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客戶價值的3個數據分析模型!

2021-01-17 數極客

工作中,很多時候都是要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去最大化的撬動效益。挖掘創造最大價值的用戶,給用戶分類針對性營銷等,就是一種典型的應用。

本文將來談談常用的幾個衡量客戶價值的數據分析模型,以及它們的應用場景。這在用戶運營、市場營銷、客戶管理等領域常常會用到。

一、使用帕累託模型判斷哪些是我們最重要的客戶

帕累託原則,又稱二八原則,是關於效率與分配的判斷方法。帕累託法則是指在任何大系統中,約80%的結果是由該系統中約20%的變量產生的。應用在企業中,就是80%的利潤來自於20%的項目或重要客戶。

模型的解釋:

當一個企業80%利潤來自於20%的客戶總數時,這個企業客戶群體是健康且趨於穩固的。

當一個企業80%利潤來自大於20%的客戶總數時,企業需要增加大客戶的數量。

當一個企業80%利潤來自小於20%的客戶群時,企業的基礎客戶群需要拓展與增加。

模型的實際使用:

如下圖某商場品牌商的銷售額。一共10家客戶,5家客戶(50%)提供了80%的銷售額,這就說明需要增加大品牌客戶數量。

(這個例子客戶數量較少,不是非常恰當,大家理解意思即可)

帶來大量銷售額的客戶必須認真對待和維護,如果客戶數量大,尤其需要列出重點客戶重點跟進,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創造利潤大的客戶上。

二、使用四象限法判斷哪些是我們最大的客戶

四象限最初是一個時間管理模型,按照緊急、不緊急、重要、不重要排列組合分成四個象限,以此便於對時間進行有效的管理。

模型解釋:運用在客戶分析中,也就是利用銷售額和利潤這兩個重要指標分為四個象限,對我們的客戶進行分組。

具體措施如下:

銷售額高和利潤都高的客戶:重點對待銷售額高但是利潤少的客戶:一般保持銷售額低但是利潤高的客戶:重點發展銷售額和利潤雙低的客戶:需要查明原因模型的實際使用:

如圖所示,每個銷售大區與每個銷售年份下的客戶分布。

通過篩選數據,我們得到我們想要的客戶信息。

三、使用RFM模型判斷客戶價值

RFM分析是客戶關係分析中一種簡單實用客戶分析方法,他將最近一次消費、消費頻率、消費金額這三個要素構成了數據分析最好的指標,衡量客戶價值和客戶創利能力。RFM分析也就是通過這個三個指標對客戶進行觀察和分類,針對不同的特徵的客戶進行相應的營銷策略。

R——最後交易距離當前天數(Recency)

F——累計交易次數(Frequency)

M——累計交易金額(Monetary)

在這三個制約條件下,我們把M值大,也就是貢獻金額最大的客戶作為「重要客戶」,其餘則為「一般客戶"和」流失客戶「。基於此,我們產生了8種不同的客戶類型。

模型的解釋:

模型的實際應用:

RFM模型主要按照特定的要求將客戶篩選出來。

以下是我建立的一個客戶篩選可視化模板,可以整體看看客戶的情況。

最後,以上模型也可應用在別的業務場景下。比如帕累託模型衍生出的ABC分類法,可用於產品分析。比如將70%,20%,10%的銷售額比重把產品分為ABC三類,然後把重點的管理資源放在A,把較少的資源分配給C或者砍掉部分C商品,以達到資源管理的最優狀態。

