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從開放到關閉,前後大約只有10天(甚至更短)。拼多多相關負責人表示,第一期入駐已經結束,還沒有入駐的機構,可以「加上微信,慢慢聊」。
自從拼多多被曝出開放MCN機構入駐,關於多多直播只是工具的一說,就有點站不住腳了。
MCN機構要與平臺籤約,也就是有甲乙方的關係,拼多多在協議中表示,暫不就成功入駐的MCN機構收取後臺服務費用,但同時也表示,保留向MCN機構收費的權利。
拼多多對入駐招商似乎信心十足,表示對多多直播處於觀望態度的可以先不用申請,待團隊準備充分再進行申請。
可還沒等MCN觀望完,不少機構就發現多多直播已經停止MCN機構入駐了。從開放到關閉,前後大約只有10天(甚至更短)。拼多多相關負責人表示,第一期入駐已經結束,還沒有入駐的機構,可以「加上微信,慢慢聊」。
在入駐的門檻上,多多直播除了相關資質外,「需要過往在其他平臺有較豐富的電商經驗(期望主播數量在10-20人左右)。這「特殊」的入駐條件,多少有點「挖牆腳」的意思。
按照常理,多數MCN會多平臺運營,多頭下注,然後根據實際效果,動態調整運營投入的重點。MCN用腳投票加速馬太效應,有平臺脫穎而出,有平臺就此落幕。
從美拍、秒拍到快手抖音,都是「投票」的結果。過去對於新興平臺來說,只要鋤頭揮得好,不怕牆角挖不倒。
但是直播MCN機構,情況卻得具體分析。圖文和短視頻時代,同樣一條短視頻,既可以發在淘寶上,也可以發布在微博、抖音、快手、小紅書、蘑菇街等等。但是同一場直播,不能既出現在淘寶直播,又出現在多多直播,還出現在抖音直播······主播和他們背後的MCN機構,必須做出選擇。
01
動淘寶直播MCN機構
老李(化名)是一家淘寶直播MCN機構的負責人。2017年,從淘寶代運營轉行MCN,目前機構有主播40多人。
他早關注到了拼多多開放MCN機構入駐的消息,但沒有行動。
「要在拼多多上開直播,需要重新組建團隊。招商、運營,主播也得重新招募。機構和平臺籤了約,主播和平臺籤了約,主播要去拼多多(直播),除非先從原先的MCN離職,找個籤了拼多多的機構。」
除此之外,老李還有三個顧慮:
拼多多上人群複雜,標籤不明顯。「你都不知道進來的是什麼人。」對於習慣淘寶千人千面玩法的老李來說,需要一套新的運營思路;旗下的主播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背後也有幾百萬粉絲。不要說去新的平臺,就算是帶哪些商品,都精挑細選,甚至可以說是量身選品。換個平臺,能不能維持主播形象,粉絲買不買單,是個問題;拼多多雖然流量大,機構分傭卻不高。
現在老李的MCN機構,在淘寶直播上的分傭,在10%-25%不等,主打的服飾、珠寶、美妝等類目,分傭高一些。而拼多多上,老李估計了一下也就10%。
淘寶直播除了純傭合作外,還有推薦位可以收費。「一般來說,對品牌露出有需求的,會購買推薦位。」
所謂的「推薦位」,是指主播直播間內,購物車中商品的排列位置。如果要排到靠前的位置,就需要花錢購買。價格視主播的粉絲量和帶貨能力來定。價格一般上千。「拼多多商家都希望純傭合作。」
「打個比方,一個主播一場直播下來,拼多多上賣出兩倍的貨,賺的還是一樣的錢。現在我們機構主播只要認認真真每天播滿6小時,月入兩三萬還是簡單的。」
另一名機構負責人則表示,雖然各個平臺並沒有限制MCN機構二選一,但從直播時長看,一個主播不可能同時在兩個平臺發展。
「主播每天直播超過6小時,要熟悉產品,要提煉產品亮點,根本沒時間再做其他事。」
蘑菇街準備all in直播時,也表達過相同的觀點,平臺已經牢牢掌握了主播的時間,甚至不需要用其他的方式來約束主播的行為。
02
拼多多是MCN機構的樂土嗎?
