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8月23日12時30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 記者 周曉雪)今(23)日,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簡稱智博會)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開幕。在上午舉行的大數據智能化高峰會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帶來題為《量子科學與信息技術》的主旨演講。
潘建偉說,上世紀初,物理學有兩大發現,就是提出了量子論和相對論,這兩個理論提出後直接催生了現代信息技術的誕生。「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智能技術的發展不僅需要計算能力和網絡感知能力,量子力學也催生了它的誕生,提供了基礎。」
在潘建偉看來,目前,信息技術的發展面臨兩個比較重要的問題。第一個,智能社會的到來對信息安全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但目前網絡遭遇著各種各樣的威脅,隨著算法複雜度的提高,加密所用的時間和資源的消耗就變得越來越多。與此同時,依賴於計算複雜度的經典加密算法原則上都會破解,所以信息安全成了一個永久的話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量子科學與信息技術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原子、分子都是小顆粒,屬於量子的範疇,利用量子保密通訊可以在人類歷史上首次提供一種原理上是安全的通訊方式。與此同時,計算能力也非常強大,可以提供一種非常好的精密測量手段,這是基於量子力學基礎檢驗所發展起來的量子信息。」潘建偉解釋道。
潘建偉希望,在未來5—10年實現數百個量子比特的相干操縱,對特定的問題計算能力超過目前全世界計算能力綜合的100萬倍,可以為未來人工智慧、各種大數據的發展奠定非常好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