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泡破裂瞬間,溫度竟高過太陽溫度幾倍,它究竟是種什麼存在?

2020-09-26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前陣子網上一直流傳著一個說法,大意說的是我們常見的肥皂泡,在破裂時最高溫度能達到20000℃,這差不多就是太陽表面溫度的4倍!相信這肯定超出了很多朋友的認知,為什麼肥皂泡溫度會那麼高?我們用手去觸碰時卻沒有被燙傷?

肥皂泡破裂時溫度真那麼高嗎?

很多文章都有此描述,肥皂泡看上去非常脆弱,但它在破裂時卻會產生難以想像的能量和高溫,而其中的高溫甚至能達到太陽表面的溫度的數倍,而為什麼會產生如此溫度則非常有意思:

科學家對肥皂泡內部能量變化的研究發現,肥皂泡是在20000-40000赫茲條件下形成的,肥皂泡內部原子和分子之間的距離會急劇縮小,分子和原子會因空間縮小而碰撞,最終形成高能粒子。肥皂泡破裂的瞬間,肥皂泡內部將再次發生超高頻振動,產生輕粒子,從而發生弱核反應,產生極高的溫度。

上文是引用自某位作者的描述,其實很多都有互相引用,以訛傳訛的現象,因為上文中很多概念都在胡扯,比如肥皂泡是溶液中親水基和疏水基之間水膜構成,形成的關鍵是水的表面張力,跟什麼赫茲沒啥關係!

肥皂泡中的反射、折射現象

肥皂泡內部原子和分子之間的距離根本就是胡扯,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比如一個水分子就是2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距離縮小?怎麼縮小?破裂時高頻振動?還能產生輕粒子?哪種輕粒子?還弱核反應?簡直就一派胡言!

肥皂泡破裂確實伴隨著一些能量釋放,但卻不是上萬度高溫,根本就沒那回事!那是一種水中的空泡破裂時候發生的內爆,而且這種內爆還伴隨著閃光和高溫等能量釋放!

聲致發光是怎麼回事?肥皂泡能達到這個層次嗎?

水泡破裂還能發光,可能是很多朋友料想不到的,但事實上還真就發生了,這種現象叫做聲致發光現象,水中的氣泡破裂瞬間,周圍水體能達到驚人的4500℃,其實這和太陽表面的5500K相差無幾了!所以也可以說能達到太陽表面的溫度。

太陽多波段拼接圖

1934年,德國科隆大學的H. Frenzel和H. Schultes在研究聲納時,發現在注滿顯影劑的水槽中一開超聲波發生器,液體中的氣泡就會發光,因為兩人在底片上發現了微弱的閃光點,不過這兩位大神還不是第一個發現者,因為早在1933年羅馬尼亞科學院的N. Marinesco和法國科學院的J.J. Trillat也曾獨立發現過此現象。

1989年Felipe Gaitan和Lawrence Crum大幅改進了實驗裝置與超高速拍攝設備,因此發現了單聲泡聲致發光現象,在破裂過程中:限制在聲音的駐波中的氣泡會隨著自身周期性的被壓縮而不斷放出光來!當然這個所謂「不斷」的時間極短,這也是當年德國科隆大學的專家沒有搞清楚發光機理的原因。

發生聲致發光的裝置,中間的藍色小點就是發光現象

研究人員通過光譜研究發現氣泡內部破裂時的溫度可以高到融化鋼鐵的程度,當時研究小組估計這個溫度高達100萬K,但近年來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主導的實驗顯示,氣泡內的溫度大約在2萬K左右。這就是上文中很多作者引用的20000℃,K和℃是有些差別的,不過也差了不大哈,但作為一個科學類作者如此漠視,那就顯得不負責任了!

至於會不會燙死人,有一個回答非常經典,拋開劑量談毒性的都是流氓,所以高溫也一樣,儘管溫度很高,但能量卻不高,無法傷到人,所以水中氣泡破裂卻不會並不會殺人,但有一點要了解下,槍蝦就是用這種武器攻擊的,而且獵物無法逃避,乖乖的被搞定!


