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種及其分布和特徵,帶你深入了解,不妨一看

2021-01-08 寶貝與你聊三農

按照現代動物學的分類,牛是屬於:脊椎動物門,哺乳綱單子宮亞綱,偶蹄目,反芻亞目洞角科,牛亞科。牛亞科又可進一步分為:牛屬和水牛屬。牛屬動物包括:家牛,犛牛,亞洲野牛,欣洲野牛。水牛屬尚可細分為亞洲水牛屬和非洲水牛屬。這些牛種分布在全世界不同的地區,適應不同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生活習性也有很大差異。

一、水牛

非洲水牛屬包括南非水牛,剛果水牛,以及其間的物種。亞洲水牛屬現存的只有三種,即印度野水牛及其家養的後裔,印尼蘇拉威西野水牛和菲律賓民都洛島野水牛。印度野水牛尚分布於緬甸、黎國、斯望蘭卡等地,體軀龐大,鬐甲高達200釐米,強壯有力,甚至能與虎、象相鬥,大群出沒蘆葦叢或野草叢生的密林裡,它們白天很大一部分時間是在泥水中度過。有些野水牛可能是素水牛的後裔,即家水牛跑到野外之後變成野水牛。

從古代的加爾底亞圖畫以及紀元前3500~3750年巴比倫圓柱形石印上臨摹出來的畫中,證明亞洲水牛態紀時前4000年便已馴化了。據目前所知,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國就有家水牛出現。

家水牛有兩種類型:沼澤型和河流型。沼澤型是遠東地區水稻種植圈的主要役畜;河流型水牛通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選育,已經發展成許多乳用品種。沼澤型水牛皮膚顏色在初生時為灰色,長大後變為瓦灰色。河流型水牛的皮膚顏色一般是黑色,但也有一些呈藍黑色。在黑色品種水牛群中,有時會生出褐色或黃灰色的小牛。兩種類型水牛在外形、習性和遺傳因子上均有明顯差別。沼澤型水牛體軀重大,粗壯結實,身短,腹國大;河流型水牛的特點是面部較長,駒圍較小,四肢長大。沼澤型水牛的角在小的時候向兩側生長,然後向後彎曲,形成半圓狀,但或多或少總與前額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河流型水牛的角是向後下方生長,然後向上形成螺旋狀彎曲。儘管不同亞種和品種的角形五花八門,但各種類型水牛的基本角形通常是不難辨認的。

所有的水牛都喜歡在泥水中打滾,如果聽任其自由行動,在一天中最熱的時間內它們將會躲在水中不肯出來。沼澤型水牛更喜歡用它的角掘泥坑打滾,目的是在其體表滾上厚厚的一層泥,但河流型較喜歡深水,且叫聲一般較為低沉。

二、美洲野牛和歐洲野牛

美洲野牛產於西臨大西洋的美洲普列利亞大草原,這裡有成片的大森林和寬廣的大草原,美洲野牛即出沒於其中。剛發現美洲大陸時,野牛數量很多(6000萬頭),歐洲移民到美洲之後,不斷射殺,1895年只剩下800頭了。後來採取保護措施,頭數逐漸回升,1918年頭數已將近40000頭了。

美洲野牛是野牛中最大的一種,平均活重600~1000公斤,鬐甲高達2米,頭粗大,角向後彎曲,額寬闊而隆起,頸短,肩峰高軀幹堅實,眼短,頭頸、軀幹前部等處都生有濃密長毛,肩部有鬣,頭部生有絮狀毛。美洲野牛體高大,強壯有力,它的肉可用來做成罐頭,小牛的肉很嫩,味道特別好。

蘇聯從1899年起,在阿斯卡諾瓦地方進行了美洲野牛與烏克蘭品種的雜交試驗,證明美洲野牛能馴化得很好。其和灰色草原品種母牛雜交,獲得了雜種第一代和第二代。試驗的結果表明,雜種母牛具有生殖能力,雜種公牛沒有生殖能力。

歐洲野牛原產於俄羅斯西部,古代立陶宛南部和高加索,體軀大,活重500~700公斤,毛色淺褐,頭部與尾部毛色淺深,額高而寬,面部向下逐漸狹窄,頭短,肉垂髮達。前腳粗壯,覆蓋著密而長的毛。從頸部到腰的中部彎曲得很厲害,腿壯,後軀被毛短。

