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做「腿上有泥」的新電商 拼多多開拓扶貧助農新路徑

2020-12-01 四川日報

  • 「多多農園」希望「把利益留在農村,把人才留在農村」。


    拼多多聯合11所中國高校舉辦的「農業科技創新與豐收中國」論壇在雲南昆明舉行。


    新電商平臺拼多多探索出一套全新的助農體系。


    拼多多「農貨節」上,1萬單會理石榴即被消費者搶購一空。


        

      2019年8月,拼多多創新性舉辦「農貨節」,四川區域的表現讓人眼前一亮。
      作為水果大省,四川在為期12天的「農貨節」中,成為受消費者歡迎的水果輸出地之一。其中,參加「秒殺萬人團」的一萬單四川會理石榴,7小時即被消費者搶購一空,成為此次「農貨節」最快售罄的「萬人團」商品。一款產自攀枝花的凱特芒果銷售額穩居全平臺所有參加活動商品前10位。受益於水果的熱銷,全省賣出訂單量和成交訂單金額均列全國前5名。
      事實上,農產品在拼多多的火熱不僅停留在四川。拼多多年度扶貧助農報告顯示:2018年度,拼多多平臺農產品及農副產品訂單總額達653億元,較2017年的196億元增長233%。而據拼多多新披露的信息顯示,預計2019年平臺農(副)產品的上行規模將超過1200億元。
      據了解,作為新電商的開創者,拼多多著力構築「腿上有泥、身上有土」的平臺,與農村發展緊密結合,正從「上」、「下」、「廣」三個層面開拓新的助農體系,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目幸 文/圖

    農貨上行,持續保障鄉村發展原動力
      9月24日,拼多多宣布,擬發行8.75億美元可轉換優先債券。
      拼多多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發行所得款項將主要用於平臺研發投入和新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中國大型的農產品上行平臺之一,拼多多將繼續大力投入農業科技研發和農產品上行體系建設,加速推動中國農業現代化進程,為農業生產者和平臺4.83億消費者創造更多價值。
      該負責人表示,此次發行所得款項將主要用於平臺研發投入和新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基於龐大且日益增長的農產品訂單,以及平臺領先的技術實力,拼多多正致力於打造覆蓋全國主要農產區的一體化上行模式,大幅提升國內農產品流通環節的效率,推動覆蓋產區加速現代農業建設進程,帶動中國邊遠地區實現產品上行和產業下沉。
      在宣布本次發行的前一天,拼多多聯合11所中國高校共同舉辦了首屆「農業科技創新與豐收中國」論壇。該論壇為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的主要載體之一,旨在通過創新技術和模式探索,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作出積極貢獻。
      拼多多農業農村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雷介紹,拼多多最早通過農產品起步,通過科技創新推動大規模農貨上行,是平臺的長期核心戰略。拼多多的農貨上行工程,基於一套需求側推動流通側和供給側變革的全新體系。通過分布式AI技術和商品流模式,拼多多在短時間內聚集海量需求,從而迅速消化掉大批量的當季農產品。
      更早期的公司資料顯示,拼多多創立初期就發現「拼」的模式能在短時間內聚集海量需求,迅速消化掉大批量的當季農產品,為農業突破「小而散」的短板給出了新的答案。中國大部分農產區尤其是貧困地區的地理條件複雜,以「小農」模式為主,這些產區分布在天南海北,農產品的成熟期又相對短暫,如何精準匹配生產與需求,在時間和空間上形成歸集效應,從而幫助貧困地區形成長效穩定的產銷機制,讓拼多多看到了努力的方向。
      據介紹,拼多多大力傾斜資源和技術,持續完善「拼」的模式。期間,平臺創新打造「農貨智能處理系統」,輸入各大產區包括地理位置、特色產品、成熟周期等信息,經由系統運算後,將各類農產品在成熟期內匹配給消費者。
      以2018年度為例,平臺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者,累計農產品及農副產品訂單數逾9億筆。其中,僅上海地區便消費此類產品約11萬噸,多次出現同個小區通過「拼單」方式包下一片果園的盛況。
      通過「拼」的模式,拼多多為分散的農產品整合出了一條直達4.83億用戶的快速通道。經由這條通道,吐魯番哈密瓜48小時就能從田間直達消費者手中,價格比批發市場還便宜;以前一度滯銷的河南中牟大蒜,現在打包賣到了北京,價格只有超市的四分之一。經由這條通道,平臺將全國貧困縣的農田與城市的寫字樓、小區連在一起,成功建立起了一套可持續扶貧助農的機制。

