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千上萬馬陸入侵省城京東小區 專家稱可撒生石灰[圖]

2020-12-04 中國江西網

  本報訊記者朱力綱、歐陽蘇敏攝影報導:家住南昌市京東小區F區居民樓的住戶們很煩躁,每當夜幕降臨,成千上萬的黑色小蟲子就會「圍攻」居民樓,令住戶們又驚又怕。5月28日,小區居民滿先生發微博求救。

  昨日,記者趕到滿先生家中,在客廳地板上看到許多黑色小蟲。這些蟲子長約3釐米,20多隻腳,形似蜈蚣,爬行速度很快,一碰還會縮成一團。滿先生驚恐地說,為了趕走這些蟲子,他想了很多辦法,掃帚掃、殺蟲劑噴、腳踩……但蟲子實在太多,什麼辦法都無濟於事。

  「我快被這些蟲子逼瘋了!」滿先生說,昨日凌晨3時,他躺在床上睡覺,閉上眼睛還沒幾分鐘,就有一隻蟲子掉在他身上,讓他既噁心又無奈。他打開窗戶,吃驚地發現,成千上萬隻黑色蟲子抱成團,沿著牆從1樓往上爬,場面恐怖。

  滿先生還告訴記者,黑色蟲子被碰時會噴一種帶酸性的液體,皮膚沾到就會瘙癢無比。他最擔心的就是這些蟲子是否有毒。

  記者帶著一隻死了的黑色蟲子諮詢了有關專家才知,此蟲名為馬陸,其分泌物具有腐蝕性,若觸及皮膚會引發刺激腫脹、水皰性皮炎等。馬陸喜歡潮溼,對付它們的辦法就是撒生石灰,生石灰能讓潮溼環境變得乾燥,不適合馬陸生存,它們自然會搬家。

