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強聯合!奠基人Doudna揭示了鹼基編輯器的分子作用機制

2020-08-01 愛科學愛自然

CRISPR-Cas指導的鹼基編輯器將細胞DNA中的A•T轉換為G•C,或將C•G轉換為T•A,以進行精確的基因組編輯。在體外,ABE8e的脫氨DNA速率分別比ABE7.10和miniABEmax高590倍和1170倍。相對於WT TadA,ABE7.10和ABE8e在其進化的TadA域內分別包含14和22個胺基酸取代。這些突變如何使進化的TadA催化DNA脫氨,以及ABE7.10和ABE8e不同催化速率的分子基礎仍然未知。

2020年7月31日,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Jennifer A. Doudna團隊(與David Liu團隊合作)在Science 在線發表題為「DNA capture by a CRISPR-Cas9–guided adenine base editor」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確定了ABE8e的3.2埃解析度冷凍電子顯微鏡結構,其底物結合狀態下脫氨酶結構域與CRISPR-Cas9中暴露的DNA結合 R環複合體。 動力學和結構數據表明,ABE8e催化DNA脫氨的速度比最初的ABE版本快約1100倍,這是因為突變使DNA底物以受限的tRNA樣構象穩定。 此外,ABE8e的加速DNA脫氨反應表明,以前從未觀察到的瞬時DNA退火可能在CRISPR-Cas9進行雙鏈DNA監測期間發生。 這些結果解釋了ABE8e介導的鹼基編輯結果,並為鹼基編輯器的未來設計提供了依據。

另外,2020年7月16日,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Jennifer A. Doudna團隊在Science在線發表題為「CRISPR-CasΦ from huge phages is a hypercompact genome editor」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描述了一個功能最小的CRISPR-Cas系統,包括單個〜70Kd蛋白CasΦ和一個CRISPR陣列,其僅在巨大噬菌體的基因組中編碼。CasΦ使用單個活性位點進行CRISPR RNA(crRNA)加工和crRNA指導的DNA切割,以靶向外來核酸。該超緊湊型系統在體外以及在人和植物細胞中均具有活性,相對於其他CRISPR-Cas蛋白,其靶標識別能力得到了擴展。CasΦ可用於基因組編輯和DNA檢測,但分子量僅為Cas9和Cas12a基因組編輯酶的一半,為細胞傳遞提供了優勢,從而擴展了基因組編輯工具箱(點擊閱讀)。


強強聯合!奠基人Doudna揭示了鹼基編輯器的分子作用機制


基因組DNA中靶向核苷酸的編輯是研究和治療應用的一項關鍵功能。單核苷酸變體(SNV)約佔已知致病等位基因的一半,因此有針對性的點突變可以促進遺傳病的研究或潛在治療。以前,研究人員開發了胞嘧啶鹼基編輯器(CBE)和腺嘌呤鹼基編輯器(ABE),它們共同實現了所有四個過渡點突變的靶向(C→T,T→C,A→G ,以及G→A),並具有較高的期望取代率與不期望的插入和缺失(indels)比率。


基因組DNA中A•T到G•C鹼基對和C•G到T•A鹼基對的位點特異性轉化可以糾正人類中所有已知的致病性單核苷酸多態性(SNP)的60%。可以使用CRISPR-Cas9鹼基編輯器,RNA引導的Cas蛋白與單鏈DNA(ssDNA)脫氨酶融合來實現這種轉化。DNA中從A•T到G•C的轉變需要將腺苷脫氨為肌苷,這被細胞機制識別為鳥苷。由於沒有能夠將DNA中的腺嘌呤脫氨的酶,大腸桿菌tRNA腺苷脫氨酶(TadA)與Cas9融合併進化為ABE7.10,可催化脫氧腺苷的目標脫氨。


ABE7.10編碼兩個拷貝的TadA,即與進化的TadA(TadA-7.10)相連的N端野生型(WT)TadA,其在C端與「切口酶」相連。此後,ABE7.10被廣泛用作在許多細胞類型和生物中基因組DNA脫氨的工具。發現ABE7.10變體可催化細胞中的脫靶RNA編輯,其活性因TadA-7.10結構域的突變或通過去除N末端WT TadA結構域而降低,從而生成了截短的miniABEmax。


ABE7.10進一步進化為ABE8e,該ABE8e編碼與8個經過測試的Cas效應子廣泛兼容的單個TadA域(TadA-8e)。在體外,ABE8e的脫氨DNA速率分別比ABE7.10和miniABEmax高590倍和1170倍。相對於WT TadA,ABE7.10和ABE8e在其進化的TadA域內分別包含14和22個胺基酸取代。這些突變如何使進化的TadA催化DNA脫氨,以及ABE7.10和ABE8e不同催化速率的分子基礎仍然未知。


