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烷基脂類含量和分布特徵及其單體氫同位素組成

2021-01-14 中國科學雜誌社
湖泊沉積物的長鏈脂類通常被認為來自陸生植物貢獻,用於重建陸地水文條件變化,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近年來對青藏高原湖泊的調查發現水生植物也含有較高豐度和含量的長鏈正構烷烴和長鏈脂肪酸,其對湖泊沉積物的長鏈脂類的影響不容忽視。然而,這一現象是否具有廣普性,尚需進一步對更多湖泊中的水生植物進行調查。此外,考慮到水生植物對湖泊沉積物中脂類的可能影響,亟需提出一些可以區分陸生和水生植物脂類來源的指標。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劉衛國研究員等人在青藏高原湖泊水生植物調查的基礎上,總結了全球湖泊已報導水生植物脂類結果,結合在中國雲南和內蒙古主要湖泊新獲得的脂類數據,系統討論了湖泊水生植物脂類分布特徵。
研究發現沉水植物具有較高含量的長鏈正構烷烴和長鏈脂肪酸,與陸生植物脂類含量接近,表明當湖泊中沉水植物大量生長時,其可能對沉積物的長鏈脂類存在較大貢獻。但藻類長鏈正構烷烴和長鏈脂肪酸的含量較低,表明其對沉積物長鏈脂類的影響可能較小。

雲南、內蒙古和青藏高原湖泊採集的藻類、沉水植物和陸生植物長鏈正構烷烴和長鏈脂肪酸含量比較。(a) C27~C33正構烷烴含量;(b) C26~C32脂肪酸含量。紅色表示沉水植物,藍色表示藻類,綠色表示陸生植物。通過對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脂類分子指標進行比較,發現ACL14-32和ATR14-18值能有效將藻類和其他植物來源的脂肪酸區分開,Paq′值能很好地將沉水植物和陸生植物來源的正構烷烴區分開。對水生植物氫同位素的分析發現,每個水生植物樣品不同奇碳數正構烷烴(C21~C31)和不同偶碳數脂肪酸(C20~C30)分子間δD值無明顯差別,表明湖泊沉積物脂類分子間δD值的差異可能具有區分其輸入來源,以及反映湖泊水文條件的潛力。

水生植物正構烷烴和脂肪酸分布。左圖為C21~C33正構烷烴分子分布,右圖為C20~C32脂肪酸分子分布該研究聚焦湖泊水生植物正構烷烴和脂肪酸分子分布和含量特徵及其氫同位素組成,對於進一步認識湖泊沉積物中脂類的植物來源,及準確應用脂類的氫同位素組成進行古環境重建有重要意義。未來更多的研究應關注湖泊水生植物及沉積物氫同位素組成及分餾特徵。

更多詳情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中文版:

劉虎, 柳中暉, 趙成, 劉衛國. 2019. 水生植物烷基脂類含量和分布特徵及其單體氫同位素組成. 中國科學: 地球科學, 49(9): 1439-1451

劉虎, 楊洪, 曹蘊寧, 劉衛國. 2018. 青藏高原地區湖泊正構烷烴有機單體氫同位素組成及其水文與環境應用. 中國科學: 地球科學, 48(6): 778–791

英文版:

Liu Hu, Liu Zhonghui, Zhao Cheng, Liu Weiguo. 2019. n-Alkyl lipid concentrations and distributions in aquatic plants and their individual δD variations.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62(9): 1441-1452

Liu Hu, Yang Hong, Cao Yunning, Liu Weiguo. 2018. Compound-specific δD and its hyd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 in the lak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61(6): 765–777

