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育兒經:我把孩子當強盜養!與馬雲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

2020-12-06 騰訊網

娛樂圈的明星中,也有不少模範爸爸,其中,著名主持人汪涵大家都不陌生,他一直以穩重的颱風受到大家的喜愛,他的育兒經卻有些與眾不同。

有一次汪涵在節目中談到自己的教育理念,說:「我是把孩子當強盜養的。」令四座皆驚。

隨後他解釋道:「所謂強盜,就是野蠻其體魄,強大其內心。」

原來,汪涵注重的,是要讓孩子擁有一顆「強心臟」,面對挫折困難,能有面對的勇氣和能力。

這與馬雲的教育理念也是不謀而合的。

汪涵與馬雲的育兒理念:都注重孩子的「心力」強大

如今中國的父母都對孩子的智力、情商特別重視,覺得具備了這兩項能力,孩子基本就不會太差。

但馬雲在一次論壇中呼籲道,培養優秀健全的孩子,腦力、體力、心力,缺一不可。

其中,心力是前面兩項的根本和基礎,沒有強大的心力,生活隨時會把你打敗。

心力,指的就是面對人生道路上的困難、挫折、壓力,心理的承受能力和應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逆商」。

細數那些有所成就的人,無一例外不是逆商高的人。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逆商,就是讓孩子熬過「八」挺過「九」,最終見到「一、二」的強大內心動力。

如今的孩子們都怎麼了?

前段時間,一位17歲高中生,因為和同學發生矛盾,被媽媽責備,只用了不到5秒的時間,跨過護欄,從高架橋上一躍而下。媽媽跑去抓他,卻只碰到了他的褲腿,沒有及時攔下這個年輕躁動的生命。

一個年僅9歲的小女孩,只因完成不了老師布置的作文,留下兩封簡單的遺書「為什麼,我幹什麼,都不行!」「媽媽,對不起,這是我的決定。」然後在家中跳樓,留下了眾人的惋惜和遺憾。

還有今年夏天,某大學生因考試作弊被老師發現,走出考場也輕易結束了年輕的生命。

小學生、中學生,到大學生,每年都有不少類似的案件發生,這些決絕的孩子,似乎在用生命的代價催促大人們思考:如今的孩子們都怎麼了?為什麼會變得如此脆弱?

每個家庭的教育不同,但這些孩子的父母,肯定是缺乏逆商培養的。

由於過度溺愛、語言暴力、貶損式打壓式教育等原因,使孩子們的抗壓力極低,受挫力極差。

學習上的困難,只不過是人生路上眾多紛繁複雜的困境中最簡單的一個,孩子連這都面對不了,又何談成功呢?

逆商低都有哪些表現?

逆商低的人,基本不會有成功的可能,連普通的生活對他們來說,都是艱難困苦的。

一般逆商低的孩子,會有這些表現:

1)輸不起

面對競爭,孩子只能接受贏,不能接受輸,失敗之後暴躁易怒,亂發脾氣,甚至摔東西,遷怒到別人。

2)自卑自輕

自我認同感不強,自我價值感低,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什麼都不如別人。看不到自己的長處優點,只在意自己的短處。

3)依賴父母

過於依賴父母家人,不願自己嘗試,勇敢面對困難,說明平時父母大包大攬,不給孩子鍛鍊的機會。

4)遇事退縮

遇事唯唯諾諾,習慣退縮,不敢嘗試新鮮事物,在社交中有緊張焦慮情緒。

逆商是未來人才必備素質,你家娃具備嗎?

1)高容錯率

給孩子打造一個寬容溫馨的家庭氛圍,允許孩子犯錯,允許試錯,並且能夠用溫和而堅定的態度,引導孩子找到正確做法。

2)訓練延遲滿足

延遲滿足能力簡單來說,就是忍耐力,克制自己欲望的能力,讓孩子學會等待,學會等時機成熟後再滿足自己,這是自控和自律能力的前提。

3)巧用皮格馬利翁效應

這是心理學上的概念,是指人會不自覺地按照別人的評價去發展。用在家庭教育上,非常有效。如果你經常鼓勵誇讚孩子,孩子就會向著你說描述的樣子發展,強者愈強。如果經常用語言暴力貶低孩子,孩子也會變得陰鬱,喪失自信,抗挫力更差。

