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兒的最後一天:吟了一句五言詩後,被李隆基無情斬殺

2020-12-05 唐風宋月

唐中宗唐隆元年(710年)六月二十日傍晚,華燈初上,暮色蒼茫,臨淄王李隆基一身便服,在道士馮處澄掩護下,來到長安城北西內苑總監廨舍中,靜待時機。黃昏,黑壓壓一片明甲執戟的禁軍聚集在玄武門外,肅然而立。午夜,長安城上空忽然下了一陣流星雨,散落如雪。萬騎果毅葛福順和李仙鳧來到廨舍,請求行動。

萬騎果毅是北衙禁軍的中級軍官,最早可以追溯到李世民時代。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涉險成功,為了防止別人有樣學樣,於是精心挑選了一批驍勇果敢之士,穿虎文戰衣,跨豹文馬鞍,整日在禁苑中走馬射獵,晚上便駐紮在玄武門外,保衛皇宮安全,謂之百騎。武則天時期增加到千騎,唐中宗時期增加到萬騎,隸屬左右羽林軍統領。

李隆基對心腹劉幽求點了點頭。劉幽求大聲說:"天意如此(指天降流星,這是權力更替的預兆,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前也曾「太白經天」),時不可失",大家跟我來。一幫人拔劍進入羽林營,殺死左千牛衛中郎將(禁軍統領)韋璿,長安縣令韋播等人,將幾人頭顱拿到李隆基跟前,李隆基舉著火把確認無誤,下令,葛福順率領左萬騎攻玄德門,李仙鳧率領右萬騎攻白獸門,李隆基勒兵玄武門外,等候城內消息。

三鼓時分( 23點—次日1點 ),葛福順等人得手,於凌煙閣前大聲鼓譟,李隆基聞聲,帶著劉幽求等人長驅直入,直奔太極宮。韋皇后聞亂,惶惑跑進飛騎營(即萬騎營,早被李隆基控制),幾個飛騎斬其首獻於李隆基馬前。安樂公主正在照鏡畫眉,被衝進去的軍士斬殺於臥室。

李隆基進入太極宮,上官婉兒聞得外面有變,手持蠟燭出來迎接,拿出了唐中宗李顯駕崩後自己親手草擬的詔書,詔書上寫著,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帝,韋皇后參知政事,相王李旦參謀政事。只是這封詔書沒有頒布,被宰相宗楚客改了。宗楚客說,相王李旦和韋皇后是嫂嫂與小叔子的關係,自古嫂叔不通問,兩人一起上朝,傳了緋聞咋整?於是把詔書改為韋皇后臨朝參政,相王李旦為太子太師,頒布於外。

就是說,雖然(讓李旦輔政)這份詔書作廢了,但是上官婉兒一直保存著,以備不時之需。現在命在旦夕,趕緊拿出來給劉幽求看。劉幽求跟李隆基說,三郎(李隆基小名),上官昭容原來是自己人,不能殺。李隆基不許,斬於旗下。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十月,秋風蕭瑟,黃葉遍地,宰相上官儀長子上官庭芝的夫人鄭氏生下一個女兒。鄭氏懷孕的時候,夢見一個天神,耍著一桿大稱,說道,我要用這桿秤稱量天下。夢醒不久,上官婉兒出生。滿月之後,鄭氏摸著她的小臉逗笑說,你難道就是那個稱量天下的人嗎?上官婉兒聽了,撓著小手,啞啞有聲,仿佛在說「是」。十二月,禍從天降,上官儀和上官庭芝因捲入李治廢后事件,被武后處死,家產抄沒充公,尚在襁褓中的上官婉兒隨母親鄭氏配沒掖廷宮為奴。

掖庭宮居於太極宮西側,是低級宮女居住和犯官女眷服役之處。卑溼寒冷,終年少見陽光。鄭氏每天未明即起,幹一天繁重的洗衣掃除等雜活,累得骨頭散了架,回到住所,點上昏暗的油燈,教小婉兒讀書認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鄭氏出身名門,乃滎陽鄭氏之後,自小接受了良好的家教。

