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泡破碎瞬間溫度超20000℃,遠超太陽表面,為何毫無感覺?

2021-01-15 騰訊網

吹泡泡是小孩子們都喜歡的活動,每逢節假日,廣場樂園內總少不了小孩子吹泡泡和打泡泡的身影。不過你可能難以想像,如此輕盈的一個肥皂泡,在破碎的一瞬間溫度可以超過20000℃,要知道太陽表面溫度尚且5000℃,這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太陽表面溫度的4倍。

有的小夥伴可能會疑惑,既然肥皂泡破碎溫度這麼高,自己平時很喜歡拍泡泡,手為什麼沒事?泡泡爆炸都兩萬度了,那洗個澡不得炸了?

的確,這違背常識。一個泡泡真的會產生這麼高的溫度嗎?

首先我們要知道,「溫度」其實並不是我們平時所理解的「冷、熱」,微觀上來講溫度是物體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是物體分子運動平均動能的標誌,通俗點講就是分子運動的快慢。我們所說的「冷」和「熱」只是人體溫度感受器對於分子熱運動的直觀感受。

所以說,肥皂泡能達到20000℃僅代表其破碎時分子運動速度更快而已。不過為什麼構成肥皂泡的分子能產生如此高的速度呢?

太陽我們都知道,它是一枚標準的恆星,其熱量來源於恆星核心的熱核反應。核聚變不斷放出光和熱,賦予粒子極高的能量,促使粒子高速運動。熱核反應每秒鐘可以釋放幾十億枚核彈的能量,其核心溫度高達1500萬℃,能量之大溫度之高足以讓遠離核心696300千米的太陽表面維持5500℃的高溫,沒有物質能夠在如此高溫下維持固態。

而肥皂泡則不同,其破碎時產生的高溫直接來源於人吹泡泡時對泡泡水做的功(即人出的力)。肥皂泡之所以能夠撐起表面稀薄的肥皂水,形成一個圓球,主要是因為其內部氣壓壓強比外部壓強高,就跟吹了氣的氣球一樣。

而肥皂泡的穩定存在依賴於表面的張力,即表面能。一旦肥皂泡被破壞,張力平衡會被瞬間打破,內部的高壓強會在瞬間找到「洩氣」的地方,噴薄而出的空氣會阻止肥皂泡張力恢復穩定,因此肥皂泡就此解體。

而在解體過程中,肥皂泡原先用以維持張力的表面能會轉換成分子動能,雖然總能量不大,但是由於分子密度高,且數量少,也足以將分子轉化成高能粒子,使得溫度瞬間升高到20000攝氏度。而維持肥皂泡的表面能則是在人吹泡泡的時候發力賦予的。

肥皂泡在破碎時會因為能級高而發光,發光時間約為100皮秒,即一萬億分之一秒。也就是說,肥皂泡在破碎時,其能級最高點僅能維持一萬億分之一秒。如此短的時間根本無法對人體造成任何傷害,而且肥皂泡重量很輕,粒子數量也少,破裂時向四處擴散,打擊到人體的粒子數量也少,因此人類根本不會有任何「熱」的感覺。

由於持續時間實在太短,其破碎時升高的溫度僅能通過精密儀器捕捉其發出的光來間接計算得出。

微觀世界是多麼的奇妙啊。對此,你怎麼看呢?

