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我國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快速提升,心血管病死亡率佔居民疾病死亡構成的40%以上。特別是心律失常疾病防治領域存在著尚未被滿足的救治需求,亟需心血管臨床、醫學科研、創新企業等各界聯手,著力應對醫療難題。全球體積最小無導線心臟起搏器Micra、ICD等新興預防猝死療法和升級版「抗核磁」3T核磁兼容起搏器,匯聚了國際最前端科技,為符合適用指徵的心律失常患者帶來了病情長期穩定可控的希望。
國家始終把人民生命健康放在首位,近年來不斷加大對於急特需創新醫療產品的引進力度。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主任委員、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黃德嘉教授強指出,推廣應用先進的起搏療法,對我國心律失常等慢性疾病防治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創新治療方案、改善患者預後、降低治療費用,最終實現療法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
高科技一:心跳如常
我國心律失常患者人數超過一千萬。心動過緩是心律失常的一個重要類型,通常指每分鐘心跳在60次以下,如此的心跳頻率將無法保證心臟在日常活動或正常運動時輸送足夠的血液到人體各器官。中國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湯寶鵬教授表示,心臟起搏器能幫助患者改善心臟功能,使心臟有規律地泵血,保證患者各大器官的血液需求。無導線起搏獨特的機制,讓患者避免了手術複雜、行動不便、術後感染風向高等問題。
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吳立群教授表示,在保留了上一代Micra VR全部優勢的情況下,可以適用於更多的心動過緩患者,讓更多的心律失常患者感受先進的科技。Micra AV的最核心科技是在其中的指甲殼大小的加速度傳感器。這個加速度傳感器不但能夠精確感知到自身的活動,而且能感知心臟司令部要求心臟跳動的頻率,非常智能。今年9月,Micra AV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內的博鰲超級醫院順利完成國內首次臨床應用,這意味著國家在面對新時代挑戰時,開放、合作、共贏的態度依然堅定,對於引進全球創新科技推動我國醫療水平提升和創新療法可及的初衷從未改變。
高科技二:「猝」可及防
當Micra起搏器聚焦心跳過緩治療時,心動過速這一極易引發猝死的疾病就需要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來應對。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社會壓力的增大,猝死事件日漸頻發,「心源性猝死」這一詞彙也逐漸被大眾所熟知。心源性猝死是指突然發病,是一種突發、嚴重的惡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跳變得特別快、特別亂,不能正常工作,導致患者大腦供血、全身供血不夠或者中斷而死亡,常常來不及救治。最常見於各種心血管疾病患者,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布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6》顯示,每年我國心源性猝死發病人數超過54萬,每分鐘就有1人發生心源性猝死,位居全球之冠,如果發病後沒有任何處理措施,1小時內就可能死亡。
心源性猝死也可能見於普通的「健康人」。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我國心源性猝死的發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且發病年齡呈下降趨勢,日趨年輕化。心絞痛、氣急或心悸的加重、心跳不規律、胸悶、極度疲乏感等等症狀都可能是「死神」前來的先兆。
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每年都要做一次定期檢查,包括心電圖、胸片以及心臟彩超,提前發現一些可以儘早預防的心血管疾病,預防猝死。其中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是指示猝死風險的關鍵,即EF值。這是心臟將血液「射」向全身的一個標準,EF值越高越好,正常人EF值大於50%,EF值低於50%說明心臟收縮無力,發生猝死的風險更高。中國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宿燕崗教授表示,長期高血壓的患者、有心力衰竭或心梗史的患者,更要定期複查心臟超聲和測定EF值,如果EF值過低,建議遵循醫囑,必要時接受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治療。此外,已經出現過室性心動過速,發生過室顫以及家人發生過心源性猝死的患者,都是猝死的高危人群,接受ICD植入之後,會時刻監測患者的心率,一但發生快速性心律失常事件,ICD會自動進行合適的治療,比如抗心動過速起搏,必要時進行電擊除顫,幫助患者恢復正常心率,可以在關鍵時刻救人一命。
高科技三:兼容MRI
隨著我國人均壽命的不斷提高,老齡化人群越來越多,接受起搏治療的心律失常患者逐漸增長,由於起搏器患者平均年齡在65~70歲左右,正是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骨關節疾病的高發年齡,中國數據顯示,接近一半的起搏器和除顫器植入患者具有磁共振(MRI) 掃描的真實需求。但MRI檢查時強大的磁場會對起搏系統產生嚴重的影響,因而長期以來,磁共振檢查是大多數傳統起搏器和除顫器植入術後患者的禁區。今年10月,國內首批3T MRI兼容植入式心臟起搏器和首批3T MRI兼容植入式除顫器在國內正式投入臨床使用。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華偉教授表示,新一代兼容3T 磁共振起搏器和除顫器的問世,讓患者能夠兼得起搏療法和磁共振檢查的益處,解除了患者的後顧之憂,為患者將來的生活和醫療診斷提供了全面的保障,讓患者磁共振放心、療效放心、生活放心。預估使用壽命約18年,這將給患者帶來更好的體驗。3T MRI兼容的除顫器也能夠更智能的放電,減少猝死的發生。
中國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張澍教授介紹,廣大患者未被滿足的醫治需求,尤其是起搏治療領域,迎來了更多創新、優質、可及的醫療解決方案,這些方案將全線守護心臟健康。
(潘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