年推出的Amazon GO無人商店,就是為了解決年輕人大多因嗜睡,導致早餐時間緊張的問題,商店的全自助流程可以將原本在早餐店排隊等待的三到五分鐘節省出來,目前Amazon GO在全美的數量已達到一百家。
  • 以蘑菇街和網易考拉為例,看電商產品如何選取內容化功能
    本文從用戶現實場景的消費路徑出發,推算演繹出電商產品選取內容化功能的方法論,並以蘑菇街和網易考拉海購兩款移動端電商產品為例(1)蘑菇街(圖2.4蘑菇街首頁(左)、動態(右)截屏)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蘑菇街對於產品內容化功能選擇了【直播導購
  • 極光:直播起勢,電商帶貨再起新變局
    》,從2020雙十一活動整體背景、雙十一期間電商行業分析及電商細分行業分析等方面洞察2020年雙十一電商行業的方方面面,展望電商行業發展前景。相較於往年,電商行業雙十一期間活躍度整體僅有小幅提升; 3. 電商行業雙十一活動期間新增用戶日均達2500萬左右,新增用戶主要來自於下沉市場; 4. 直播有效縮短B端與C端間的鏈路,賦能傳統線下實體經濟,推動著傳統製造業迭代升級,同時能有效打通流量池,實現流量復用與品牌長期服務。
  • 獵豹全球智庫:2016年中國電商App排名
    ,根據eMarketer對全球零售業的最新預測,中國2016年零售業銷售總額將達到4.886萬億美元,而美國零售業銷售額是4.823萬億美元。截止至2016年上半年,中國移動網購交易規模在零售網絡市場交易規模中佔比已達69.4%,相比於2011年1.4%的佔比,上升約48.5倍,移動端化的進程增速驚人。
  • 極光:直播起勢,電商帶貨再起新變局|雙11報告
    極光觀點:1.雙十一期間人均裝載4.2個購物app,跨平臺買買買成為人們「剁手」時的主流消費習慣;2.相較於往年,電商行業雙十一期間活躍度整體僅有小幅提升;3.電商行業雙十一活動期間新增用戶日均達2500萬左右,新增用戶主要來自於下沉市場;4.直播有效縮短B端與C端間的鏈路,賦能傳統線下實體經濟,
  • 拼多多為何撬不動電商直播MCN機構
    但是直播MCN機構,情況卻得具體分析。圖文和短視頻時代,同樣一條短視頻,既可以發在淘寶上,也可以發布在微博、抖音、快手、小紅書、蘑菇街等等。但是同一場直播,不能既出現在淘寶直播,又出現在多多直播,還出現在抖音直播······主播和他們背後的MCN機構,必須做出選擇。
  • 極光:跨電商平臺買買買成為「剁手族」的主流消費習慣
    》,從2020雙十一活動整體背景、雙十一期間電商行業分析及電商細分行業分析等方面洞察2020年雙十一電商行業的方方面面,展望電商行業發展前景。 今年雙十一從10月21日正式開啟,電商行業DAU均值超過2019年和2018年同期水平,但相比起2019年較之於2018年的大幅增長,今年行業活躍度的提升有所放緩,電商行業整體已趨於飽和 。
  • 中消協:直播電商購物消費者滿意度在線調查報告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
    2016年開始,「直播+電商」成為一種新興的網購引流方式,消費者對於網紅流量的關注度、對於商品的興趣度、對體驗互動的認知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通過觀看網絡直播進行下單購物。有數據資料統計,2019年直播電商市場規模已經到達4338億元,預計2020年行業總規模還將繼續擴大。主播們的賣力講解、真切的體驗分享,商品直觀的呈現,刷屏的評論,讓消費者樂於下單。
  • 極光:今年雙十一垂直跨境電商DAU明顯減少,海購流量向綜合頭部平臺...