    產業下沉,助力構建鄉村發展新格局
      2018年,拼多多平臺累計誕生13款銷售過百萬的冠軍農貨單品。超過600款銷量10萬+的爆款農貨單品。由此,孵化出了一批帶有地理標誌的新農貨品牌。
      拼多多農貨報告顯示:銷量過百萬的「冠軍農貨」中,雪蓮果、芒果、百香果、大蒜、小黃姜等名列前茅。此前,百香果和雪蓮果並非傳統消費類水果,在「拼農貨」體系的推動下,此類水果已經成為「北上廣深」等消費者的新寵。2018年度,包括黃姜、大蒜、芒果等在內的單筆金額超千元的農產品訂單逾10萬筆,採購方多為線下餐飲連鎖品牌以及食品加工類企業。該項數據表明,拼多多「農貨上行」體系,已經成為部分線下產業的固定原材料採購源。
      隨著農產品需求量的攀升,區域性農副產品產業實現快速升級,鄉村車間、縣域加工產業集群扎堆湧現。拼多多農貨報告顯示,2018年度,平臺新增林特花卉苗木等特色農產品商戶超8萬家,絕大部分註冊地址為農村地區。
      產業的下沉,也為鄉村人才的回流帶來了幫助。截至2018年底,拼多多已累計帶動62000名「新農人」返鄉,平臺及「新農人」直連的農業生產者超過700萬人。
      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新電商與農業科技創新」論壇上,就有一名「90後」農村青年創業者獲得了新農電商成長獎,他是四川省成都百悅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創始人、總經理楊添財,不久前還入圍了第十一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
      楊添財表示:「我們是在2018年入駐拼多多平臺的,在短短的幾個月就實現了數千萬元的銷售額,在2019年有望突破億元的目標,感謝拼多多給予這樣的平臺,讓我們發揮出自己的價值。」
      2019年,拼多多還創新性推出了「多多農園」項目,其邏輯在於直接觸達農產品的生產環節,並且帶去資金、技術、加工鏈條和訂單,這是一條從消費端「最後一公裡」和原產地「最初一公裡」的直連。它的目的是在為4.83億消費者提供平價高質農產品的同時,更快速有效探索農業產業新模式,減少中間環節,讓農戶成為全產業鏈的利益主體。事實上這也是帶動產業下沉的創新性變革。
      拼多多通過產業下沉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還為各地消費者帶去了更有品質的生活。
      2019年春節期間,四川省巴中市一個小山村,30多戶村民通過網購第一次吃到了波士頓龍蝦、南極冰魚、智利三文魚頭等來自全球的海鮮產品。隨著拼多多新電商模式的普及,不同地區的消費信息與渠道鴻溝被有效抹平。據悉,這次村民集體拼購的99元海鮮大禮包正是拼多多年貨節活動期間熱銷商品之一,推動海鮮直達全國。