槍蝦攻擊獵物的方式,利用的同樣是水泡內爆

槍蝦

空泡破裂的威力,可以吃掉螺旋槳

船舶的螺旋槳早期一般都由銅合金製造,比如錳青銅、鎳錳青銅、鎳鋁青銅、錳鋁青銅這四種,都是常用的螺旋槳用材料,後來也有有使用高強度不鏽鋼製造的,更耐腐蝕,按無論是銅合金螺旋槳還是不鏽鋼螺旋槳,它們都逃不過一種看起來非常不起眼的氣泡的腐蝕!

螺旋槳工作時由於快速攪動水體,會產生極低壓區域,造成水沸騰蒸發形成氣泡,但周圍海水的高壓又會導致這些氣泡不可能擴大,反而會被急劇壓縮,破裂,快速破裂,形成超高速水流,衝擊螺旋槳,逐漸腐蝕螺旋槳表面,引起表面粗糙度增加,阻力增加,最後腐蝕面積擴大造成螺旋槳報廢!

所以在那個高能量釋放的事件中,根本就沒有肥皂泡的事情,但確實是有水泡破裂造成,不過就這一丟丟區別,兩者產生的機理相差就比較大了,所以這種張冠李戴的事情還是少發生的好!

相關焦點

  • 肥皂泡破裂瞬間, 溫度竟高過太陽溫度幾倍, 究竟是種什麼存在
    前陣子網上一直流傳著一個說法,大意說的是我們常見的肥皂泡,在破裂時最高溫度能達到20000℃,這差不多就是太陽表面溫度的4倍!相信這肯定超出了很多朋友的認知,為什麼肥皂泡溫度會那麼高?我們用手去觸碰時卻沒有被燙傷?
  • 肥皂泡破碎瞬間溫度超20000℃,遠超太陽表面,為何毫無感覺?
    不過你可能難以想像,如此輕盈的一個肥皂泡,在破碎的一瞬間溫度可以超過20000℃,要知道太陽表面溫度尚且5000℃,這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太陽表面溫度的4倍。 一個泡泡真的會產生這麼高的溫度嗎? 首先我們要知道,「溫度」其實並不是我們平時所理解的「冷、熱」,微觀上來講溫度是物體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是物體分子運動平均動能的標誌,通俗點講就是分子運動的快慢。我們所說的「冷」和「熱」只是人體溫度感受器對於分子熱運動的直觀感受。
  • 肥皂泡泡破碎瞬間,溫度高達2萬攝氏度,為何不會灼傷我們呢?
    文/行走天涯肥皂泡泡破碎瞬間,溫度高達2萬攝氏度,為何不會灼傷我們呢?眾所周知,太陽無時無刻都在發生著核聚變反應,因此太陽能夠產生劇烈的高溫。這也是為什麼人類遲遲沒辦法登陸太陽,甚至近距離探測太陽的原因。也只有美國發射的帕克探測器是首次飛到了太陽的表面。而太陽的表面溫度就已經高達5000℃以上了。除了太陽能夠發光發熱之外,地球上也有很多物品在燃燒的時候,同樣也會釋放出很高的能量,產生很高的熱度。人的一旦體感溫度超過了80℃就已經察覺不舒適了,更不要說100℃的沸騰的熱水。
  • 不起眼的肥皂泡,破滅一瞬間溫度高達2萬,人為何不會被灼傷?
    肥皂泡是人們的童年回憶之一,很多人在小時候都吹過肥皂泡,而且肥皂泡的製造原理非常簡單,人們只需要將一點洗潔精加入到清水中並搖均勻,就可以得到一整瓶的肥皂泡液了。聽說過強子對撞機嗎?它的原理就是讓兩顆或以上的粒子在超高速的管道中運行,並讓這些粒子對撞在一起。
  • 宇宙最高溫度是多少?1億億億億攝氏度!卻只存在過一個瞬間
    我們生活中常說一個物體的溫度高低是用冷熱來描述的,然而我們很少接觸到極寒或極熱的環境。在我們生活中,通常定義標準大氣壓下水的凝固點為0攝氏度,水的沸點為100攝氏度。你可能會認為水之所以冷,是因為它的溫度更接近冰。
  • 普朗克溫度是什麼?在它面前太陽如同一滴水,瞬間被融化
