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阿片類止痛藥的合理應用

2020-11-27 騰訊網

作者:馬亞平

阿片類止痛藥或麻醉性止痛藥

這類藥物最突出的特點是止痛作用強大,但成癮性也強,因此,一般的慢性鈍痛不提倡應用這類藥物。

這類藥物主要是短時間用於手術痛、外傷痛、內臟絞痛以及中晚期癌症止痛。手術痛、外傷痛、內臟絞痛多由主治醫生臨床開方使用,而癌症患者在應用這類藥物止痛時則需患者和家屬消除誤區,合理應用,才能讓癌症患者不痛。

疼痛是癌症患者尤其是中晚期患者的主要症狀之一,患者不僅肉體上痛苦難忍,疼痛還使患者產生焦慮、煩躁、抑鬱、悲觀絕望等惡劣情緒。及時合理地使用止痛藥可以有效緩解癌症患者的痛苦,驅除疼痛魔鬼,提高生存質量。

1

癌症止痛,一步到位?

老王最近被查出患有肺癌,而且出現疼痛症狀。子女子們都很孝順,他們都很想為父親減輕痛苦。他們要求醫生給父親用最好的止痛藥,如杜冷丁、芬太尼、嗎啡等。但醫生告訴他們,癌症止痛藥的應用是有原則的,並非是一步到位。

用藥指導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癌痛的藥物止痛分為三階梯。研究表明,按照三階梯給藥原則,有80%~90%的癌症病人疼痛緩解,而不規範用藥不僅止痛效果不好,而且不良反應發生的比例也高。

Ⅰ級止痛適用於一般疼痛。使用非麻醉止痛劑加減輔佐劑(非類固醇類)。即阿司匹林200~1000毫克,每4小時1次,飯後用,最好服腸溶阿司匹林製劑或普通阿司匹林製劑加抗酸藥;

Ⅱ級止痛適用於中度持續疼痛或疼痛加重。使用弱麻醉劑加減非麻醉止痛劑加減輔佐劑。即可待因30毫克加阿司匹林650毫克(約等於可待因30毫克),每4小時1次;

Ⅲ級止痛適用於強烈持續疼痛。使用強麻醉止痛劑加非麻醉止痛劑加輔佐劑,即嗎啡0.01克加阿司匹林,直到疼痛消減。

嗎啡給藥途徑可口服或舌下或用肛門栓劑。輔佐劑分非類固醇類(鎮靜安定藥,如冬眠靈、安定等)和類固醇類(如潑尼松、地塞米松等),根據病情需要選擇。如有明顯焦慮的患者止痛的同時給予奮乃靜、氟哌西醇或安定等,不但疼痛減輕,而且病人伴有的失眠、煩躁等症狀均可得到緩解。

對神經受壓或損傷及顱內壓增高引起的疼痛,止痛的同時給予皮質激素,鎮痛效果可以明顯加強。

2

嗎啡取代杜冷丁

老李是一位晚期腸癌患者,疼痛明顯。聽說杜冷丁是癌痛最好的止痛藥物,家屬和親戚都千方百計地託熟人購買,以減輕患者的痛苦。但該藥屬醫院嚴格管理的藥品,不容易買得到。其家屬和親戚很是為難。

用藥指導

目前我國癌症患者止痛仍普遍使用杜冷丁。但早在多年前世界衛生組織就不再主張使用杜冷丁。原因是杜冷丁的止痛時間比嗎啡短,只有2至3小時,口服給藥效果差,皮下或肌肉注射均可能引起局部發炎和組織硬節,反覆注射可造成肌肉組織重度纖維化。

杜冷丁的代謝產物去甲杜冷丁有毒,可引起中樞神經興奮,從而導致震顫和癲癇發作。癌症病人的止痛是一慢長的過程,需要長期使用止痛藥,並應不斷調整給藥劑量,而且容易產生耐藥性。

世界衛生組織倡導使用口服嗎啡製劑取代杜冷丁。口服嗎啡製劑既經濟方便又可達到止痛的目的,同時極少產生依賴性。硫酸嗎啡控釋片(美施康定)是全世界唯一最普遍應用的維持12小時的控釋強效鎮痛藥,作為癌症三階梯止痛,本藥是重度疼痛的首選藥物。

本藥對於一般癌症患者可採用口服給藥,但對吞咽困難或持續噁心、嘔吐、術後不能進食及不適宜口服給藥的患者,可進行直腸給藥。直腸給藥前應先清潔灌腸,否則,腸內糞便影響藥物的吸收,減低療效。

