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Science同日打擂臺發表新型DNA/RNA鹼基編輯器,可校正點突變

2020-11-30 生物谷

2017年10月26日/生物谷BIOON/---自從5年前CRISPR熱潮開始以來,科學家們就競相開發這種強大工具的更加全面或高效的版本,從而能夠極大地簡化DNA編輯。本周發表在Science期刊和Nature期刊上的兩項研究進一步擴大了CRISPR的使用範圍,開發出一種更加微妙的被稱作鹼基編輯(base editing)的方法來修復遺傳物質:一項研究擴展了一種編輯DNA的策略[1],而另一項研究通過對RNA進行鹼基編輯而開闢了新的領域[2]。

圖片來自 C. BICKEL/SCIENCE; (DATA) D. B. T. COX ET AL., SCIENCE 358, 6362, 2017;J. DOUDNA AND E. CHARPENTIER, SCIENCE 346, 6213, 2014; GAUDELLI ET AL., NATURE 551, 7677, 2017。


這兩項研究都為遺傳研究和甚至治癒疾病開闢了新的途徑。作為這篇最新的Nature論文的共同作者,美國哈佛大學化學家David Liu說,「人們不應認為鹼基編輯比CRISPR更好---它們只是不同而已。這就像是問一艘船或一輛車哪個更好。」在2016年發表在Nature期刊上的一篇論文中,Liu開創了DNA鹼基編輯技術[3](參見新聞報導:

三篇Nature文章揭示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取得重大進展

)。

CRISPR是由一種原始的細菌免疫系統改編而成的,它的作用方式是首先在基因組的一個靶位點上切割雙鏈DNA。相比之下,鹼基編輯並不切割DNA雙螺旋,而是在組成DNA或RNA的四個鹼基中,利用酶精確地重新排列其中的一個鹼基上的一些原子,從而將這個鹼基轉化為一個不同的鹼基,同時不改變其周圍的鹼基。這種能力大大增加了改變遺傳物質的選擇手段。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CRISPR研究員Erik Sontheimer說,「這是一種很有價值的補充,應當會佔有一席之地。」

很多人類疾病是由單鹼基突變引起的。CRISPR很難高效地和乾淨利落地校正這些所謂的點突變,因此鹼基突變可能提供一種更加有效的方法。在Liu的初次報導之後,中國的一個研究小組利用DNA鹼基編輯技術校正從一名患有遺傳性血液疾病的病人中克隆出的人胚胎內的一種致病性突變(參見新聞報導:

Science:基因編輯療法在中國已佔先機,在癌症、遺傳病治療等領域 9 項試驗值得關注

)[4]。

常規的CRISPR利用與一種核酸酶(最常見的是Cas9)結合在一起的嚮導RNA(gRNA),結合到特定的一段DNA鹼基上;這種核酸酶隨後切割DNA雙螺旋。一種細胞修復機制試圖重新連接這些被切斷的DNA末端,但是有時也會插入或剔除鹼基,這就使得DNA代碼出現亂碼,並且能夠敲除一個靶基因。美國布羅德研究所CRISPR研究員張鋒(Feng Zhang)說,「基於核酸酶的基因編輯非常適合用於讓基因失活。」

然而,他指出,CRISPR「在作出精確的改變時效率並不高」。為了修復一個點突變,CRISPR-Cas9系統還必須引入一個具有正確鹼基的「供者」DNA鏈,隨後還要依賴於另一種被稱作同源介導修復(homology-directed repair, HDR)的細胞機制。但是除非細胞發生分裂,HDR的修復效率比較差,這意味著這種策略不能在腦細胞和肌肉細胞中發揮作用,這是因為這些細胞不再自我複製。即便在分裂細胞(dividing cells)中,供者DNA也很少會插入這個切割位點。

校正點突變

鹼基編輯器借用CRISPR的組分---gRNA和Cas9或其他的核酸酶,但並不切割DNA雙螺旋,而且利用TadA和ADAR等脫氨酶以化學方式改變單個鹼基。

大量借用CRISPR工具包的鹼基編輯系統很容易在非分裂細胞(nondividing cells)中實現鹼基編輯。DNA具有4個核苷酸鹼基:A、C、T和G,鹼基編輯會將一個鹼基改變為另一個鹼基。在Liu的2016年那項研究中,他的團隊將gRNA與一個「死的」Cas9(dCas9)融合在一起,dCas9不能夠切割整個DNA雙螺旋,但是仍然能夠在正確的位點上讓它解鏈。這些研究人員將酶APOBEC1附著到gRNA-dCas9上,這會觸發一系列化學反應,最終導致鹼基C改變為鹼基T。DNA的鹼基配對規則控制著隨後的鹼基變化。這種配對規則規定一條DNA鏈上的T與另一條DNA鏈上的A配對。dCas9經進一步修飾後在未編輯的DNA鏈上產生切口,從而激活細胞的DNA修復機制,將初始與鹼基C配對的鹼基G轉化為與這個新產生的T配對的A。