著名學者餘世存在《家世》中寫道,世家大族之所以能夠累世不衰,歷千年不敗,即使偶有挫折,終必復振,皆因歷代都重視教育,「子孫雖愚,詩書必讀」,富貴榮華不易,貧窮流離不改。因為他們明白,金銀珠玉都是身外之物,流通性強,變數極大,說沒就沒了。唯獨知識和文化,奪不走,搶不去,丟不了,可以累世傳承。因此古人云:饋子千金,不如遺子一經。與其留給孩子萬貫家財任其揮霍,不如給他一本書,讓他自己奮鬥,考取功名富貴。「讀書多了容易做官,做官容易出名」。

婉兒這個名字出自《詩經》: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揚。邂逅相遇,與子偕臧。婉是柔順的意思。鄭氏希望上官婉兒像荒野的蔓草一樣,柔順而頑強,茁壯成長。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屈辱的家世和艱辛的生活讓上官婉兒很小就成熟了。她刻苦攻讀,不舍晝夜,不僅文詞精妙,而且明習吏事,很快動達天聽,十三歲(唐高宗儀鳳二年,677年)被武后選中,召入宮中考試。上官婉兒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天賜良機,對於她這種罪人之後,機會猶如沙漠裡的水滴一樣珍貴,一旦錯過,此生再無。她「援筆立成,皆如宿構」。

武后大喜,將其選為唐高宗李治的才人。才人是皇帝的中級嬪妃,不僅侍寢,而且幫助皇帝處理各種詔書。武則天就是十四歲進宮,成為李世民的才人。時年李治五十歲,武后五十三歲。鑑於李治晚年患有嚴重的頭痛,雙眼模糊,早就不理朝政,因此武后將上官婉兒選為才人只是給她一個可以隨意出入宮禁的合理身份,而非侍奉李治御塌之前。

從此上官婉兒成為武后的私人秘書,宮中詔令,多出其手。武后的行為很快引起李治不滿,李治雖然不想管事,但是不代表不能管事。有一天二聖臨朝,宰相在堂下匯報,武后讓上官婉兒躲在案裙(用布簾遮住的桌子)下記錄。很可能是記得無聊,上官婉兒好奇心大起,便探出頭看看宰相到底長啥樣。李治見了,怒而退朝,把上官婉兒叫來,隨手拿起剪刀,一剪刀扎在上官婉兒額頭上,頓時血流滿面,而且不讓拔。武后見李治怒了,識趣不言。

上官婉兒哭著說,聖上不要生氣,我給您作一首《拔刀子詩》,要是您滿意,我就把刀子拔了。說完出口成章,堪比曹植七步詩。武后見李治意歇,就說,孩子還小不懂事,以後慢慢調教。畢竟人才難得,饒了她吧。李治哼了一聲,拂袖而去。從此上官婉兒額頭上留下一道疤。為了遮住這道疤,她便剪些花黃,貼在額頭上。上官婉兒顯赫之後,這種妝容傳遍全國,《木蘭詩》中有「對鏡貼花黃」之語,其實是寫大唐盛行的妝容,不是北魏的。

李治扎了上官婉兒一剪刀,其實是給武后立威,告訴她大唐的御宇者到底是誰。俗話說,打狗還要看主人。但是故意當著主人打狗,這打的就不是狗,而是主人了。

不過李治餘威雖在,但是也如落日餘暉,照不了多長時間了。很快李治駕崩,武后廢了李顯為廬陵王,群臣勸進,武后篡唐自立,建立大周帝國。上官婉兒好風借力,直上青雲,成為武則天的「內舍人」,自通天元年(696年)起,「恆掌宸翰(皇帝親筆手詔御札),軍國謀猷,殺生大柄,多賴其決」。時年上官婉兒32歲。

武周期間,諸武用事,武則天還曾一度想立武三思為太子,上官婉兒身為武則天親信,遂與武三思互動頻繁,兩人建立了親密無間的關係。後來經過狄仁傑等人勸諫,武則天最終將李顯從房州迎了回來,立為太子,上官婉兒作為武則天和李顯的聯絡人,又與李顯和韋後建立了良好融洽的關係。

