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的「最初一公裡」,拼多多的農行品上行哲學

2021-01-10 砍柴網

科技自媒體 / 土妖

在萬米長跑大賽中,普通觀眾都認為只有到最後一公裡左右的時候,才能大體知道誰能奪冠,但是對於專業人士而言,在最初一公裡時就已經基本能確定,誰最有希望奪冠了。和萬米長跑一樣,投籃時籃球出手的一瞬間、踢球時球離腳的時候、舉重握槓的一剎那、接力跑的第一棒……很多事情明明還沒有發生,但卻已經「知道 」了結果,這些都是「最初一公裡」的效應。

電商行業也是如此。一開始人們以為電商是贏在「最後一公裡」,也即市場觸角越大、下沉得越深入,贏得競爭的機會越大。然而拼多多的崛起甚至是逆襲,讓人們終於意識到電商行業其實是贏在「最初一公裡」。

早在2018年,拼多多提出了深耕農業「最初一公裡的」戰略。戰略實施以來,以農戶為利益主體,以農村為根據地,以農業為改造對象,通過原產地「最初一公裡」和消費端「最後一公裡」和直連這一切入點,在農村構建起了新時代電商的基礎設施,讓農業產業迎來了跨越式的升級。

現如今在供給端,拼多多已經直連超過600個重要農產區;農產品銷售規模,在過去的5年時間裡,也一直保持著100%以上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在農村這一最下沉的市場裡,拼多多完美地實現了後來居上、彎道超車。

不僅如此,拼多多的「最初一公裡」戰略,還至少帶來了三大方面的重大改變:一是加速了拼多多的崛起;二是改變了中國電商行業的格局,由兩強對峙時代進入了三國爭霸時代;三是顛覆了中國電商的哲學認知,讓全行業都找到了電商的本質主義。

產品視角VS.銷售視角,賦能行為VS.索要行為

「生活要想好,趕緊上淘寶」;「與其東奔西跑,不如在家淘寶」;「發家致富靠勞動,勤儉持家靠京東」……

在拼多多提出「最初一公裡」戰略的前四五年,淘寶、京東等已然開啟了自己在下沉市場的戰略布局和戰術執行。單以營銷為例,早在2014年,京東就已經在145個城市至少刷了8000塊以上的牆面,彼時京東甚至信誓旦旦地表示,「既能出國,也要下鄉;高大上起來進得了紐約時代廣場,接地氣下去能塗遍農村的紅磚牆。」

然而刷了半天之後,電商玩家們發現,刷牆不過是「雷聲大雨點小」的行為。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在於在當年電商無論在便捷性還是性價比方面,較之於下沉市場的街邊小店並沒有明顯的優勢;而且下沉市場用戶彼時對網絡購物仍舊持觀望的態度。

當然,這些都不是本質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在於,當時電商行業對待下沉市場,普遍採取的是「銷售視角」和「索要行為」。當年電商行業的下沉,本質上是在向下沉市場要購買力或者時間,從而繼續向資本市場講「增長」的故事。某種意義上,這種「對立」的狀態,讓電商玩家和下沉市場,無法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利益共同體。

和淘寶、京東等不一樣,拼多多在下沉市場,卻是反其道而行之。在把下沉市場看成是一個「消費市場」之前,先把其定位為一個「供給市場」。所以,當整個行業都把農村這一下沉市場,看作是渠道下沉的「最後一公裡」時,拼多多卻把其看作是農產品上行的「最初一公裡」。這種定位,是基於產品視角和賦能行為做出的;也是基於讓渡利益和生態共贏的思想做出的。

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顯示,中國鄉村常住人口數量為56,401萬人,佔比高達40.4%,這是中國網際網路最容易忽視的一個龐大群體。在拼多多看來,要想紮根農村這一下沉市場,先要解決這一市場人們口袋「入」的問題,才能解決人們他們口袋「出」的問題。如果沒有「入」只有「出」,註定是不會持久的,刷再多的牆也沒用。

農業農村和農民,不僅是中國電商的基本盤和未來的角力點,也是中國經濟的基本盤。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是關於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從2004年至今,已經持續了小20年的時間。拼多多的「最初一公裡」戰略,實際上是國家頂層設計,在垂直行業具體而堅定的執行。這也是為什麼現如今,拼多多但凡到一個農產區,就深受產區各級政府、相關機構、農民等高度歡迎的原因所在;也是為什麼拼多多能夠在如此「重」的領域,短時間內就直連起600個重要農場區的原因所在。

