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擊疫情,幹細胞能幹點什麼

2021-01-15 新華網客戶端

多個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攻關項目上馬

阻擊疫情,幹細胞能幹點什麼

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和分化能力的多潛能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幹細胞能夠多向分化為組織細胞,替代衰老死亡的細胞。此外,它還能夠分泌一些生長因子、細胞因子,調節提升機體的整體活力,例如促進血管生成及細胞增殖分化、抑制炎症反應等。

當前,抗疫之戰到了攻堅階段,面對疫情防控的迫切需要,藥物研發顯然是「重頭戲」之一。

近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科技創新支撐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表示,除了已經納入診療方案的中醫藥、磷酸氯喹和恢復期血漿外,法匹拉韋、瑞德西韋和幹細胞治療也正處在臨床試驗階段。其中,關於幹細胞治療,現在已經有4例接受治療的重型患者出院,將進一步擴大臨床試驗。

自疫情發展伊始,帶有「修復」「更新」等光環的幹細胞技術就備受人們關注。現階段,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相關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效?幹細胞又是如何起作用的?

幹細胞治療傳染病臨床上早有應用

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和分化能力的多潛能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分化成多種功能細胞。系列研究表示,幹細胞能夠多向分化為組織細胞,替代衰老死亡的細胞。此外,幹細胞還具有強大的分泌功能,能夠分泌一些生長因子、細胞因子,調節提升機體的整體活力,例如促進血管生成及細胞增殖分化、抑制炎症反應等。

幹細胞技術治療傳染病及併發症在臨床上早有應用。此前,人們在H7N9禽流感治療中便嘗試過幹細胞技術,且效果很好。因此,目前國內數家醫療機構和科研機構紛紛啟動了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相關研究。

據科技部官方網站,中科院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創新院自主研發了CAStem新型細胞藥物,前期在動物實驗中顯示出良好的效果。目前研究團隊已向藥監局申請了應急審批,與有關醫療機構合作,經倫理委員會批准,正在進行臨床觀察和評價。

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院士王福生團隊聯合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天津市海河醫院等單位正在開展一項名為「間充質幹細胞治療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臨床研究,招募患者測試間充質幹細胞的治療方案。

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浙江省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組成員、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病科副主任黃建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浙大一院已通過倫理委員會的討論,準備對新型冠狀病毒重症患者應用幹細胞治療。

同濟大學醫學院教授左為研發團隊連日來利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分析技術,研究了共計43000多個肺臟細胞,瞄向能夠在抗疫戰爭中普遍應用的通用型肺幹細胞治療技術。據了解,該項目目前也已進入相關審評路徑,有望在近期進入臨床階段。

此外,還有多個有關幹細胞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應急科技攻關項目立項,正在不斷研發和試驗中。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科研、醫務人員迅速反應,人力物力大量投入,讓幹細胞技術有望成為此次抗疫的重要武器之一。現階段,多個單位並行研發,逐步進入臨床試驗,進行安全性、有效性評價,雖進度不一,但都朝向同一個目標邁進。

可減少炎性組織損傷並形成新的肺泡

幹細胞技術抗疫的相關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那麼,幹細胞究竟如何在新冠肺炎治療中發揮作用?應用對象是否具有針對性?

科技日報記者帶著上述問題,採訪了左為,作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幹細胞及轉化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他長期從事肺幹細胞的研究,正在領銜研究前文提及的抵抗新冠肺炎通用型肺幹細胞項目。

「現階段,幹細胞抗疫的研究基本上集中在改善重症患者的病情上。」左為表示,很多人存在一個誤區,即治療肺炎往往更關注抗病毒,想著如何把病毒儘快殺死。但事實上,當病情進展到重症時,許多患者身體內的病毒活性已經很低了。而真正導致患者病情惡化甚至死亡的原因是,病毒感染過度激活人體免疫系統,即引發「炎症風暴」,導致肺部出現炎性組織損傷,肺部的氣體交換功能受損。重症患者還有可能出現呼吸衰竭的狀況,患上呼吸窘迫症候群。「肺部炎症和損傷是當前重症患者最需要關注的問題。」左為說。

肺部組織損傷讓重症患者面臨死亡、後遺症等風險。在修復這些患者的肺損傷方面,幹細胞被寄予厚望。

具體來講,每個人體內都保留著一定數量的幹細胞,而對抗急性肺炎,則主要依賴於支氣管基底層細胞(一種肺幹細胞)。肺臟是由氣管、支氣管和肺泡組成的複雜器官,當肺部出現大規模損傷之後,位於支氣管的支氣管基底層細胞便會向受損的肺泡部位遷移,並築成一道「屏障」。該「屏障」一方面可阻擋免疫炎症細胞的攻擊,另一方面也會逐漸分化形成新的肺泡。