該研究確定了ABE8e的3.2埃解析度冷凍電子顯微鏡結構,其底物結合狀態下脫氨酶結構域與CRISPR-Cas9中暴露的DNA結合 R環複合體。動力學和結構數據表明,ABE8e催化DNA脫氨的速度比最初的ABE版本快約1100倍,這是因為突變使DNA底物以受限的tRNA樣構象穩定。此外,ABE8e的加速DNA脫氨反應表明,以前從未觀察到的瞬時DNA退火可能在CRISPR-Cas9進行雙鏈DNA監測期間發生。這些結果解釋了ABE8e介導的鹼基編輯結果,並為鹼基編輯器的未來設計提供了依據。


參考消息: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9/6503/566

相關焦點

  • 基因編輯大牛揭示鹼基編輯器的作用機制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如今獲得了這些最有前途的工具之一---鹼基編輯器---的首個詳細的三維結構,這為調整鹼基編輯器使之在患者中的使用更加靈活和可控提供了一個路線圖。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0年7月31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DNA capture by a CRISPR-Cas9–guided adenine base editor」。
  • CRISPR鹼基編輯器「新星」ABE8e究竟如何比早期ABEs快1100倍的?
    近日,CRISPR 基因編輯奠基人 Jennifer Doudna 在 Science 雜誌發表了題為 DNA capture by a CRISPR-Cas9–guided adenine base editor 的論文,首次解析了單鹼基編輯器 ABE8e 的超高解析度冷凍電鏡結構,揭示了 ABE8e 如何實現 DNA 上的快速脫氨,為單鹼基編輯技術的改進和安全應用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
  • CRISPR鹼基編輯器「新星」ABE8e究竟如何比早期ABEs快1100倍的?
    近日,CRISPR 基因編輯奠基人 Jennifer Doudna 在 Science 雜誌發表了題為 DNA capture by a CRISPR-Cas9–guided adenine base editor 的論文,首次解析了單鹼基編輯器 ABE8e 的超高解析度冷凍電鏡結構,揭示了 ABE8e 如何實現 DNA 上的快速脫氨,為單鹼基編輯技術的改進和安全應用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
  • Nature Biotechnology:新的CRISPR C-G DNA鹼基編輯器
    新的鹼基編輯器也被設計成最低化可能導致不良副作用的意外(「偏離目標」)突變。新的CRISPR引導的DNA鹼基編輯技術旨在有效地誘導DNA鹼基的「易位」改變,同時最小化不需要的「看熱鬧的」突變水平。這篇發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的文章描述了這款名為CGBE1和一個更小的版本miniCGBE1的概念驗證,Ibrahim C.
  • 新型鹼基編輯器在微生物中實現任意鹼基編輯
    新型鹼基編輯器在微生物中實現任意鹼基編輯◎本報記者 陳 曦作為基因組編輯前沿技術,無需產生DNA雙鏈斷裂,也無需供體DNA的參與,實現靶位點的精準點突變,已成為基因編輯的重要研究方向。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張學禮研究員帶領的微生物代謝工程研究團隊和畢昌昊研究員帶領的合成生物技術研究團隊聯合攻關,設計構建了胞嘧啶脫氨酶-nCas9-Ung蛋白複合物,創建出新型糖基化酶鹼基編輯器(GBE),開發了可實現嘧啶和嘌呤間轉換的單鹼基基因編輯系統。基於該系統,國際上首次在微生物中實現任意鹼基編輯、在哺乳動物細胞中實現胞嘧啶(C)與鳥嘌呤(G)的特異性轉換。
  • 新型鹼基編輯器首次在微生物中實現任意鹼基編輯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張學禮研究員帶領的微生物代謝工程研究團隊和畢昌昊研究員帶領的合成生物技術研究團隊聯合攻關,設計構建了胞嘧啶脫氨酶-nCas9-Ung蛋白複合物,創建出新型糖基化酶鹼基編輯器(GBE),開發了可實現嘧啶和嘌呤間顛換的單鹼基基因編輯系統。基於該系統,國際上首次在微生物中實現任意鹼基編輯、在哺乳動物細胞中實現C-G鹼基特異性顛換。
  • 中美聯合開發新的胞嘧啶鹼基編輯器,消除了旁觀者突變
    中美聯合開發新的胞嘧啶鹼基編輯器,消除了旁觀者突變 2020-07-20 18: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一文讀懂所有的鹼基編輯器技術!
    修復缺口的機制有兩種,一種是內源性的非同源末端連接 (Non-homologous end-joining,NHEJ),這是細胞自身的隨機修復機制,缺點是容易引起隨機插入和缺失,造成移碼突變,進而影響靶基因的功能。
  • 從同源重組到鹼基編輯器 看基因編輯72變
