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CRISPR 基因編輯奠基人 Jennifer Doudna 在 Science 雜誌發表了題為 DNA capture by a CRISPR-Cas9–guided adenine base editor 的論文,首次解析了單鹼基編輯器 ABE8e 的超高解析度冷凍電鏡結構,揭示了 ABE8e 如何實現 DNA 上的快速脫氨,為單鹼基編輯技術的改進和安全應用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
(來源:Science)
CRISPR/Cas 系統可以說是目前生物學界的「明星產品」。早在 30 年前,九州大學生物科學和生命技術部的 Yoshizumi Ishino 教授首次發現 CRISPR,但當時它的生物學功能還沒有被人們所認識。
CRISPR 基因編輯器的早期發展史
2000 年初,阿利坎特大學免疫和生理部的 Francisco J M Mojica 教授帶領的小組發現了 CRISPR 的間隔區與細菌病毒、古菌病毒和質粒的序列相似性,終於揭示了 CRISPR 作為免疫系統的功能。並於 2005 年由三個研究小組獨立發表在刊物上。與此同時,他們還發現早前一些編碼極端嗜熱古菌特有 DNA 修復蛋白的基因與 CRISPR 有著強烈關聯性,並將其命名為 cas (CRISPR-associated)基因。在當時,該發現的重要性顯然為世人所低估。
比較基因組分析表明,CRISPR 和 Cas 蛋白 (cas 基因產物) 實際上是一起工作的,共同構成了一個獲得性免疫系統,以保護原核細胞抵禦入侵的病毒和質粒,類似於真核生物的 RNA 幹擾 (RNAi) 系統 。因此,研究人員開始意識到,這可能成為一個非常強大的工具。
腺嘌呤(A)、鳥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是 DNA 的基本構成單元,按照 A-T、C-G 的配對形式搭建起了 DNA 的雙螺旋結構。CRISPR-Cas9 鹼基編輯器由 RNA 引導的 Cas 蛋白與一種脫氨酶融合而成。沒有任何天然的酶讓 DNA 中的腺嘌呤脫氨,因此,當天然的轉移 RNA 脫氨酶融合到 Cas9 上,並進化出一種腺嘌呤鹼基編輯器(ABE)時,基因編輯界就實現了全新的突破。
將基因組 DNA 中的 A-T 鹼基對轉換為 G-C 鹼基對,將 C-G 鹼基對轉換為 T-A 鹼基對,有望糾正人類約 60% 已知致病性單鹼基變異。這種轉換可以通過 CRISPR-Cas9 鹼基編輯器,RNA 引導的 Cas 蛋白與單鏈 DNA(ssDNA)脫氨酶融合來實現。DNA 中的 A-T 到 G-C 轉換需要將腺苷脫氨為肌苷,而肌苷被細胞機制識別為鳥苷(圖 1,A 和 B)。在 DNA 沒有脫氨基酶的情況下,大腸桿菌 tRNA 腺苷脫氨酶(TadA)與 Cas9 融合,並進化成 ABE7.10,它能催化脫氧腺苷的靶向脫氨 。
ABE7.10 編碼兩個 TadA 的副本,一個 N 端野生型(WT)TadA 連接到進化的 TadA(TadA-7.10),它的 C 端連接到一個 "缺口酶"[即切割雙鏈 DNA(dsDNA)的一條鏈]版本的嗜熱鏈球菌 Cas9(nSpCas9)(圖 1C)。此後,ABE7.10 作為一種工具被廣泛應用於許多細胞類型和生物體的基因組 DNA 的脫氨。研究人員還發現 ABE7.10 變體在細胞中催化非靶向 RNA 編輯,這種活性通過 TadA-7.10 域的突變或去除 N 端 WT TadA 域而降低,生成一個截短版的 miniABEmax(圖 1.C)。
然而,無論是 ABE7.10 還是 miniABEmax,早期的腺嘌呤鹼基編輯器(ABE)效率都很低,運行也緩慢。待 ABE7.10 進一步發展以後,誕生了 ABE8e,它能編碼單個 TadA 域(TadA-8e),並與 8 個測試的 Cas 效應器廣泛兼容(圖 1.C)。
圖 1丨編輯器具體介紹(來源上述論文,Science)
ABE8e 究竟強在哪裡?
為了了解腺嘌呤鹼基編輯器(ABEs)DNA 腺嘌呤脫氨的分子基礎,亞利桑那州大學助理教授 Lapinaite 等人利用冷凍電子顯微鏡成像技術,以 3.2A 解析度解析了 ABE8e 結合 DNA 時的 3D 結構,其中用於捕獲催化構象的模擬物取代了目標腺嘌呤。這是人類首次觀察到正在工作中的單鹼基編輯器,也首次了解到融合後的 ABE 編輯器實際上仍然分相對獨立的兩個模塊在工作,這讓我們看清了 Cas9 融合蛋白的融合模式。
研究人員觀察到,脫氨酶與 CRISPR/Cas9 R - 環複合物內暴露的 DNA 結合。動力學和結構數據表明,ABE8e 催化 DNA 脫氨的速度比早期的 ABEs 快約 1100 倍,因為突變使 DNA 底物穩定在一個受限的、類似轉移 RNA 的構象中。此外,ABE8e 加速的 DNA 脫氨表明,在 CRISPR/Cas9 監控雙鏈 DNA 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以前未觀察到的瞬時 DNA 融化。
ABE8e 的快速多轉位反式 ssDNA 脫氨動力學研究顯示,ssDNA 中的任何腺苷,包括那些被 Cas9 短暫暴露在溶劑中的腺苷,都可能被 TadA-8e 脫氨。為了探究這個想法,研究人員使用 dsDNA,其中 NTS 含有多個腺嘌呤,比較了 ABE7.10、miniABEmax 和 ABE8e 的體外編輯特性(圖 2E),發現 ABE7.10 和 miniABEmax 主要是對單個 PAM - 端腺嘌呤進行脫氨,ABE8e 則是對多個腺嘌呤進行脫氨,包括存在於 R 環雙鏈區域內的腺嘌呤(圖 2E 和圖 S10,A 和 B)。
圖 2 丨動力學分析結果(來源 Science)
此外,ABE8e 的結構數據還闡明了新版本鹼基編輯器速度更快的秘訣。研究人員發現,相比早期版本,新版本上有兩個點突變,可以使蛋白質更緊密地抓住 DNA,從而更有效地把 A 替換為 G。
至此,我們終於明白了鹼基編輯器 ABE8e 是如何在 DNA 上實現快速脫氨這一過程。這一實驗結果有望為未來的鹼基編輯器設計提供進一步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