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亞平
阿片類止痛藥或麻醉性止痛藥
這類藥物最突出的特點是止痛作用強大,但成癮性也強,因此,一般的慢性鈍痛不提倡應用這類藥物。
這類藥物主要是短時間用於手術痛、外傷痛、內臟絞痛以及中晚期癌症止痛。手術痛、外傷痛、內臟絞痛多由主治醫生臨床開方使用,而癌症患者在應用這類藥物止痛時則需患者和家屬消除誤區,合理應用,才能讓癌症患者不痛。
疼痛是癌症患者尤其是中晚期患者的主要症狀之一,患者不僅肉體上痛苦難忍,疼痛還使患者產生焦慮、煩躁、抑鬱、悲觀絕望等惡劣情緒。及時合理地使用止痛藥可以有效緩解癌症患者的痛苦,驅除疼痛魔鬼,提高生存質量。
1
癌症止痛,一步到位?
老王最近被查出患有肺癌,而且出現疼痛症狀。子女子們都很孝順,他們都很想為父親減輕痛苦。他們要求醫生給父親用最好的止痛藥,如杜冷丁、芬太尼、嗎啡等。但醫生告訴他們,癌症止痛藥的應用是有原則的,並非是一步到位。
用藥指導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癌痛的藥物止痛分為三階梯。研究表明,按照三階梯給藥原則,有80%~90%的癌症病人疼痛緩解,而不規範用藥不僅止痛效果不好,而且不良反應發生的比例也高。
Ⅰ級止痛適用於一般疼痛。使用非麻醉止痛劑加減輔佐劑(非類固醇類)。即阿司匹林200~1000毫克,每4小時1次,飯後用,最好服腸溶阿司匹林製劑或普通阿司匹林製劑加抗酸藥;
Ⅱ級止痛適用於中度持續疼痛或疼痛加重。使用弱麻醉劑加減非麻醉止痛劑加減輔佐劑。即可待因30毫克加阿司匹林650毫克(約等於可待因30毫克),每4小時1次;
Ⅲ級止痛適用於強烈持續疼痛。使用強麻醉止痛劑加非麻醉止痛劑加輔佐劑,即嗎啡0.01克加阿司匹林,直到疼痛消減。
嗎啡給藥途徑可口服或舌下或用肛門栓劑。輔佐劑分非類固醇類(鎮靜安定藥,如冬眠靈、安定等)和類固醇類(如潑尼松、地塞米松等),根據病情需要選擇。如有明顯焦慮的患者止痛的同時給予奮乃靜、氟哌西醇或安定等,不但疼痛減輕,而且病人伴有的失眠、煩躁等症狀均可得到緩解。
對神經受壓或損傷及顱內壓增高引起的疼痛,止痛的同時給予皮質激素,鎮痛效果可以明顯加強。
2
嗎啡取代杜冷丁
老李是一位晚期腸癌患者,疼痛明顯。聽說杜冷丁是癌痛最好的止痛藥物,家屬和親戚都千方百計地託熟人購買,以減輕患者的痛苦。但該藥屬醫院嚴格管理的藥品,不容易買得到。其家屬和親戚很是為難。
用藥指導
目前我國癌症患者止痛仍普遍使用杜冷丁。但早在多年前世界衛生組織就不再主張使用杜冷丁。原因是杜冷丁的止痛時間比嗎啡短,只有2至3小時,口服給藥效果差,皮下或肌肉注射均可能引起局部發炎和組織硬節,反覆注射可造成肌肉組織重度纖維化。
杜冷丁的代謝產物去甲杜冷丁有毒,可引起中樞神經興奮,從而導致震顫和癲癇發作。癌症病人的止痛是一慢長的過程,需要長期使用止痛藥,並應不斷調整給藥劑量,而且容易產生耐藥性。
世界衛生組織倡導使用口服嗎啡製劑取代杜冷丁。口服嗎啡製劑既經濟方便又可達到止痛的目的,同時極少產生依賴性。硫酸嗎啡控釋片(美施康定)是全世界唯一最普遍應用的維持12小時的控釋強效鎮痛藥,作為癌症三階梯止痛,本藥是重度疼痛的首選藥物。
本藥對於一般癌症患者可採用口服給藥,但對吞咽困難或持續噁心、嘔吐、術後不能進食及不適宜口服給藥的患者,可進行直腸給藥。直腸給藥前應先清潔灌腸,否則,腸內糞便影響藥物的吸收,減低療效。
直腸給藥尤適於婦科子宮癌、卵巢癌切除術後的止痛。該藥直腸給藥沒有給藥困難,也沒有任何副作用(如黏膜刺激、燒灼感、分泌物增多等),同時也無需技術和儀器,是一種病人樂於接受的給藥方法。
通過國內外大量臨床應用證明,硫酸嗎啡控釋片在一個寬廣的劑量範圍(10至200毫克)內,能有效控制各個部位的癌症疼痛,每12個小時給藥1次。當病人需要增加給藥時,可調整給藥時間,每8小時一次,12小時一次和8小時一次,其給藥總劑量相同時臨床上發現其療效相差較小。
臨床實踐證明,85%的患者每12小時給藥一次,每次30至60毫克,能有效控制癌痛,個別術後患者直腸給藥60毫克,仍需加用度冷丁。總有效率為90%。
本藥禁用於呼吸抑制、呼吸道阻塞、麻痺性腸梗阻、對嗎啡過敏、急性肝病等患者;不適於孕婦及兒童術後使用;老年患者、甲狀腺機能減退者、有腎病及慢性肝炎者,可減量使用;有噁心、嘔吐者,必要時與止吐藥一起使用;發生便秘時可使用輕瀉藥;個別患者有嗜睡現象。
總之,硫酸嗎啡控釋片耐受性好,安全性優於普通嗎啡和杜冷丁,不良反應少,極少有呼吸抑制情況和藥物積畜或成癮者。該藥有多種規格的控釋片,可靈活使用不同劑量,給藥方便,維持時間長,是癌症患者控制疼痛、提高生活質量的理想藥物。
【相關連結】
1.嗎啡製劑等是國家嚴格管理的麻醉止痛藥品,但如果確係癌症患者,到醫院確診並辦理了相關手續後,由具麻醉處方權的醫師專職開方,完全能滿足患者的止痛需求,根本不用託熟人找門路。個別家屬甚至打聽希望從販毒分子手裡得到藥品以滿足癌症患者的止痛需求,這完全是對國家麻醉藥品管理政策的誤解和犯罪,千萬不可為之。
2.癌症患者使用不必過於擔心藥物成癮。不少病人和醫生都擔心應用嗎啡等會出現成癮,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所謂成癮是指精神依賴,這時患者會不由自主地和不擇手段地渴望得到藥物,常常以損害身體和家庭幸福為代價而尋求藥物。
有一項對10000名應用阿片類止痛的癌症病人的調查表明,在這些病人中沒有一位出現精神依賴。另一項對11882位應用阿片類止痛的癌症病人的調查顯示,僅有4位病人出現精神依賴。因此只要合理使用,患者不必顧慮成癮問題。在應用阿片類藥物時出現生理依賴和耐受性是正常的藥理學現象,不應影響藥物的繼續使用。
3.癌症患者應用止痛藥應當有規律地「按時」給藥(3~6小時給藥一次)而不是「按需」給藥——只在疼痛時給藥。
基層風採
歡迎關注「基層醫管論壇」
探討基層醫療機構管理與發展
展示基層醫療機構管理者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