相關焦點

  • 地環所揭示植物葉片內部葉片水和葉蠟氫同位素時空分布特徵
    植物蒸騰作用導致植物葉片水同位素富集,富集的葉片水通過生物合成過程轉化進有機質中,這些有機質保存在土壤、湖泊和海洋等沉積物中,作為古氣候重建的重要生物指標
  • 水生植物的概念及其應用
    水生植物根據其生活方式,可大致分為沉水植物、漂浮植物、浮葉植物、挺水植物、濱水植物等類型。水生植物功能保存生物多樣性水生植物資源品種多樣,類型紛繁,層次豐富,形態複雜。水生植物群落為親水的水鳥、昆蟲和其他野生動物提供食物來源和棲居場所。
  • JGR:火星地下滷水活動——來自火星磷灰石H和Cl同位素組成的證據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地球與行星物理院重點實驗室(EPP)胡森副研究員及其合作者藉助納米離子探針,對一塊來自火星的玄武巖NWA 8657開展了原位的磷灰石、白磷鈣礦、熔長石、輝石和填隙物開展了水含量和氫同位素分析,同時測定了磷灰石的氯同位素組成和揮發份含量。
  • JGR:火星地下滷水活動——來自火星磷灰石H和Cl同位素組成的證據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地球與行星物理院重點實驗室(EPP)胡森副研究員及其合作者藉助納米離子探針,對一塊來自火星的玄武巖NWA 8657開展了原位的磷灰石、白磷鈣礦、熔長石、輝石和填隙物開展了水含量和氫同位素分析,同時測定了磷灰石的氯同位素組成和揮發份含量。
  • 【水生植物】身邊常見、常用的水生植物匯總
    睡蓮又稱子午蓮、水芹花,是屬於睡蓮科睡蓮屬的多年生水生植物,睡蓮是水生花卉中名貴花卉。外型與荷花相似,不同的是荷花的葉子和花挺出水面,而睡蓮的葉子和花浮在水面上。睡蓮因晝舒夜卷而被譽為「花中睡美人」。
  • 主要水生植物運用及其文化屬性——紅蓼
    能在水中生長的植物,統稱為水生植物。水生植物的恢復與重建在淡水生態系統的穩態轉化(從濁水到清水)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水生態修復的主要措施。根據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一般將其分為以下幾大類:挺水植物、浮葉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溼生木本植物。挺水植物指植物的根、根莖生長在水的底泥之中,莖、葉挺出水面。場分布於0-1.5米的淺水處,有的種類生長在潮溼的岸邊。
  • 水生植物的園林養護要點
    水生植物園林養護要點:1、水深適應性水生植物除浮水植物外,對其影響最大的生態因子是水的深度,它直接影響到水生植物的生存。溼生植物如野蕎麥、斑茅、蒲葦等,這些植物只能種植在常水位以上。挺水植物種類繁多,對水深的適應性和植株高度有一定關係。植株高大的適應水深能力強一點,反之,能力差一點。
  • 氫同位素分離及製品技術開發取得重大突破
    大連世紀新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經過多年的自主創新,已經全面掌握了制氕技術、制氘技術和從核廢料中提取氚的技術,並研製成功了相應的設備和催化劑及其檢測方法,成功地申報了6項國家發明專利。像這樣全面系統地掌握氫同位素分離及製品技術,在國內是首屈一指的,在國際上也是很少有的。
  • 小龍蝦的來歷、特徵與分布範圍
    克氏原螯蝦是甲殼類中分布最廣的外來入侵物種。克氏原螯蝦因其雜食性、生長速度快、適應能力強而在當地生態環境中形成絕對的競爭優勢。其攝食範圍包括水草、藻類、水生昆蟲、動物屍體等,食物匱缺時亦自相殘殺。克氏原螯蝦在中國已經成為重要經濟養殖品種。在商業養殖過程中應嚴防逃逸,尤其是嚴防逃入人跡罕至的原生態水體。其對當地物種生態競爭優勢而導致破壞性危害,在世界各地已經有廣泛報導,應引起高度重視。
  • 水生植物造景,你了解多少?
    根據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一般將其分為以下幾大類: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以及溼生植物。其中溼生植物是不能長期在水中生存的植物。浮葉植物對水深的適應性一般來說較挺水植物強。如睡蓮一般為0.8m,芡實的水深也可達1.5m。菱也是一類很有趣的植物,作為浮葉植物其水深適應性可達3m,當植株長到一定程度時可以斷根成為浮水植物,不受水深限制。沉水植物的水深適應性受光和水的能見度影響。水的能見度越好光照越強,沉水植物分布得越深。
  •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藍藻多樣性特徵影響生態系統功能方面取得新突破