PS: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最強大腦》劉強東攜妻「回娘家」分享「育兒經」 眾評審大談...
    評審嘉賓紛紛談起育兒經,攜妻「回娘家」並即將迎來新生命的劉強東更表示會堅持「快樂」教育法。作為一檔科學真人秀節目,《最強大腦》一直堅持「讓科學在年輕人中流行起來」的理念,因此在科學教育問題上,自然會不遺餘力地發揮自己的社會價值。
  • 馬雲:到底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育?愛因斯坦:很多父母都搞錯了!
    馬雲在開學季上談了為什麼要創辦雲谷學校,雲谷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面對未來要培養什麼樣的孩子,到底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育,發表了系列看法。由於我家也有孩子,因此這也成為我一直思考的問題,這逼迫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
  • 汪涵掏500萬保護方言:孩子不能只會說普通話和英語
    汪涵在與身邊很多朋友的孩子交流時發現,不管這些孩子是哪裡人,他們大多聽不懂也不會說自己的家鄉話。「現在很多孩子只會說普通話和英文了,我覺得很可惜,因為每種方言都代表了一種地域文化。」每一種方言都是一個知識體系,消亡一種方言,就是消亡一種知識體系。「全世界現存6000多種語言。
  • 郎朗汪涵楊迪來吐槽,父母有哪些神操作?其實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
    下面我我們來看看幾位明星藝人怎麼吐槽的自己父母。郎朗吐槽父親:1、小時候總被父親「呲兒」很多朋友肯定不知道「呲兒」是什麼意思,作為南方人的花哥,其實聽到這個詞也是一頭霧水。後面才知道「呲兒的意思是:說、收拾的意思。
  • 郭德綱、陶虹這兩位不相干的人,在教育孩子上,怎麼不謀而合了?
    一個熱愛傳統文化,以家教嚴苛出名,一個活得通透淡然,主張孩子要放養。這兩位在家庭教育上,竟然不謀而合了?喜歡郭德綱的人都知道,老郭常說一句話:十分能耐使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十分能耐都使盡,後輩兒孫不如人。雖然郭德綱教子嚴格,對德雲社後輩也是說一不二。但是他非常注意給後輩兒孫留彩兒。
  • 這個殘忍的心理學實驗,就是「哭聲免疫育兒法」的起源
    這個寶寶的小名叫可樂,可樂媽媽剛出月子就參加了各種育兒學習班。她在一家名為「芝士小餛飩育兒經」的公司,購買了育兒睡眠指導課程,據公司介紹該課程通過原汁原味的美式育兒法,能夠培育出獨立自主的堅強寶寶。寶寶在嬰兒床上大哭,可樂媽媽在門外急得不行,在群裡連連問育兒班的老師是不是該去抱孩子。但群裡的人跟她說,不用管孩子,克制自己的本能,心要狠一點,才能儘快解鎖寶寶獨立睡覺的能力。然後,這位選擇了相信他們的母親,在監控視頻裡,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孩子被悶死,過程簡直讓人不忍目睹。這家「芝士小餛飩育兒經」的育兒機構,簡直就是在謀財害命。
  • 《異形:契約》導演與霍金蓋茨馬雲不謀而合
    中戲電影電視系教師尹珊珊在貓眼上評分表示:「暢快淋漓,今年唯一眼巴巴等著的電影,沒有讓我失望。」自媒體電影縱橫線撰寫長影評稱「《阿凡達》導演都拍不出《異形》的精髓,只有他做到了。」法鯊飾演的生化人 雷德利、霍金、馬雲不謀而合 《異形:契約》揭示人工智慧將毀滅人類雷德利·斯科特再度出山重啟異形宇宙的同時,也將新時代的議題「人工智慧」代入到這一系列,引發對造物的思考
  • 馬雲:中國未來教育應進行個性化教育
    馬雲現在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馬雲有關教育的觀點。觀點一:未來教育對一百個學生有一百二十種教育方式。馬雲認為:以往的教育都是對一百個學生,只用一種教育方式,而以後,教育要實行個性化教育,一百個學生要用一百二十種教育方式。為什麼要多二十種呢?
  • 這樣的教育理念需要正確解讀
    文|小沐芽育兒,歡迎關注與分享「樹大自然直」主張的是孩子順其自然就能長大成才。這看似一個自然長成規律,但這種教育理念得到的結果卻是差強人意的。所有的植物都是自然向上生長的。家庭教育亦是如此,「玉不琢,不成器」,不經雕刻師的精心雕琢,玉石怎麼會華麗變身漂亮的玉器。兒童教育學家詹森也曾經說過,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教造就失敗的孩子。可見孩子小時候的教育對將來成功有多重要。
  • 從育兒視角看《西遊記》,解析孩子的「全腦優勢」,破解溝通難題
