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為什麼沒有購物車?這可能是最全面的解答

2020-11-29 前瞻網

作者|於盛梅 來源|果膠商業觀察(ID:freesnowslide)

2019年10月,拼多多市值超越京東,一躍成為中國電商第二極。拼多多的「百億補貼」乘勢而上,幾乎沒人能逃得掉拼多多的真香警告。近日團購特斯拉的新動作,又讓拼多多打破用戶在五環外的刻板印象,還有什麼是拼多多拼不成的?

從淘寶京東轉戰拼多多的朋友會驚奇發現,拼多多竟然沒有設置購物車!對這個設置,有的用戶表示無購物車簡直是催買利器,也有用戶表示特別不方便,難以適應。

方便、催買神器

不能一鍵結算、難用、不好

拼多多為什麼沒有購物車?這不僅僅是產品邏輯的問題,更是消費習慣與文化的問題,下面我們層層深入,探究一下其中奧秘。

當我們說起購物車時,我們在說些什麼

說起購物車,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電商平臺上那個讓人牽掛的頁面。購物車這一概念最早來自於線下的零售實體,為方便顧客購買多件商品或大件商品所設,是一個提升消費體驗的工具。而電商平臺的購物車,最直觀的功能也是方便多件商品結算。

除了結算功能,購物車開闢了促銷的新天地——在線交易有了真正意義上的訂單概念,滿N件包郵/滿M元包郵的運費模板應運而生。促銷的玩法也更加多樣,滿減、滿折、滿贈、M元N件等花樣繁多的手段讓人眼花繚亂。

剁手黨們每年雙11都鬥智鬥勇,只為在博弈中完成最優的購物決策。殊不知正是購物車的存在,構成支撐各類促銷活動的底層邏輯。

和雙11一樣,購物車已經從一個簡單的營銷工具,轉變成了一個消費主義的象徵符號。購物車有時候更像是一個願望清單,想買的東西,加進去;中意的好物,加進去;猶豫的商品,加進去。

在理性思維的框架裡,購物車應該是空的。然而大多數情況下,每個人的購物車都有存貨,購物車已經承擔了收藏夾的相似職能。先不著急,下一步就買了。

相比於收藏夾,購物車中位置有限,能躺在購物車裡的商品一定都是優先級較高的。這也體現出購物車的冷靜作用,先不買,我還可以等等。因此「清空購物車」就類似於完成你的願望清單,講起來也多了幾分豪氣。

購物車的另一個營銷優勢來自稟賦效應。行為經濟學中稟賦效應是這樣定義的:當個人一旦擁有某項物品,那麼他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未擁有之前大大提高。當我們把商品加入購物車中但未結帳時,已經產生了一種虛擬的所有權,當把商品從購物車中刪除時,會產生一種切切實實的損失感(損失厭惡)。為了避免這種損失感,大家可能會選擇清空購物車。

拼多多沒有購物車的幾個原因

1、拼團快速購買,消除比價憂慮

拼多多雖然無法讓你體驗清空購物車的爽感,但可以引導你感受說買就買的暢快。拼多多的核心邏輯是拼團,發起拼團或參與其他拼主的拼團,即拼即買的路徑下購物車顯得贅餘,失去了原有的場景價值。

在單品購物決策的場景下,用戶的購買決策流程如圖:

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是購買方案評價。簡單說就是貨比三家,看看性價比,或者同款商品比較不同店家的價格。這個過程一般是在購物車中進行,對比一目了然。

沒有了購物車,比價的場景可能就只發生在搜索產品後的瀏覽頁面中,從而緩解決策前夕的比價焦慮,也直接消除了在購物車裡進行的二次決策。購物鏈路上的縮短,大大提升了單品交易效率。而拼單頁面的實時購買狀態,也利用了用戶潛意識的從眾心理,進而促進拼單。

當然,比價焦慮雖有緩解,但發起拼單後的「待分享」焦慮不會缺席。這個機制會鼓勵用戶將產品分享給朋友進行下單,實現流程上的交易裂變。

2、收藏夾,深藏功與名

沒了購物車,很多人詬病拼多多的一點就是單買單結,購買多個商品一點也不方便。

然而,拼多多的收藏夾有一鍵結算的功能,一件結算所購買的商品都是發起拼單的起始狀態。收藏夾深藏功與名,承擔著購物車最基礎的,合併結算的功能!