歐洲野牛在冬季的時候,喜歡住在密林中的潮溼地方,夏季轉移到高原的草地上去採食青草、樹葉、闊葉樹的芽和皮。

蘇聯曾研究歐洲野牛和美洲野牛雜交,並且還進行過歐洲野牛與灰色烏克蘭牛的雜交試驗,均獲得了雜交後代,從1910年以後得到了許多歐洲野牛與灰色烏克蘭的雜種,但是這些雜種牛在蘇聯的衛國戰爭期間都已死去了。歐洲野牛是一種行將絕跡的野牛,因此非常珍貴,現在只有在動物園中才能看到。

三、爪哇牛

爪哇牛原產於印度,巽他群島、泰國、交趾支那、爪哇、婆羅洲、蘇門答臘等地帶均有野牛種。這種野牛喜歡住在潮溼的沼澤地帶,以及多水的密林和有河流緩慢流過的山谷裡。

爪哇牛體格不很大,器甲高1.5米,隆起顯著,腿短,額向後方變闊,角根部粗,向側方生長,角頭尖略向上方並向內彎曲,角的長度是40~50釐米,軀體寬深,肌肉豐滿,全身被毛均勻緊密,呈灰褐色,後腳略帶紅色,四肢下部帶有白色。

爪哇牛是印度瘤牛、非洲瘤牛和亞洲瘤牛的祖先,捕獲的成年野生爪哇牛是有野性的,小牛則容易近人,溫和馴順,易於飼養,與各品種雜交,其後代均有生殖能力。

四、犛牛

犛牛為我國的特產,原產地在我國的西藏高原,野耗牛要比家耗牛大得多,鬐甲高1.9米,活重達800~1000公斤,毛色黑褐,角粗而質地堅硬,向側向上彎曲,角尖端尖銳,鬐甲隆高,胸寬深,全身肌肉豐滿,蹄小而堅實,行動敏捷,胸下及腹側生長有較密的長毛。野犛牛常出沒海拔4000~6000米的西藏高原地區。青海省玉樹及祁連山下,每逢春夏季常結成20~30頭一群,甚至70~80頭一群在草原上出現,並有野生公託牛和家犛牛偷配的情況發生。據報導青海所捕到的野耗牛,一般認為肉味佳美。家犛牛和黃牛交配產生後代,雜種母牛具有生殖能力,而雜種公牛一般缺乏生殖能力。為了促使雜種公牛具有配種的能力,已開展這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關焦點

