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戰爭發生會是什麼樣,普通人該如何自救?牢記這些措施

2020-11-24 騰訊網

關於發生核戰後如何做,一直以來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想法,一種認為在目前的核威懾平衡狀態下,不可能發生核戰,另一種認為,核戰後無人可以生還。今天我們就來切實的談談,如何在核爆後,最關鍵的一小時內生存下來。

核武器情況

2011年6月7日,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發布了一項數據,目前全球八個國家有核彈頭,一共是2.05萬件;美俄加起來佔了全球的95%以上,其中處於「高度戒備狀態」的有近2000件,能立即投入作戰。

2019年2月美國退出中導條約,一年後美國國防部證實海軍已經正式部署代號為W76-2的低當量核彈頭。

兩個月後,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表示,美國正在試圖模糊非戰略核武器與戰略核武器之間的界線,無論美國發起攻擊的裝備特徵如何,都將被俄羅斯視為核武攻擊。俄方將進行對等反擊。

所以,儘管我們目前處於核威懾下的平衡狀態,但從美俄的種種舉動來看,核戰爭並非絕不可能發生。

而另一種聲音,核爆發生後只能等死,又未免太過悲觀了一些。我們還是從實際發生過的情況來看看。

雙重受害者

日本的一位教師山口疆,是核爆的雙重受害者,他曾先後經歷了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並倖存下來。最終活到94歲。他的經歷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

1945年8月6日,29歲的山口疆因為工作關係到廣島出差,在準備返回長崎時,他因為忘了拿印章返回去取,在路上遭遇了原子彈爆炸,當時他距離爆炸中心有3公裡遠,據他描述,他先是看到兩個小降落傘,然後就看到巨大的閃光,隨後便陷入暫時性失明,被強大的爆炸氣流捲起,等他反應過來後,他的上半身左側已經被嚴重灼傷,皮膚潰爛,頭髮也被燒光,耳朵失聰。

經過簡單治療後,8月9日他返回長崎,在和上司報告情況時,窗外啪的一聲,長崎也遭遇了原子彈襲擊,這次他所處的位置距離爆心依然是3公裡。這次他沒有外傷,但從此喪失了左耳聽力,還得了一堆後遺症。

然而,這也說明了在原子彈爆炸後是可以活下來的,而且根據統計,雖然核爆殺死了很多人,但廣島和長崎70%以上的人口還是倖存了下來。這也給了我們一些信心。

核爆應對

而能否在核爆中生存下來有兩個十分關鍵的因素,第一是與核爆中心的距離,第二是核爆後的應對措施。

與核爆中心的距離直接決定了是否能活下來,如果處在爆心兩公裡範圍內的地表上,基本上沒有任何生還的可能,高溫和強大的衝擊力會將這一範圍內的所有物體摧毀。所以這也就要求我們要保持警惕,一旦發現有核戰的先兆,提前遠離可能發生的地點。

一般來說,核打擊的主要目標是重要軍事基地,大型城市中心和重要基礎設施。所以感覺到不對,要首先離開這些地區,這樣可以保障不在核爆瞬間就喪命。

如果恰好不在中心地區或者及時逃離,接下來就要考慮如何應對,核爆對人體的危害主要來自於光輻射,衝擊波,放射性沾染和早期核輻射。

光輻射出現在最早的階段,核爆發生後首先感知到的就是耀眼的光芒,此時千萬不能出於好奇直視,即使是在核爆中心幾十公裡外,依然會有由於超強的光芒導致暫時失明的可能,如果是晚上的話,失明的時間還會更長。

而核武閃光也是一個信號,隨之而來的將是巨大的衝擊波,看到閃光後有大約30秒左右的時間來躲過第一波衝擊,所以需要在這30秒內找到最佳的掩體。

而掩體可選擇的範圍也很小,只有經過核爆測試的建築物和地下防空系統才有防護作用,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必須對周圍的環境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了解周圍有哪些堅固的大型混凝土建築,哪裡有防空系統,地鐵的出入口在什麼地方,學習,工作等地周圍有什麼避難場所,這樣在核爆發生的第一時間可以迅速做出反應,逃到安全地帶。