    物種多樣性概念由多維度的特徵組成,除物種數量(豐富度)以外,還包括群落組成、系統發育進化及相互作用關係等諸多方面。目前,生態學家面臨的一個主要挑戰是如何從多維度的角度來預測生物多樣性下降對生態系統多功能性(multifunctionality)的影響,因為不同層面的多樣性特徵對生態系統的影響可能相互疊加或者相互抵消。這個問題限制了基於生物多樣性理論指導生態修復等實踐的努力與成效。
  • 水生植物
    也是王蓮屬植物的統稱。該屬植物均是熱帶著名水生庭園觀賞植物,具有世界上水生植物中最大的葉片,直徑可達3米以上,葉面光滑,葉緣上卷,猶如一隻只浮在水面上的翠綠色大玉盤;因其葉脈與一般植物的葉脈結構不同,成肋條狀,似傘架,所以具有很大的浮力,最多可承受六七十公斤重的物體而不下沉。
  • 植物細胞生理
    植物細胞區別於動物細胞的三大結構特徵:大液泡、葉綠體和細胞壁4.細胞壁的組成、結構及生理功能(1)化學組成         90%果膠類:胞間層基本上是由果膠物質組成的,果膠使相鄰的細胞粘合在一起。果膠物質是由半乳糖醛酸組成的多聚體。根據其結合情況及理化性質,可分為三類:即果膠酸、果膠和原果膠。木質素(lignin):不是多糖,是由苯基丙烷衍生物的單體所構成的聚合物,主要分布於纖維、導管和管胞中。
  • 水生植物,清涼美景不可或缺的「花花世界」
    攝影/吳雙中國:世界名貴水生花卉的原產國我國幅員遼闊,自然氣候和地理類型複雜多樣,湖泊、江河、水庫等各種類型的水體星羅棋布,孕育出豐富多彩的水生植物家族。我國有70 餘科200 餘屬約500 多種水生植物,佔世界水生植物種類的1/10,是世界上水生植物種類較豐富的國家之一,也是許多重要的水生植物和名貴水生花卉的原產國和栽培中心。
  • 水生植物的作用以及如何選擇水生植物
    如果這些植物的配置再設計的美觀一點,那麼肯定會很有觀賞價值。其次是淨化水質。一方面,一些水生植物可以吸收氮和磷等營養物質,並且可以淨化水。另一方面,在河流生態修復項目中,合理配置水生植物以形成生物通道,以物理方式過濾河流中的雜質,大量根系有各種微生物的水生植物也可以吸收河流中的過量養分,提高河流的自淨能力。
  • 花卉按照形態特徵分類,可分為草本類花卉和木本類花卉
    文/三農大綱【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花卉按照形態特徵分類,可分為草本類花卉和木本類花卉在花卉的世界中,從外部形態來劃分,基本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草本類花卉,草本花卉的最顯著特點是莖和木質部不發達,支持力較弱,被稱為草質莖。
  • 高一地理教學教案: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布
    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布   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布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低層大氣的組成成分及其所起的作用講授「大氣的組成」時可以引導學生回憶化學課所學的關於空氣的組成,並與地理教材進行對照,使學生明確「幹潔空氣、水汽和固體雜質」是低層大氣的主要組成,其中組成成分極少的二氧化碳、臭氧、水汽和固體雜質,其作用不容忽視,教師要將這四種組成部分的作用給學生分析清楚,但原理不必細講,留待後面章節講解,大氣中水汽和固體雜質的含量因時因地而異的特點應提問學生,引導學生分析其原因,關於人類活動對大氣的影響,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二氧化碳和臭氧的含量是否會發生變化
  • 科學網—揭示蘇鐵類植物生理特徵
    本報訊(記者賀根生)廣西大學研究員曹坤芳與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合作,發現現存蘇鐵類植物的葉片「設計
  • 【便民】上海這些常見的水生植物,你認識幾種?
    市環境科學研究院編撰了《上海常見水生植物繪本》,讓我們按圖索驥,來一次水生植物探秘吧↓常見水生植物(1)挺水植物挺水植物即植物的根、根莖生長在水的底泥之中,莖、葉挺出水面;這類植物在空氣中的部分,具有陸生植物的特徵;生長在水中的部分(根或地下莖),具有水生植物的特徵。
  • ​水生植物的作用以及如何選擇水生植物
    一方面,一些水生植物可以吸收氮和磷等營養物質,並且可以淨化水。另一方面,在河流生態修復項目中,合理配置水生植物以形成生物通道,以物理方式過濾河流中的雜質,大量根系有各種微生物的水生植物也可以吸收河流中的過量養分,提高河流的自淨能力。因此,在處理被汙染的河流時,應充分考慮諸如水生植物去除氮和磷的能力,耐受水汙染的能力以及景觀特徵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