  • 一張圖讓你看懂地震等級和地震帶分布!
    一張圖帶你看懂地震等級和地震帶分布!在自然面前,人類總顯得那麼渺小所以我們習慣祈福來渡過難關但其實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深入的了解能讓我們擁有更多生的希望1-12級地震等級室內元素(參照):沙發盆栽柜子書架書茶杯吊燈寵物貓0-3級:弱震,若震源較深且樓層低於十層,人自身很難察覺,吊燈出現輕微擺動,貓咪一躍調到貓架上,水杯裡的水掀起漣漪(中國大陸每年發生近百次難以察覺的
  • 水生植物烷基脂類含量和分布特徵及其單體氫同位素組成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劉衛國研究員等人在青藏高原湖泊水生植物調查的基礎上,總結了全球湖泊已報導水生植物脂類結果,結合在中國雲南和內蒙古主要湖泊新獲得的脂類數據,系統討論了湖泊水生植物脂類分布特徵。通過對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脂類分子指標進行比較,發現ACL14-32和ATR14-18值能有效將藻類和其他植物來源的脂肪酸區分開,Paq′值能很好地將沉水植物和陸生植物來源的正構烷烴區分開。
  • 農田防護林種植,植被的分布特徵,這些你了解多少?
    寧夏引黃灌區綠洲邊緣固定沙地植被分布特徵,在寧夏引黃灌區河東機場正北直線距離6-8km左右的地段,調查中發現有百餘公頃的固定沙地植被分布,主要植物有沙米和沙蒿,地表植被蓋度約為30-50%。樣方調查中,僅發現有沙米一種植物,兩次樣方調查分別查到T34株和17株,說明該區域沙米分布較為廣泛,植被蓋度分別為42%和48%,多樣性指數僅為1。從植被頻度調查來看,在調查的10次中,只出現了沙米和沙蒿兩種植物。其中沙米每次都有出現,頻度達到100%,相對頻度佔90.91%,沙蒿出現了1次,相對頻度佔9.09%。
  • 八年級地理教學教案:氣溫分布和溫度帶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我國冬夏季氣溫分布規律及其原因,了解這些知識便於我們掌握規律,趨利避害,讓大自然能更好的為我們人類服務。   〔板書〕三、溫度帶的劃分和分布   1、幾個概念:生長期、積溫   可以說積溫反映了一個地方生長期內的溫度高低和熱量多少,根據積溫的多少和作物種類等,劃分了一些區域即溫度帶。根據積溫情況,我國劃分了五個溫度帶和一個氣候區,請同學們看書上「我國溫度帶的劃分圖」。
  • 你知道排水管道中生物膜的菌群結構和分布特徵嗎?
    你知道排水管道中生物膜的菌群結構和分布特徵嗎?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城市排水系統由化糞池、排水管網、泵站、汙水處理廠等設施組成,是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其中排水管網集汙廢水、雨水的收集、輸送等功能於一體,對城市的未來發展水平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 帶你深入了解蝙蝠,看「蝙蝠俠」科普神秘的蝙蝠
    小編:你認為人們對蝙蝠是不是持有偏見和誤解?★ 大蝙蝠亞目下轄一個狐蝠科(Flying Fox),科屬蝙蝠因為喜歡吃食水果、花蜜、樹葉等植物被稱之為"果蝠",狐蝠科蝙蝠的外觀特徵體型巨大,最大翼展可達1.8米,主要生活在舊大陸地帶(歐亞大陸和非洲大陸)的熱帶和亞熱帶邊緣地區;大蝙蝠亞目在全世界約有200多種,主要分布於非洲、東南亞和中國,在中國的分布也很廣泛,雲南、兩廣、四川南部、海南等地。
  • 2020廣東省考_公務員考試常識題:典型地貌特徵及其分布(2)
    成因:由堆積作用形成,包含礦物質的巖石呈紅色、橙色、黃色等分層疊加,經過地質作用和外力作用,顯露於地表。   特點:顏色以紅、橙、黃等色為主,一層一層像霞光一般,故名丹霞地貌。   主要分布地區:西南地區、四川地區、甘肅等地。
  • 2020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判斷地理知識點:典型地貌特徵及其分布
    本文整理2020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判斷地理知識點:典型地貌特徵及其分布。 2020北京公務員考試招錄專題 京考信息匯總常識是公職類考試必考的知識點之一,地理知識出現頻率也是比較高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都會有所涉及。在自然地理中地貌特徵經常以圖片、文字描述等形式考察。
  • 深入了解SVD與糾纏
    字幕組雙語原文再舉一個例子,你可以想像一個矩陣,其行是按照人為索引,其列是按照電影為索引。第 ij 項可以是 0 或 1,表示人 i 是否看過電影 j。在應用環境中--例如,推薦系統--可能希望計算這個矩陣的截斷SVD。在這裡只有最大的奇異值被保留。其餘的值被視為包含很少的信息,並被設置為零。通過這種方式,對角矩陣D在一個低維的 "特徵空間 "上運行,這為壓縮和收集數據信息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方法。
  • 核桃木形態特徵和分布範圍
    核桃木形態特徵和分布範圍核桃木(Juglans regia)在亞洲、歐洲都有廣泛的應用,核桃木主要在華北
  • 實例演示,帶你深入了解開關電源測試