最初一公裡戰略,是電商「人貨場」的全面顛覆與再造

如果把下沉市場看作是「最後一公裡」,那麼事情就非常簡單,無非是如何把商品賣給下沉市場用戶的問題,這些問題絕大部分都只是在銷售層面。但是如果把下沉市場看作是「最初一公裡」的話,那麼就涉及到電商「人貨場」的全面顛覆與再造。

先說貨的方面。實際上在這一維度,包括貨的產品層面、品牌層面、營銷層面、以及銷售層面等。

在貨的產品層面,拼多多領先的產品、技術、渠道、資金、資源、政策、以及整體解決方案,可以有效改變很多農產區依舊保存的小農個體作業模式,讓產品的生產邁向規模化、數位化、統一化和標準化。

以其中的標準化為例,不妨舉個例子。面對雲南文山雪蓮果種植方法原始、廢品率高、抵禦極端氣候和病蟲害能力不足等問題,拼多多請來了雲南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的李文昌等專家,李文昌等專家則從選擇品種、改良土壤,改進種植方式、提升管護水平等方面,打造了一整套標準化體系,由此從根上提升雪蓮果的品質,並推動雪蓮果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貨的品牌層面,面對原產地小農經濟沒法形成品牌影響和品牌勢能的天然劣勢,拼多多祭出了三家馬車:

其一,是化零為整,跳出個體農戶的品牌,而是打造整體的產業帶品牌,由產業帶帶企業,再由企業帶產品。

其二,是在產業帶、原有「新品牌計劃」的基礎上,推出扶持目標加大、合作夥伴擴容、資源投入更大、合作模式創新的全新「新品牌計劃」。以扶持目標為例,全新的「新品牌計劃」規劃,在2021年-2025年間,將扶持100個產業帶,訂製10萬款新品牌產品,帶動1萬億銷售額。

其三,是推出探索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機制性銜接的創新模式——多多農園,讓「最初一公裡」戰略得到切實落地,並和消費端的「最後一公裡」進行直連。

在貨的營銷層面,目標用戶對下沉市場貨的核心痛點主要有兩個,一是幫助用戶降低價格成本,二是幫助用戶降低時間成本。傳統「人找貨」的模式,天然的有流量的流動和分發成本,同時也有「找」的動作成本,所以無論怎麼優化,都只能是價格和時間的微小級別的調優,這些成本最終都是要由用戶買單的。

相反「貨找人」就有本質的不同。價格成本方面,拼多多的C2M模式,可以說幾乎是從根本上消除了中間渠道費用和流量曝光成本;而時間成本方面,無論是閒暇時間的「逛一逛」,還是平臺的精準「算法推薦」,又或者是用戶社交關係鏈的「社交分享」……這些「推」到用戶面前的商品,對用戶而言,幾乎都是不用花費多少時間成本的。

更為重要的是,拼多多「拼」的模式,可以把傳統電商用戶個體對商家個體的「一對一模式」,升級為用戶群體對產業帶商家群體的「多對多模式」,從「一對一」到「多對多」,這種新模式對用戶而言,是擁有了「群體議價優勢」,而對商家而言則是擁有了「渠道走量優勢」。

在貨的銷售層面,拼多多平臺對很多商家而言,是0佣金0平臺費用的,平臺沒有廣告費、坑位費,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銷售平權,在此基礎上,再加上百萬補貼等政策,讓即使此前根本沒有任何觸網經驗的農民,也可以真正意義上實現「網際網路的連接」。

說了這麼多貨的方面的內容,再說場的方面。所謂的「場」,其本質上,是用戶接觸商品的「地點和時間」,以及當時情境和狀態,它是空間疊加時間的概念。在線下賣場,它可能是賣場的堆頭、醒目貨架位置等;而在傳統電商,它則可能是相應頁面的廣告位、推薦信息位等等。從線下到線上,傳統電商其實並沒有改變場的中心化特點,因為傳統電商,場景再細分、再構建也是有限的,中心化場景還是有著巨大的優勢。

而以拼多多為特點的新電商,讓一個一個的「用戶」變成了一個一個的「場」,讓「場」的精細顆粒度得到了最大化、根本性的提升,也讓場的去中心化運動得到最徹底的推進,這是因為人是無限的,人的六度關係連接是無限的,所以以人為「基本像素」的場景也是無限的。