    今天我就想從育兒角度和大家談談,我們的孩子屬於這四人團隊中的哪一位,我們應該如何破解和孩子溝通的難題。從《西遊記》裡的師徒四人看"思維偏好理論"我從小就特別喜歡看《西遊記》!和大家一樣,我對裡面的四個角色熟悉得不行,張口就可以說出他們各自的特點:唐僧呢,是一個目標堅定,能夠帶領全隊的領導人物;孫悟空呢,是一個實力超強,業務水平過硬的主力隊員;而八戒,雖然懶惰,但也為團隊帶來了大部分的歡樂;沙僧,妥妥的老實人一枚,踏實肯幹。馬雲就曾經說過,《西遊記》裡的師徒四人是最理想、最經典的四人合作團隊。
  • 一個孩子都快養不起了,還生三胎?
    大家可以看看中國前六大城市的育兒成本,真的是能讓人「望兒卻步」。養孩子本身不費錢,是「想把孩子養好」費錢。如果沒有孩子,我可能根本不考慮買車、換房、頻繁出遊,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裡也不必逐校而居、給各種教育機構送錢……每一對「想把孩子養好」的父母,原本都是手頭不緊張的款哥、款姐,後來因孩致貧,而且心甘情願地致貧。我們忙活大半輩子,其實不過就是「養老防兒」。
  • 越堅持正面管教,孩子越調皮,原來我們都誤會了這個育兒方法
    四、正面管教——能憋死自己正面管教的基本理念有這樣一句話:在家庭是既不懲罰又不驕縱,和善而堅定並行的教育,於是有人抓住了「不懲罰」這個關鍵詞。於是很多家長為了「正面管教」而去「正面管教」,前一秒看到熊孩子的所作所為還怒火中燒,後一秒一想到正面管教立馬以變換霓虹燈的速度擠出和善的臉龐跟孩子說教,結果還發現孩子絲毫不賞臉,於是自己首先崩潰了。儘管有家長不認同正面管教的理念,但卻不妨礙正面管教在我國從名不經傳的地位到如今成為育兒「黃金準則」。
  • 孩子要窮養還是富養?歐巴馬的9條家規表明:孩子要有教養
    孩子的教育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同時也是父母不斷學習和充電的過程,為了孩子的將來能出人頭地,父母想了各種各樣的方法,只是為了給孩子們最好的教育。從小到大,周圍的人都說:「窮養兒,富養女。」 但是無論窮養還是富養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禮儀,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和教養」。
  • 育兒研究所丨孩子問人為什麼會死?我該如何給他解釋……
    文丨許雯育兒研究所「育兒研究所」欄目,旨在圍繞家長們關心的熱點話題,通過專業而強大的記者採編團隊,連線專家、名師、學者……深刻剖析,解疑答惑,讓家長們不恐慌、不盲從,科學育兒,理性選擇。中學高級教師,青羊區優秀黨員、青羊名師、金牛教育專家、金牛區社區教育先進個人。任萍介紹,在育兒過程中,經常有父母吐槽,現在的孩子就像是一本「十萬個為什麼」,對凡事都充滿著好奇,但父母卻無法每次都給出孩子完美的答案。
  •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快手講育兒經 五招教你培養高情商寶寶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快手最新資訊 > 正文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快手講育兒經 五招教你培養高情商寶寶
  • 浙江大學教授鄭強:兒子兩次被開除三次換學校,育兒的滑鐵盧?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鄭強教授的兩個兒子,後來一個考上了四川大學,一個考上了復旦大學,都是高材生,只不過鄭強教授的教育理念不同於常人,他有著自己獨特的教育方法,沒有過多約束孩子,肯定也是鄭強教授獨特的教育方法。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他的幾點教育心得。
  • 汪涵自掏500萬保護方言:不能讓孩子們只會說普通話和英語
    汪涵的語言天賦極高,我們可以明確感受到他精通上海話、粵語、湖北話、四川話等多種方言。有人統計過,汪涵在節目裡秀過不下20種方言。這種用方言「套近乎」的主持風格,讓汪涵成為無數人的「老鄉」。汪涵在與身邊很多朋友的孩子交流時發現,不管這些孩子是哪裡人,他們大多聽不懂也不會說自己的家鄉話。
  • 愛因斯坦:孩子都是天才,是家長的錯誤教育抹殺了孩子的天賦
    電影《跳出我天地》中比利是個熱愛舞蹈的男孩,可迫於父親的壓力,他每周都要練習拳擊,即使他並不熱愛也做不好。 生活中,很多家長也是如此,他們不尊重孩子的想法,認為孩子的選擇是荒謬的。
  • 如何「華麗轉身」,和孩子從「貓捉老鼠」到知心朋友?
    通過搜索知道桔洛後,幾經對比,桔洛助教的專業度讓我十分認可,參加了一次線下課程,我對桔洛的家庭教育觀念與理念也十分贊同,於是我決定在這裡學習。學會反觀自身,孩子問題的來源是父母!現實向我印證了,孩子問題的來源是父母,只有父母切換正確的育兒理念與方式,才能讓孩子真正改變。每每想到此,我就感激自己選擇在桔洛開啟自己的家庭教育蛻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