    打開APP 實例演示,帶你深入了解開關電源測試 秩名 發表於 2013-06-07 10:48:04   數字示波器應用方案   瞬態響應信號測量   負載瞬變時間是一項動態時間,它是負載電流瞬變後開關電源的輸出電壓穩定到預先規定穩定帶內的時間
  • 帶你了解地震帶
    地震帶地震帶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帶。地震帶基本上在板塊交界處,在地震帶內震中密集,在帶外地震的分布零散。地震帶常與一定的地震構造相聯繫。世界主要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分布在太平洋周圍,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從阿留申群島
  • 帶你了解地震帶
    地震帶地震帶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帶。地震帶基本上在板塊交界處,在地震帶內震中密集,在帶外地震的分布零散。地震帶常與一定的地震構造相聯繫。世界主要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分布在太平洋周圍,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從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日本列島南下至我國臺灣省,再經菲律賓群島轉向東南,直到紐西蘭。這裡是全球分布最廣、地震最多的地震帶,所釋放的能量約佔全球的四分之三。歐亞地震帶 從地中海向東,一支經中亞至喜馬拉雅山,然後向南經我國橫斷山脈,過緬甸,呈弧形轉向東,至印度尼西亞。
  • 2020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判斷地理知識之典型地貌特徵及其分布
    常識是公職類考試必考的知識點之一,地理知識出現頻率也是比較高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都會有所涉及。在自然地理中地貌特徵經常以圖片、文字描述等形式考察。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本文主要對幾個典型的地貌特徵進行分析。
  • 每天帶你了解一種鳥--長尾山雀
    長尾山雀,約有3屬9種,包括主要分布於歐亞大陸北部的長尾山雀和分布於北美洲的叢山雀,我國有1屬5種。長尾山雀科(Aegithalidae),雀形目的一科。小型鳴禽。形態與習性似山雀,有人置其於山雀科中。與山雀科的區別在於尾甚長。呈凸形。最外側尾羽距尾端的距離為後趾的長度;體羽鬆軟;兩性羽色相似。該科鳥類以昆蟲為食,成群沿枝覓食;在樹上用苔蘚、樹皮、毛、羽及蛛絲等築成球形巢。
  • 初二地理教學教案:氣溫分布和溫度帶
    氣溫分布和溫度帶   教學目的   1.了解並掌握我國冬夏季氣溫的分布特點及冬季0℃等溫線所穿過的地區;理解氣溫分布特點的形成原因;掌握溫度帶的劃分標準及分布。   2.通過學習氣溫分布特點,培養學生使用等溫線圖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對氣溫分布特點成因的學習,培養學生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
  • 2018中考地理知識點:溫度帶劃分及其分布
    中考地理複習歸納:溫度帶劃分及其分布   我國根據≥10℃積溫自北向南劃分五個溫度帶,即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同時另有一個獨特的青藏高原氣候區。   溫度帶 範圍 ≧1000℃積溫
  • 茶樹中沒食子酸的代謝及其分布
    茶是一種由茶樹嫩葉製成的飲料,由於其有益健康和品質優良而廣受歡迎。這些茶的特性是由於茶中代謝產物的產生,例如多酚,1-茶氨酸,咖啡因和香氣化合物。因此,許多研究者將注意力集中在茶代謝產物與茶的質量和功能的關係上。
  • 非洲的降水特點及其對植被的影響,小編帶你來了解
    我們都知道非洲被赤道穿過,它的降水也受赤道移動的影響,那麼今天我們就介紹一下非洲的降水特點及其對植被的影響,大家一起來看看吧下圖中標出的降雨帶在南北方向上的擺動,與這種熱量帶的擺動存在著某種聯繫。潮溼和乾燥地帶會在南北兩個方向上發生移動,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由此在非洲大陸的西部產生了七個氣候帶。在赤道以北,最北邊是地中海沿岸的狹長地帶,降雨集中在冬季。向南是遼闊的撒哈拉沙漠地帶,以北回歸線為軸從東到西橫跨了整個大陸,雨量稀少。再向南是略窄一些的蘇丹地帶,夏季多雨,冬季乾燥。然後便是赤道地區,終年降雨不斷,在正午太陽直射時雨量最大。
  • 你了解你家鄉河流的水文特徵嗎?我國不同地區河流的水文特徵分析
    中國河流的水文特徵位於不同地區的河流,也有不同的「性格」,這裡的「性格」主要指的是河流的水文特徵。河流的水文特徵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分別是年徑流量(流量)、流量(水位)的季節變化以及汛期情況、有無結冰期、含沙量的大小以及流速的快慢。位於我國不同地區的河流,擁有不同的水文特徵,你了解你家鄉河流的水文特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