最後說人的方面。實際上拼多多「最初一公裡」戰略裡,在「人貨場」的顛覆和再造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對「人」的改造。這方面,拼多多通過各種各樣的培訓、項目培養、多多大學、「人工智慧VS頂尖農人」數字農業種植競賽、「2020全球農創客大賽」等多種方式,讓以往的農民加速轉身,變成了新農人、農商、新農商等等。

此前,多多大學相關負責人就表示,「通過新農商機制,拼多多將重點探索如何讓農戶變農商,讓農村有現代化企業。只有讓農戶成為產銷研加工一體化的主體,才能實現人才鄉土化、產業持久化、利益農戶化。」

從IT大佬轉行賣農產品的吳阿東,到放棄綠卡回疆創業的趙閆,從殘障人士楊添財,到空姐何爽……越來越多的新農人、新農商,因為拼多多的「最初一公裡」戰略,其個人的激情和力量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發,在馬斯洛需求層級中,完成了從生理需求到自我實現的巨大飛躍。

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拼多多的雙循環體系

近年來TMT行業裡,馬斯克被很多人認為是最能繼承賈伯斯衣缽的。極具顛覆精神的馬斯克,非常推崇第一性原理。其表示,「我們運用第一性原理,而不是比較思維去思考問題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性原理的思想方式是用物理學的角度看待世界,也就是說一層層撥開事物表象,看到裡面的本質,再從本質一層層往上走。」PayPal、SolarCity、特斯拉、SpaceX……所有這些都是第一性原理下的產物。

第一性原理,說白了就是對事物本身及其發展演進的本質洞察。比如,對資產與費用的界定,拼多多並不是從財務定義的角度去看,而是從競爭本質去看,拼多多方面認為,「隨著時間流逝、對加深生意的護城河有利的往往是『資產』,時間越久對自己越不利的可以看成是『費用』。」

拼多多也不是從銷售層面去看待農村這一最底層的下沉市場,而是從產品或者說商品的全生命周期,去看待這一下沉市場,由此帶來的就不是簡單的「渠道下沉」,而是可以互相促進、良性發展、自我進化的兩個循環體系。

第一個循環體系,是在「最初一公裡」戰略的引導下,從產品的研發、種植、生產、營銷、到最終的銷售,每一步都實現了最優化。全鏈條的最優化帶來了質量、價格和體驗的全面領先,這些領先自然會帶來最大量的消費。這種消費的驅動力量,又會進一步被投入到研發、種植、生產、營銷、銷售中,由此形成第一個循環。

第二個循環,是下沉市場的人們,因為「最初一公裡」戰略,商品銷量徹底打破了時空限制,收入獲得了極大的提升,同時也切身體會到了拼多多給其生活帶來的巨大改變。這一群體在購買力和認知力都得到巨大提升之後,就會在內心深處有進一步觸網、去網上消費的內生動力,由此供給側的「最初一公裡」,就同時又成為了消費側的「最後一公裡」。從供給到消費,從消費再到供給,以始為終又以終為始,最終達致「供給側再造-收入增加-加大消費-供給側進一步變革……」,這是第二個循環。

今年以來,國家多次強調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拼多多的這兩個循環體系,和國家層面的內循環、雙循環戰略思想和頂層設計,其實是異曲同工的,只不過一個是家國的宏觀層面,一個是企業的微觀層面而已。

寫在最後

傳統電商的渠道下沉戰略,本質上是「售人以魚」,在只索取不賦能的情況下,往往收效不大;而新電商拼多多的「最初一公裡」戰略,自然不是「授人以魚」,也不是簡單的「授人以漁」,而是「先授人以漁,再售人以魚」。很顯然,任何一個市場,只有當人們先有「漁」的能力和收穫了,才會接著有「魚」的欲望和行動。而這種來自基本盤的、螞蟻雄兵式的欲望和行動,無疑將進一步改變中國電商的現有格局。

