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女孩成老賴」案:輿論爭議不等於問題全貌

2021-01-07 金臺資訊

12月中旬以來,「9歲女孩成老賴」一事引發輿論關注。12月16日,法院發布致歉聲明,撤銷對其的「限高令」。此事件中,輿論熱議未成年保護、法院判決、購房人權益等話題。

事件脈絡

「9歲女孩成老賴」事件的發展過程較為曲折。在分析事件的傳播特徵以前,以下該事件的主要脈絡可供參考:

11月28日-12月28日「九歲女孩成老賴」事件的脈絡梳理(來源: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

傳播特徵

11月28日-12月28日「九歲女孩成老賴」事件的熱度趨勢圖(來源:人民眾雲)

傳播節點層面,12月16日,法院就此判決致歉,稱對未成年人發出限制消費令不符合相關立法精神和善意文明執行理念,已依法解除了其限制消費令,該事件熱度攀上最高峰。12月25日,鄭州市金水區法院判還此案涉案住宅,執行法官將房屋鑰匙交給陳蔓外公王維治,再次將此事帶回輿論視野。王維治稱,打算收拾下年前搬進來,而王某支付的55萬,不該由他們歸還。該新進展引發輿論對購房人權利的熱議。

傳播平臺層面,該事件在微博、微信、資訊和新聞客戶端平臺均傳播量較高。截至12月28日上午,該事件相關的#9歲孤女已被解除限制消費令#閱讀量超過1502萬,#法院向9歲孤女道歉##9歲孤女老賴案法院致歉#閱讀量合計超過4104萬,最新進展#法院判還女童老賴案涉案住宅#閱讀量也超過1259.8萬。

11月28日-12月28日「九歲女孩成老賴」事件的傳播平臺(來源:人民眾雲)

「限制消費」「高消費」「法院」等高頻詞直接與此案相關。媒體的網民尤其關注被執行人的未成年人身份,高頻詞包括「9歲」「女童」「未成年人」「女孩」等。

11月28日-12月28日「九歲女孩成老賴」事件的高頻詞(來源:人民眾雲)

此案件引發了爭議,大部分輿論場信息都為敏感和中性,正面信息比例較低。

11月28日-12月28日「九歲女孩成老賴」事件的信息情感傾向(來源:人民眾雲)

輿論反饋

該事件的媒體觀點主要包括:

司法判決應考慮未成年人的特殊身份和實際執行力。法學博士、湘潭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張永紅表示,該女孩作為遺產繼承人,有義務承擔不超過繼承遺產範圍的父親留下的債務。但是,法院要求孩子償還債務和限制其高消費,沒有直接的聯繫,因為未成年人基本沒有高消費。監護人如果認為法院侵害了孩子權益,可以提出申訴。《南方日報》認為,根據司法解釋,未成年人不能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沒有規定未成年人能否被限制高消費。但是,無論從保護未成年人的角度,還是從實際償還能力看,對9歲孩子限制高消費,都不合乎情理。長城網指出,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司法機關有保護未成年人的特別義務。之前最高法出臺的司法解釋,更是明確規定,不能將未成年人作為失信被執行人。限制高消費等「剛性」措施,並不利於未成年人的學習和生活。未成年人保護,不能停留在紙面上,更應進入司法實踐中。

法院應該情理法並重。武漢大學社會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呂德文表示,司法機關按照相關法律判決的結果,是符合「法律精神」和專業人士眼中的形式正義的。但是,法律不能僅僅依靠法條機械執行,不能因為符合程序要求而喪失了社會的實質正義。司法機關遇到難以處置的社會問題時不能無動於衷,而是要積極創造條件維護社會秩序。《濟南日報》網站舜網指出,法律的存在是為了維護公平與正義,司法部門、司法人員要用同理心去理解和剖析手上的案件。公眾號「快快評」指出,法院及時糾偏,把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放在優先位置,講法律、講道理同時講人情,知錯就改,讓我們看到了法律的溫情,司法文明的進步。新京報網指出,法律的剛性與司法的溫情並不矛盾,法律在維護社會秩序,懲戒違法失信時,也要注重保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