相關焦點

  • 林業專家來幫忙 成群的小蟲是"馬陸"可撒生石灰殺蟲
    林業專家來幫忙 成群的小蟲是"馬陸"可撒生石灰殺蟲 2013年06月07日 15:00:53   浙江在線06月07日訊得知春江名城小區的業主正為那些不知名的小蟲而煩惱不已,昨天上午,市林技推廣站站長屠永海和記者一起,來到該小區現場查看。
  • 甌海大道驚現蟲子集結 專家稱是「馬陸」無毒性
    甌海大道驚現蟲子集結 專家稱是「馬陸」無毒性2010年06月08日 09:13:06來源:溫州都市報核心提示:專家稱,這是馬陸,俗稱「千足蟲」「百足蟲」,無毒性,大規模出現是天氣悶熱所致,根本不是自然災害的前兆。
  • 滿地爬的蟲叫馬陸 專家稱,生態好才會爬蟲成群
    杭州綠升物業的主任助理朱軍也打來電話向記者表示感謝:「你們的關注,讓我們得到了很多幫助,今天上午《小強熱線》、《範大姐幫忙》和杭州市的治蟲專家也來到小區,現場查看蟲害情況。接下來就制定治蟲方案,相信困擾業主的難題很快就會解決了。」  早上七點半,何先生打進本報96068熱線,「這些蟲子大多生長在溫軟、潮溼的灌木叢中,一般有抗藥性,要撒很重的農藥才有一定效果。
  • 在小區見到這種「蝸牛」千萬別碰別吃!
    位於番禺的這個小區在一場降雨之後樓宇外牆上爬滿了密密麻麻的東風螺有的甚至還趴在業主家的窗戶上讓不少住戶感到擔憂據了解東風螺,又稱非洲大蝸牛是中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對蔬菜等農作物危害極大系中國國家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主要生活在潮溼陰暗的地方一般雨後就會從草叢、樹林裡爬出有專家介紹東風螺本身是沒有毒性的不過由於它的食物和生活環境的關係東風螺是很多人畜寄生蟲和病原菌的中間寄主
  • 上海大群蜈蚣入侵民宅 專家建議徹清綠化帶(圖)
    對此,昆蟲專家指出,小蜈蚣喜歡陰暗潮溼的生長環境,若要根治,不妨對家門口的綠化帶做一次大掃除。  蜈蚣成群出沒家裡  昨天晚上,記者來到張先生家,剛走進衛生間,就看到三四條約一釐米長的小蜈蚣在地面上爬行,有的呈紅色,有的呈黑色,觸角又短又密,發現有人走近,便哧溜一下鑽進了地磚間的縫隙中,頓時不見蹤影。
  • 溫州路邊現大量馬陸 專家稱或與天氣變化有關
    動物專家稱,這並非蜈蚣,而是一種叫「馬陸」的千足蟲,如此現象可能與最近天氣多變及附近草叢被施農藥有關。  昨天,讀者沈先生向記者反映,稱龍灣區府大樓附近的一條馬路上出現了很多「蜈蚣」,「非常嚇人,這裡以前從沒發現這種現象,這次為什麼會來了這麼多『蜈蚣』?」
  • 馬陸出動,半數被「曬死」
    金陵晚報報導家住漢中門附近某小區的馬女士昨天給金陵晚報打來熱線電話稱:上午9點鐘左右,小區靠南邊一處草坪附近的硬質路面上,突然出現了集體出動的「馬陸」。尤其是草坪和水泥地面的交界處,大約有半米左右的寬度,近百米左右的長度,一不小心就會踩死一隻。
  • 長春路上,馬陸綿延數百米
    揚大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專家表示,這種怪蟲是馬陸的一種,之所以白天出現大搬家,是受悶熱高溫天氣影響所致,高溫天氣,「五毒」也活動頻繁。路上是什麼怪蟲?一種馬陸,俗稱「千足蟲」昨天,長春路上,不少前往瘦西湖遊玩的遊客被路上的怪蟲驚嚇。「早晨比較多,騎車過去『咯吱咯吱』響,不少被軋死。」
  • 有人到處撒石灰
    一位印度教"宗教領袖"公開發言稱:喝牛尿可以非常有效的治療新冠肺炎。對印度人來說,牛是"聖物"一樣的存在,喝了它的尿後包治百病,增強體抗力!用尿拌東西吃,不僅能長壽,而且能抗癌。在印度吉德勒杜爾加,更有一位男子自創泡牛屎溫泉療法,來預防新冠肺炎。他表示:只要每6個月沐浴一次牛屎,就可以讓身體淨化排毒。當然這等好事不能獨享,男子還拉上自己的朋友們一起沐浴在牛糞之中,一同淨化身心。
  • 馬陸集體"逛馬路"或因附近有枯枝爛葉沒有及時清理
    中國江蘇網3月27日訊 昨日,有市民向記者反映,稱國展路有「蜈蚣一樣的蟲子」,而且「到處亂爬」。隨後,記者趕到現場拍下「蟲子」照片,經專家辨認,確定蟲子其實是馬陸,又名千足蟲,可能道路附近某個地方有腐爛的樹葉或草皮。
  • 紅螞蟻結隊禍亂省城民宅(圖)