    覆蓋更廣,聚焦「三區三州」讓扶貧更精準
      拼多多的扶貧助農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底,拼多多平臺註冊地址為國家級貧困縣的商戶數量超過14萬家,經營類目以農產品和農副產品為主,年訂單總額超過162億元。其中,註冊地址為包括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省藏區,甘肅臨夏州、四川涼山州和雲南怒江州在內的「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的商戶數量為24555家,相關訂單總額達9.35億元。在農貨新供需模式下,消費扶貧已經成為建設長效扶貧機制的重要抓手。
      助推打贏脫貧攻堅戰。2018年度,「拼農貨」傾斜大量資源,對「三區三州」地區進行定點扶持。2018年12月,拼多多與新疆巴楚縣人民政府籤署電商扶貧戰略合作協議,投入扶貧資金,與當地政府共同建立「拼多多扶貧車間」,支持企業購買相關的生產設備以擴大生產規模、優化生產供應鏈並開發衍生產品。同時,拼多多將重點聚焦「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與當地政府共建10-20個扶貧車間。2018年以來,在上海市扶貧辦的指導下,拼多多陸續與雲南省、西藏日喀則市、青海果洛州等地籤約,全力推動深度貧困地區農貨上行。
      在拼多多今年重點打造的「多多農園」項目中,「三區三州」也是重點覆蓋的區域。據悉,未來5年內,拼多多將在雲南等地落地1000個「多多農園」示範項目,主要覆蓋西南地區和西北地區。目前,該項目已經陸續落地雲南怒江州、保山市、文山州、臨滄市等地。這被業界認為是一次網際網路企業助力中國農業變革的創新實驗,有助於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 相關焦點