所以,模型的學習關鍵在於理解原理,以後各項分析都融匯貫通。

PS:以上分析均由FineBI製作

———— / END / ————

相關焦點

  • 幾何級增長的客戶:客戶深度運營的13個關鍵數據模型
    如果用最簡單的0和1表示,則同樣可以把自己的客戶分為8類,如下表所示:當然,你也可以把每個標準都設定5個檔次,那麼就會有5的3次方供125個類別的客戶,如下圖所示:對於不同類型的客戶,立即可以有不同的運營策略。比如,對於重要挽留客戶,需要做的事情,就是AARRR模型中的第二個A,即激活。至於如何激活,則需要用到另外的模型,也就是我們後面要介紹的「誘餌、觸點、規則」模型。
  • 客戶滿意度測評模型~常用的5個模型
    並將這些分值加權平均處理或者是計算其簡單算術平均值,然後以該指標的滿意度和重要度為橫縱兩軸作圖,同時標記出四個象限。優勢:四分圖模型目前在國內應用很廣,國內大多數企業在做客戶滿意度調查時均採用該模型,這個模型簡單明了,分析方便有效,而且不需要應用太多的數學工具和手段,無論是設計、調研,還是分析整理數據,都易於掌握,便於操作。
  • 如何用「客戶價值主張」模型分析產品價值?
    傳統商業分析方法中有一個概念,叫做「客戶價值主張」(Costumer Value Proposition, CVP),由詹姆斯安德森在2006年提出,最初是用於幫助企業確定產品特點,擴大產品優勢。那一年Google公司剛剛進入中國市場,淘寶網僅僅創立3年,全球的網際網路行業還未達到成熟期。
  • 如何建立零售行業的數據分析模型?
    1、數據的統一性、完整性較差零售行業一般不會擁有完整的數據整合系統,比如票務、餐飲、零售這些系統各自獨立,各個系統的數據沒有辦法打通,形成一個個數據孤島,數據價值難以得到充分的發揮,因此很難得到統一、完整、直觀,並能從各個業務主題與維度展現運營活動的管理數據。
  • 什麼是數據分析的漏鬥模型?
    漏鬥模型,不僅僅是一個模型,更是一種可以普遍適用的方法論,或者說是一種思維方式。本文主要談談漏鬥模型的本質、漏鬥模型案例分析以及如何繪製漏鬥模型。漏鬥模型關於漏鬥模型,我認為本質是分解和量化。為什麼這麼說,這裡以營銷漏鬥模型舉慄。
  • 如何用線性回歸模型做數據分析?
    編輯導語:在日常工作中,很多時候都會用到數據分析的方法,線性回歸模型看起來非常簡單,但實際上它的十分重要;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如何用線性回歸模型做數據分析的方法,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 運營必備的 15 個數據分析方法
    根據這些數據洞察,通過分析的手段反推客戶的需求,創造更多符合需求的增值產品和服務,重新投入用戶的使用,從而形成形成一個完整的業務閉環。這樣的完整業務邏輯,可以真正意義上驅動業務的增長。 1.3 數據分析進化論 我們常常以商業回報比來定位數據分析的不同階段,因此我們將其分為四個階段。
  • 七步法構建數據資產價值評估模型
    雖然行業內已經有許多數據資產交易案例,但對於數據資產價值評估方法、數據資產價值評估模型等,相關工作在全球範圍內都處於起步階段,尚未形成成熟的通用的成果。在對於數據資產價值評估體系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本文總結出數據資產價值評估模型構建及求值的七步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 數據模型分析以太坊價值:ETH 或達 8880 美元
    比特幣的基本論點是,它是一種價值存儲,類似於黃金,因此存量與流量比是分析比特幣價值的有用依據。我認為,以太坊的基本論點是,它是一個結算層,是一個能夠承載經濟和非經濟的去中心化應用的交易網絡。由於以太坊是一個結算層,因此使用網絡上處理的每日費用總額來分析以太坊網絡的價值是合理的。
  • 4個方面解析:歸因分析模型
    我們發現,現實情況往往是很複雜的多渠道投放,在衡量其貢獻價值以及做組合渠道投放力度的分配時,只依靠單渠道歸因分析得到的結果和指導是不科學的,於是引入了多渠道歸因分析的方法。當然,多渠道歸因分析也不是萬能的,使用怎樣的分析模型最終還是取決於業務本身的特性以及考慮投入其中的成本。二、幾種常見的歸因模型1.
  • 數據分析方法:RFM模型
    編輯導語:RFM是很傳統的數據分析模型,幾乎所有文章都會提到它,然而市面上流傳的各種亂用、錯用也非常多;本文作者對RMF做出了詳細的分析,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上一篇講了【用戶畫像高大上,但90%的人都做失敗了】以後,很多同學表示想看RFM,今天它來了。