神龍元年(705年),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扶持李顯復闢唐祚,李顯又令上官婉兒專掌起草詔令,深被信任,還將其拜為昭容,封其母鄭氏為沛國夫人。就是說,此時的上官婉兒成為李顯老婆,跟武則天一樣,也是侍奉父子兩代皇帝。

上官婉兒見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有效仿武則天的跡象,遂傾力相助。當年武則天為了得人心,把女子法定結婚年齡從十五歲延遲到二十歲,以收人望。上官婉兒跟韋後說,你跟她學學。韋後於是規定全國士民一律為被父親休棄的母親服喪三年,男子二十三歲時才算成丁(以前是二十歲,往後推了三年),五十九歲免除勞役(以前是六十歲,往前推了一年)。女子法定結婚年齡從二十歲推遲到二十三歲。後來太平公主有樣學樣,規定女子二十五歲才是法定結婚年齡。這個標準即使按照現在看來,也是有點晚了。

上官婉兒還經常勸說李顯大量設置昭文館學士,廣召詞學之臣,多次賜宴遊樂,賦詩唱和。對大臣所作之詩加以評定,名列第一者賞賜財物爵位。因此朝廷內外,吟詩作賦靡然成風。上官婉兒酷愛藏書,所藏之書均以香薰之。百年之後其書流落民間,依然芳香撲鼻,且無蟲蛀。唐德宗時期大臣呂溫在《上官昭容書樓歌》中寫道: "君不見洛陽南市賣書肆,有人買得《研神記》,紙上香多蠹不成,昭容題處猶分明,令人惆悵難為情。"

上官婉兒有《彩書怨》詩堪稱佳作:葉下洞庭初,思君萬裡餘。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這首詩顯而易見是寫給一位男子的,只是此人是誰,已不可考。

但是沒過多久,上官婉兒發現,韋皇后和安樂公主的權謀水平跟武則天根本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就是兩個豬隊友,跟著她們混,肯定倒血黴。而且武則天之所以能夠坐大,很大因素是憑藉李治這尊佛護佑。李顯這個自身難保的泥菩薩很顯然護佑不了妻女,因此上官婉兒就想未雨綢繆,給自己找條退路。很快,安樂公主就跟李顯請求,要當皇太女。李顯當然同意,可是遭到宰相魏元忠等人極力反對,敗興退朝。

上官婉兒趁機泣血極諫,扣心竭誠,請求李顯不要冒天下大不韙。李顯惑於韋後安樂,其志不堅。上官婉兒見李顯不聽勸,就提出辭職回家,閉門讀書,李顯也不同意。上官婉兒又說,那我出家為尼總行吧,李顯還不答應。上官婉兒也是執拗之人,一怒之下喝了毒酒,想要「尸諫」,差點就沒命了。幸虧李顯發現得早,派御醫將其救活。精心調養了一個多月,方才痊癒。

病好之後,上官婉兒請求將自己的昭容稱號降為婕妤,連續提了三次,李顯勉強同意了。

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太子李重俊被安樂公主和武三思逼迫太甚,於景龍元年(707年)七月發動兵變,殺武三思和武崇訓(武三思兒子、安樂公主丈夫)於其府第,又引兵從肅章門斬關而入,大肆搜捕上官婉兒。上官婉兒急忙逃至唐中宗和韋皇后處,大喊:「我看太子的意思,是想先殺上官婉兒,然後依次捕弒皇后和陛下。」李顯和韋皇后大怒,帶著上官婉兒和安樂公主登上玄武門,令右羽林將軍劉景仁率飛騎二千屯太極殿前閉門自守,李重俊兵敗被殺。時年上官婉兒43歲。

武三思死後,韋後一黨實力大衰,上官婉兒更覺這條船不穩,遂與太平公主和李旦加深了接觸。景龍四年(710年)六月初二,李顯暴斃,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共同起草遺詔,讓李旦輔政,但是韋後不許,又擬了一封詔書。上官婉兒便把自己寫的保存起來。六月二十日,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聯手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韋後安樂及其餘黨,上官婉兒也被誅殺,時年47歲。