從logo的設計上也能看出端倪。淘寶和京東的收藏夾是簡簡單單的幾個字符,而拼多多收藏夾logo外形是購物袋,內裡是小心心。魔鬼真的藏在細節裡!

拼多多、淘寶、京東各自的收藏夾視覺

正如上一節對購物車功能分析的那樣,購物車與收藏夾在某種程度上的功能是一樣的,微小差別是購買動機的強弱。購物車裡的東西離付款總差臨門一腳,反觀沒有購物車的拼多多,收藏夾來實現多件購買,拼著買的機制配合著低價的商品本質讓拼多多平臺的效率更高。

3、降低購買難度,易於成交

一切都還得從下沉說起。拼多多是典型的「農村包圍城市」戰略,它早期的主力用戶有很多是之前沒接觸過主流電商的中老年用戶。以產品思維來看,優化購買體驗就是要從簡化流程開始,去掉理解成本高的步驟極為重要。

「下沉市場的用戶平時去購物,並不是在大型超市裡推著購物車買,基本上的購物場景都集中在小賣部或者小型超市等,購物車會增加他們的認知成本。另外,這也與拼多多的產品屬性有關,它的理念是價格現在就很優惠,不用再看了,立刻就下單,減少一個操作頁面,就減少了一個流程的流失率。」關於拼多多為什麼沒有購物車的話題,網友YY這樣分析道。

的確,初期打開局面很重要的是減少認知成本,降低識別噪音。無論是直截了當的頁面設計,還是沒有購物車的產品結構,足夠簡單才能足夠快,周轉率高起來之後成交量才會提升。這也是拼多多區別於淘寶京東的明顯特點。

從」人貨場「的框架分析,拼多多的分享拼單、朋友圈砍價、拉人攢紅包等玩法都需要與好友溝通配合,加強了用戶之間的互動共振。貨也更加貼近功能需求,低價便宜。用戶們以」拼「為連接形成獨特的場,在拼購的場中,購物車沒有存在感。拼多多更進一步的做好了人的連接,而淘寶京東的購物車促銷模式中似乎單打獨鬥要更多些,近年出現的雙十一蓋樓蓋蛋糕類的組團活動也是在強化人之間的連接。

4、極致的單品思維

底層思維決定平臺的意識形態。拼多多是典型的單品運營思維,沒有購物車,和淘寶京東這種傳統電商平臺的購物車對比,追求單個SKU的銷售、評價、運營更加精細化,目標是單品爆款。

正因精細化的單品戰略,拼多多的店鋪裡的SKU相比於淘寶京東會更少一些。同類目的拼多多商家單品數量要遠低於淘寶,這也直接造成了對購物車的依賴不強。

拼多多在商品選擇上更偏向於低價策略,而這種低價並非一種幹預或引導,而是用戶點擊、購買、瀏覽的結果。拼多多更像是線上版本的Costco,算法技術相當於買手,不斷收集用戶需求,推薦更合適的產品。

要知道拼多多2018年的訂單總量就已經超過京東,原因正是極致單品思維下高速的周轉。拼多多作為電商後進者,在鏈路上也有自己獨特的走向,更貼近本質與性價比。推出的百億補貼也大多是和品牌的授權商合作,不玩噱頭,直接降價。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拼多多的枯燥是樸實無華的。

拼多多、京東、阿里巴巴的消費鏈路,來源:招商證券

拼多多的運營哲學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曾經在《財經》雜誌的採訪中說「拼多多起來之後,京東、唯品會、蘑菇街都實驗過相似模式,對於他們來說,拼團不過是一個創造GMV增量的工具;而拼多多是人的邏輯,我們通過拼團了解人,通過人推薦物,後期會過渡到機器推薦物。拼多多APP裡幾乎沒有搜索,也不設購物車,你可以想像把今日頭條下的信息流換成商品流就是拼多多。」

