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府堤41號—— 敢問中國何處去
都府堤41號—— 敢問中國何處去副題引題題一題二
武昌都府堤41號,坐東朝西,磚木結構,面積436平米,傳統的天井、青磚黑瓦、堂屋加廂房,是一棟典型的晚清江南風格民宅。
1927年上半年,毛澤東和夫人楊開慧,兒子毛岸英、毛岸青度過最後一段美好的家庭生活,並喜得第三個兒子毛岸龍。在這裡,他寫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燃起照亮中國農民革命運動裡程的燈光。
「心情蒼涼,不知如何是好」
1926年底到1927年8月,「對毛澤東來說,這段日子既愉快又鬱悶,愉快的是難得一聚的家庭生活,但他在事業上卻經歷了不少曲折」。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大地主、大資產階級與共產黨要解放的工農群眾,根本利益不一致,隨著革命的深入,矛盾目益暴露。
1927年春,毛澤東在漢寫下《菩薩蠻·黃鶴樓》,表現出憂患之心。後來他寫下說明:「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敗的前夕,心情蒼涼,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這是那年的春季。」
1927年農講所成立,毛澤東既主持農講所的工作,又擔任教師;在農講所教務主任周以粟的安排下,租用了這棟民房。
農民運動「好得很」
從1927年1月4日到2月5日,整整32天,行程700公裡,足跡踏遍湖南5個縣的山山水水。2月12日毛澤東回到武昌,在都府堤41號的臥室裡揮筆疾書。
2月16日,他給黨中央寫了一個關於視察湖南農運的報告。3月,撰寫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公開發表。他用實地考察所得的大量不可辯駁的事實,熱情謳歌農民運動「好得很」,論述了農村革命的偉大意義。4月,我黨領導的漢口長江書店以《湖南農民革命》為書名出版小冊子,瞿秋白在序言裡說:「中國的革命家都要代表三萬萬九千農民說話做事,到戰線去奮鬥,毛澤東不過開始罷了,中國的革命者個個都應該讀一讀毛澤東這本書,和讀彭湃的《海陸豐農民運動》一樣。」這篇著作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農民運動極其重要的馬克思主義文獻。
兒子出生四天後才相見
楊開慧這時正臨近分娩,4月4日,第三個兒子毛岸龍出生,此時正好是農講所開學典禮的日子。但是繁忙的毛澤東沒有守在妻兒身邊,而是忙著開中共五大的籌備會議。
楊開慧在醫院生產,毛澤東到第4天才看到孩子,並以「望子成龍」之意取名。這段家庭生活溫暖美好,1927年6月,因為工作原因,毛澤東把楊開慧母子送回老家,自己又奔波於湘贛兩地。8月因秋收起義離開家人,成為與楊開慧的永別。
記者 周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