李隆基為啥一意孤行要殺上官婉兒?其實是為了剪除太平公主的羽翼。上官婉兒本身無罪,可是李隆基知道自己和太平公主必有一戰,兩人是你死我活的廝殺,上官婉兒歷經李治、武則天、李顯三代,有豐富的權鬥經驗,如果留著,肯定會成為太平公主得力助手,不會成為自己心腹幹將。因此趕緊殺了,免除後患。

上官婉兒死後,李旦親自下詔厚葬,太平公主非常哀傷,遣使弔祭,詞旨綢繆。

上官婉兒臨死,面色不變,吟了一句詩:勢如連璧友,心似臭蘭人。這句詩是當年唐高宗和武后在御花園賞花時,園中開了一枝雙頭牡丹,「二花並蒂而生,如鞍子而不相連屬」,武后大喜,讓上官婉兒吟詩慶賀一下。上官婉兒略加思索,脫口而出一首五言詩,其中兩句便是:勢如連璧友,心似臭蘭人。該詩一語雙關,明為讚美雙頭牡丹,實為稱頌高宗武后二聖臨朝。連璧即珠聯璧合,比喻二人親密無間;臭蘭出自《周易·繫辭》:「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香味)如蘭。」

上官婉兒終其一生,沒有找到跟她合璧同心的人。

相關焦點

  • 上官婉兒悽涼的身世,讓人嘆息的結局
    李隆基騎在馬上,笑得蒙娜麗莎似的,俯視著跪在馬前的上官婉兒,手一揮,刀手乾淨利索,上官婉兒倒在了軍旗下。上官婉兒的祖父曾是唐高宗時期的宰相,一手宮體詩寫得美豔驚人。武則天略施手腕,成了皇后。上官婉兒落落大方,讓武則天對她喜愛不已。於是,武則天除去了上官婉兒官奴的身份,晉升十四歲的婉兒為才人,武則天的御用秘書。上官婉兒算得上是當時文壇才華第一。曾經有一次寫應制詩詩歌大賽,上官婉兒是評委會主席。各路才子紛紛寫詩交試卷,上官婉兒坐在高臺上,當場批改。不滿意的隨手拋下來,一時紙張下落如雨。
  • 我命由天不由我,一代才女上官婉兒,為何會被李隆基處死?
    說起唐朝,無論是文壇,還是政壇,抑或是宮闈妃嬪,上官婉兒都有值得一提的地方。有人說她禍亂宮闈,極盡抨擊;有人說她巾幗女相,極具推崇。總之,上官婉兒雖為一介女流,卻也極具爭議,飽受古今之人的評論。我們常說「我命由我不由天」,上官婉兒卻只能說「我命由天不由我」,這也是上官婉兒的寫照,每一次人生的重大轉折,都不是她可以自由選擇的,政治始終是壓在她頭上的枷鎖,裹挾著她的一生,政治束縛下的她,行為軌跡可以被切割為四個階段。
  • 上官婉兒為何必死無疑?做了一件無恥之事,太平公主都救不得她
    得勢後自然會有很多人巴結,還有上官婉兒的權勢是暫時的,她也需要結識朝中權勢人物來鞏固自己的地位,這使得她和朝中不少權貴人物來往密切。李賢為人軟弱,他和衛後的關係簡直就是李治和武則天的翻版,處處由衛後做主,上官婉兒嗅到了苗頭,很快向衛後靠攏。
  • 上官婉兒:從罪奴到巾幗宰相,一個人的戰爭,註定單槍匹馬
    鄭氏聽後,想著這腹中必是一個男孩,將來定能稱量天下人才,執掌國政。後來孩子生下後,鄭氏看是一個女兒,心裡很是不高興。心覺那夢甚是荒誕,她便只當成一個吉利的笑談。當時有一權臣叫裴炎(上官儀的學生),因上官婉兒尚在襁褓之中,向武后求情放過剛出生的上官婉兒和她的母親鄭氏。或是為彰顯自己的寬容,武后動了惻隱之心,將剛出生不久的上官婉兒與其母鄭氏以罪奴之名,發配掖廷。一夜之間,上官婉兒從宰相府的千金,成為掖廷罪奴,彼時她一歲不到。
  • 陝西發現上官婉兒墓地,考古學家大為震驚,墓地竟因武則天而變樣!
    但是歷史上也出現了女性統治者和有才能者,眾所周知,武則天是歷史上唯一的一個女皇帝,在她的當權下,也出現了幾位有權利的女性統治者,如上官婉兒,太平公主等。其中,上官婉兒就是武則天一手培養出來的宰相。而幾年前,上官婉兒之墓的重見天日,也讓人對她的好奇達到了頂峰。
