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海洋生物訴說歷史 科學儀器助力生物研究

2020-09-17 儀器86175

時間的流逝讓生命得以進化的同時,也在我們生活的這顆星球留下痕跡,作為生物進化的產物,人類的求知慾,讓我們不斷去準確潛藏在歷史痕跡中的真相。而在這個過程中,人類也從這些痕跡中探索到了很久以前的生物的那些秘密。


  據了解,在今年的8月中旬,中、英兩國的學者共同發表論文稱,他們在雞窩寨生物礁化石群中,新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而在近日《科技日報》報導中,針對這件事進行了進一步的推進,其中提到了這些遠古海洋生物對於研究早期海洋生態,以及久遠的歷史中海洋生物的進化史有著重要的價值;對於海洋地質研究,以及加強中國生物礁的發育、成因和分布規律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人類從生物化石中發現遠古時期生物生態的例子了。客觀的來說,科學研究原本就是息息相關的,歷史的探索與生物的研究從來就不矛盾,而許多時候,考古發現的生物化石能為生物學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論支持,與此同時,生物的研究也能為考古學、地質學、材料學提供新的思路與方向。

  而關於生物研究,本身也是一個很複雜的課題。儘管傳統概念中,化石不具備生物體的六大基本特性,即「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具有新陳代謝的作用」「具有應激性」「有生長發育和生殖的現象」「能適應一定的環境也能改變環境」「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但是它卻和生物有著密切的聯繫,許多生物化石中甚至還能摸索出生物進化的規律以及遺傳密碼。因此客觀的來說,化石的研究是可以逐漸延伸到生物研究上的。

  但無論是生物研究還是其他有所聯繫的研究,科學儀器在其中起到的作用都不能忽略不計。以我們前面提到過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生物的基本要素之一便是「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因此相關的研究也自然避免不了研究這個。而什麼是物質基礎,簡單的說就是蛋白質、核酸;什麼是結構基礎,簡單的說就是細胞。無論是細胞,還是蛋白質、核酸,都是肉眼無法看見的,因此如果沒有儀器,這方面的研究自然也無所下手。

  而提到這方面的儀器,淺顯易懂有顯微鏡。作為打開人們探索微觀世界大門的重要儀器之一,顯微鏡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了各式各樣的種類,而它們所運用的技術以及工作的原理也各有不同,但是重點在於,藉助它,人們就可以觀察到細胞的組成,觀察到細胞的運動,以更小的單位探索生物生命的運動。

  而相對複雜的儀器有PCR擴增儀。藉助PCR擴增儀,人們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核酸,並從中發現一些神奇的信息,這對於研究生物的發展歷史以及進化可能有著較為重要的價值。