喜歡文章的小夥伴歡迎點個關注點個讚,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100℃足以把人類燙傷,但面對20000℃高溫卻沒感覺,這是怎麼回事
    地球上大部分的生物對於溫度其實都有一個忍耐的界限,如果這個溫度過於高或者過於低的話,都會感到非常的不舒服,人類也是一樣,人類現在可以通過工具來讓自己抵抗高溫抵抗寒冷,但是相對來說,抵抗高溫更難一些,目前人類能夠忍受的最高溫度在100℃左右,剛好是水的沸點,平時我們要是被沸水給燙到的話,肯定會瞬間起泡,並且能感受明顯的灼燒感。
  • 歐洲科學家研究發現,20000℃高溫由來,可能與它有關
    為什麼肥皂泡破碎時,能瞬間達到20000℃高溫?你們小時候有沒有用火燒過昆蟲呢?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每當我們遇到害怕的昆蟲時,就會本能的用火燒,有時候會選擇用沸水燙。無論這些昆蟲還是動物還是我們人類,對溫度的耐受性都有一定的限制。一旦超過這個限制,就會產生無法想像的事。
  • 泡泡破裂時會產生20000℃高溫,為什麼用手觸碰卻不會被燙傷
    其實在科學家們眼中,肥皂泡不僅僅能夠帶來快樂,他們通過相關研究還發現,其實肥皂泡中也有很多物理知識,比如它破碎的瞬間能夠產生20000℃的高溫,甚至超過了太陽表面的溫度。科學家們通過精確的測算發現,太陽表面的溫度高達5500℃,足以融化飛到附近的探測器,至少人類目前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材料能夠防止探測器被高溫融化,而太陽內部的溫度可達20000000℃,遠遠超過人類的想像。
  • 肥皂泡破裂瞬間, 溫度竟高過太陽溫度幾倍, 究竟是種什麼存在
    前陣子網上一直流傳著一個說法,大意說的是我們常見的肥皂泡,在破裂時最高溫度能達到20000℃,這差不多就是太陽表面溫度的4倍!相信這肯定超出了很多朋友的認知,為什麼肥皂泡溫度會那麼高?我們用手去觸碰時卻沒有被燙傷?
  • 肥皂泡破裂瞬間,溫度竟高過太陽溫度幾倍,它究竟是種什麼存在?
    前陣子網上一直流傳著一個說法,大意說的是我們常見的肥皂泡,在破裂時最高溫度能達到20000℃,這差不多就是太陽表面溫度的4倍!相信這肯定超出了很多朋友的認知,為什麼肥皂泡溫度會那麼高?我們用手去觸碰時卻沒有被燙傷?
  • 我們接觸到的最高溫度是多少?20000℃!但不用擔心被燙傷
    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有的行星要麼離它們的母星太近或者太遠,導致它們上面的溫度太高或太低。這樣都不利於生命的誕生。因為地球距離我們的母星太陽不遠也不近,地球上的溫度剛好適當,因此也就孕育了我們這個人類這個高級生命。一般來說,我們人體能承受的最高溫度為116℃,但只能是很短的時間,如果人體的溫度到38℃,那就是高燒了,如果達到41℃,那就很可能失去生命。
  • 肥皂泡泡破碎瞬間,溫度高達2萬攝氏度,為何不會灼傷我們呢?
    文/行走天涯肥皂泡泡破碎瞬間,溫度高達2萬攝氏度,為何不會灼傷我們呢?眾所周知,太陽無時無刻都在發生著核聚變反應,因此太陽能夠產生劇烈的高溫。這也是為什麼人類遲遲沒辦法登陸太陽,甚至近距離探測太陽的原因。也只有美國發射的帕克探測器是首次飛到了太陽的表面。而太陽的表面溫度就已經高達5000℃以上了。除了太陽能夠發光發熱之外,地球上也有很多物品在燃燒的時候,同樣也會釋放出很高的能量,產生很高的熱度。人的一旦體感溫度超過了80℃就已經察覺不舒適了,更不要說100℃的沸騰的熱水。
  • 地球內核溫度超過太陽,高達6800度,為何我們卻毫無感覺?
    太陽的表面溫度高達5700度,它被認為是太陽系內溫度最高的星球,而據悉,如果將地球在一秒鐘內受到的太陽輻射進行完全轉換的話,那麼這些能量至少足夠人類使用27萬年。但人們可能有所不知,太陽溫度和地球的內核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因為地球的內核最高溫度在6800度左右,那麼,地球內核的溫度那麼高,為何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卻毫無感覺呢?科學家認為,這與地球內核的物質有關。
  • 揭秘|為何太陽表面溫度這麼高,太空卻始終這麼寒冷
    大家應該都是知道的,地球上的熱度都是由太陽上傳過來的,然後因為大氣層的保溫作用,將太陽傳遞過來的能量統統保存起來。這都得益於太陽本身的超高溫度,於是就有人疑惑了,為什麼太陽的溫度這麼高,太空卻還是那麼冷呢?根據科學家們的猜測和粗略計算,太陽表面的溫度就已經足足有5770K!
  • 揭秘 | 為何太陽表面溫度這麼高,太空卻始終這麼寒冷
    大家應該都是知道的,地球上的熱度都是由太陽上傳過來的,然後因為大氣層的保溫作用,將太陽傳遞過來的能量統統保存起來。這都得益於太陽本身的超高溫度,於是就有人疑惑了,為什麼太陽的溫度這麼高,太空卻還是那麼冷呢?