應理性看待法院判決中的情理問題,購房者權益不容忽視。四川在線網指出,公眾在同情女孩的不幸的同時,也不能忽視買房者的利益。繼承財產的同時也包括債務,這就是法律的公正。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絕不能讓主觀臆斷左右司法案件。河南日報客戶端表示,法院公開認錯,依法解除了對陳蔓的限制消費令,實屬難能可貴。但最重要的是接下來徹底釐清該案涉及的繼承、買賣和債務關係,合情合理合法地解決,購房者的權益也應該受到保護。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特約分析師盧永春指出,此案下一步一方面要保護未成年人權利,另一方面也要保護購房者的合法權益,體現法律的理性。

除了與上述媒體觀點類似的部分外,該事件的網民觀點還包括:

媒體在傳播過程中應注重媒介素養。知乎用戶「沈志興」指出,部分媒體應當謹慎用「替父還錢」的說法吸引眼球,本案實際情況為女孩需償還繼承遺產的部分。知乎用戶「草莽英雄許漢文」指出,部分媒體在報導中將「限制高消費」簡化為「限制消費」,一字之差,失之毫釐,謬以千裡。法院是限制了坐高鐵、飛機,而並非不讓其購物。

需警惕輿論審判司法和警惕其不良後果。知乎用戶「jessiexu」表示,法院對女孩限制高消費的實際影響微乎其微。若不採取「限高」,法院將對房產強制執行拍賣,所得收益或會低於市場價格。如果為了保障未成年人生活,就不能動用遺產還債,那麼對於未來欠下巨額債務的人,可能會將留下巨額遺產給未成年子女,以逃避承擔債務。知乎用戶「緋劍恆」指出,在現行法律條件下,若要延緩拍賣房屋保障女孩生活,必須對其限制高消費,否則只能強制拍賣。出於輿論壓力,將「鍋」拋給基層工作者而忽略修正系統性制度缺陷,對司法公信和權威的損害將是不可逆的。該回答收穫1455個贊同。微博網民@豁然開朗心理醫生諮詢認為,此案例比較特殊且為法律空白,希望以後不要被「有心人」利用法律的「善念」。

輿情點評

在「河南一9歲女童被列入失信名單」事件發酵之初,涉事法院及時作出公開致歉回應並解除女童限制消費令,直面司法疏漏,釋放司法善意,還女童一個被司法保障的童年,這一舉措值得充分肯定。同時,法院在公開聲明中,主動放棄官方話語表述,轉而採用口語化表達「我們錯了」充分展現司法溫情,在輿情發酵初始有效撫平公眾情緒,定分止爭,用司法善意的回歸贏回了輿論的支持,實現了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統一。

另值得注意的是,在「9歲老賴」這個議題中,輿論始終被9歲女童的「未成年人」身份所引導,一定程度上激發輿論同情,但也導致了輿情爭議未能反映案件全貌。在這起買房糾紛案中,被輿論忽視的買房者權益應當如何保障,暫未得到一個有效的司法回復。

(作者:人民網新媒體智庫助理研究員 趙紫荊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輿情分析師 鍾夢媛)