    • 阿壩州長攜13縣長拼多多直播助農180萬網友觀看
      此次活動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首個匯集全部地區縣(市)長的消費扶貧大聯播。州長楊克寧表示,「與拼多多聯合舉辦『淨土阿壩』消費扶貧直播節,旨在認真落實中央、省、州關於『脫貧攻堅助農增收』的決策部署,讓特色產品對接更大的線上市場,讓電商扶貧惠及更多貧困群眾,讓線上直播發揮出更好的綜合效益,全力促進群眾增收,切實鞏固脫貧成果,真正實現同步奔康」。
    • 縣長組團直播助鹽源「冰糖心」蘋果上市 48萬拼多多網友圍觀、下單...
      鹽源縣「電商扶貧蘋果專場直播」同期開啟,鹽源縣委常委、副縣長廖流波,鹽源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吳簫與鹽源致富帶頭人、蘋果種植戶一同進入拼多多直播間,向平臺消費者推介鹽源蘋果。消費扶貧一頭連著扶貧產業,一頭連著消費市場,是緩解扶貧產品滯銷賣難、促進扶貧產業持續發展的有效舉措。鹽源縣地處大涼山深處,隸屬於涼山彝族自治州,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直到今年2月才成功實現脫貧摘帽。
    • 清華大學課題組發布研究報告 拼多多模式重塑中國農業產業鏈,催化...
      6月11日,清華大學課題組發布《新電商重塑中國農業產業鏈發展研究報告》(下稱「報告」),報告認為,近年來,以拼多多為代表的新電商平臺在農產品上行領域加快實踐,正在帶動舊日低效、高耗損、高成本的農業傳統體系重構,通過催化「雲農業」發展,促進農產品現代化生產機制的建立與發展。
    • 西寧副市長拼多多「雲擺攤」帶貨青海藏區特產,超55萬人圍觀
      「你拼的每一單,都在助力消費扶貧。」6月9日,青海省西寧市副市長楊小民在拼多多平臺上直播帶貨,希望網友們踴躍拼單,支持藏區消費扶貧。為助力打贏「三區三州」脫貧攻堅戰,西寧市政府當日聯合中國青年報在拼多多平臺上,舉辦主題為「『雲』觀夏都好物,『線』嘗高原饋贈」的助農扶貧公益電商直播活動。
    • 拼多多發布農產品上行發展報告,「兩臺四網」戰略助力農業農村「新...
      截至目前,「多多農園」已在雲南省保山、文山、楚雄、臨滄、怒江、曲靖,以及新疆喀什等地共落地9個扶貧興農項目。 雲南文山項目中,由「新農商」開設的店鋪在拼多多年貨節期間售出超過30噸雪蓮果,貧困戶年收入實現翻倍以上增長。
    • 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農產品上行是拼多多長期堅持的核心戰略
      上午的會議探討宏觀經濟形勢,分析「雙循環」下的新經濟格局,展望變革期的中國與世界。下午的會議聚焦企業,探尋產業升級之路,分享後疫情時代如何重振消費。在下午的峰會中,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出席並發表了題為「拼多多如何重構農產品消費」的演講。拼多多提出了農地雲拼的方式,將分散的生產和生產的需求拼在一起,並通過超短鏈算法推薦、農地雲拼一系列的技術和模式的創新助力農產品線上銷售。
    • 被母嬰品牌「盯上」的拼多多,史努比兩天「拼掉」一個月貨
      史努比童裝的員工都穿上了雙十一「戰甲」「拼天拼地就在就在雙十一,多多業績勇攀第一」,「全力備戰雙十一,爭做拼多多母嬰第一」,類似的激勵標語在倉庫隨處可見。雙十一期間,員工都穿上了紅色的馬甲,一側印著「SNOOPY」,另一側是拼多多的標誌。雖然在其他電商平臺也有店鋪,但從史努比童裝的準備來看,拼多多無疑是他們現階段最重視的平臺。「老樹開新花」的史努比史努比首度登場於1950年美國的《花生漫畫》,今年正好70歲。
    • 《農村電商人才報告》:2025年人才缺口將達350萬 拼多多正在成為...
      「以拼多多為代表的新電商,在推動農產品上行,孕育興農電商人才方面激發出一場真正的變革,拼多多正在成為中國最大的人才興農平臺和農產品電商的黃埔軍校」,2020年6月10日,中國農業大學智慧電商研究院發布《2020中國農村電商人才現狀與發展報告》(下稱「《報告》」),詳細分析政府、企業在推動中國農村電商人才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並對未來農產品上行電商人才需求作出預估
    • 電商的「最初一公裡」,拼多多的農行品上行哲學
      電商行業也是如此。一開始人們以為電商是贏在「最後一公裡」,也即市場觸角越大、下沉得越深入,贏得競爭的機會越大。然而拼多多的崛起甚至是逆襲,讓人們終於意識到電商行業其實是贏在「最初一公裡」。早在2018年,拼多多提出了深耕農業「最初一公裡的」戰略。
    • 拼多多、雲集、愛庫存,社交電商的三駕馬車有啥不同?
      01第一家純粹的社交電商拼多多上市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喊了多年的社交電商,終於迎來了第一股!這是有標誌性意義的。能夠從眾多社交電商中殺出來,第一個衝到公開資本市場,拼多多實數不易,而在拼多多之後,還有多家社交電商,發展形勢很好,比如雲集、愛庫存等,他們誰能成為拼多多之後第二個上市的社交電商呢?