    筆者-小文人類對於溫度最直觀的感受莫過於冷和熱了,而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什麼物體都是具有一定的溫度的,但令人感到好奇的是,人們只聽說過「絕對零度」,那麼為什麼溫度不存在上限卻有著下限呢?但是,溫度為什麼就沒有上限呢?科學家解釋道,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無論是什麼物體內,粒子的運動速度都會存在一定的限度的,它既不可能超速地運轉,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的靜止,只不過,相比於溫度的下限,粒子的運動上限的空間要更為廣闊而已。就地球和太陽為例,對於許多人而言,太陽可能就是宇宙中溫度最高的星體之一了。
  • 地球核心究竟是什麼?是奔流不息的鐵水,太陽表面溫度都沒它高!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人類對宇宙的奧秘了解的越來越多,太空有太空飛行器,探月有嫦娥四號,還有閃爍的星辰,我們可以藉助天文望遠鏡去了解和觀察它。不過,對於哺育我們的大地又了解多少呢?地球深層內部究竟是什麼,又有幾個人知道呢?答案是,以目前的科技還無法深入探測。
  • 普朗克溫度聽說過嗎?威力巨大,就算是太陽在它面前也會被氣化
    科學家們也對太陽做過探測,根據探測器返回的信息知道太陽的表面溫度高達6000攝氏度。恐怖到什麼程度呢?我舉個例子,地球上的任一個物質,在接近太陽的10米處,都會瞬間氣化,消失得無影無蹤。可以說這已經是人類見識到的最高溫度,實際上,充滿奧妙的宇宙中還有比太陽溫度更高的星球存在。科學家將這個溫度稱為普朗克溫度,也是宇宙中的最高溫度。
  • 地核溫度比太陽表面溫度還高,熱量來自於哪裡?冷卻下來會如何?
    地球至今還存在著一些地區,人類從未到達過。比如一萬多米深處的馬裡亞納海溝,又或者火山深處以及地球的深處。1970年,蘇聯曾經開啟過科拉鑽孔工程,為的就是探索地球深處是否還存在著另一種文明。然而這項工程浩浩蕩蕩的開啟了,但只持續了20年的時間,最終依舊一無所獲,並因為資金不足而宣布停工。
  • 太陽表面的溫度有多高?這顆恆星表面溫度,足足是太陽的兩倍
    太陽表面的溫度有多高?這顆恆星表面溫度,足足是太陽的兩倍。宇宙究竟有多大?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人能夠回答。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能夠觀測到的宇宙半徑是465億光年,這個範圍內的宇宙有幾千億顆恆星。而在這麼大的宇宙當中,和太陽類似的恆星同樣也有許多,最近科學家又發現了一顆和太陽體積相仿的恆星,但是非常奇妙的是,這顆恆星的質量卻比太陽大了很多,而且溫度也比太陽要高,足足是太陽的兩倍。我們知道恆星是在宇宙當中能夠自身發光放熱的星體,是一團巨大的「燃燒」著的等離子體,也可以看做是氣體。
  • 為何太陽大氣溫度比表面溫度高?
    據《每日科技》網站報導,隸屬於美國宇航局NASA的「極端紫外一般入射光譜儀」(Extreme Ultraviolet Normal Incidence Spectrograph,簡稱EUNIS)項目的科學家們最近發現,他們掌握了一些可以用於解釋太陽外部大氣層為何比內部表面溫度高得多的證據。
  • 我們接觸到的最高溫度是多少?20000℃!但不用擔心被燙傷
    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有的行星要麼離它們的母星太近或者太遠,導致它們上面的溫度太高或太低。這樣都不利於生命的誕生。因為地球距離我們的母星太陽不遠也不近,地球上的溫度剛好適當,因此也就孕育了我們這個人類這個高級生命。一般來說,我們人體能承受的最高溫度為116℃,但只能是很短的時間,如果人體的溫度到38℃,那就是高燒了,如果達到41℃,那就很可能失去生命。