不設購物車,淡化搜索,商品即內容,價格即流量。簡單的變化,重構了電商平臺的商業邏輯,拼多多的運營哲學的確耐人尋味。

拼多多並不想成為下一個淘寶或者天貓,新的用戶交互形式讓它成為了最接地氣的電商平臺。拼多多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拼多多的年度活躍買家已經達到了6.28億。「3億人都在拼」的廣告語應猶在耳,而如今用戶已經翻了一番。滄海桑田,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力量阻止拼多多繼續前進。

拼多多的野蠻生長自下而上,百億補貼的大動作之後,又推出了省錢月卡發展會員制,旨在進一步提升用戶粘性與復購率。在GMV上超越京東、逼近淘寶,並且在2021年左右即將實現盈利。後疫情時代消費習慣的改變,消費理性的回歸也給拼多多留足了機會。拼多多「徵服新領土」的速度已經難以預料,天花板的高度也難以估量。

網際網路巨頭中,拼多多的爭論也一直是最大的。低價是蜜糖也是毒藥,一方面低價更貼近性價比需求,另一方面低價帶來劣質商品的刻板印象。補貼獲客的模式也被唱衰,也有人質疑拼多多的商業模式是否可持續,更有甚者將它與瑞幸咖啡類比。拼多多的突圍之路,任重道遠。

落點回到購物車,有趣的是淘寶的購物車也是07年才橫空出世。隨著進一步的業務拓展,拼多多是否也會添加購物車功能呢?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參考資料

《電商技術解密之購物車》DearNicole

《拼多多崛起的深度復盤》怪盜團團長裴培

《阿里VS京東VS拼多多:三大平臺之對比分析-分級、競爭、進化-2020.5》招商證券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果膠商業觀察(ID:freesnowslide),作者:於盛梅