    、雙十一期間電商行業分析及電商細分行業分析等方面洞察2020年雙十一電商行業的方方面面,展望電商行業發展前景。今年雙十一從10月21日正式開啟,電商行業DAU均值超過2019年和2018年同期水平,但相比起2019年較之於2018年的大幅增長,今年行業活躍度的提升有所放緩,電商行業整體已趨於飽和。11月1日迎來了第一波「付尾款」,當天DAU均值達到5百萬的小高峰,成功提前預熱,貢獻一波銷售熱度,隨後幾日的活躍度也有波動。
  • 群雄圍攻阿里:電商新時代的黑暗森林法則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初期,阿里巴巴封殺百度;移動網際網路蓬勃發展後,淘系和微信互相屏蔽;而到了移動網際網路流量百花齊放的時代,蘑菇街、美麗說又從盟友一夜之間變成敵人。核心邏輯並不複雜,這些業務形態儘管並不是阿里巴巴電商體系的直接競爭對手(當時蘑菇街、美麗說還是以導購引流為主),但這些正在茁壯成長的新手們動了阿里巴巴真正的生命線:以直通車業務為代表的將流量變現的廣告收入體系。
  • ...今年雙十一垂直跨境電商DAU明顯減少,海購流量向綜合頭部平臺聚集
    、雙十一期間電商行業分析及電商細分行業分析等方面洞察2020年雙十一電商行業的方方面面,展望電商行業發展前景。今年雙十一從10月21日正式開啟,電商行業DAU均值超過2019年和2018年同期水平,但相比起2019年較之於2018年的大幅增長,今年行業活躍度的提升有所放緩,電商行業整體已趨於飽和。11月1日迎來了第一波「付尾款」,當天DAU均值達到5百萬的小高峰,成功提前預熱,貢獻一波銷售熱度,隨後幾日的活躍度也有波動。
  • 直播+電商碰撞起火花,電商直播系統源碼開發新模式
    直播帶貨的熱度一路飆升,而近段時間老羅宣布做直播帶貨,更是炒熱了人們的關注與討論。從圖文到動圖到短視頻,再到直播,似乎都在印證電商是內容變現的最快途徑。視頻直播與電商的結合將是大勢所趨,網際網路電商盛行的時代,從網絡上獲取粉絲的成本越來越高,創造新穎獨特的電商模式成為企業的迫切所需。
  • 中山市直播電商協會賦能直播新經濟
    2020年,直播電商逆勢爆發,成為網際網路最為熱門的風口生意,2020年直播電商銷售總額突破萬億,2021年預計超2萬億;截至2020年6
  • 如何抓住「直播電商」風口?2020獵手直播電商項目發布會舉行!
    11月30日,由深圳市獵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辦,國井集團贊助的「新獵手・共發展・贏未來暨2020獵手直播電商項目發布會」在深圳九州瑾程酒店成功舉行。據商務部預計,2020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規模將達9.6萬億元,社交電商市場規模將達3萬億。直播帶貨、社交電商等電商業態裡的新形勢,正以強勁的擴張力改寫傳統電商模式。
  • 電商寄生獸難逃被拋棄的宿命:導購網站要將入口資源掌握在自己手上...
    2013年4月,阿里入股新浪微博,一個社交網絡的巨大流量入口就此打開。為了讓這個窗口快速形成戰力,阿里巴巴2013年就為新浪微博貢獻4913萬美元。與其引流不如自給自足「美麗說們」的退路就是從導購網站向平臺電商轉型。2014年10月25日,蘑菇街上線了自有電商平臺優店,走上了垂直化電商平臺之路。其盈利模式也從過去給淘寶導購分成,變為對商家收取5%的交易額佣金。而美麗說也同樣在積極運作自己的電商平臺。
  • 2020年全國直播電商行業及主播市場現狀發展趨勢報告(世界網紅大會...
    截止到2018年2月份,我國直播APP市場滲透率達到21.4%,用戶規模超過2.2億人,且還在持續增加。我國網絡直播市場蓬勃發展。網絡直播平臺可以分為秀場直播、遊戲直播、泛娛樂直播三大類,截至2017年12月底,各平臺的覆蓋率持續擴大,用戶規模分別達到3.12億、2.47億、3.6億。
  • 購物直播系統開發發展迅猛,直播成為電商的標配
    電商直播很火熱,未來可掘金的空間還是很龐大,隨著各大平臺加入直播行列,這也意味著電商直播面臨的挑戰也會越來越嚴峻。現在的直播已經是電商的標配而不是選配。據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4月,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月活躍用戶規模達到11.36億,同比增速達3.1%,並首次出現連續兩個月環比下跌的情況。
  • 北京市消協去年測試商品864個 蘑菇街5款樣品全部未達標
    原標題:蘑菇街5款樣品全部未達標   消費   本報訊(記者 王薇)昨天,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聯合消費者網(www.bjxf315.com)發布2018年北京市消費者協會比較試驗匯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