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通訊員 黃穎傑
攤鋪機來回穿梭,橋面一派繁忙。仰望陰晴不定的天空,湖北交投集團武穴大橋項目指揮長汪西華一臉焦急,他的手機APP上顯示著瀝青混凝土拌和、運輸、攤鋪、壓實的各種參數。
11月17日19時許,隨著最後一車瀝青混合料攤鋪完成,武穴長江公路大橋橋面鋪裝完成,為年底建成邁出堅實一步。此時的汪西華,臉上露出了笑容——11天完成4.64萬平方米的橋麵攤鋪,刷新我省長江大橋鋼橋面鋪裝施工進度新紀錄。
武穴長江公路大橋由湖北交投集團投資建設,是湖北省「十三五」重點工程,連接武穴市與陽新縣、江西九江瑞昌市,是我省最高的一座不對稱斜拉橋。今年,受突發疫情、汛情影響,武穴大橋耽誤工期5個月。
10月27日大橋合龍,攤鋪進度成最大「攔路虎」。和傳統瀝青相比,武穴大橋選用的環氧瀝青,對施工環境溫度、空氣溼度、鋼橋面清潔度等要求高。「老蔡,還得你掛帥。」汪西華一個電話請來「外援」——經驗豐富的湖北路橋公司副總經理蔡明徵,擔任鋼橋面鋪裝負責人。
橋麵攤鋪,天氣是關鍵。11月低溫多雨,對鋼橋面鋪裝施工不利。湖北路橋公司邀請氣象專家24小時監控橋面,專報精準施工時間點。同時,利用鋼橋面兩側和中央分隔帶防撞護欄的鋼立柱,立起2米高的擋風板牆,擋風保溫。
「能搶則搶,能快則快。」蔡明徵組建精兵強將團隊,制定最佳施工技術方案。
施工團隊進入戰鬥狀態,搶抓每一個晴好天氣,搶佔每一個施工節點,實現環氧樹脂防水粘結層塗刷及養生、橋面精細拋丸、EA10環氧瀝青及SMA-13高彈瀝青鋪裝施工時間點無縫銜接。
搶時間、搶工期,「承上啟下」的防腐粘接層「小心翼翼」施工,工序「不縮水」。工人們先烘乾鋼橋面的水分,用專業清洗設備讓橋面「無塵」,噴灑環氧富鋅漆,用環氧樹脂防水粘結層,將瀝青牢牢粘貼在鋼箱梁上。
「一般情況下,一座長江大橋鋼橋面鋪裝要兩個月左右,武穴大橋11天完成鋪裝,創下湖北省在建大橋鋼橋面鋪裝最快速度。」汪西華對武穴大橋衝刺年底建成信心滿滿。
武穴大橋通車後,武穴、陽新、瑞昌人民靠輪渡過江將成為歷史,三地進入同城時代,原本耗時約2小時的行程,屆時只需5分鐘即可抵達對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