本文來源果膠商業觀察,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拼多多怎麼一次購買多個商品——類似購物車功能
    在網上購物的時候,如果需要購買多個商品;總是不會一個一個商品購買,那麼拼多多要怎麼一次購買多個商品呢?#拼多多拼多多工具:品牌型號:手機 華為 nova 4e系統版本:安卓系統 V10.0.0.163軟體版本:拼多多 V5.46.0步驟:1、打開手機上的拼多多軟體,登錄好帳號
  • 為什麼建議新手開拼多多店?小飛魚電商為你獨家揭秘
    「今天你拼了嗎?」成為近兩年微信兩天的常用語之一。截止2020年拼多多作為一個依靠「農村包圍城市思路」,從淘寶,京東兩大電商巨頭夾縫中瘋狂滋生的電商黑馬,成為僅次於阿里巴巴、騰訊、美團的中概股第四大網際網路公司。拼多多崛起的背後,是電商市場大境滋生的結果。為什麼建議新手開拼多多店?
  • 如何理解拼多多的上市?拼多多為什麼能夠超越京東
    短短三年時間,拼多多匯聚了三億多用戶,過百萬賣家,建立起異類的、「拼」的線上電商生態。拼多多的增速,令人費解,但這又是確確實實的存在。阿里做到GMV千億,用了5年時間,京東用了10年,拼多多則在2017年做到了1412億人民幣GMV,這是這家公司成立的第二年。
  • 電商的「最初一公裡」,拼多多的農行品上行哲學
    然而拼多多的崛起甚至是逆襲,讓人們終於意識到電商行業其實是贏在「最初一公裡」。早在2018年,拼多多提出了深耕農業「最初一公裡的」戰略。戰略實施以來,以農戶為利益主體,以農村為根據地,以農業為改造對象,通過原產地「最初一公裡」和消費端「最後一公裡」和直連這一切入點,在農村構建起了新時代電商的基礎設施,讓農業產業迎來了跨越式的升級。
  • 閃電赴美招股,拼多多到底為什麼會火?
    就在這個時候,拼多多還被傳出下周赴美提交上市文件的消息。今天(6月29日)還有投行向新京報證實這一傳聞。圍繞備受熱議的拼多多,可能還有幾個最基本的問題需要解決:便宜但是「沒好貨」,人為什麼還會在拼多多上買東西?賣家們又為什麼會在拼多多上開店售賣?而拼多多本身廣受爭議的原因又是什麼?
  • 為什麼拼多多的東西如此廉價?是假貨嗎?原來暗藏這兩點「貓膩」
    然而,眾所周知,拼多多如雨後春筍般崛起,並在短時間內迅速成為國內電商行業的巨頭,給予我們的生活帶來一些新鮮感。為什麼拼多多的東西如此廉價?是假貨嗎?原來暗藏這兩點「貓膩」! 目前,國內三大最知名的電子商務公司是淘寶天貓,京東和拼多多。
  • 估值上百億的拼多多 為什麼被淘寶點名成新的假貨聚集地?
    一、拼多多為什麼成了阿里的點名對象?  時間回到兩年前,拼多多還只是一個依靠微信公眾號起家的初創公司,名不見經傳。可是短短的兩年,這家創業公司已經完成B輪融資,估值也達到了驚人的百億級,儼然成為獨角獸公司。  2017年12月,拼多多在綜合電商APP滲透率排行榜中位列第三,僅次於淘寶和京東。
  • 拼多多遠程刪除照片被手機系統檢測到,客服:沒刪,補償代金券
    原創不易,請勿抄襲和搬運文/DT科技咖這段時間以來,拼多多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很多話題都引起了極高的熱度。近日,有網友爆料稱拼多多APP將其手機相冊裡的照片刪除,被手機系統檢測到。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農產品上行是拼多多長期堅持的核心戰略
    狄拉克透露,今年拼多多的農產品GMV會超過2500億元,將保持每年三位數的增長。談及未來,狄拉克表示,拼多多正致力於建設農產品專用的物流體系,在補足農業老基建的同時,拼多多還在積極探索農業數位化新基建。下附演講全文:非常高興在2020這一不平凡的年尾,在搜狐的組織下,大家來到北京,和各位企業家進行交流。今天的主題是「後疫情時代的消費重振」。
  • 新手怎麼無貨源開拼多多店鋪?拼多多無貨源開店,拼多多貼牌!
    拼多多自2015年成立到2018年上市可謂是發展極其迅猛,在短短3年時間就徹底刷新了人們對於電商的傳統認知。公司資本的增長肯定得益於用戶群體的增長,拼多多的廣告,從「1億人都在用」變成「兩億人都在用」到現在的「7億人都在用」。
  • 葉檀:陷入漩渦的拼多多 未來將會怎麼樣?
    就是給黃錚十個小時,他也不可能說出這樣的話,不要說只有幾分鐘的時間。熱浪一波高過一波。很快,拼多多的聲明來了。經我們排查,該內容系拼多多營銷合作供應商員工用個人手機發布,該言論不代表任何拼多多官方態度,拼多多官方對該言論表示強烈反對。此事系拼多多對官方帳號管控不嚴導致,我們向公眾表示真誠歉意。這才像是拼多多的風格。
  • 風眼 | 拼多多的正面與側面