這第一個DNA鹼基編輯器並不能夠解決與人類疾病相關的最為常見的點突變(大約佔一半):在應當為G•C的地方存在著A•T。如今,來自Liu團隊的這個新的編輯器能夠修復這種點突變。該團隊再次將gRNA與dCas9融合在一起,但是已知沒有一種能夠將A轉化為G的酶。因此,他們利用來自大腸桿菌的酶TadA開出一種新型酶。這種新型酶將A轉化為一種被稱作肌苷(inosine, I)的鹼基。隨後不論是一種細胞修復機制,還是DNA自我複製過程,都會將I變成G。美國哈佛大學CRISPR研究員George Church說,「在這項研究中,重要的事情是對TadA酶進行基因改造讓它具備某種非天然的功能。我佩服他們。」

張鋒團隊通過將gRNA與一種不同的沒有切割活性的核酸酶dCas13和一種將RNA中的A轉化為I的天然性酶融合在一起而構建出一種RNA鹼基編輯器。與DNA中不同的是,這不會導致隨後的鹼基變化。含I的RNA僅像那個位點上存在一個G那樣發揮作用。

鑑於RNA將來自DNA的遺傳信息傳遞給細胞中的蛋白製造工廠,或者能夠直接執行著基因調節之類的作用,它也是一種很有吸引力的治療靶標。但是RNA僅在細胞中短暫地存在。這意味著可能需要重複地給藥才會使得RNA鹼基編輯器作為一種藥物發揮效果,張鋒團隊提出這可能對短暫的症狀(如局部炎症)有意義。

儘管RNA的較短壽命使得RNA鹼基編輯對很多療法並不那麼有吸引力,但是Sontheimer也從中觀察到好處。他說,「在某些方面,作用於RNA是更加安全的。」科學家們擔心利用DNA鹼基編輯器進行基因編輯可能會意外地影響基因組的錯誤部分---這一變化將是永久存在的。Sontheimer說,「利用RNA鹼基編輯器進行鹼基編輯,如果存在一定程度的脫靶效應,那麼也不會將這些錯誤永久性地蝕刻在基因組中。」

Church說,針對鹼基編輯是否比CRISPR和其他的改變核酸的技術更有優勢,應當「逐案地」加以評估。他注意到,「在此之前,這聽起來就像是改變鹼基是不可能的。事實上,這是較為困難的,或者僅僅是效率較低的。」

張峰和Liu強調,在鹼基編輯療法進入臨床試驗之前,可能需要數年的時間,而且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確定這種策略是否比現存的基因療法更有優勢。Liu說,「作出鹼基編輯將是一種比人體基因療法更好的方法的結論在科學上是短視的,而且就長期而言也是不正確的。」不過,如今已經清楚的是,作為標準CRISPR的強大替代性方法,鹼基編輯如今已在遊戲中了。(生物谷 Bioon.com)

相關論文:
[1].Nicole M. Gaudelli, Alexis C. Komor, Holly A. Rees, Michael S. Packer, Ahmed H. Badran, David I. Bryson & David R. Liu. Programmable base editing of A•T to G•C in genomic DNA without DNA cleavage. Nature, Published online 25 October 2017, doi:10.1038/nature24644

[2].David B. T. Cox, Jonathan S. Gootenberg, Omar O. Abudayyeh, Brian Franklin, Max J. Kellner, Julia Joung, Feng Zhang. RNA editing with CRISPR-Cas13. Science, Published online:25 Oct 2017, doi:10.1126/science.aaq0180

[3].Alexis C. Komor, Yongjoo B. Kim, Michael S. Packer, John A. Zuris & David R. Liu. Programmable editing of a target base in genomic DNA without double-stranded DNA cleavage. Nature, Published online 20 April 2016, doi:10.1038/nature17946

[4].Dennis Normile. China sprints ahead in CRISPR therapy race. Science, 06 Oct 2017, doi:10.1126/science.358.6359.20
參考新聞:
1.Novel CRISPR-derived 『base editors』 surgically alter DNA or RNA, offering new ways to fix mutations

2.CRISPR hacks enable pinpoint repairs to genome

3.RNA Editing Possible with CRISPR-Cas13

4.Base Editing Now Able to Convert Adenine-Thymine to Guanine-Cytosine

5.Researchers engineer CRISPR to edit single RNA letters in human cells

6.Researchers extend power of gene editing by developing a new class of DNA base editors