    我們家發現了許多紅螞蟻……」8月23日,省城新建南路45號院12號樓302室的郭女士也匆匆跑到社區反映情況……據了解,今年夏天以來,山西省、太原市防疫站已經接到許多社區居民的諮詢電話,稱家中隨處都可看到像米粒般大小的紅螞蟻。這些紅螞蟻不僅到處尋覓糖、油之類的食物,而且還不時往人身上爬,已經成為居民家中的一害。9月1日,本報記者專門深入社區、居民家以及省防疫站、愛衛會進行了採訪。
  • 小區頻現「多足怪蟲」 身影遍布多地還會散發臭氣
    至於它到底是什麼蟲,記者請教了有關專家。昆蟲專家解釋說,這蟲名叫「條馬陸」,不會像蜈蚣那樣蜇人,但感到威脅時也會分泌讓人皮膚刺痛瘙癢的毒液。小區頻現「多足怪蟲」還能爬上三樓昨天上午,記者在相城區星湖花海小區居民樓下看到了地面上蠕動著的蟲子。這些蟲,身長三四釐米,背部呈黑色,兩側有黃斑;蟲子的腳非常多。
  • 奔奔蟲控|春天馬陸出沒惹人厭,如何防治馬陸?
    二、馬陸的習性馬陸性喜陰溼,一般生活在草坪土表層、土塊、方塊下面,或土縫內,一般白天潛伏,晚間活動。如遇到危害或馬陸受到觸碰時,會將身體捲曲成圓環形,呈「假死狀態」,間隔一段時間後,復原活動。馬陸一般危害植物的幼根及幼嫩的小苗和嫩莖、嫩葉。
  • 專家:是馬陸 不咬人
    專家稱是馬陸這種像蜈蚣的蟲子叫馬陸,不咬人,但你沒事也別招惹它泉州網(微博)5月1日訊(記者 陳玲紅 王柏峰 文\圖)「田安公園專門給小朋友玩的沙坑裡有很多蜈蚣,抓都抓不完,很擔心小朋友在裡面玩會有危險。」「五一」假期第二天,有市民帶著小朋友在市區田安公園玩時碰到了這糾心的一幕。據家長反映,蜈蚣是從沙坑裡鑽出來的。
  • 樣子像蜈蚣 身長三四釐米 常山一小區千足蟲肆虐
    近來,家住常山縣淺水灣美墅小區的居民一直受到這樣的困擾。為了對付爬進居民樓內的「蟲大軍」,居民們使出腳踩、開水燙等招,但都沒多大效果。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淺水灣美墅小區。在居民王先生家門口的花盆邊,隨處可見地上蠕動著的許多蟲子:與蜈蚣有些相似,身長三四釐米,呈扁圓形,背部呈黑色,兩側有黃斑,蟲體上的腳非常多,用木棒輕輕一碰,它就蜷縮成一團。
  • 蟲子成群結隊「入侵」,盤它!
    」鄉親們在房前屋後灑了各種滅蟲的藥劑但依然沒什麼效果「石灰、碳銨都用了,但一點用都沒有。>馬陸(又名千足蟲),公安人叫它草鞋板蟲。主要是跟氣候有關係,陰雨、潮溼、氣壓比較低引起馬陸出沒、騷擾居民區以及居民樓道 。
  • 男子被紅火蟻蜇傷腫痛發燒 專家:可防控(圖)
    網友「雙魚座」供圖近期,有市民被紅火蟻蜇傷,造成被咬處腫痛,甚至引起發燒。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紅火蟻是一種外來有害生物,曾在2005年出現過,紅火蟻疫情可防、可控。廣西曾出臺應對紅火蟻疫情的預案,但如今由於缺乏操作細則,讓撲滅工作受阻。
  • 馬陸不是蜈蚣
    專家解讀與地震無關紫金山上馬陸大量聚集又快速「撤退」,當了一回「快閃族」,那麼近期的異動真的與地震有關嗎?市民的種種猜測究竟有沒有理論根據?記者昨天採訪了地震專業人士和昆蟲專家。昨天下午,金陵晚報記者致電南京市地震局,工作人員樊先生表示,市民猜想馬陸的舉動是地震的先兆,這樣的想法沒有科學依據。
  • 害蟲「馬陸」襲擊佛坪
    害蟲馬陸。(資料照片)  本報漢中訊(記者張紅中)佛坪縣陳家壩鎮近日遭到害蟲馬陸侵襲,當地政府部門正在全力組織人員進行防控。  6月18日下午,佛坪縣陳家壩鎮一位村民給記者打來電話稱,村民的房屋內、田地裡到處都是怪蟲蟲,有些還爬進了衣櫃。
  • 南京紫金山馬陸大規模出動 專家:天悶出來透氣
    馬陸集體出動。武家敏 攝  東方網5月8日消息:長期在南京紫金山密林中「隱居」,多在夜晚出動的蟲子馬陸,昨天突然出現了異常,大白天在山道上隨處可見。南京市地震局昨天也接到不少電話,有市民說:「聽說馬陸對地震很敏感,是不是地震先兆啊?」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馬陸大規模出動?記者昨天進行了採訪。  市民報料:馬陸突然變多,是不是地震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