左為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現階段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研究的幹細胞主要包括3類:間充質幹細胞、肺幹細胞和胚胎幹細胞。研究人員通常以注射的方式將幹細胞產品輸入動物實驗對象或臨床試驗對象的肺部內。

「在不受外力的幹擾下,如果重症患者自身的肺幹細胞活性強,則肺功能恢復得快,預後好。反之則恢復得慢,預後差。因此,我們希望通過外源補充肺幹細胞的方式,保護和修護肺臟。」左為說,肺幹細胞可直接定向分化成肺臟功能細胞,而胚胎幹細胞也可通過相應的誘導方式達到上述目的。間充質幹細胞雖不能誘導形成肺功能細胞,但可通過分泌若干免疫調節因子發揮潛在效用。

三者在臨床中發揮作用的機制雖然有所不同,但總體上可歸結為控制炎症、修復受損兩方面作用:幹細胞可通過分泌抑制炎症因子,改善肺部的免疫微環境,減少炎症風暴引起肺功能衰竭的風險;幹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分化的潛能,可形成相應的功能細胞,再生氣體交換的主要結構——肺泡,從而達到組織修復、改善肺部纖維化的目的。

真正廣泛用於抗疫前線或需一定時間

毋庸置疑,幹細胞技術在治療原理上完全能擔得起「抗疫大將」之稱,然而,真正廣泛用於抗疫前線也許還需要一定時間。

左為強調,一種新藥或新療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在科學原理支撐的前提下,用足夠量的臨床試驗去逐步驗證,臨床效果才是核心原則。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感染與免疫科主任醫師沈銀忠也持有相似的觀點。他表示,在嘗試用幹細胞治療一類疾病的過程中,首先要經過動物實驗,然後進行臨床前研究,再進行臨床研究……只有進行了充分地評估,確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後,才能大規模地進行使用。而這一過程通常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

「生物體本身就是個巨大的謎團。我們對肺炎的發病機制、幹細胞的詳細作用機制等尚未完全了解,對於某些正向調節或反向調節機理、人為調控措施等尚未完全掌握,因此要在足夠多的基礎研究之上,大膽嘗試,小心求證。」左為說。

沈銀忠表示,幹細胞技術為人類攻克新冠肺炎等一類相對危險的疾病創造了一種選擇,但不論哪種幹細胞治療技術,都應進行嚴格的研究和評估,證實其安全有效後,才能推廣使用。(實習記者 於紫月)