直腸給藥尤適於婦科子宮癌、卵巢癌切除術後的止痛。該藥直腸給藥沒有給藥困難,也沒有任何副作用(如黏膜刺激、燒灼感、分泌物增多等),同時也無需技術和儀器,是一種病人樂於接受的給藥方法。

通過國內外大量臨床應用證明,硫酸嗎啡控釋片在一個寬廣的劑量範圍(10至200毫克)內,能有效控制各個部位的癌症疼痛,每12個小時給藥1次。當病人需要增加給藥時,可調整給藥時間,每8小時一次,12小時一次和8小時一次,其給藥總劑量相同時臨床上發現其療效相差較小。

臨床實踐證明,85%的患者每12小時給藥一次,每次30至60毫克,能有效控制癌痛,個別術後患者直腸給藥60毫克,仍需加用度冷丁。總有效率為90%。

本藥禁用於呼吸抑制、呼吸道阻塞、麻痺性腸梗阻、對嗎啡過敏、急性肝病等患者;不適於孕婦及兒童術後使用;老年患者、甲狀腺機能減退者、有腎病及慢性肝炎者,可減量使用;有噁心、嘔吐者,必要時與止吐藥一起使用;發生便秘時可使用輕瀉藥;個別患者有嗜睡現象。

總之,硫酸嗎啡控釋片耐受性好,安全性優於普通嗎啡和杜冷丁,不良反應少,極少有呼吸抑制情況和藥物積畜或成癮者。該藥有多種規格的控釋片,可靈活使用不同劑量,給藥方便,維持時間長,是癌症患者控制疼痛、提高生活質量的理想藥物。

【相關連結】

1.嗎啡製劑等是國家嚴格管理的麻醉止痛藥品,但如果確係癌症患者,到醫院確診並辦理了相關手續後,由具麻醉處方權的醫師專職開方,完全能滿足患者的止痛需求,根本不用託熟人找門路。個別家屬甚至打聽希望從販毒分子手裡得到藥品以滿足癌症患者的止痛需求,這完全是對國家麻醉藥品管理政策的誤解和犯罪,千萬不可為之。

2.癌症患者使用不必過於擔心藥物成癮。不少病人和醫生都擔心應用嗎啡等會出現成癮,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所謂成癮是指精神依賴,這時患者會不由自主地和不擇手段地渴望得到藥物,常常以損害身體和家庭幸福為代價而尋求藥物。

有一項對10000名應用阿片類止痛的癌症病人的調查表明,在這些病人中沒有一位出現精神依賴。另一項對11882位應用阿片類止痛的癌症病人的調查顯示,僅有4位病人出現精神依賴。因此只要合理使用,患者不必顧慮成癮問題。在應用阿片類藥物時出現生理依賴和耐受性是正常的藥理學現象,不應影響藥物的繼續使用。