相關焦點

  • 最高法典型案例回應爭議:依法獨立判案 排除輿論壓力
    中新網北京7月24日電題:最高法典型案例回應爭議:依法獨立判案 排除輿論壓力「進而言之,法官審理案件,應當依據證據、依據法律做出自己的判斷,排除社會輿論的壓力。」
  • 《浪姐》成團夜引爭議,涉世未深的追星女孩們,請放過陳赫吧!
    《浪姐》最後一期節目,將在9月4日晚八點,以直播的形式播出。以前都是選擇錄播,最後一期節目關係到最為重要的成團結果,為了保證成團結果不被洩露,所以節目組決定以直播的形式呈現。從官方公布的嘉賓陣容來看,完全可以用「豪華」二字形容。
  • 「釣魚執法」案 輿論監督的經典案例
    「釣魚執法」案 輿論監督的經典案例 祝華新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10-26    [列印] [關閉]     與「周老虎」事件類似,上海「釣魚執法」是又一起新老媒體共同發聲
  • 群體智慧還是群體極化:於歡案中的輿論變化及引導
    司法審判要接受輿論監督,是我國司法當局的既定方針。當然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審判,更是一項不容挑戰的憲法原則。我在十多年前就曾寫過:「媒介影響司法審判主要在於設置議題。」就是說,輿論對於司法的監督作用主要在於揭示和警醒有關案件存在需要注意的問題,至於如何判決,還是必須由法院依法獨立決定。這是輿論監督還是「輿論審判」的基本界限。
  • 「釣魚執法」案:輿論監督的又一經典案例
    「釣魚執法」案:輿論監督的又一經典案例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09年10月26日04:35   這次圍繞上海「釣魚執法」案的輿論熱潮,也是網際網路和傳統媒體聯手推進的結果。9月12日,「被釣」者張軍在天涯社區發帖控訴,迄今訪問數達18.7萬人次,評論1887條;「80後」作家韓寒在博客中述評此事,迄今訪問數達48.5萬人次,評論6216條。轉述者對網民的影響遠遠超過當事人,顯示了網絡「意見領袖」的影響力。
  • 全國老賴黑名單排行發布 福建尷尬獲第一
    廈門最老「老賴」88歲根據排行榜,廈門最老的「老賴」88歲,廈門最小的「老賴」19歲。「老賴」黑名單排行榜,福建省高居榜首,在失信金額和失信者人數兩項指標上,均遙遙「領先」全國其他省區。榜單福建「領跑」全國「老賴」排行榜來自人民網的消息顯示,排行榜的數據來源,均根據最高法院網站內容提取分析所得,具有履行能力但是拒不履行義務的才會被納入名單。
  • 「槍形鑰匙扣」案開庭 槍枝鑑定標準再惹爭議
    轉自:刑事法律事務  來源:新京報「槍形鑰匙扣」案開庭槍枝鑑定標準再惹爭議  在三天的庭審過程中,槍形鑰匙扣的鑑定細節成了各方爭論焦點。  庭審第二天上午,兩名中國刑警學院物證鑑定中心的工作人員出庭質證,並表示經鑑定中心對送檢物質的檢驗,本案槍形物和特製子彈具備射擊功能,槍口比動能均超過1.8焦耳/平方釐米,具有危險性。  律師則首先對槍形鑰匙扣的尺寸問題提出了質疑。
  • 朱令案爭議 「無案不破」的社會才可怕
    他說:「在所有的政府官員中,最不應該由人民選舉產生的是司法官員」,因為司法官員不但需要專門的技術與經驗,還需具備一項特別的品質,就是超出常人的冷靜與公正。法官在工作中應該完全忠誠於法律,不受大眾輿論的幹擾。如果法官是民選的,他就會在判決中經常考慮什麼樣的判決最能得到公眾的讚許,從而保住自己的位子,而不是考慮什麼樣的判決是最公正的。
  • 「槍形鑰匙扣」案開庭,槍枝鑑定標準再惹爭議
    槍枝鑑定細節惹爭議,重新鑑定申請暫未通過庭審中公訴人提出,被告李安龍等人非法製造、買賣、郵寄槍枝的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在三天的庭審過程中,槍形鑰匙扣的鑑定細節成了各方爭論焦點。
  • 關聯公司因欠範冰冰錢成「老賴」 豫金剛石股東朱登營是誰?
    這個問題依舊待解,而圍繞豫金剛石的擔保資金和股東命運的謎團正在逐步揭開。12月21日,豫金剛石大股東河南華晶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河南華晶」)再度因借款糾紛案件的強制執行而遭被動減持70萬股,此前12月4日和12月16日,其已分別被動減持10萬股和100萬股。目前,豫金剛石實控人郭留希及其一致行動人河南華晶合計持股27.42%,僅領先興瀚資管方不到1個百分點。