  • 王者榮耀上官婉兒連招推薦 王者榮耀上官婉兒連招口訣是什麼
    王者榮耀最近上官婉兒上線,玩家對其連招的研究也是熱火朝天,上官婉兒這個大的機制就是讓你去秀的,不秀不舒服的類型,比起大神「2331333」跑半條河道的連招,這個英雄在手殘的小白玩家手裡也是可以有另外一些可以掌握的連招,比如這套「2133333」,在王者榮耀裡已經火了。
  • 風雅之聲,流於來葉——才女上官婉兒
    她,就是上官婉兒,後人稱之為上官昭容。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公元677年,武則天召見時年十四歲的上官婉兒,當場出題考校。上官婉兒文不加點,須臾成章。其文意旨通暢,詞藻華麗,語言優美,猶如夙構而成。武則天看後大悅,當即下命令,免除上官婉兒的奴婢身份,並讓她掌管宮中的詔令。
  • 巾幗宰相上官婉兒,一生詩文創作豐厚,四十字抒懷之作成經典
    在這其中,一位名為上官婉兒的女子,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上官婉兒的文採。作為一位與武則天共事二十幾年的巾幗宰相,上官婉兒從小就是才情滿溢。還是十幾歲小姑娘的時候,就被武則天召見。當時武則天可是當場出考題的,然而上官婉兒毫不驚慌就順利答上,辭藻華麗文不加點。可能這才情也成了後來備受武則天寵愛的原因之一吧。
  • 王者榮耀:第3位天狼星皮膚擁有者——上官婉兒
    其實官方在設計這些高級皮膚的時候也是根據每個賽季比較名列前茅的英雄,像上官婉兒作為法刺三人組之一,在這個賽季也是出場率和表現非常高的一名英雄,同時這也是天狼星系列皮膚首位女英雄皮膚,作為天狼星小隊的第三位成員,上官婉兒也擁有著日常身份和超能力者的雙重身份——既是一位擁有超能力的虛擬實境造景藝術家,也是一位能夠繪製「真實夢境」的繪夢者。
  • 上官婉兒飛天教學,2331333連招,看完用腳都會了!
    不知不覺上官婉兒已經上線一周年有餘了,大家都知道婉兒是非常熱門的英雄,她一系列的連貫操作可以說取人首級於千裡之外,無論是在排位還是匹配中都離不開她的身影,但是有的小夥伴們卻連233133是什麼都沒搞懂,暫且不慌,看了這篇文章一定能幫你實現從零基礎到國服婉兒的飛躍。
  • 一代女宰相上官婉兒,為何慘遭「墨刑」之苦,只因動了武則天面首
    而這梅花妝,據說卻是由一代女傑上官婉兒發明出來。她發明梅花妝的最初目的卻是為了遮瑕,沒想到歪打正著成為了流行一時的妝容。上官婉兒,出自官宦世家。其父上官儀是大唐高宗時期的重臣。然而,生性軟弱的李治,在和武則天爭奪大唐政權的過程中失敗。失敗後的李治,面對武則天咄咄逼人的責問,只得將所有罪過全部推到了為其起草廢后詔書的上官儀身上。
  • 盛唐風的《彩書怨》表達了上官婉兒的飄零不自憐,閒愁化指柔
    上官婉兒帶著盛唐風的某些詩作比她的祖父更有風骨,說她是'雛鳳清於老鳳聲」,並不為過。在上官婉兒所有的詩作中,最有代表的一首是《彩書怨),葉下洞庭初,思君萬裡餘。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
  • 甄姬不說話,上官婉兒不服,而他直接笑...