  • 太陽溫度那麼高,自身物質將以什麼形式存在?
    實際上,由於溫度太高,太陽上的物質已經熔成了等離子態,等離子態下原子的核外電子完全脫離原子核的束縛,自由電子和帶正電的離子共存,於是太陽在重力的作用下,整體呈一個球形。
  • 地球的核心究竟是什麼?溫度比太陽還高,看完大家就懂了
    文/丁簡地球的核心到底是什麼?據說比太陽溫度還高,真是鐵水到處流科學家對於我們居住的地球也一直在不斷地探索,地球上有很多我們不解的現象和事情時有發生,我們很多人非常好奇,我們的地球核心到底是什麼?有科學家表示,我們的地球中的溫度比太陽溫度還高,這是怎麼回事呢?
  • 恆星的顏色有很多種,哪種顏色的溫度最低,又是哪種的溫度最高?
    在宇宙中有無數的恆星存在,這些恆星大多都是向太陽這樣的中等質量恆星,太陽是一個進行氫核聚變的主序星,而且還是宇宙中較少的單星,正是有了這些條件,我們地球才能夠誕生生命,當然太陽也只是原因之一。我們看太陽的時候,會發現太陽是金黃色的,但是這不是恆星的唯一顏色,在宇宙中,恆星有許多種顏色,大致可以分為紅、黃、白、藍四種。太陽就是這四種顏色中的黃矮星,那這四種顏色是如何變化的呢?不同顏色的恆星是哪裡不一樣呢?其實這這四種顏色的不同,代表的是恆星的溫度不同。紅色和黃色在顏色中是被分為暖色調,而藍色則是冷色調,那麼藍色的恆星是最冷、紅色的恆星是最熱的嗎?
  • 人類能創造比太陽中心高60萬倍的溫度,卻和宇宙最高溫度沒法比
    在量子物理學中,這個溫度被稱為普朗克溫度,指的是宇宙大爆炸開始的第1個普朗克時間中宇宙的溫度,它的數值是1.416833(85)×10^32 K(開爾文溫度,熱力學溫標,可以看作是從絕對0度開始計值的攝氏度),也可以讀作1.416833億億億億K,這也是理論可推測的宇宙最高溫度。
  • 太陽溫度那麼高,為何這顆探測器沒事?原因或與它有關!
    太陽是地球最密切的小夥伴之一了,太陽的活動與地球的環境息息相關。我們能夠享受分明的四季變幻,便是太陽的功勞。但是太陽並非永垂不朽的,科學家預測在2030年太陽活動或許到達最小,但它的能量仍然不容小覷。人類在2018年曾經發射過太陽探測器,卻沒有任何太空人敢靠近太陽,那這顆衛星是怎麼做到的呢?
  • 太陽旁邊出現不明物體,比地球還大好幾倍,究竟是什麼東西?
    太陽旁邊出現不明物體,比地球還大好幾倍,究竟是什麼東西?近日NASA公布了一段關於太陽的視頻,視頻中顯示,有一個比地球還要大好幾倍的不明物體,正在逐漸靠近太陽,並且還在移動,第2次移動之後,停留了20多分鐘才消失。
  • 為什麼原子彈的爆心溫度比太陽中心溫度還高?
    就原始能源產量而言,地球上沒有任何東西能比得上我們的太陽。在我們太陽的深處,核聚變將大量的氫轉化為氦,在這個過程中產生能量。每秒鐘,這種核聚變都會導致太陽損失近7億噸質量,這些質量通過愛因斯坦的E=mc轉換成能量。地球上沒有什麼能比得上這種能量。圖註:比基尼環礁核武器試驗產生的蘑菇雲。
  • 地心的溫度,達到了太陽表面的溫度,裡面會存在著什麼物質
    地心的溫度,達到了太陽表面的溫度,裡面會存在著什麼物質地球這個美麗的藍色星球,在這個宇宙中已經存在了四十六億年了。在這個漫長的時間中,地球的環境在不停的變換。終於變化出了能讓這個生命出現的環境了,隨後孕育出了大量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