相關焦點

  • 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農產品上行是拼多多長期堅持的核心戰略
    拼多多在消費網際網路方面的創新,將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經濟復甦。例如大家以前很少在網上買農產品,因為農產品本身的特點制約了農產品電商化,那麼拼多多是怎麼解決這些問題的,通過農產品上行,把農產品賣出去,又如何深刻的改變了農業,下面我給大家做一次匯報。在今年3月份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拼多多每天的日均在途包裹數是5000萬個,5月份的時候達到6500萬個,增加了30%。
  • 爭做「腿上有泥」的新電商 拼多多開拓扶貧助農新路徑
    事實上,農產品在拼多多的火熱不僅停留在四川。拼多多年度扶貧助農報告顯示:2018年度,拼多多平臺農產品及農副產品訂單總額達653億元,較2017年的196億元增長233%。而據拼多多新披露的信息顯示,預計2019年平臺農(副)產品的上行規模將超過1200億元。
  • 「孔雀之鄉」雲南德宏與拼多多戰略合作 助力邊疆農產品上行
    7月11日,德宏州委副書記、州長衛崗攜手5位縣市長走進拼多多直播間,為百餘萬網友帶來最具特色的「德宏味」。同日,德宏州與拼多多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充分發揮德宏州資源優勢、區位優勢、產業優勢和拼多多新型電商平臺優勢、品牌優勢、大數據優勢,帶動德宏州農貨上行、培養農村新型電商人才、促進農業產業提質增效,助力德宏州產業升級,加快推進鄉村振興。
  • 拼多多發布農產品上行發展報告,「兩臺四網」戰略助力農業農村「新...
    隨著平臺用戶活躍度的持續提升,「一起拼大米」已經成為城市小區鄰裡間新的社交方式,並且升級出了「老鄉一起拼家鄉特產」的特殊消費形式。拼多多年貨節期間,三亞最大的「東北村」丹州小區門口,出現了幾十名「老鐵」,排隊領取家鄉黑土地出產的優質大米。 從吃得飽到吃得好,在拼多多的推動下,中國最廣大群眾的廚房消費加速升級。
  • 《農村電商人才報告》:2025年人才缺口將達350萬 拼多多正在成為...
    「以拼多多為代表的新電商,在推動農產品上行,孕育興農電商人才方面激發出一場真正的變革,拼多多正在成為中國最大的人才興農平臺和農產品電商的黃埔軍校」,2020年6月10日,中國農業大學智慧電商研究院發布《2020中國農村電商人才現狀與發展報告》(下稱「《報告》」),詳細分析政府、企業在推動中國農村電商人才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並對未來農產品上行電商人才需求作出預估
  • 拼多多為什麼沒有購物車?這可能是最全面的解答
    作者|於盛梅 來源|果膠商業觀察(ID:freesnowslide)2019年10月,拼多多市值超越京東,一躍成為中國電商第二極。拼多多的「百億補貼」乘勢而上,幾乎沒人能逃得掉拼多多的真香警告。近日團購特斯拉的新動作,又讓拼多多打破用戶在五環外的刻板印象,還有什麼是拼多多拼不成的?
  • 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農業數位化新基建大有可為
    本報記者 李靜 北京報導「在農村做農產品上行的『新基建』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很多不足,同時也看到了大量的機會。」 11月26日,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在《中國經營報》和中經未來主辦的「2020中經前沿科技與創新發展論壇」發言時表示。
  • 拼多多告訴你:家鄉的月亮也很圓!
    自2013年起,中國穩居全球第一大電商零售市場,交易規模和用戶數量遙遙領先其他任何國家。在這樣一個時代,農產品銷售自然不能沿襲過去的思路。姐弟三人積極轉型,成立了電商公司,在拼多多開了兩家店鋪,賣乾果和鮮果。如何縮短農產品銷售的中間環節,讓家鄉好貨,從田間地頭直達消費者餐桌?拼多多的「產地雲拼」模式給趙閆指點了迷津。
  • 為什麼建議新手開拼多多店?小飛魚電商為你獨家揭秘
    「今天你拼了嗎?」成為近兩年微信兩天的常用語之一。截止2020年拼多多作為一個依靠「農村包圍城市思路」,從淘寶,京東兩大電商巨頭夾縫中瘋狂滋生的電商黑馬,成為僅次於阿里巴巴、騰訊、美團的中概股第四大網際網路公司。拼多多崛起的背後,是電商市場大境滋生的結果。為什麼建議新手開拼多多店?
  • 拼多多(PDD.US):社交裂變與低價爆款鑄造第二大電商平臺 公司增長...