    上官婉兒這名英雄的強度主要是取決於操作的玩家,因為這名英雄對很多新手玩家十分不友好。要是沒有經過多次練手,不會飛的上官婉兒只能是挨打的靶子。但是上官婉兒這名英雄的傷害爆發是毋庸置疑的,在五次碰撞後上官婉兒會躍至高空,並且無法被選中。無可奈何的對手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被上官婉兒帶走。
  • 王者榮耀假日:上官婉兒經常男扮女裝,還有人記得她的小裙子嗎?
    漫畫:王萌萌假日(二娃) 上官婉兒是一個非常自律的人。打掃衛生和做飯時,她通常不會忘記練習書法。正因為如此,她才受到女皇帝武則天的重視 同時,上官婉兒既是民用的,也是軍用的。
  • 王者榮耀上官婉兒梁祝怎麼兌換 梁祝需要多少皮膚碎片
    王者榮耀上官婉兒梁祝怎麼兌換呢?感興趣的小夥伴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上官婉兒免費兌換攻略: 1、收集18個峽谷記憶碎片可免費兌換!
  • 王者榮耀上官婉兒天狼星皮膚價格詳細介紹
    王者榮耀上官婉兒天狼星皮膚多少錢?天狼繪夢者多少錢?遊戲中上官婉兒的天狼星已經曝光很久了,很多玩家都看上了這款天狼繪夢者了,想要提前知道下價格,這樣一出來的話就可以直接去買了,因為是新皮膚很多玩家還不是那麼的確定,那下面有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吧!
  • 看完上官婉兒43碼大腳和黑布塊,梁祝真香
    上官婉兒的KPL限定皮膚天狼繪夢者皮膚建模和技能特效已經曝光,很多玩家都覺得婉兒天狼繪夢者皮膚美爆,但是也有部分玩家覺得,當看到婉兒43碼大腳和黑布塊的時候,玩家紛紛表示梁祝才是真香。婉兒的天狼繪夢者主要講述的就是婉兒的繪畫能力,不再是寫字的能力了,當然這跟婉兒的書寫能力是掛鈎的,婉兒出場就是紙筆在對著空氣畫畫,一通眼花繚亂的操作完畢之後,會有一幅線條畫作出現,雖然看不懂這幅畫是什麼,但是婉兒認真的樣子是挺美的,身上穿著的衣服有螢光透明的效果,內裡穿著黑色的衣服,裙子則是不對稱的美,裙擺一邊短一邊長。
  • 2013年,中國唯一女宰相墓被發現,專家挖開後倒吸一口冷氣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這裡是大偉歷史觀,大偉今天帶你走進:2013年,中國唯一女宰相墓被發現,專家挖開後倒吸一口冷氣。考古隊趕到之後就對這裡進行開發研究,專家覺得這個古墓很有可能是遭遇到了大規模的官方毀墓,在考古人員對古墓進行搶救挖掘時,終於發現了墓志銘,在上面刻著九個大字,那就是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銘,也就是說這個古墓應該是武則天時期的宰相上官婉兒墓,在墓志銘上記載了上官婉兒的生平死亡信息,考古專家就覺得墓主人應該就是唐朝女官上官婉兒,她也是中國唯一的女宰相。
  • 中國古代最好聽的十個美女名,初聽心動,再聽驚豔,最後沉醉!
    她們的名字,初聽心動,再聽驚豔 ,最後讓人沉醉!第十 蘇妲己妲己是帝辛徵伐有蘇氏部落時帶回的戰利品,因妲己骨肉婷勻,眉宇清秀,為帝辛喜歡,帝辛從此縱情於聲色犬馬之中,後武王伐紂,將妲己殺死。妲己這個名字一聽就有著說不出的妖媚。頂級的身材和樣貌,魅惑的騷氣,加上妲己這好聽的名字,真是迷惑了中國男人上千年的存在啊!難怪一到狐狸精就想到了妲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