相關焦點

  • 阻擊疫情需發揮人民群眾主觀能動性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全國開啟了疫情防控工作,政府、醫院等重要部門春節未結束便投入工作崗位,奮戰在一線,守護萬家燈火。而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離不了普通人民群眾,離不開每一位中國公民,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才能迅速取得勝利。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需要增強主動防控意識。
  • 致敬最美逆行者丨疫情阻擊戰 如東青年在行動
    、青年志願者捐獻愛心物資的同時,團縣委全體成員積極響應縣疫情防控指揮部號召,合計捐款5000元,由縣疫情防控統一使用,以實際行動為打贏疫情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春節前,又是一陣緊張忙碌,這幾天總算能休息一下了。早晨7點,王浩和老婆孩子驅車趕往徐州與父母團聚,歸心似箭,中午1點就到家了,爸媽見了兒子兒媳孫女別提多開心,忙完午飯,又準備年夜飯。此時,王浩手機裡不時傳來鎮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揮部的疫情通報、工作要求,身剛到徐州,心卻一下被扯回如東。三聯村地處馬塘、豐利、岔河三鎮六村交匯,如果防控不力勢必給防疫阻擊戰線留下一道缺口。
  • 疫情下造血幹細胞跨省「速遞」
    工人日報客戶端通訊員楊磊濤 記者李昱霖 姬薇 1月11日上午,河北省2021年第一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進行。1月11日,石家莊市裕華高速口,北京市紅十字會救援中心999醫務人員等待接收捐獻造血幹細胞。
  • 評論|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有一種力量叫「我自愛桐鄉」
    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這是一場沒有旁觀者的全民行動,是一場齊心協力的人民戰爭。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對持續升級的戰鬥,桐鄉市委發出緊急號令,在「我自愛桐鄉」的城市人文精神感召下,全市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人人爭當正能量的「發光體」、「我自愛桐鄉」的代言人,構築起了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匯聚起決戰決勝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磅礴力量,展現出這座城市特有的精神與風骨。
  • 疫情後江蘇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完成
    據了解,陸科錦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後,江蘇省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目前,我國兒童白血病(15歲以下)發病率約為4~5/10萬,每年有18歲以下新發患兒1.5萬人左右,每例療程平均為2~3年,每年在治總人數約4.5萬人。其中,骨髓移植成為治癒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方法。
  • 疫情會對幹細胞申報有促進作用嗎?
    江蘇大學教授、江蘇大學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李晶線上分享了疫情當下幹細胞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臨床應用。 課後,許多學員在博雅幹細胞公眾號後臺留言互動。以下挑選4個熱門問題,並邀請到了李晶主任進行答疑。
  • 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 雲南植物藥業有限公司復產12條生產線
    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 雲南植物藥業有限公司復產12條生產線(供圖)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 雲南植物藥業有限公司復產12條生產線(供圖)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工投集團根據疫情防控需要,按計劃有序安排復工復產,
  • 即墨:越是艱難越向前,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他們再現軍人本色
    即墨:越是艱難越向前,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他們再現軍人本色 2020-02-07 2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黎城縣各級人大代表積極參加疫情防控阻擊戰
    黃河新聞網長治訊:鼠年伊始,一場全民總動員的疫情防控阻擊戰迅速打響。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黎城縣相關崗位上的各級人大代表充分發揮身在基層一線、聯繫人民群眾的優勢,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積極構築起一道道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他們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一個個忙碌的身影,生動詮釋了人大代表的責任與擔當。
  • ...和健康——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積極投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綜述
    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題:為了14億人的生命和健康——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積極投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綜述新華社記者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積極投身抗疫行動,在捐款捐物、協調重要抗疫物資生產、組織復工復產以及傳播正能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彰顯了責任擔當,受到社會關注與好評,起到了示範帶動作用。
  • 河北疫情形勢嚴峻的當下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毅然「履約救人」
    河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的當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毅然「履約救人」【生命故事】在河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的當下,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毅然決定,為北京一名正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移植倉裡等待救命的白血病患者,捐獻了珍貴的造血幹細胞。
  • 「無接觸」成中國基層阻擊疫情有力一招
    (採訪對象供圖)新華社北京2月13日電(記者趙澤輝 陳席元)社區已成為中國聯防聯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線。每天,在這條戰線上,有無數次接觸發生在社區管理員、居民、生活服務提供者等人群之間,而這增加了病毒傳播的風險。於是,讓各類人群做到「無接觸」就成了中國基層社區阻擊疫情的有力一招。
  • 北京各區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近期,為了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北京各區結合各自區情,出臺一系列防控舉措,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東城:出臺16項措施打好疫情防控戰 東城區出臺支持打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16項措施,涉及解決用工困難、保障市場物資供應、強化資金保障、強化服務保障四方面。
  • 公示|這一波阻擊疫情「最美家庭」候選對象名單一定要關注噢
    公示|這一波阻擊疫情「最美家庭」候選對象名單一定要關注噢 2020-05-04 0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徽大學多措並舉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安徽大學多措並舉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2020-02-02 10:19:51   來源:安青網
  • 常州高新區外企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
    新華社常州2月18日電(記者張漢青)《經濟參考報》2月18日刊發題為《常州高新區外企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報導。文章稱,他們有的打著飛的籌措物資,有的帶頭居家隔離遠程辦公,有的提前布局下一輪企業生態鏈建設……在常州國家高新區,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
  • 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期,一點點肺炎疫情動態都牽動著億萬人心。然而在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的情況下,網上各種有關疫情防控的謠言就接連不斷,「操縱」輿論感情,誤導公眾判斷,更影響了社會穩定。
  • 河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的當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毅然「履約救人」
    中華骨髓庫供圖中華骨髓庫河北省管理中心工作人員確認信息後,運送造血幹細胞啟程赴京。中華骨髓庫供圖【生命故事】在河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的當下,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毅然決定,為北京一名正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移植倉裡等待救命的白血病患者,捐獻了珍貴的造血幹細胞。2021年1月11日上午,這例跨省「速遞」的造血幹細胞捐獻在第三醫院順利進行。
  • 電影人談疫情防控阻擊戰:致敬「最美逆行者」
    原標題:電影人談疫情防控阻擊戰:致敬「最美逆行者」,用創作記錄時代疫情面前,電影人從來不會缺席。在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感覺有些束手無策,能做的不多,顯得很渺小。最讓我感動的,是全國人民的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我拍攝過不少電影,很多影片反映了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的精神,有了這種精神,任何困難都可以戰勝,5000年的文明造就了中國人民的堅強意志,也成就了我們這樣一個不屈不撓的民族。
  • 60餘名醫務人員原創詩朗誦,助力戰友阻擊疫情
    許多網友紛紛留言點讚,為白衣戰士攜手並戰疫情的行動加油。河南省人民醫院的脊柱脊髓外科主任 高延徵這首詩的創作者和朗誦者並非專業的文藝工作者,而是一名醫生。他就是河南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省級定點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的脊柱脊髓外科主任高延徵。「致敬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