    「流量為王」(2015-2018年):C2B社交拼團模式起家,依託微信流量實現跨越式增長。2016年9月拼多多與水果自營電商「拼好貨」合併於2017年全面轉型社交電商平臺模式。在創立拼多多以前,黃錚有三次創業經歷,在遊戲和電商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在連續創業過程中積累了公司的核心團隊。
  • 如何理解拼多多的上市?拼多多為什麼能夠超越京東
    短短三年時間,拼多多匯聚了三億多用戶,過百萬賣家,建立起異類的、「拼」的線上電商生態。拼多多的增速,令人費解,但這又是確確實實的存在。阿里做到GMV千億,用了5年時間,京東用了10年,拼多多則在2017年做到了1412億人民幣GMV,這是這家公司成立的第二年。
  • 拼多多的護膚品是正品嗎?
    拼多多的護膚品我個人認為有正品,但是同時魚龍混雜,也有假冒品。如果你對此不介意或者說你能完全保證你買的護膚品是正品的話,那麼可以選擇購買。拼多多作為近些年興起的電商購物平臺,目前受眾已經超過了好幾億人。
  • 拼多多、雲集、愛庫存,社交電商的三駕馬車有啥不同?
    01第一家純粹的社交電商拼多多上市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喊了多年的社交電商,終於迎來了第一股!這是有標誌性意義的。能夠從眾多社交電商中殺出來,第一個衝到公開資本市場,拼多多實數不易,而在拼多多之後,還有多家社交電商,發展形勢很好,比如雲集、愛庫存等,他們誰能成為拼多多之後第二個上市的社交電商呢?
  • 解構電商龍頭:拼多多、淘寶五維度對比分析 - 未來智庫
    流量獲取上:(1)2013 年後阿里打通線上線下,通過阿里大生態系統多方面為核心電商 平臺導流,而電商平臺流量也反哺阿里生態,形成「1+1>2」的良性協同效應。 (2)2018 年全面重啟聚划算,下沉低線市場。拼多多模式:「去中心化」,社交引流,極致低價 拼多多成長於流量紅利接近尾聲、獲客成本高企的背景之下。
  • 清華大學課題組發布研究報告 拼多多模式重塑中國農業產業鏈,催化...
    6月11日,清華大學課題組發布《新電商重塑中國農業產業鏈發展研究報告》(下稱「報告」),報告認為,近年來,以拼多多為代表的新電商平臺在農產品上行領域加快實踐,正在帶動舊日低效、高耗損、高成本的農業傳統體系重構,通過催化「雲農業」發展,促進農產品現代化生產機制的建立與發展。
  • 拼多多Q3財報
    11月12日,拼多多發布2020年Q3財報,本季度營收142.1億元,市場預期122.05億元,同比增長47%。月活躍用戶為6.434億,去年同期為4.296億,同比增長50%。相比之下,阿里三季度月活用戶為8.81億,拼多多進一步逼近。
  • 一度智信|拼多多開店是真的嗎
    隨著拼多多開店越來越火,有很多人都想在拼多多開一家屬於自己的網店。但是很多人會擔心,問一度智信小編,拼多多開店是真的嗎?今天就來了解一下。1、拼多多開店是真的嗎拼多多成立時2015年9月份,是一家專注於C2B拼團的第三方社交電商平臺。
  • 拼多多狄拉克:農產品電商需在標準化、專業物流方面尋求突破
    新京報訊(記者 秦勝南)11月26日,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在2020搜狐財經峰會上表示,在農產品上行中,電商平臺需要在農產品標準化和專業的物流產業鏈上尋求突破。「電商平臺早期比拼的是消費端模式的創新,隨著創新加大,農產品電商發展必須向深水區開進,要上行到農產品上遊、在種植端進行改變,才能更好滿足消費需求。」狄拉克認為,農產品上行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農產品標準化,但這也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中國幅員遼闊,氣候地理環境差異大,很難制定全國通用的標準,但我們可以制定區域性的標準。」
  • 拼多多上的AJ香不香?
    在拼多多「百億補貼」專區,最靠近入口的商品類目不是3C數碼,也不是美妝,正是潮鞋。拉取這波有著超強消費能力的年輕群體,拼多多逐一出手。拼多多還明確表示了,2020年全年將拿出10億元現金,對潮鞋進行持續、不設上限的補貼。拼多多的潮鞋館內不僅可以買鞋,也向個人賣家提供潮鞋售賣渠道。功能近似得物、NICE等垂直球鞋電商。潮鞋館內數百款潮鞋的補貼力度在10%至25%之間。
  • 拼多多助農直播走進陶淵明故裡,書記總編帶火「最有詩意直播」
    「等到德安種植的隆平超級稻豐收後,我們也會鼓勵農戶通過電商平臺去銷售,讓全國各地的網友們都能夠嘗到來自袁隆平故鄉的新鮮超級稻米!」熊晉喜認為,隨著農業生產效率提升和農業產業升級,德安縣的優質農產品必然要開拓更寬闊的銷售渠道,今後將會加強與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的合作,大力推進德安農特產品網絡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