3.癌症患者應用止痛藥應當有規律地「按時」給藥(3~6小時給藥一次)而不是「按需」給藥——只在疼痛時給藥。

基層風採

歡迎關注「基層醫管論壇」

探討基層醫療機構管理與發展

展示基層醫療機構管理者風採

相關焦點

  • 癌症患者碰了止痛藥就跟吸鴉片一樣,以後再想戒都戒不了?假的
    謠言:癌症患者碰了止痛藥就跟吸鴉片一樣,以後再想戒都戒不了。闢謠:人們談癌色變,不僅因為癌症的致死率高,抗癌過程中的「疼痛」也成為患者及家屬面臨的「難關」。據統計,約有75%至95%的晚期癌症患者與疼痛相伴,其中1/3為重度疼痛。
  • 專家:癌症患者莫忍痛 科學使用止痛藥
    新華社北京4月20日電(記者溫競華)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科副主任徐志堅20日說,癌症患者在疾病治療過程中會出現疼痛現象,建議患者不要忍痛,科學使用阿片類止痛藥不會成癮。在20日舉行的「2019年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活動」上,徐志堅說,癌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見、最主要的症狀,目前科學技術發展已經能夠做到無痛治療、無痛生存,患者應該積極配合醫院做一些提高自身生活質量的工作,科學使用止痛藥物,如阿片類藥物(嗎啡、羥考酮等)、非甾體類藥物(布洛芬、塞來昔布等),避免疼痛。
  • 研究:非處方止痛藥功效或與強效阿片類藥物相同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11月8日報導,一項新的研究顯示,非處方止痛藥,如泰諾和莫特林可能與阿片類藥物一樣能有效地減輕疼痛。實驗涉及紐約市蒙特菲奧爾頭疼治療中心兩個急診室的411名發生腿部和手臂骨折或扭傷的患者,結果11月7日在《美國醫學協會雜誌》上公布。
  • 晚期癌症患者治療癌痛,阿片類鎮痛藥真的可以劑量無極限嗎?
    她說:「可是,我以前的主管醫生告訴我,阿片藥物無極限,只要效果不好,就可以一直加啊!」是啊,我們在進行癌痛治療的時候,經常聽到一句話「阿片藥物無極限」。可是,阿片藥物真的無極限嗎?首先,我們查閱一下阿片類藥物的說明書。
  • 癌痛患者使用阿片類藥物的頻率與影響因素
    癌痛患者使用阿片類藥物的頻率與影響因素 2021-01-12 0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患者止痛需求如何滿足?盤點阿片類藥物常見誤區
    樊碧發(中日友好醫院疼痛科主任)  合理使用的阿片類藥物是良藥  究竟哪些因素影響了我國阿片類藥物使用呢?  調查發現,治療觀念和用藥習慣存在誤區,是影響患者接受規範化鎮痛治療的主要原因。對於疼痛患者特別是癌痛患者來說,阿片類藥物就是將他們從地獄拉回到人間的良藥。  阿片類藥物有其雙面性,如果不遵照醫囑,胡亂使用,極易產生依賴性,也就會成為人們口中的「毒品」。對於患者來說,是良藥還是毒藥,關鍵在於是否合理、規範、科學的鎮痛。
  • 讓你完全喪失痛覺的最辣物質,或能解決阿片類...
    圖片來源:imgkid不過,雖然樹脂毒素的毒性足以使任何啃食樹脂大戟的哺乳動物辣到失去行為能力,它也因此成為了一種頗有前景的止痛藥。將RTX注射到疼痛的關節中,它就會破壞發出疼痛信號的神經末梢。也就是說,RTX有望成為代替阿片類藥物的新型止痛藥。
  • Science:降低阿片藥物上癮風險的新型止痛藥有哪些?
    隨著阿片類藥物上癮危機在美國愈演愈烈,科學家們和醫藥公司也加大了研發更安全,更不易上癮的止痛藥的力度。如今,多個研發團隊已經在研製創新阿片類藥物,或者替代藥物方面取得顯著進展。日前,《科學》雜誌撰文對在這一領域的突出進展進行了盤點。今天我們將為讀者介紹這篇盤點,一起看一看在創新止痛藥領域方面的最新研究。
  • 「忍痛」的中國人:止痛藥「去汙名化」的邊界在哪?
    2018年9月5日,止痛藥跨國企業萌蒂製藥在北京召開媒體座談會,邀請知名醫學專家,宣講疼痛管理的重要性。 「中國鎮痛是『凹』水平,連低水平都沒達到。」一位專家感慨。與會者認為,消除醫生和患者對阿片類藥物的「成癮恐懼」,非常重要。 這類藥物的規範管理,一直是國內外業界頭疼的難題。
  • 涉嫌造成美國阿片類藥物泛濫,賽克勒家族或將面對法律後果
    但是從 90 年代起, 美國對它們的管制卻越來越松,致使阿片類止痛藥成為治療疼痛的常規手段。而隨著對這類藥物使用量的增加,成癮問題在美國愈演愈烈,由此導致的失能和死亡,讓美國社會為止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白宮去年公布的數據,2015 年阿片類藥物大流行所導致的醫療成本和生產力的下降,給美國造成了 5040 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 寧小醫對你說|止痛藥的那點事