  • 老賴電話不接、微信不回、又不能打罵,有什麼招數可以用嗎?
    何為老賴,言外之意欠錢不還,不還是還不起,還是不想還,還不起,另當別論,不能為賴。有錢不還才是老賴。怎樣對付欠債不還的老賴?面對」老賴「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其實我認為欠債不還的」老賴「哪裡都有,也幾乎每個人都會有機會遇到,不過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可能有的」老賴「欠的錢很少,我們可能不計較,然後就忽略了,也有人認為,畢竟不值什麼錢,如果老去追討又覺得不值罷了。可是有些情況是,如果」老賴「欠我們的錢比較多或者說這筆錢對我們非常重要,我們不得不要時,就面臨一個重要的問題——怎樣向老賴追討欠債?
  • 王思聰被限制高消費,國民老公被疑「老賴」,事件背後是誰的錯?
    背後的原因值得深究,但是可能涉及的方面太廣,這個問題我們就不做討論了,有一說一,我們還是將問題的焦點放回到王思聰本人的身上。近日最新消息出來,王思聰因為一直未執行,已經被法院限制了他的高級消費,所謂高級消費裡,名單羅列清楚,往後的王思聰不得乘坐飛機,高鐵軟臥等,不能入住星級酒店,夜總會,出入高爾夫等高級場所。
  • 日本公主下嫁不顧父母阻撓,男方被曝是玩咖老賴?太門不當戶不對
    準新郎被曝是玩咖,他的母親被曝是老賴、還疑似加入過邪教,然後父母反對、身邊所有人都反對,這種情況下你還會堅持結婚嗎?但母子倆死活不還,跟老賴有啥區別?再看看被留下的公主處境,在國內被輿論質疑,還要遭受議員的言語騷擾:「未婚夫赴美留學您不寂寞嗎?」
  • 8歲童星當歌唱比賽評委,過早商業化引輿論反思
    有網友認為此舉不太尊重選手,兒童點評長輩不禮貌;也有網友表示,「既然是全民唱歌的活動,小孩子站在小孩子的角度去點評沒什麼問題」;還有網友認為,主辦方有博眼球之嫌...... 面對網上的爭議,該童星經紀人表示,評價時只是在說選手存在的一些問題,並反問:「你們有她出名嗎?」
  • 榕江法院三舉措加強執行聯動合力懲戒老賴
    榕江法院三舉措加強執行聯動合力懲戒老賴 2020-07-21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上借1000元逾期不還成老賴是怎麼回事?事件始末曝光
    大家是否有在網上借款的經歷,據最新消息報導,網上借1000元逾期不還成老賴,這個人通過手機軟體借款1000元,但是到了時間有能力償還卻不願意償還,因此被申請仲裁,那大家平常在借款的時候知道要注意些什麼嗎,接下來大家就隨小編一起了解看看~
  • 已四次成「老賴」,部分百億項目停工
    如今,部分百億級項目要麼陷入停工,要麼投資成效不明顯,成了「畫餅」般的存在。2013年,未名集團與安徽巢湖經濟開發區籤約,擬建設合肥半湯未名生物醫藥產業園。到了今年8月,已竣工40個月的廠房卻處於停滯狀態。2014年,未名集團與保定市籤約,擬建設保定通天河未名生物經濟產業園。不過,該項目規劃圖中C1區的醫藥產業基地建設已停工一年半。
  • 服了,才18歲就搞出這麼多么蛾子
    黃明昊最近是新聞不斷,前兩天他剛剛被熱議過,還有個話題詞#老賴之子 黃明昊#。 但是很快大家就在這段視頻中發現了爭議點。 我在文章剛開始就已經提到了,黃明昊是2002年2月份出生的,今年剛滿18歲。 我國對於駕駛證申請的年齡是有規定的,對於申請小型汽車、小型自動擋汽車等類型的駕駛證,要求年齡在18歲以上,70周歲以下。也就是說黃明昊剛剛過了可以考駕駛證的年紀。
  • 美女孩患罕見「不老症」 12歲的外表1歲的智力
    本報綜合報導 據美國馬裡蘭州巴爾的摩WBAL-TV電視臺13日報導,在馬裡蘭州巴爾的摩市,有這樣一名「永不長大」的神奇女孩———伯魯克·格林伯格。和那些患有早衰症的病人完全相反,伯魯克患的是一種醫學界至今尚未命名的「不老症」,因為這樣的病症全球僅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