尋找掩體

如果幸運的避免了第一波傷害,接下來就是與時間競賽,這時核爆後的放射性塵埃會開始飄落,如果處在建築物內,要儘量保持待在中心位置,不要靠近外界,尤其是頂層位置,因為在建築物頂部會堆積大量放射性塵埃。

而如果此時在外界,首先要用布捂住口鼻,並儘量遮擋住眼睛,繼續尋找掩體,這時只剩大概30分鐘左右的時間,因為現在面臨的是巨大的核輻射,如果一直呆在室外的話,雖然當時不會有什麼感覺。但在很短的時間裡就會由於核輻射導致身體從內而外的腐爛,最後死亡。

如果大家看過2019年美國拍攝的電視劇《車諾比》的話,對這一過程應該會有更清楚的了解,在塵埃中站在橋上看車諾比爆炸後場景的人,近距離無防護暴露在核輻射內的消防員,最後都是全身潰爛而亡。

清洗輻射

有幸進入掩體後,首先要確認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否有不良反應,並且立刻將所有衣物全部脫掉並放在塑膠袋內,嚴密封口,放在遠離人群的地方,這樣可以立即減少90%左右的輻射,接下來就是全身清洗,洗澡時要非常注意不要用力過猛造成傷口,即使沒法洗澡,也要立刻用溼毛巾擦洗全身。這時距離核爆大約過去1小時左右,核輻射已經衰減了50%,此時如果生存條件允許,最好的方式依然是待在室內,等待政府的救援。

說到這裡,就需要知道,如何接受外界信息,手機這時候大概率是已經不能用了,核彈爆炸瞬間會產生一種強電磁波,作用半徑可以達到幾千米,大部分的電器都會受到幹擾和破壞,而且爆炸時的衝擊波會使附近的信號基站全部被毀,手機也接收不到信號。這種情況下,真正有用的是收音機,這個時候收音機還能接收到電波信號,可以根據收聽到的政府的緊急廣播和救援信息來決定下一步的行動。