    止痛藥合理使用止痛藥物的種類有很多,臨床上是根據疼痛強度的不同,而選擇不同強度的止痛藥物,現階段藥物治療較為推崇的是疼痛三階梯止痛療法。藥師解讀根據疼痛的不同程度進行疼痛評分,以0~10分來評估,由患者自我對疼痛打分,臨床醫師結合實際,選擇藥物。
  • 這5種止痛藥很常見
    使用止痛藥的時候也就需要注意相應的方法以及類別,這樣才能起到良好的止痛效果,幫助患者緩解痛苦。常用的止痛藥有哪些?1、非甾體抗炎藥非甾體抗炎藥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是以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藥物為主的,這些藥物能夠起到抗炎止痛的效果,針對感染性疾病或者是感冒發燒引起的疼痛有顯著療效。
  • 止痛藥越吃越上癮,這是真的嗎?
    阿片類鎮痛藥主要通過與外周及中樞神經系統的阿片受體結合發揮鎮痛作用。阿片類鎮痛藥可根據其鎮痛強度可分為弱阿片類鎮痛藥和強阿片類鎮痛藥,前者主要為鹽酸曲馬多,後者主要包括嗎啡、芬太尼、羥考酮等。在風溼病治療中,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運用最為廣泛,以鹽酸曲馬多為代表的弱阿片類鎮痛藥也有使用,強阿片類鎮痛藥運用較少。
  • 癌症病人是可以吃雞蛋來補養身體,增強體質和抗癌能力
    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約380萬,死亡人數約229萬,發病率及死亡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不過,我們也不必談「癌」色變。國際經驗表明,採取積極預防、早期篩查、規範治療等措施,對於降低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顯著效果。今天就與大家聊一聊,在與「癌症」對抗的路上,那些擾亂人心的謠言。
  • 強生涉欺詐推銷阿片類藥物被起訴,檢方舉例「19世紀鴉片毒害中國人」
    自5月28日起,美國俄克拉荷馬州檢方正式對強生進行起訴,指控強生利用誤導性手段銷售含阿片成分的止痛藥,並淡化藥物副作用影響。而近年來美國阿片類藥物濫用現象嚴重,為闡述事態嚴重性,檢方還抬出「19世紀鴉片毒害中國人」的例子,要求強生對該現象負責,稱其為「主謀」。
  • FDA稱類鴉片止痛藥替代品Kratom可能導致成癮甚至死亡
    FDA稱類鴉片止痛藥替代品Kratom可能導致成癮甚至死亡2017-11-15 09:44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姜維責任編輯:lixianggan 據外媒報導,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周二在一份公共健康諮詢中表示,能夠產生與鴉片製劑類似效果的東南亞植物
  • 首個NGF抑制劑類止痛藥!輝瑞/禮來tanezumab在美國進入審查,治療中...
    、由中度至重度骨關節炎(OA)引起的的慢性疼痛患者。tanezumab是一種非阿片類止痛藥,歸類為神經生長因子(NGF)抑制劑。在美國,有超過2700萬人患有OA,其中1100萬人患有中重度OA。目前,可供選擇的中重度OA治療方案並不能滿足所有患者的需求,許多患者通過多種治療手段尋找緩解疼痛的方法。如果獲批,tanezumab有潛力成為治療OA疼痛的首個NGF抑制劑類止痛藥。
  • FDA接受輝瑞/禮來潛在止痛藥上市申請,治療骨關節炎患者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日前,輝瑞(Pfizer)和禮來(Eli Lilly and Company)公司聯合宣布,美國FDA接受其皮下注射止痛藥tanezumab的生物製品許可申請(BLA),治療因中重度骨關節炎(OA)而引起慢性疼痛的患者。
  • 癌痛只能靠吃止痛藥?這4種止痛手段,或許更適合你
    癌症是一種讓人害怕的疾病,很多人會想到癌症是不治之症,而且癌症帶來的疼痛會讓人相當痛苦。調查發現大多數患者在癌症治療的過程中,因為忍受不了而痛而會選擇放棄治療。癌痛確實是我們健康人無法體會的一種痛苦,在疼痛症狀發作無法忍受時,一般醫生會建議吃一些止痛藥緩解症狀,同時還有一些其他的止痛方法可以嘗試。癌痛服用止痛藥能達到止痛效果嗎?在臨床上,止痛藥可以緩解90%的癌痛,比較常用的藥物有解熱鎮痛類,阿片類以及輔助鎮痛類。一般醫生會第一階段開始搭配藥物緩解疼痛,可能很多人疑惑癌痛所帶來的疼痛到底是有多劇烈?
  • 阿片類毒品都有哪些?
    我們可以把阿片類毒品理解成具有鎮痛作用的藥物,被人胡亂服用後造成上癮。畢竟我們不是專業的科學研究人員,我們只要知道這類毒品有哪些,有什麼作用就足夠了。 阿片就是鴉片,兩者是一樣的意思。鴉片對於大家自然很熟悉,曾經的鴉片戰爭確實是我們的恥辱,至今我們也一直和毒品鬥爭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