  • 不起眼的肥皂泡,破滅一瞬間溫度高達2萬,人為何不會被灼傷?
    ,其溫度甚至高達2萬度以上。在太陽系中,溫度最高的物質就非太陽莫屬了,太陽的表面溫度高達5700度以上,就連地球上溫度最高的鎢去到太陽的表面,也會被瞬間汽化。而太陽的內部溫度就更可怕了,其內核溫度直接達到了2萬度以上,如果說一顆肥皂泡真的有2萬度的話,那麼人為什麼不會被灼傷呢?
  • 太陽溫度超5000度,地球都快被「烤焦」了,太空卻接近絕對零度?
    文/行走天涯太陽溫度超5000度,地球都快被「烤焦」了,為何太空還如此寒冷?太陽是太陽系內的絕對的主宰者,如果沒有太陽,太陽系不會形成,地球上也不可能孕育生命萬物。太陽系內的每一顆行星,每一顆行星的衛星都會受到太陽的照拂,特別是地球,因為距離太陽不近也不遠,地球獲得了太陽足夠的光照和溫暖。如果像金星火星一樣距離太陽過近,就會被太陽的光照灼傷。太陽的表面溫度都能達到5000多攝氏度。尤其是太陽,還是一顆無時無刻不做著核聚變反應的恆星。
  • 為何太陽大氣溫度比表面溫度高?
    據《每日科技》網站報導,隸屬於美國宇航局NASA的「極端紫外一般入射光譜儀」(Extreme Ultraviolet Normal Incidence Spectrograph,簡稱EUNIS)項目的科學家們最近發現,他們掌握了一些可以用於解釋太陽外部大氣層為何比內部表面溫度高得多的證據。
  • 太陽的表面溫度能達到多少度 太陽的表面溫度多少度
    我們都知道,太陽的溫度非常高,但是到底有多高,還是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太陽的表面溫度能達到多少度。太陽表面溫度約為5500攝氏度,日冕層溫度約為5 × 106 攝氏度,中心溫度約為2000萬攝氏度,大約是3600多倍。
  • 遠超地球的海洋深度?科學家非常好奇!
    遠超地球的海洋深度?科學家非常好奇!相信大家都知道,地球上有70%都是水,只有30%是陸地,雖然地球表面上是地球,但是也可以用水球來形容它,但是你們知道嗎?其實在太陽系當中,地球並非是唯一擁有水的天體,雖然地球上有70%都是水,但是地球也並不是擁有最多水的天體。
  • 太陽表面會有太陽黑子,溫度高達4500度,為何仍呈現出黑色?
    在幾千年前的上古時期,就有太陽表面偶爾會「長出」黑斑的記載,現在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太陽黑子。太陽有很高的表面溫度,為何太陽黑子呈現黑色呢?這種現象是如何出現的呢?其實,可以被人們看到的太陽光球恰恰是太陽溫度最低的部分。由於輻射與溫度緊密相連,天文學家們展開了對輻射的探索。1984年,德國物理學家維恩所做的相關實驗的結論表明:物體本身的化學構造不影響物體的輻射,在每個溫度區間的理想情況下,物體發出的輻射博的波長範圍都是確定的。物體輻射的最大波長長度與溫度成反相關。
  • 新發現地球多達24個超宜居鄰居?為何從不來串門?真黑暗森林?
    全網都在說科學家發現了24顆超宜居星球,既如此可為何人類從未接待過任何訪客?在此之前,我們須得清楚什麼是超宜居星球。因此,它們的大氣層很可能會提供更高的氧氣濃度和溫室氣體,這又將平均溫度提高到植物壽命的最佳水平,達到約25°C。較稠密的大氣層也可能影響星球表面,使其更加規則並適宜生存。2.行星圍繞K型橙矮星運轉。K型恆星比太陽質量小,亮度更低,燃燒更穩定,壽命為200億至700億年,而我們太陽的壽命僅100億年且已經50億歲。K型恆星為行星上的生命的出現與進化提供了更多時間。
  • 日冕的溫度為何比太陽表面更高?太陽磁波60年謎團終破解
    60多年來,對太陽的觀測表明,當磁波離開太陽內部時,強度會增加,但其內在緣由一直是未解之謎。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2日報導,現在,一個國際科研團隊終於破解了這個謎團:太陽表面和外部日冕之間溫度的顯著變化,會創造出一些邊界,有些邊界具有反射性,可捕獲波並使波顯著增強。
  • 太陽表面溫度超乎想像,地球也被溫暖,為何太空卻一直寒冷?
    太陽表面溫度超乎想像,地球也被溫暖,為何太空卻一直寒冷?地球生為宇宙中唯一能夠孕育生命的星球,讓很多人不得不感嘆它的偉大之處,伴隨而來的是眾人的質疑,難道僅僅只有地球有生命存在嗎?宇宙中數以萬計的星球真的沒有出現過其他生命嗎?
  • 地球內部溫度比太陽還高,為何我們沒被燒成灰燼?科學家這樣回答
    但是大家應該也知道,地球內部溫度比太陽還高,那麼為何我們沒被燒成灰燼呢?科學家是這樣回答的。太陽是一個燃燒的巨大的火球,表面溫度高達5500攝氏度,只要靠近就會瞬間化為灰燼。而我們由於離太陽的距離比較遙遠,所以感受到的太陽的熱度還不足千萬分之一,而據科學家調查發現,我們地球的地心溫度,高達6000攝氏度,比太陽上的溫度還要高,那為什麼我們可以好好的生存在地球表面沒有被燒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