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考的第一個題就是填空題,一般是6個小題佔14分。
考查作用:
主要用於考查學生對物理概念、規律及其他物理知識的認知和了解,考查學生運用物理概念和規律進行簡單的分析、解釋、推理和計算能力。也可給出一個物理現象,讓學生提出相關的物理問題或猜想。
解答特點:
是比較簡潔,要求學生直接在答題空中填寫答案,不需要寫出思路和解題過程,因此解答填空題要求準確、簡潔,切合題意。
根據以上要求,解答填空題應注意什麼?
一、搞清「大概念」和「小概念」
學習物理首先要搞清物理概念。比如:速度、壓強、溫度、物態變化等。但這些概念在不同的實際生活中又有不同的表述。如物體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相等,我們就說是勻速;對於壓強,如果是液體產生的,就是液體的壓強,如果是氣體產生的,就叫氣壓,而氣壓是地球周圍空氣產生的,又叫大氣壓;對於溫度,如果表述的是氣體的,就叫氣溫,如果表述的是人體的溫度,就叫體溫。
可見,大概念比較籠統,小概念指的比較具體。因此,在做答填空題時,一定要審清題意,準確解答。填空題要求的就是簡單準確。
例如:我們生活在聲音的世界裡,聲音由物體的_______產生,以_______的形式在介質中傳播。這個題目的第二空是填「波」還是填「聲波」呢?顯然是填「聲波」。那為什麼填「波」不正確呢?因為「波」不止是「聲波」,還有「水波」,繩子抖動時的「繩波」,無線電波等其它波。
再比如:(河南2010年第1小題)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能夠指南北,是因為本身具有______性的指南針受到了________的作用。
本題的第二空只能填「地磁場」而不能填「磁場」。同學們都知道,磁鐵附近也有磁場,這個磁場不一定都能使小磁針指南北方向。
又如:(河南2013年第3小題)生活中的「粘」字常與一些物理現象有關,如:吃冰棒時會感到粘舌頭,這是由於水發生了現象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表面平滑的鉛塊緊壓後會粘在一起,這是因為分子間存在___________。
本題的第二空只能填「引力」而不能填「作用力」,因為分子間的作用力還包括有斥力,這時的現象中顯然沒有斥力。
(河南省2015年第5小題)信陽「毛尖」深受人們喜愛,在制茶過程中,通過加熱能使新鮮茶葉中的水分快速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
這個空只能填「蒸發」而不能填「汽化」,因為蒸發是汽化的一種形式,而汽化還有另一種形式——沸騰,它是劇烈的汽化。而本題中的現象裡沒有劇烈的影子。
二、關鍵概念、物理學家的字詞不能錯
填空題由於要求簡明準確,因此有的空只要求填一兩個字,如果填錯了,意思就變了。
如聲音是由於物體的______而產生的。這裡要填成「振動」,如果填成「震動」就錯了。因為振動是物體經過它的平衡位置所作的往復運動或某一物理量在其平衡值附近的來回變動,它強調的是「往復運動」。 而震動是物體自身動蕩或使物體動蕩的意思,而它強調的是「顫動」。一般說地震所產生的運動就叫震動。
再如: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這裡的「會聚」就不能填成「匯聚」。
「會聚」強調各方會合後各自仍獨立存在。「匯聚」強調各方融合成為一個整體。光線是假設的一條一條的,它會聚到一點後還會分散。
特別是象物理學家的名字,一定不能寫錯。如有的考生把「牛頓」的「頓」字寫成「噸」,更有的寫成「屯」,還有的寫成拼音「dun」,這些都是不允許的。
中考物理白送20分!8種方法全面攻克中考物理四大類型填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