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工程師設計出浮動大城市,來對抗海平面上升

2021-02-25 世界未解之謎

畫家印象中的浮動大城市。

很少有國家能說他們對洪水和水的管理做得比荷蘭人好。荷蘭是一個極度低洼的國家(Netherlands按字面的意思是低地國),3分之2的人口生活在海平面以下。現在,在世界海平面上升的戰線上,這個領域的創新需求更加重要。

來自荷蘭海事研究所(Maritime Research Institute Netherlands,MARIN)的荷蘭工程師,發表他們的浮動大島嶼新概念。

在未來的幾十年,他們希望這些島嶼可以達到5公裡(3.1英裡)的範圍,部署一個城市大小的新開拓地,有住宅、農場、公園、娛樂區和港口。它還極為有助於需要使用海水的永續能源計劃,例如海上風力發電廠、潮汐能源、波浪能源、浮動太陽能電能面板等等。

從87個木材和聚苯乙烯(polystyrene)做成的相互連結大型浮動三角形,荷蘭海事研究所創造出一個設計原型。就像在現實世界中一樣,這些三角形被拴在地板下面。為了在本周的競標中吸引投資者,他們在水槽中進行試驗,包括風浪的模擬。

荷蘭海事研究所的專案經理暨這個概念的設計師Olaf Waals在經由谷歌(Google)翻譯的一份聲明中說:「在海平面上升、人口過剩的城市以及越來越多的海上活動的時候,提高堤防的高度和噴沙可能不是最有效的解決方案。浮動港口和城市是一項符合荷蘭海事傳統的創新選擇。」

據荷蘭報紙Telegraaf報導,哈勒默梅爾市(Haarlemmermeer)和萊利斯塔德機場(Lelystad Airport)已經在與荷蘭海事研究所談論這項發展。然而,這項計劃在成真之前,仍然必須面臨一些障礙,例如,這是安全的嗎?它會影響周遭生態嗎?經濟上可行嗎?