    此次IPO,經納斯達克提議,拼多多選擇在上海、紐約兩地同時敲鐘,這在納斯達克歷史上尚屬首次。 作為CEO的黃崢並沒有前往納斯達克現場敲鐘,而是選擇了留在上海。代替他參與上海敲鐘的是拼多多邀請的一個拼友家庭。而在上海中心的第二敲鐘現場,拼多多還特地給每個與會者提供意見拼多多標誌性的紅色T恤,共同參與敲鐘。
  • 佛山市政府與拼多多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市長攜八大集團開啟總裁直播
    5月15日,佛山市政府與拼多多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加快培育開發消費新模式、新業態、新產品,搶抓新興產業發展機遇,實施一攬子行動方案,聯合探索「數字經濟+佛山製造」的新路徑。  佛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蔡家華代表市委、市政府出席籤約儀式並致辭,佛山市副市長喬羽和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作為雙方代表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並聯合啟動「佛山優品館」。  蔡家華表示:「疫情期間,電商發揮了巨大作用。佛山市委、市政府將舉全市之力幫助佛山企業全面上網、上線、上雲、上臺階,持續打造『有家就有佛山造』的線上生活場景。
  • 從進廠到入殮:一個拼多多員工的「消失」
    小譚所在的,是「多多錢包」工作組,做後端程序研發的工作。而拼多多所有的技術人員,都有一個共同的任務:值班。 什麼是值班?為什麼要值班?這要從拼多多一次震驚全網的事故說起。 2019年1月20日,拼多多APP出現一個嚴重的BUG:所有用戶都可以領取100元的無門檻優惠券,且總數沒有上限。
  • 拼多多2020屆數據分析面試題合集
    拼多多2020屆數據分析面試題總共分為學霸批、尋夢批、正式批三批,面試題合集並沒有按照批次進行整理,畢竟也沒啥規律可循。為什麼選擇拼多多?也是隨便答了一下,就說了一兩句,應該多說一點的。 手頭有沒有其他的offer或者進行中的?拼多多會在意向offer中排第幾? 最後問有沒有什麼想問的?我暫時實在想不起啦要問一下什麼了。
  • 從Uber 和 拼多多說起:企業文化是如何扭曲的
    第四件事壓垮卡蘭尼克的稻草可能是這第四件事,在無數負面輿情中,彭博社又挖出一個勁爆點:2014年時,一位 Uber 司機強姦了一位乘客。而卡蘭尼克和 Uber 亞太區總裁Eric Alexander 探討後得出結論:這起強姦案可能是Uber在印度的主要競爭對手Ola設的一個局。這種受害者思維方式,是不是和辭退員工的拼多多很像?
  • 知乎應懟拼多多,拼多多惹上麻煩,臨時工扛下了所有
    這一切頂包人員都會首先選擇臨時工。近日發生了一件在知乎與拼多多之間的矛盾,讓很多人表示十分好奇。事情的起因是一名拼多多的職工在某天下班的路上突然暈倒,後來這位職員去世,年僅22歲。這件事情在發生之後,知乎上面就出現了一個話題,如何看待拼多多員工下班後猝死一事?拼多多需要承擔哪些責任?也正是這一個問答,引來了整個事情的發展,高潮,拼多多也在知乎有了一個問答。
  • 上線「多多批發」奇襲阿里巴巴 拼多多B端市場夢能實現嗎?
    首先拼多多並沒有攻入阿里最重要的美妝和服飾類,根據"天貓投資者交流會"的數據顯示,天貓的泛服裝品類能為天貓貢獻約30%左右的GMV,加上美妝約10%,總共佔總比例約40%,這兩類產品的貨幣化率非常高。 此外,天貓服裝類的增速為26%,遠高於整個社會零售總額3%的增速。甚至可以說,在阿里電商盤子裡,服裝和美妝兩個特大品類,是GMV和收入擔當。而拼多多就始終沒有拿下這兩個大類。
  • 如何成為一名「拼多多富婆」
    而不用拼多多的人,面對再多的優惠也不為所動,其中最難以反駁的一個理由可能是:「俺娘說了,便宜沒好貨。」打開拼多多首頁,1 塊錢的醫用棉籤、9 塊錢的被子、10 塊錢的骨瓷餐具套裝簡直讓物價夢回 90 年代,我們實在非常好奇,這麼便宜還包郵的商品質量到底如何。
  • 拼多多的必然之路
    通過「百億補貼」為代表的一系列投資動作,拼多多不斷擴大平臺自身的買家規模,讓這些因疫情滯銷的優質商品通過拼多多的渠道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廣大消費者手中。 在這一政策的帶動下,拼多多用戶黏性不斷增強。三季度,拼多多App的平均月活用戶數達6.434億,較去年同期增長2.138億,單季度大漲746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