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的來歷 小龍蝦基本介紹
小龍蝦是存活於淡水中一種像龍蝦的甲殼類動物,學名克氏原螯蝦,也叫紅螯蝦或者淡水小龍蝦。克氏原螯蝦是甲殼類中分布最廣的外來入侵物種。克氏原螯蝦因其雜食性、生長速度快、適應能力強而在當地生態環境中形成絕對的競爭優勢。其攝食範圍包括水草、藻類、水生昆蟲、動物屍體等,食物匱缺時亦自相殘殺。克氏原螯蝦在中國已經成為重要經濟養殖品種。在商業養殖過程中應嚴防逃逸,尤其是嚴防逃入人跡罕至的原生態水體。其對當地物種生態競爭優勢而導致破壞性危害,在世界各地已經有廣泛報導,應引起高度重視。
小龍蝦是存活於淡水中一種像龍蝦的甲殼類動物,學名克氏原螯蝦,也叫紅螯蝦或者淡水小龍蝦。東北地區稱剌蛄。在分類學上,克氏原螯蝦的地位是: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爬行亞目、蜊蛄科、螯蝦亞科、原螯蝦屬。
小龍蝦原產於美國南部路易斯安那州,1918年,日本從美國引進小龍蝦作為飼養牛蛙的餌料。有資料顯示,中國過去並不出產小龍蝦,小龍蝦的來歷要追溯到二戰時期,對日本國內隨處可見的克氏螯蝦(小龍蝦的前身),經過一系列的基因改造,克氏螯蝦被成批運到日軍駐地,擔任起水體清潔的工作。改良後的克氏螯蝦表現出比起前輩更出色的適應高腐敗水體的能力,更強的繁殖能力,尤其是適應礦物性毒化水體的能力更是出色,日方解密檔案表明:高營養化,低氧水體中的肺吸蟲病和黑鰓病,克氏螯蝦幾乎終身攜帶,但是死亡率接近於正常值。二戰期間,小龍蝦從日本傳入我國,現已成為我國淡水蝦類中的重要資源,廣泛分布於長江中下遊各省市。
小龍蝦體內蛋白質含量較高,佔總體的16%—20%左右,脂肪含量不到0·2%,蝦肉內鋅、碘、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要高於其它食品。不過小龍蝦的有一項很重要的營養可能很多人都忽視了,那就是蝦青素,主要存在於蝦頭的蝦黃和蝦殼上的紅色物質,大多數的烹調方法可能都損失掉了,因為蝦青素是一種很強的抗氧化劑,因此也容易被氧化掉。另外,小龍蝦還可以入藥,能化痰止咳,促進手術後的傷口生肌癒合。
生長環境
每年的六到八月份,是小龍蝦形體最為「豐滿」的時候,這時也是人們捕撈和享用它的最佳時機。青青的蒿草,淺淺的水灘,這塊水域就是老甘他們經常捕撈龍蝦的地方。
蝦農說,小龍蝦喜歡生活在乾淨的地方,像臭水溝的這些地方,小龍蝦都長不大。
為什麼在深紅色的小龍蝦可以在汙濁的淤泥中生存大量繁殖,而淡紅色的對蝦即便在清澈的水體中也不易存活?
科學研究證明,機體蝦青素含量跟其抵禦外界惡劣環境的能力是正相關,也就說機體蝦青素含量越高,其抵禦外界惡劣環境的能力就越強。棗紅的顏色小龍蝦肌體中天然蝦青素的含量是對蝦的數倍。所以,深紅色的小龍蝦可以在汙濁的淤泥中生存繁殖,而淡紅色的對蝦即便在清澈的水體中也不易存活。
小龍蝦屬於雜食動物,主要吃植物類,小魚、小蝦、浮遊生物、底棲生物、藻類都可以作為它的食物。小龍蝦的繁殖能力不強,每年小龍蝦繁殖1次。
外來入侵物種
克氏原螯蝦是甲殼類中分布最廣的外來入侵物種。
克氏原螯蝦因其雜食性、生長速度快、適應能力強而在當地生態環境中形成絕對的競爭優勢。其攝食範圍包括水草、藻類、水生昆蟲、動物屍體等,食物匱缺時亦自相殘殺。克氏原螯蝦能忍受長達四個月的枯水期,也能適應河口淡鹹水交匯的微鹽環境。在雨季,克氏原螯蝦能遷徙幾公裡尋找新的棲息地。取食時能用其強健的螯足剪斷植物嫩莖;克氏原螯蝦近年來在中國已經成為重要的經濟養殖品種。在商業養殖過程中應嚴防逃逸,尤其是嚴防逃入人跡罕見的原生態水體。其對當地物種生態競爭優勢而導致破壞性危害,在世界各地已經有廣泛報導,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小龍蝦形態特徵
體形較大呈圓筒狀,甲殼堅厚,頭胸甲稍側扁,前側緣除海螯蝦科外,不與口前板癒合,側緣也不與胸部腹甲和胸肢基部癒合。頸溝明顯。第1觸角較短小,雙鞭。第2觸角有較發達的鱗片。3對顎足都具外肢。步足全為單枝型,前3對螯狀,其中第1對特別強大、堅厚,故又稱螯蝦。末2對步足簡單、爪狀。鰓為絲狀鰓。
龍蝦頭部有觸鬚3對,觸鬚近頭部粗大,尖端小而尖。在頭部外緣的一對觸鬚特別粗長,一般比體長長1/3;在一對長觸鬚中間為兩對短觸鬚,長度約為體長的一半。棲息和正常爬行時6條觸鬚均向前伸出,若受驚嚇或受攻擊時,兩條長觸鬚彎向尾部,以防尾部受攻擊。
胸部有步足5對,第1-3對步足末端呈鉗狀,第4-5對步足末端呈爪狀。第2對步足特別發達而成為很大的螯,雄性的螯比雌性的更發達,並且雄性龍蝦的前外緣有一鮮紅的薄膜,十分顯眼。雌性則沒有此紅色薄膜,因而這成為雄雌區別的重要特徵。
尾部有5片強大酌尾扇,母蝦在抱卵期和孵化期爬行或受敵時,尾扇均向內彎曲,以保護受精卵或稚蝦免受損害。
小龍蝦與其它甲殼動物一樣,必須蛻掉體表的甲殼才能完成其突變性生長。
小龍蝦的蛻殼與水溫、營養及個體發育階段密切相關。幼體一般4~6天蛻皮一次,離開母體進入開放水體的幼蝦每5~8天蛻皮一次,後期幼蝦的蛻皮間隔一般8~20天。水溫高,食物充足,發育階段早,則蛻皮間隔短。性成熟的雌、雄蝦一般一年蛻皮1~2次。體長8~11cm的小龍蝦每蛻一次皮,體長可增長1.3cm。小龍蝦的蛻皮多發生在夜晚,人工養殖條件下,有時白天也可見其蛻皮。根據該蝦的活動及攝食情況,其蛻皮周期可分為蛻皮間期、蛻皮前期、蛻皮期和蛻皮後期四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