  • 以SaaS產品為例,通過場景和價值判斷需求
    在對SaaS產品進行需求分析之前,我們需要回歸場景,梳理並描繪出所有必備的業務場景,然後再判斷場景中需求的價值,以判斷該需求到底要不要做。本文將結合美容院信息管理系統項目中的需求分析,從回歸場景和價值判斷兩個方面闡述需求分析。一、回歸場景1.
  • 數據分析必會的六大實用模型
    對於剛剛接觸數據分析的人來說,經常會有這樣的困惑和疑問:數據分析究竟難不難?難的話難在哪?為什麼有時候作分析不知道從何下手,只能眉毛鬍子一把抓?其實就連我這種已經在數據分析行業浸淫十幾年的老油條,有時候做起分析來也會手忙腳亂,根本原因就在於沒有抓住數據分析的本質,我們是為了用大量數據去分析、解釋和預測基於數據的事實,你首先要明白自己做數據分析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描述事件分析?還是為了預測?又或者是做規範性分析?
  • 數據分析前沿的觀點
    在這裡,當公司將重點放在優化分析模型上,這些模型可優化整個消費者生命周期中的服務定價,通過預測產品促銷最有效的領域並確定留住客戶的策略來最大限度利用營銷支出。 內部應用程式。在其它行業(例如運輸服務)中,模型將專注於流程效率。例如,優化路線或根據工作人員的可用性和需求的變化來調度人員。 混合應用程式。其它行業則需要在以上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 數據分析前的準備及如何為我們帶來長期價值?
    數據分析在如今的網際網路公司中很常見,但是很少有人思考分析數據前要做哪些準備,以及數據分析是如何帶來長期價值的?本文將從三個方面展開分析,對數據分析感興趣的童鞋不要錯過。
  • 千萬別鬍子眉毛一把抓,RFM模型幫你找到最有價值的客戶#POWER BI#...
    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分享一個客戶RFM分析模型,還是用PowerBI製作的,源文件還是免費下載的。 三個維度缺一不可,綜合分析才能對客戶進行精準的劃分,在人力、物力、財力有限的情況下選擇最合適的營銷方案。 通過簡單的組合,可以將客戶劃分為8種類型。
  • 大數據時代數據資產管理「五星模型」:三個基礎兩個飛輪
    伴隨著大數據時代的悄然來臨,數據的價值得到人們的廣泛認同,對數據的重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數據已經作為企業重要資產被廣泛應用於盈利分析與預測、客戶關係管理、合規性監管、運營風險關理等業務當中。
  • 「金猿產品展」Stratifyd——AI驅動的增強智能數據分析平臺
    Stratifyd是AI驅動的增強智能數據分析平臺,幫助企業深度挖掘全渠道客戶互動數據。平臺兼具實時交互、圖像可視化、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的分析能力,識別差異化標籤數據,客觀聚類海量文本中的重要內容,幫助各種規模的企業快速、科學、精準地預測和判斷消費者的情感意圖,洞察數據背後的商業價值,為決策者提供數據驅動的決策支持,實現高質量的獲客、轉化與留存,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 神策數據:《十大數據分析模型詳解》白皮書上線!
    今日,神策數據推出數據分析模型系列白皮書之《十大數據分析模型詳解》,基於多維事件模型,總結歸納十大數據分析模型,內附多種分析模型的實際應用場景案例!本白皮書由神策數據諮詢中心負責人徐美玲、宗海英、翟國帥等神策數據團隊成員共同完成。以下內容節選自該白皮書2017年,神策數據曾推出——八大數據分析模型,詳細解釋了各種分析模型的定義、適用範圍、分析思路、使用方法等等,一經推出,好評如潮。
  • 數據產品經理之數據分析與挖掘
    作為如今網際網路+過程中最火熱的關鍵詞之一,大數據越來越火,隨之而來的數據倉庫、數據安全、數據分析、數據挖掘等圍繞大數據的商業價值發掘利用相關的技術和知識越來越引起政府、企業和求職者的重視。其中,作為數據產品經理必備的專業知識之一的數據分析可以分為廣義的數據分析和狹義的數據分析,廣義的數據分析就包括狹義的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人們常常提到的數據分析是指狹義的數據分析,數據挖掘和數據分析都是從數據中提取一些有價值的信息,但互相的側重點又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