相關焦點

  • Nature和Science同日打擂臺發表新型DNA/RNA鹼基編輯器,可...
    本周發表在Science期刊和Nature期刊上的兩項研究進一步擴大了CRISPR的使用範圍,開發出一種更加微妙的被稱作鹼基編輯(base editing)的方法來修復遺傳物質:一項研究擴展了一種編輯DNA的策略[1],而另一項研究通過對RNA進行鹼基編輯而開闢了新的領域[2]。圖片來自 C. BICKEL/SCIENCE; (DATA) D. B. T.
  • Science:基因編輯大牛張鋒開發出RESCUE技術,可擴大RNA編輯能力
    張鋒和他的團隊,包括論文共同第一作者Omar Abudayyeh和Jonathan Gootenberg(如今都是麥戈文腦科學硏究所研究員),利用一種失活的Cas13將RESCUE引導到RNA轉錄本中的目標胞嘧啶鹼基上,並使用一種新的、經過進化的、可編程的酶將不想要的胞嘧啶(C)轉化為尿苷(U),從而指導RNA指令發生變化。
  • CRISPR-Cas9引導的腺嘌呤鹼基編輯器可捕獲DNA
    CRISPR-Cas9引導的腺嘌呤鹼基編輯器可捕獲DNA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 23:55:18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Jennifer A.
  • Science子刊:一種新型腺嘌呤鹼基編輯器可讓細胞RNA編輯最小化
    2019年5月20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布羅德研究所和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有證據表明使用鹼基編輯器會導致細胞中出現意想不到的RNA編輯。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5月8日的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nalysis and minimization of cellular RNA editing by DNA adenine base editors」。在這篇論文中,他們描述了他們對CRISPR類型腺嘌呤鹼基編輯器(ABE)的研究,以及他們取得的發現。
  • CRISPR鹼基編輯器!讓失明小鼠重建光日的新療法
    這個研究再一次拓寬了我們對CRISPR技術的認知,並為各種因基因突變引起的遺傳性眼科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療思路和方法手段。修復效果 | 圖源: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遺傳性視網膜疾病(IRDs)是一組由250多個不同基因的突變引起的致盲症狀。以前,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治療這些毀滅性的致盲疾病。
  • 新型鹼基編輯器首次在微生物中實現任意鹼基編輯
    作為基因組編輯前沿技術,無需產生DNA雙鏈斷裂,也無需供體DNA的參與,可實現靶位點的精準點突變,已成為基因編輯的重要研究方向。開發新型鹼基編輯技術實現鹼基顛換甚至任意鹼基變換,在合成生物體系構建、遺傳疾病的基因治療、生物性狀修飾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 新型鹼基編輯器在微生物中實現任意鹼基編輯
    新型鹼基編輯器在微生物中實現任意鹼基編輯◎本報記者 陳 曦作為基因組編輯前沿技術,無需產生DNA雙鏈斷裂,也無需供體DNA的參與,實現靶位點的精準點突變,已成為基因編輯的重要研究方向。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張學禮研究員帶領的微生物代謝工程研究團隊和畢昌昊研究員帶領的合成生物技術研究團隊聯合攻關,設計構建了胞嘧啶脫氨酶-nCas9-Ung蛋白複合物,創建出新型糖基化酶鹼基編輯器(GBE),開發了可實現嘧啶和嘌呤間轉換的單鹼基基因編輯系統。基於該系統,國際上首次在微生物中實現任意鹼基編輯、在哺乳動物細胞中實現胞嘧啶(C)與鳥嘌呤(G)的特異性轉換。
  • Science子刊:新型鹼基編輯器A3G-BE可將基因編輯準確度提高高達...
    2020年7月24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和美國萊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可以大幅提升基因編輯準確性的技術。與目前被認為是最先進的鹼基編輯器BE4max相比,他們推出的基因編輯工具可在疾病序列模型中將基於CRISPR的編輯準確度提高高達6000倍。
  • DNA鹼基編輯器或能誘導大量脫靶RNA突變!
    2019年6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中國科學院和四川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DNA鹼基編輯器能夠產生成千上萬個脫靶的RNA單核苷酸變異(SNVs),同時通過將點突變引入脫氨酶或能消除這些脫靶的SNVs;本文研究揭示了此前DNA鹼基編輯器風險中被忽略的一方面,同時研究者通過引入工程化的脫氨酶或有望解決這一問題