    • 拼多多(PDD.US):社交裂變與低價爆款鑄造第二大電商平臺 公司增長...
      在創立拼多多以前,黃錚有三次創業經歷,在遊戲和電商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在連續創業過程中積累了公司的核心團隊。相較於傳統電商產業鏈,拼多多C2M模式以拼團帶來的規模化的需求促進供給側的改造,實現對上遊供應鏈各環節的深度參與,進一步鞏固「低價」這一核心優勢。而基於一定用戶數據和用戶規模基礎上,拼多多供給端改造漸入佳境,持續推進新品牌計劃、拼農貨等項目。
    • 拼多多的必然之路
      根據新電商平臺拼多多於11月12日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截至9月底,平臺年度活躍買家數達7.313億,同比增長36%,一年強勁增長了1.95億活躍買家。其中,第三季度單季增長了4810萬。 第三季度,拼多多App平均月度活躍用戶數達6.434億,較去年同期增長50%,單個季度大漲7460萬。
    • 估值上百億的拼多多 為什麼被淘寶點名成新的假貨聚集地?
      2、拼多多正在威脅淘寶的電商生態  雖然一直以來淘寶都掌握著網際網路最多的電商流量,但是隨著貓狗大戰的深入以及「二選一」政策的落實,淘寶以及天貓的流量一直都很緊張。在一二線城市當中,阿里系的流量不斷地被京東吞噬。如果阿里系想要撬動更多流量,就必須開拓三四五線城市以及農村的這部分沉睡流量。
    • 解構電商龍頭:拼多多、淘寶五維度對比分析 - 未來智庫
      社交電商基於社交平臺,通過人與人直接溝通獲客,用拼團、砍價、 UGC/PGC 內容導購、KOL 社交等方式鼓勵用戶間轉發商品連結,從而病毒式獲取流量, 有很強互動性、趣味性和一定的成癮性,獲客成本低、用戶粘性強。按照引流方式不同, 社交電商分為四大類:拼購型(如:拼多多)、內容/導購型(如:小紅書)、KOL 社交型 (如:貝店、雲集、愛庫存)、商城服務型(如:有贊)。
    • 拼多多上的AJ香不香?
      早在2019年下半年起,拼多多官方推薦官Lynn不僅多次在「Lynn的正品好貨群」推薦拼多多潮鞋專場活動,還運營起了專門的潮鞋群,AJ、椰子在平臺上新後,Lynn都會第一時間通知社群成員。今年4月的拼多多「潮鞋玩家日」,超過600款潮鞋在百億補貼下以全網最低價銷售。
    • 電商扶貧創建中國式扶貧新範本 顯示電商經濟強大輻射力
      電商扶貧,不是簡單地把農產品搬到網上,更在深層次地倒逼農業產業轉型升級,進而擴展到其他相關領域,創建出中國式扶貧的新範本。領先的中國電商以強大的技術優勢,運用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新一代科學技術,率先實現了新基建的運用場景,也顯示出中國電商經濟強大的輻射力。這個新的大規模扶貧方式正在讓偏遠和貧困加速消失。
    • 更學教育電商:拼多多上的正品險是真的嗎?
      拼多多因為一開始走得就是符合二三線城市的消費者群體需求的路線,所以,對於商品都是比較看重價格低的,但是,對於商品的質量可能不是那麼的重視,所以就導致了拼多多在一開始的時候,在大眾的口碑不是太好。但是,現在隨著拼多多的發展越來越好,平臺各方面的管理也越來越嚴格了,對於很多的賣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
    • 拼多多為何撬不動電商直播MCN機構
      拼多多相關負責人表示,第一期入駐已經結束,還沒有入駐的機構,可以「加上微信,慢慢聊」。 在入駐的門檻上,多多直播除了相關資質外,「需要過往在其他平臺有較豐富的電商經驗(期望主播數量在10-20人左右)。這「特殊」的入駐條件,多少有點「挖牆腳」的意思。 按照常理,多數MCN會多平臺運營,多頭下注,然後根據實際效果,動態調整運營投入的重點。
    • 美團拼多多挑起社區團購新戰事,誰能「見血封喉」?
      以低價促銷,最先浮現腦海的是拼多多,低價策略使得拼多多順利實現「農村包圍城市」,成立僅五年便已經躋身三大頭部電商之列。而美團實現低價促銷,利用地推人員進行「光速傳播」的意圖何在呢?有業內人士稱,美團正在以低價策略切入社區團購,而拼多多在不久前也上線「多多買菜」。
    • 拼多多助農直播走進陶淵明故裡,書記總編帶火「最有詩意直播」
      近年來,德安更是積極擁抱新業態,通過政府引導和幫扶,越來越多農戶搭上電商快車,在拼多多等電商平臺銷售德安農特產品,不僅讓德安農特產品走進千家萬戶,更是為農戶們找到了一條致富增收之路。▲縣委書記、媒體總編聯袂帶貨,德安土雞蛋、姜脯、金絲皇菊、吉事達鍋具等秒殺產品被瞬間搶空。作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鄉,德安縣近年來大力推進隆平高產超級稻的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