然而,Waals告訴法新社(AFP),研究所有信心在10到20年內實現。

面對海平面上升和空間不足的挑戰,荷蘭海事研究所主管Bas Buchner告訴Telegraaf:「荷蘭必須迴轉來面對海水,我們一直是這場戰鬥的先驅。」

相關焦點

  • 荷蘭高科技防洪網絡:對抗海平面上升
    荷蘭的一千七百萬人中過半都生活在危險的低洼地區中,他們的幸福生活全仰仗著自身的勤奮,毅力,以及他們背靠著的高科技結晶——由一萬七千五百千米高的海堤、沙丘以及堰壩組成的防洪網絡。 在氣候劇變以及狂亂風暴讓海平面不斷上漲之時,荷蘭人掌握了庇護這些低洼地區的妙招,並讓這國家在相關領域的經驗遙遙領先。
  • 人類的地球安全島:高科技對抗海平面上升
    在氣候劇變以及狂亂風暴讓海平面不斷上漲之時,荷蘭人掌握了庇護這些低洼地區的妙招,並讓這國家在相關領域的經驗遙遙領先。「這得歸功給我們的歷史,」基礎設施部大臣梅勒尼•舒爾茨•萬•海根這樣對法新社記者說,「我們已經在阻擋海洋的戰線上鬥爭了好幾個世紀了。」「荷蘭企業現在負責百分之四十國際競爭中的清淤項目。
  • 海平面如上升100米,大城市或變成水城,西藏冰川現15000年前病毒
    作者:文/虞子期 海平面上升在全球範圍之中是一個事實,而如海平面上升100米,我國中東沿海的大城市基本都是在海洋之中,例如上升4米上海就會被淹,6米廣東就會被影響,8米、9米安徽,天津等地也會受到影響。
  • 不是第1次,北極現不尋常高壓系統,海平面上升影響我國大城市?
    也就是說在20世紀末,全球的海平面可能上升7米。而對於2019年的時候,冰融化這麼快並不是因為格陵蘭島的氣溫高於了平均氣溫。根據2019年12月在《自然》雜誌上進行的一項研究,格陵蘭島在1992年至2018年期間總共流下了約4萬億噸冰,導致平均海平面上升了11毫米。
  • 海上生活越來越近了,浮動城市會是未來形態嗎?
    13 個世紀前,荷馬人就曾設想過一個被青銅器包圍的神話般的漂浮城市,後來的人們自然也不會放過海洋這個遼闊世界,設計出了各式各樣天馬行空的水上城市,但對大部分人來說,它依然是一個烏託邦幻想,水上城市還被吐槽只是矽谷億萬富翁試圖逃稅的玩具城。沒想到現在,因為嚴重的氣候危機,它開始離每個人如此之近。
  • STUDIO成果分享 | 面對海平面上升問題,名校設計大佬是如何設計的?
    課程目的: 學習和研究如何通過設計緩解和減少因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帶來的一些列問題對沿海城市造成的災害。應對的問題: 場地及周邊受到的當前和未來洪水災害以及由大氣變暖、海平面上升所帶來的生命、健康、生態影響。
  • 氣候變暖致海平面上升後世界各大城市景象(組圖)
    據葡萄牙媒體報導,聯合國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如果全球平均氣溫上升2攝氏度,許多大城市都將被水淹沒。例如中國上海、印度孟買、英國倫敦、美國紐約等大都市都面臨消失在水中的危險。  這項研究的發布距離即將在法國巴黎召開的第二十一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還有幾個星期的時間。文章指出,如果全世界不能及時、有效地遏制海平面上升的勢頭,海水將淹沒大量陸地,危及2.8億人的生存。
  • 海平面上升或將由幾十釐米升至幾十米
    儘管最終報告尚未完成,數據還會變化,但6月透露出的草案預測海平面升高量將有顯著增加——到2100年可能會接近1米。不過,關於海洋如何上升、全球出現何種變化以及最終的高水位線將是多少等問題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 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是什麼?海平面上升有什麼後果?
    海平面上升是由全球氣候變暖、極地冰川融化、上層海水變熱膨脹等原因引起的全球性海平面上升現象。海平面的上升可淹沒一些低洼的沿海地區 使風暴潮強度加劇頻次增多。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未來100至200年內海平面已無法避免上升至少1米。
  • 海平面上升300米以後的模擬圖!半個中國都沒了?
    是不是很可怕?如果全球海平面如電影裡的新聞所說上升了300米,那各國不僅沿海衝積平原不保,很多海拔低於300米的腹地也都沒有了。東南亞的群島國家大幅縮水、柬埔寨全面失守,越南則失去了河內胡志明雙核。但仔細想來,海平面上升300米這個說法還是有點誇張了,只能作為藝術品欣賞,和科學結果差別還是很大的。由於全球氣候變暖逐年嚴重,科學家們其實是預測過冰蓋融化對全球海平面的影響的,比展示得平穩很多。具體結果是:格陵蘭的冰蓋將為海平面貢獻6米增量,南極冰蓋則為60米,合計66米左右。
  • 漂浮圩田社區:海平面上升情境下的居住系統彈性設計 | 2020獲獎作品
    作品題目:漂浮圩田社區——海平面上升情境下的居住系統彈性設計參賽作者:黃楚儀指導教師:陳崇賢 夏宇畢業院校:華南農業大學該作品針對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做了很好的研究,並對實際項目從產業,生態,建築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應對措施。