  • 科學網— 創建新型糖基化酶鹼基編輯器
    本報訊(記者閆潔)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所研究員張學禮和畢昌昊帶領的團隊聯合攻關,創建出新型糖基化酶鹼基編輯器(GBE),
  • 新型APOBEC3G鹼基編輯器提高context特異性
    APOBEC3G-nCas9鹼基編輯器,相關研究成果於2020年8月31日在線發表於BMC Biology『 ,題為Precise base editing with基於人APOBEC3G(hA3G)具有天然的CCcontext偏好性,研究者將hA3G的C端催化結構域與單鹼基系統融合,構建了新型eA3G-BE鹼基編輯系統。該系統在HEK293T細胞和家兔胚胎中分別獲得了高達18.3–58.0% 和54.5–92.2%的編輯效率。
  • Nature Biotechnology:新的CRISPR C-G DNA鹼基編輯器
    新的鹼基編輯器也被設計成最低化可能導致不良副作用的意外(「偏離目標」)突變。新的CRISPR引導的DNA鹼基編輯技術旨在有效地誘導DNA鹼基的「易位」改變,同時最小化不需要的「看熱鬧的」突變水平。這篇發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的文章描述了這款名為CGBE1和一個更小的版本miniCGBE1的概念驗證,Ibrahim C.
  • 不僅是DNA,基因編輯脫靶還會造成RNA突變!好在上海科學家讓單鹼基...
    這對於基因突變導致的遺傳疾病的治療具有重大意義。目前,90%的罕見病無藥可治,而單鹼基編輯技術能夠實現高精度「狙擊」,因此單鹼基編輯器的出現,給基因編輯領域帶來了巨大的驚喜,也成為治療地中海貧血、血友病、視網膜黃斑變性、遺傳性耳聾等罕見病的熱門工具之一。
  • Science:中科院高彩霞課題組發現胞嘧啶鹼基編輯器引發意想不到的...
    2019年3月2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中國科學院的高彩霞(Caixia Gao)課題組通過對作為一種重要的作物物種的水稻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對胞嘧啶鹼基編輯器(BE3和HF1-BE3)和腺嘌呤鹼基編輯器(ABE)產生的脫靶突變進行全面調查。他們發現胞嘧啶鹼基編輯器(BE3和HF1-BE3)誘導全基因組脫靶突變。
  • 《Science》、《Nature》重磅來襲!張鋒升級CRISPR新系統「REPAIR」!新型鹼基編輯器精準轉換鹼基對!
    知名華人學者張鋒教授的團隊在Scinece上在線發表了一篇重磅論文——帶來一款全新CRISPR系統「REPAIR」,能有效地對RNA中的腺嘌呤(A)進行單鹼基編輯。有望在不修改基因組的前提下,精準地矯正致病的遺傳突變。由麻省理工學院廣泛研究所和麻薩諸塞州劍橋的哈佛分校David Liu教授實驗室主導開發的新基因編輯系統——腺嘌呤鹼基編輯器(ABE),能將A-T鹼基對轉換為G-C鹼基對。
  • 新型鹼基編輯器橫空出世:人體細胞中效率為50%—新聞—科學網
    保證DNA雙鏈不斷裂的同時,高效地替換DNA特定的鹼基——過去,這是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所無法完成的任務。如今,美國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新型「鹼基編輯器」,使其成為可能。 由於多數遺傳病的根源在於單核苷酸突變,這一鹼基編輯器的出現,有助於人類對抗遺傳頑疾。
  • Science論文深度解讀!基因編輯大牛揭示鹼基編輯器的作用機制
    2020年7月31日訊/生物谷BIOON/---在短短八年內,CRISPR-Cas9已經成為基礎研究和基因治療的首選基因組編輯器。但CRISPR-Cas9也催生了其他潛在的強大DNA操縱工具,從而可能幫助修復導致遺傳性疾病的基因突變。
  • 「雙劍合璧」——李大力組開發新型雙鹼基基因編輯器
    然而,現有的鹼基編輯器只能催化單一類型鹼基的轉換,這限制了其廣泛應用。因此,開發新的鹼基編輯器能高效地同時產生兩種不同鹼基的突變,這既是概念上的創新,也將極大地豐富鹼基編輯工具,在基因治療,物種改良和分子進化等方面都有重要意義。
  • Nat Biotech 導讀 | 雙鹼基編輯器、編輯器定向優化等
    撰文丨十一月2020年7月刊,Nature Biotechnology共發表7篇文章,其中包括3篇Brief Communications、2篇Letters、2篇Articles,主要介紹了雙鹼基編輯器、基於CRISPR-Cas12進行COVID-19病毒快速檢測、腺嘌呤鹼基編輯器定向優化等
  • 奠基人Doudna揭示了鹼基編輯器的分子作用機制
    CRISPR-Cas指導的鹼基編輯器將細胞DNA中的A•T轉換為G•C,或將C•G轉換為T•A,以進行精確的基因組編輯。在體外,ABE8e的脫氨DNA速率分別比ABE7.10和miniABEmax高590倍和1170倍。相對於WT TadA,ABE7.10和ABE8e在其進化的TadA域內分別包含14和22個胺基酸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