相關焦點

  • 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 訴說3億年前生物礁的秘密往事
    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 訴說3億年前生物礁的秘密往事3.85億年前的中泥盆世,在現今的貴州獨山大河口地質公園下,曾有一片溫暖的淺海過去,由於相應的化石證據不多,這一時期生物礁的生物多樣性、生物之間的複雜生態關係以及生物礁群落的構建等方面尚缺少較為細緻的研究工作。因此,對關鍵地質時期的生物礁及生物多樣性演化模式的進一步認識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這次研究主要針對雞窩寨當地的生物礁化石群,新發現了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其化石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多樣性之豐富,在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內都名列前茅。」
  • 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訴說3億年前生物礁往事
    也正因如此,科學家才有足夠的原位樣本開展遠古時期生物礁的生態統計與復原工作。  不同物種間經常上演「戰爭與和平」  今天看來,構成生物礁的珊瑚與層孔蟲都是較為低等的動物,但是,通過科研團隊的研究發現,在3億多年前,這些低等生物之間,卻也在不斷上演「戰爭與和平」。
  • 貴州地區發現「遠古世界」,超過80種罕見生物,有的長達十幾米
    該研究論文指出,研究人員在貴州雞窩寨地區發現了較為龐大的生物礁化石群,並且辨認出了其中超過80種遠古海洋生物。那麼這些遠古海洋生物生活在哪個時期?生物礁之間存在怎樣的聯繫呢?海洋生物的發展趕超了陸地生物的發展,許多種無脊椎動物開始繁盛起來,例如珊瑚類生物、腕足類生物等等。
  • 3.85億年歷史!科學家在貴州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
    記者17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英古生物學者近期在我國的雞窩寨生物礁化石群中,新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有3.85億年歷史。研究團隊運用精細採樣的方法,在這一生物礁化石群中的7平方米範圍內選取28個樣方,原位採樣665塊,製得化石薄片2804張,基於大量系統數據,開展了高精度的生物多樣性和群落古生態統計工作。
  • 3億多年歷史!貴州一縣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
    記者8月17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英古生物學者近期在我國貴州的雞窩寨生物礁化石群中,新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領導此項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副研究員郄文昆、梁昆介紹,此次發現的海洋生物化石位於貴州省獨山縣,有3.85億年歷史。
  • 今日科技話題:量子熱力學、液體運載火箭、遠古海洋生物、新中微子探測法、「新氣候」、新算法
    ——新華網3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 訴說3億年前生物礁的秘密往事▲澳大利亞大堡礁的海底世界 視覺中國供圖8月中旬,中、英學者在國際地質學期刊《三古》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在雞窩寨生物礁化石群中,新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
  • 科學家在貴州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
    新華社南京8月17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17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英古生物學者近期在我國貴州的雞窩寨生物礁化石群中,新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領導此項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副研究員郄文昆、梁昆介紹,此次發現的海洋生物化石位於貴州省獨山縣,有3.85億年歷史。
  • 南京大學繪製出遠古海洋生物多樣性新曲線
    新華社南京1月17日電(記者陳席元)記者17日從南京大學了解到,該校與中科院聯合團隊在「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支持下,將化石記錄重現為生物演化歷史,繪製出古生代海洋生物多樣性曲線,其時間解析度較國際同類研究的精度提高近400倍。
  • 貴州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貴州網友激動:以前是海?
    記者17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英古生物學者近期在我國貴州的雞窩寨生物礁化石群中,新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貴州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領導此項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副研究員郄文昆、梁昆介紹,此次發現的海洋生物化石位於貴州省獨山縣,有3.85億年歷史。
  • 新研究揭示古生代海洋生物多樣性演化
    記者從南京大學獲悉,該校與中國科學院聯合團隊在「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支持下,以化石記錄重現生物演化歷史,改變了當前對古生代(約5.4億年—2.4億年,相當於寒武紀至三疊紀早期)海洋生物多樣性演化的認知。相關成果1月17日在線發表於《科學》。