如果在生存物資基本耗光後,還是沒有接收到任何有效的信息,這時就只能選擇離開,進入外界,尋找倖存者。

此時我們談論的這些事,是對未來的未雨綢繆,但也衷心的希望,這些知識永遠不會有用到的那一天。

相關焦點

  • 如果爆發核戰爭,有辦法自救嗎?牢記這三招,有機率存活
    核戰爭爆發跟生物毀滅是對等的,因為核武器的破壞力極大,不管是閃光、衝擊波、高熱量、核輻射都威脅生物的安全,在爆發的一瞬間命運就已經註定。所以正是知道後果,核大國都不會輕易動用,在交鋒的時候都會心照不宣地不去觸犯對方的底線,也會在事態走向不可控局勢前懸崖勒馬,如今核武器屬於是戰略性武器,起到震懾的效果。
  • 若世界爆發核戰爭,普通百姓應如何自救?專家:這三個地方很安全
    曾轟動世界的車諾比核電站發生爆炸事故,同樣使得百姓流離失所,對當地環境造成大面積汙染,曾經繁華的城市不得已被廢棄。九年前的福島核洩漏事件同樣如此,造成的惡劣影響至今難以消除。不難看出,這些事故都圍繞著「核」,核釋放出的輻射物質將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影響,往後很多年都會受到病痛的折磨。如果有一天核戰爭爆發,普通人是否有自救方法?
  • 如果核戰爭爆發,普通人應該怎麼躲避,用什麼辦法可以逃生?
    核戰爭,一直是現代戰爭中不可逃避的話題之一,畢竟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有很多,而且也是威懾他國最好的利器之一,而且發生之後是具有毀滅性的。現在幾個大國都擁有核武器,而且核彈頭的數量比較多。雖然自二戰之後,核彈就再也沒有投入到戰爭當中,但是並不意味著未來戰爭中不會再現核戰爭的爆發。
  • 如果遭遇核戰爭,普通人怎樣才能活?專家:這3個地方可救命
    二戰結束至今已經過去了七十多年,但至今人們依舊不願意回想當時發生的一切,戰爭給各國人民都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陰影,美國在二戰中使用的核武器更是讓世界各國大開眼界,直到現在廣島和長崎都飽受核輻射威脅。核武器也因此被各國公認為是殺傷力最大的武器,原子彈爆炸時釋放的巨大輻射對人體有致命傷害。
  • 如果核戰爭爆發,普通人該如何保命?軍事專家:躲到這裡可以保命
    但是核武器的誕生是必不可免的,那麼如果未來爆發核戰爭,普通民眾要如何避免傷害呢?軍事專家:躲在這3個場所可保命。與核輻射不同,這種爆破性會直接對人體造成重創,因此當核武器爆炸的時候一定要找一個足夠堅固的地方躲避這種傷害。 就建築方面考慮,躲在這些地方都能夠儘量避免傷害。
  • 突發:印度空難發生,死傷130多人,空難我們該如何自救逃生
    印度空難發生,死傷130多人,空難我們該如何自救逃生據人民日報,當地時間8月7日,印度航空一架波音737客機從杜拜飛往印度南部喀拉拉邦卡裡普爾,在卡利卡特國際機場降落時衝出跑道。飛機上有181名乘客和10名嬰兒。
  • 核戰爭如何改變整個地球?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這種嚴峻場景來自未來有關核戰爭如何改變世界氣候的最新研究,它們建立在關於「核冬天」的長期研究的工作基礎上。研究人員預測,嚴酷的全球性冷卻將在一場大規模核戰爭之後發生,例如美國和俄羅斯之間飛行數千枚核炸彈。但是,更可能發生的更小規模的核衝突中,也可能對全世界產生破壞性的影響。
  • 如果發生核戰,普通人該如何自保?科學家教你3招逃生方法
    這些國家都是依法擁有核武器的,而還有一些國家,比如印度,巴基斯坦,朝鮮等國家有核武器,但是卻不被允許。以及一些國家有核彈卻不承認有核武器的。這些國家忽明忽暗之中,其實都存在著很大的危害。倘若某一天,有人或國家想要報復社會,報復文明。有可能會讓人類辛辛苦苦發展了數千年的文明毀於一旦。畢竟不是沒有過前車之鑑的。
  • GEO告訴你,核戰爭之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丨愛信不信
    你肯定在各種3D科幻電影裡看過各種各樣的世界末日,不過今天GEO帶你看看科學家眼中的核戰爭是什麼樣的。最近,美國一組大氣學家和環境學家建造了一個模型,用來呈現一場「局部的地區性核戰爭」。不過對我們這些業餘人員來講,這場「核戰爭」的後果遠遠沒有大屏幕上面的震撼力——全球氣候下降兩三度,年降水量降低9%。不過,這些變化足以導致糧食大量減產和大規模災荒。地球的溫度也將會達到近1000年中的最低點。首先,會發生什麼?
  • 如果將來爆發核戰爭,老百姓躲到哪裡才安全?這3個地方堪比防空洞
    遭受核輻射的人,即便不死,也會一生活在痛苦之中。正因為此,世界各國對核武器的使用都非常小心謹慎。那麼,一旦核大戰真的爆發,作為老百姓的我們,應該如何自救呢?專家表示,如果爆發核戰爭,下面的三個地方可做防空洞使用。
