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凌晨,有網友發現東航APP出現異常,多條國內航線機票出現「白菜價」,頭等艙商務艙票價低至90元。
如北京-上海航線,往返頭等艙票價僅需180元,經濟艙50元;上海-三亞往返公務艙210元起,經濟艙130元。這次的系統異常從凌晨持續到早7點左右,不少旅客都搶到了bug機票,目前票價已恢復正常。
對於本次bug機票事件,東航表示,上述時間出售的機票乘客可以正常使用。
東航在官網發布通告稱,11月17日零點時分進行價格維護時出現參數異常,導致部分網絡銷售平臺出現異常票價的銷售出票情況。東航和有關技術單位已於凌晨完成修復。上述時間區間出售的機票,已完成支付並生成票號的客票可以正常使用。已完成支付但尚未生成票號的機票,東航將通過系統或客服中心協助完成後續出票手續。此外,東航還將從17日晨購票旅客中選取代表參加11月30日東航A350接機儀式。
Bug機票又稱錯價票(Error Fare),導致其出現的原因有很多,如貨幣貶值、人為失誤、系統bug等。
今年8月,土耳其裡拉暴跌,由於平臺調整匯率不及時,有乘客打匯率差通過使用裡拉購買低價機票。甚至有人在攜程APP上使用土耳其裡拉購買南航機票,再從南航微信渠道進行退票,從中賺取差價。人民幣100萬元等值裡拉買票,可以退出117萬元,攜程後關閉了裡拉支付通道。
在人為失誤中,貨幣標錯、價格標錯和艙位標錯等,都可能導致票價錯誤。如在2017年10月,東航上海往返洛杉磯航線公務艙含稅售價僅需3700元。據E旅行網,東航官網售賣美國航空的機票,美航和東航的艙位代碼不一致所導致。O艙在美航為經濟艙,但東航的IT卻直接匹配到東航的O艙(商務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