  • 科學家提到一種遠古生物,比恐龍還久遠
    提到蠍子,很多朋友都會感到害怕,因為經過研究得知,在地球上,所有的蠍子都是含有毒性的,而且,蠍子還是一種肉食性動物,它們的性情非常兇殘。前段時間,美國科學家發現了一處蠍子化石,距今約有4.3億年的歷史,從時間上來看,正是遠古蠍子從海洋來到陸地上的時間,它們雖然已經具備了現代蠍子的生理結構和基本形狀,不過,仍然保留著一部分海洋生物的特徵。看到這裡,可能很多朋友都會感到好奇,因為蠍子作為一種陸地生物,它們一般都生活在雨林、沙漠等地方,為何它們的祖先會是來自於海洋呢?
  • 貴州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怎麼回事?發現了哪些東西詳情曝光
    記者17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英古生物學者近期在我國貴州的雞窩寨生物礁化石群中,新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領導此項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副研究員郄文昆、梁昆介紹,此次發現的海洋生物化石位於貴州省獨山縣,有3.85億年歷史。
  • 遠古時期的地球,有哪些可以稱作是「遠古巨獸」的生物?
    地球距今已經有40多億年的歷史了,但是在地球剛剛誕生的11年裡面,地球上並沒有什麼生物誕生。直到過了30多億年。地球上才迎來了生命大爆發,這一次的生命大爆發就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在寒武紀生命的物種和數量有著非常大的提升,但是根據目前已經發現的化石來看,從生命誕生剛開始到石炭紀,地球上都沒有出現過大型的生物在地球的進化史上有很多史前巨獸。目前人類已知的史前巨獸有恐龍,那麼除了恐龍還有哪些遠古巨獸呢?我們先來盤點一下陸地上的遠古巨獸。
  • 距今3.85億年,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貴州考古又有新發現
    日前,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英古生物學者近期在我國貴州的雞窩寨生物礁化石群中,新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貴州獨山中泥盆吉維特階雞窩寨生物礁。領導此項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副研究員郄文昆、梁昆介紹,此次發現的海洋生物化石位於貴州省獨山縣,有3.85億年歷史。研究團隊運用精細採樣的方法,在這一生物礁化石群中的7平方米範圍內選取28個樣方,原位採樣665塊,製得化石薄片2804張,基於大量系統數據,開展了高精度的生物多樣性和群落古生態統計工作。
  • ...生物多樣性演化《Science》刊登南大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成果
    寒武紀至早三疊世高分辨海洋生物多樣性演化)。該研究利用古生物大數據、超算和遺傳算法等全新的方法和手段,基於化石記錄重現了生命演化歷史,改變了當前對古生代海洋生物多樣性演化的認知。 地球上曾經生活過的生物中99%以上已經滅絕,但只有很少一部分能保存為化石,如何通過不完整的化石記錄重建地球歷史生物多樣性的變化規律是一個重大科學難題。此外,在地球歷史中,曾經發生過重大的生態系統和環境的突變,導致了多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利用古生物資料庫重建地質歷史全球生物多樣性模式,揭示地球生命的演化歷史,以及與環境變化之間的關係,可以為了解當前的地球生物多樣性危機提供重要啟示。
  • 【中國科學報】新研究揭示古生代海洋生物多樣性演化---中國科學院
    記者從南京大學獲悉,該校與中國科學院聯合團隊在「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支持下,以化石記錄重現生物演化歷史,改變了當前對古生代(約5.4億年—2.4億年,相當於寒武紀至三疊紀早期)海洋生物多樣性演化的認知。相關成果1月17日在線發表於《科學》。  生命起源與演化是世界十大科學之謎,也是《科學》雜誌列出的125個重大科學問題之一。
  • 遠古化石群被發現,有些生物長達十幾米,它們都集中在貴州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作為回應,我們科學家在考古學中經常會發現古代生物化石群。比如說,在一研究團隊就在貴州發現了生物礁化石群。而在這一化石群當中則是有著許多種類的海洋生物。據統計其中的海洋生物的數量,已經超過了80多種生物,而這些古生物,科學家猜測很有可能是來自於遠古的海洋,也因此如果需要一個合理的說法的話,那就是我們腳下的這片陸地,在遠古時期是海洋地帶。
  • 二疊紀物種大滅絕:海洋生物滅絕了96%,原因是遠古「全球變暖」
    這每一次的災難,都讓這個地球上的生物滅絕了一大半。那麼其中比較嚴重的一次,就是二疊紀大滅絕事件。這次二疊紀物種大滅絕,海洋生物滅絕了96%,原因是遠古「全球變暖」二疊紀大滅絕事件的發生,距離現在也有2.52億年了。當時的二疊紀已經快要走到末期了,但是就在這個時候,我們的地球就發生了這件非常恐怕的事情。
  • 貴州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
    據新華網8月18日消息,中、英古生物學者近期在我國貴州的雞窩寨生物礁化石群中,新發現80多種遠古海洋生物化石。(貴州獨山中泥盆吉維特階雞窩寨生物礁)據了解,此次發現的海洋生物化石位於貴州省獨山縣,有3.85億年歷史。
  • ACCSI2019「生命科學儀器發展與精準醫療」論壇:聚焦科學儀器臨床...
    2019第十三屆中國科學儀器發展年會(ACCSI2019)於2019年4月18日在美麗的「島城」山東青島盛大召開。年會為期兩天,旨在讓參會者在最短時間內把握科學儀器行業的市場發展趨勢和最新技術進展,為政產學研用搭建一個思想碰撞的舞臺,加快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