    上海科技大學與中科院馬普計算生物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19日出版的《自然·生物技術》發表論文稱,他們開發出一系列基於CRISPR/Cpf1(Cas12a)的新型鹼基編輯器(dCpf1-BE),理論上可對數百種引起人類疾病的基因突變進行定點矯正,因此擁有巨大的臨床應用潛力。
  • 科學網— 創建新型糖基化酶鹼基編輯器
    本報訊(記者閆潔)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所研究員張學禮和畢昌昊帶領的團隊聯合攻關,創建出新型糖基化酶鹼基編輯器(GBE),
  • Nat Biotech 導讀 | 雙鹼基編輯器、編輯器定向優化等
    撰文丨十一月2020年7月刊,Nature Biotechnology共發表7篇文章,其中包括3篇Brief Communications、2篇Letters、2篇Articles,主要介紹了雙鹼基編輯器、基於CRISPR-Cas12進行COVID-19病毒快速檢測、腺嘌呤鹼基編輯器定向優化等
  • ...和Science同日打擂臺發表新型DNA/RNA鹼基編輯器,可校正點突變
    為了修復一個點突變,CRISPR-Cas9系統還必須引入一個具有正確鹼基的「供者」DNA鏈,隨後還要依賴於另一種被稱作同源介導修復(homology-directed repair, HDR)的細胞機制。但是除非細胞發生分裂,HDR的修復效率比較差,這意味著這種策略不能在腦細胞和肌肉細胞中發揮作用,這是因為這些細胞不再自我複製。
  • Nature和Science同日打擂臺發表新型DNA/RNA鹼基編輯器,可...
    作為這篇最新的Nature論文的共同作者,美國哈佛大學化學家David Liu說,「人們不應認為鹼基編輯比CRISPR更好---它們只是不同而已。這就像是問一艘船或一輛車哪個更好。」在2016年發表在Nature期刊上的一篇論文中,Liu開創了DNA鹼基編輯技術[3](參見新聞報導:三篇Nature文章揭示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取得重大進展)。
  • 中美學者各自開發新型雙鹼基編輯器,同時實現兩種單鹼基編輯
    單鹼基編輯器依據 Cas9 nickase(D10A)融合不同的鹼基修飾酶,分為胞嘧啶鹼基編輯器(CBE)和腺嘌呤鹼基編輯器(ABE),可分別在實現精準的CG到TA或AT到GC 的替換,由於其高效、精準和低脫靶性,以及不依賴DNA雙鏈斷裂的優點,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快速發展。
  • 單鹼基編輯為何易脫靶?冷凍電鏡帶來全新視角
    今天,CRISPR基因編輯奠基人 Jennifer Doudna 在 Science 雜誌發表最新論文,首次解析了單鹼基編輯器ABE8e的超高解析度冷凍電鏡結構,揭示了ABE8e高效以及高脫靶率的原因,為單鹼基編輯技術的改進和安全應用鋪平了道路。
  • 《科學》:CRISPR兩大先驅合作,揭示單鹼基編輯易脫靶的原因
    此後,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Broad研究所的劉如謙教授等人開發出了首款鹼基編輯器,將經過修飾的Cas9(禁用了其DNA剪接功能)與另一種細菌蛋白(脫氨酶)結合,無需使DNA斷裂,就能定點修改基因中的單個鹼基。這種鹼基編輯器可以把DNA雙鏈上的腺嘌呤(A)-胸腺嘧啶(T)組合替換為鳥嘌呤(G)-胞嘧啶(C)組合。
  • 《科學》:CRISPR兩大先驅合作,揭示單鹼基編輯易脫靶的原因
    此後,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Broad研究所的劉如謙教授等人開發出了首款鹼基編輯器,將經過修飾的Cas9(禁用了其DNA剪接功能)與另一種細菌蛋白(脫氨酶)結合,無需使DNA斷裂,就能定點修改基因中的單個鹼基。這種鹼基編輯器可以把DNA雙鏈上的腺嘌呤(A)-胸腺嘧啶(T)組合替換為鳥嘌呤(G)-胞嘧啶(C)組合。
  • 新型APOBEC3G鹼基編輯器提高context特異性
    編輯器,相關研究成果於2020年8月31日在線發表於BMC Biology『 ,題為Precise base editing with CC context-specificity using engineered human APOBEC3G-nCas9
  • DNA鹼基編輯器或能誘導大量脫靶RNA突變!
    2019年6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中國科學院和四川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DNA鹼基編輯器能夠產生成千上萬個脫靶的RNA單核苷酸變異(SNVs),同時通過將點突變引入脫氨酶或能消除這些脫靶的SNVs;本文研究揭示了此前DNA鹼基編輯器風險中被忽略的一方面,同時研究者通過引入工程化的脫氨酶或有望解決這一問題
  • 「雙劍合璧」——李大力組開發新型雙鹼基基因編輯器
    然而,現有的鹼基編輯器只能催化單一類型鹼基的轉換,這限制了其廣泛應用。因此,開發新的鹼基編輯器能高效地同時產生兩種不同鹼基的突變,這既是概念上的創新,也將極大地豐富鹼基編輯工具,在基因治療,物種改良和分子進化等方面都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