第一期究竟有多少機構入駐,拼多多沒有對外公布。《零售老闆內參》向其求證,對方也未明確回復。
翻看拼多多的直播間,以店鋪自播為主的直播形式依然沒有改變。在與多名在線主播的溝通中,《零售老闆內參》發現,大部分主播甚至不知道什麼叫「機構主播」。
在已入駐的機構中,一名主播表示,目前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給直播間攢人氣,增加粉絲。
一般來說,電商主播的考核維度可以分為直播時長、粉絲量以及銷售量。該名主播表示,所在機構還沒有對主播進行KPI考核。「現在主要是吸引粉絲來關注,有了粉絲之後再做具體定位。」該直播間的商品數量為10件,既有7.9的蚊香液,也有19.9、49.9的女士包包等。由於「近期有活動,平臺有流量扶持」,所以這場僅有10件商品的直播,將持續10小時。
主打「低價好貨」和工廠直供的拼多多,原本的產品客單價不高,要在低價的基礎上,再拿出可以給MCN機構切分的利潤,要麼再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要麼提高商品的價格。
還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點是,淘寶上的MCN機構會尋找一些大牌產品,作為直播間的流量產品。合作是低傭甚至免費推薦,「比如SKII、蘭蔻這些,是引流款,沒有什麼利潤,但是可以引流。」而拼多多上缺少這樣的引流產品,這也會增加直播間聚集人氣的難度。
這兩點都不容易,因此此前業內人士表示,拼多多缺乏商家基礎。
相比淘寶直播嚴苛的直播時長,幾名主播均表示,拼多多的直播時間是3小時。即便碰到活動,直播間連續10小時不下線,也會由多名主播輪流完成直播。
老李表示,拼多多的開放入駐門檻並不高,這就跟剛剛開放的淘寶直播一樣。當時淘寶主播的構成,一部分是淘女郎,另一部分是秀場主播轉型,相比而言,拼多多主播的起點還算高的。
目前入駐MCN機構的主播分為兩種,一種是新人主播入駐。另一種則是籤約主播。前一種主播與機構屬於被僱傭關係,一般有基礎工資,而後一種主播則是已有一定資源的主播,與機構屬合作關係,相對來說也比較自由。
一名MCN機構代入駐(幫助機構申請各個平臺的入駐權)人員表示,拼多多宣布開放機構入駐後,僅有2名客戶諮詢該業務。不過該人士表示,「早入駐肯定有好處,可以籤約的主播多。」
03
多多直播非走不可的一步
現在無疑是拼多多吸引成熟MCN機構的最佳時機。電商直播的基礎設施足夠完備,消費者心智也足夠成熟。商家的直播意願強烈,恰好淘寶直播從去年還出現了頭部流量過度集中的bug。
不過,這種天地人和的狀態,沒有持續很久。拼多多宣布開放MCN入駐之後,淘寶直播在330直播盛典上,就宣布今年重點助力中小主播月入過萬,未來一年內100家MCN機構營收過萬,這顯然會增加拼多多招募到「豐富電商直播經驗」的機構的難度。
拋開競爭對手來說,直言要把直播作為一個工具的拼多多,為什麼最終也選擇了引入MCN這樣的中介機構?
到目前為止,MCN機構並沒有提供明星主播速成法。即便是薇婭、李佳琦,靠的也是天賦、運氣以及非同尋常的堅持。MCN機構無非是提供了可供報團取暖的組織。
並且對於拼多多來說,一旦開放機構入駐,就必須提供養活機構的生態,但如此一來,拼多多很難保證流量的去中心。如果拼多多開放入駐後不能提供可供MCN機構成長的生態,則有可能遭受機構反噬,比如機構可能會帶著主播出走。
可拼多多的這一步似乎又非走不可。
隨著各大電商平臺的用戶重疊度越來越高,平臺在消費者留存上的競爭勢必越來越激烈。
拼多多以拼團、砍一刀這樣的社交裂變,抓住的不僅僅是新用戶,還有用戶使用APP的時間。當拼多多變成6億人都在使用的拼多多時,留存已經成了關鍵指標。電商用戶沒有忠誠度,他們只是平等地「享受」平臺競爭帶來的好處。
拼多多必須在不損害銷售效率的基礎上,提高用戶在平臺上的留存時間。可效率和留存時長本身就存在悖論。譬如逛街的時間長了,購買的可能性就增加;但同時,購物的決策時間也拉長了。
拼多多自然希望消費者不僅逛的時間長,買的東西也多,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消化個體消費力。雖然用戶沒有忠誠度,但用戶的時間卻是有限的。在這個平臺停留的時間長了,就沒時間去其他平臺了。
過去,淘寶天貓為了提高用戶的留存時間,已經做了大量努力,如今探索的結果就是,既能保證消費者留存,又能保證變現效率的方式,就是直播。這一點,拼多多自然也看的清清楚楚。
在主播眼中,MCN機構是經紀公司,能夠提供培訓,引導新人快速入行,還能幫助他們處理繁瑣的工作,特別是商務洽談;在商家眼中,MCN機構擁有大量的人臉廣告牌,雖然價格有點高;在平臺眼裡,MCN能夠提供穩定的直播內容,讓消費者能在平臺上多做停留。只要合作愉快,大家都是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