  • 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地區會被淹沒嗎?
    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冰川,特別是兩極地區冰川的融化增加;另一方面是由於海水的「熱脹冷縮」,全球變暖導致海水體積膨脹,這兩方面共同促使全球海平面上升。在過去20世紀的100年時間內,全球的海平面已經上升了10至20釐米,科學家預計在未來100至200年內,海平面還將上升至少100釐米。
  • 海平面持續上升,新加坡或將被徹底淹沒!
    全球海平面正在上升,可是一開始的速度還在可以控制的範圍之內,到了19世紀末,海平面的上升速度就到了每年1毫米,到了20世紀,則是每年2至3毫米。新加坡海平面上升問題更嚴重全冰川融化可能導致地球引力場發生變化,目前有研究顯示,這讓新加坡的海平面上升問題變的更嚴重。
  • 專家預測:因海平面上升,上海、紐約等地,將會在本世紀末被淹!
    據聯合國氣象組織有關從事海洋氣候變化研究的科學家預測:到本世紀末,全球的海平面會上升約三米!而如果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冰山全部融化的話,全球的海平面會上升約66米!據有關資料記載,這幾年全球的海平面每年平均上升約3毫米,但是我們亞洲的海平面平均上升高至8毫米!
  • 研究:風暴潮和潮汐周期推高荷蘭沿岸海平面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月15日報導,荷蘭的一項研究發現,風暴潮和潮汐周期導致2017年荷蘭沿岸地區去年的海平面上升到歷史新高水平。代爾夫特三角洲研究中心(Deltares)的測量結果顯示,2017年,荷蘭沿岸的海平面比首都阿姆斯特丹的正常水位高11釐米。該中心上一次測到的最高差距是在2007年,當時的差距為9釐米。該中心指出,2017年一年內發生了多次風暴潮,是自2007年以來首次出現這樣的情況,這使得沿岸水平線被推高。
  • 海平面上升66米後的世界:你家怎麼樣了?
    假如地球上所有冰雪消融,地球時隔3000萬年再次出現一個沒有冰雪的世界:地球表面平均氣溫上升12度,海平面上升66米,各大洲海岸線改變,全球許多大城市將淹沒。這座城市將只留下歷史記憶;義大利美麗的威尼斯將被亞得裡亞海「收回」;在這個數千年後的大災難劇「腳本」中,荷蘭將被海水吞沒、丹麥大部也將不在;與此同時,東部地中海的濤濤海水將漫過土耳其海峽,讓黑海和裏海面積大幅擴張;非洲:不同於其他大洲,非洲的海岸線似乎將「倖存」下來;不過
  • 海平面"加速"上升 人類家園"前哨"告急
    「海平面上升正在加速,速度非常快。」許多人會說從2014年開始,每年上升3.2毫米——這一數字載入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上一份報告。但近日,《科學》網站報導稱,這是據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衛星測量數據得出的結論,是一個長期平均值。在此期間,上升速率變化如此之大,以至於很難說它是在勻速增長還是在加速。「海平面上升正在加速,速度非常快。」
  • 海平面「加速」上升 人類家園「前哨」告急
    海平面上升導致維吉尼亞州洪水頻發。圖片來源:MATT MCCLAIN本報訊如果問氣候科學家,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有多快?許多人會說從2014年開始,每年上升3.2毫米——這一數字載入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上一份報告。但近日,《科學》網站報導稱,這是據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衛星測量數據得出的結論,是一個長期平均值。在此期間,上升速率變化如此之大,以至於很難說它是在勻速增長還是在加速。「海平面上升正在加速,速度非常快。」
  • 荷蘭海拔低於海平面,為了方便滑雪,曾計劃建一座2000米高的山!
    在這些地形平坦的歐洲國家當中,滑雪難度最大的當屬西歐國家荷蘭,荷蘭的整體海拔極低,甚至低於海平面以下六七米,境內最高山峰瓦爾斯堡山的海拔也只有321米,而且根本就沒有積雪。眾所周知,荷蘭是世界著名的地下王國,人們之所以習慣將其稱之為地下王國,不是因為它真的位於地底下,而是因為這個國家的整體海拔實在太低,全國大約有將近一半的土地低於海平面。
  • 不到100年沿海城市都將被淹沒,人類每年花14萬億對抗全球變暖
    這是高地產價值的地方,也是大量經濟機會的地方,亞洲各國政府都在為進一步開發其海岸線而瘋狂,甚至通過填海造地來人為地創造大量新的濱水地產。然而與此同時,海平面正以越來越快的速度上升,許多沿海城市,甚至整個島嶼文明都面臨被衝走的危險,而時間上也為時不遠,就在下個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