  • 海邊遇到離岸流該如何自救?
    海邊遇到離岸流該如何自救?那麼,遇上吃「人」的離岸流如何自救?這段視頻一定要看!離岸流到底是什麼?認清離岸流離岸流又稱裂流,是在海浪和淺灘地形共同作用下,岸邊的一股射束式的強勁水流,多以垂直或接近垂直於岸線的方向回流入海,可將人捲入深水,是海灘溺水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可對沿海遊客和群眾頻繁造成生命威脅。
  • 地震來了,我們該如何自救?
    當下,在地震發生時如何求生成為人們所迫切關注的話題。據相關報導稱,有人發明了地震床,就是在地震發生時躲到鋼結構特製的床內,改床不僅有抗震抗壓的功能,窗內還備有可供1人飲用的水及食物。可床不能隨時帶在身邊,在辦公、商場等場所,我們應該如何自救。下面小編整理了一些在地震來臨時,所處不同環境自救的方法。1.
  • 核戰爭一旦爆發,逃到哪裡最安全?推薦以下三個地方
    不過天有不測風雲,在國際局勢瞬息萬變的今天,我們也很難保證核戰爭永遠不會到來。如果核戰爭真的爆發了,作為普通人的我們該如何保全自己的性命呢?那麼如果核戰爭爆發,普通人該怎麼做,躲在哪裡更安全呢?專家早就給我們推薦了三個地點,藏進去可以保命。
  • 假如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人類會是什麼樣子?愛因斯坦曾預言未來
    未來的戰爭如果爆發,那麼傷亡人數和規模必定會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如今雖然世界局勢和平,但是說不準哪天戰爭就會突然來到,如果三戰爆發,人類會是什麼樣子? 此前,有人問過愛因斯坦關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相關問題,愛因斯坦也對未來進行過預測道,大概意思就是未來人類會走到用石頭打仗的地步
  • 如果發生核戰爭,普通百姓應該如何保命?專家:記牢3個地方就行
    很多人發問,一旦全球爆發核戰爭,躲到哪裡才能保命呢?我們知道,核武器除了衝擊波帶來的巨大傷害之外,還有核輻射。一枚原子彈爆發,可以說方圓百裡之內寸草不生。雖然世界上只經歷過一次核爆炸,那就是美國投放在日本的原子彈,至於那次核爆帶來多少傷亡和傷害,相信不用多少,大家也早有了解。而且現在的核武器威力早已比當年提升了N倍,一旦爆炸的話,後果將不堪設想。
  • 地震來了不要慌,這些地震自救小常識送給你
    12月5日一大早一件突發事件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就連備受關注的「冷空氣」也被它帶走了全部的熱度這件事就是地震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2月5日8時02分在河北唐山市豐南區(北緯39.31度,東經118.04度)發生
  • 指南| 發生火災時,該不該選擇跳樓逃生?
    3月29日,黑龍江大慶廠前小區一居民樓發生爆燃現場視頻顯示,多個房間有明火附近多棟樓房受損經了解爆炸是五樓燃氣洩漏引發的該戶業主為了逃生從陽臺跳下導致重傷此外,著火住宅樓下還住著一名老人案例22019年2月12日,新德裡一家酒店發生火災,造成17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婦女和一名兒童被迫跳樓喪命。一般來說,跳樓逃生不可取那麼,在緊急情況下必須跳樓逃生時該如何最大程度保障安全呢1.
  • 愛因斯坦預言人類會發生三件大事:核戰爭、蟲洞的存在、蜂蜜消失
    然而研究了40餘年,他只發現了愛因斯坦大腦比普通人要輕,只有1230克。 愛因斯坦的預言 1、核戰爭 第三次世界大戰,人類會經歷核戰爭。
  • 核戰爭如何改變整個地球?科學家給出答案,你所不知道的核冬天
    這種嚴峻場景來自未來有關核戰爭如何改變世界氣候的最新研究,它們建立在關於「核冬天」的長期研究的工作基礎上。研究人員預測,嚴酷的全球性冷卻將在一場大規模核戰爭之後發生,例如美國和俄羅斯之間飛行數千枚核炸彈。但是,更可能發生的更小規模的核衝突中,也可能對全世界產生破壞性的影響。
  • 山體滑坡是如何發生的 山體滑坡怎樣自救
    據報導,重慶市城口縣明通鎮大塘村10月9日發生山體滑坡,此次災害造成了2人遇難,4間民房被埋,那麼發生山體滑坡的時候可以如何自救?  山體滑坡發生的原因有哪些?  地理原因包括:巖石、土等性質發生變化;地質構造條件和地形外貌條件的影響;以及地下水的活動都可能造成滑坡的出現。  誘發因素包括:地震、陣雨、融雪、地表水的衝刷、不合理的人類工程活動等外界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