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抱團取暖時,最外層企鵝會不會太吃虧?吃虧的不是它

2021-01-15 無上科學信仰

當每秒鐘將近20米的寒風吹過南極大陸的時候,我們不禁為生活在那裡的企鵝們捏了一把汗。

每秒鐘將近20米的寒風從南極大陸吹過,這樣的景象,哪怕是看上一眼,都足以令我們打上一個寒顫,企鵝是如何活下來的呢?當然,企鵝的身體構造與我們大不相同,在它們的皮膚之下有著厚厚的脂肪,可以起到很好的禦寒保暖作用,此外,企鵝雖然不會建造房屋禦寒,但卻可以抱團取暖,大量企鵝擠成一堆相互取暖的景象,在與企鵝相關的紀錄片中是極為常見的。而每當我們看到這樣的景象時,都不禁會生出一個疑問,位於這一堆企鵝最外層的傢伙們,會不會太吃虧了?這還要從企鵝堆的形成說起。

企鵝為什麼要組合成堆呢?當然是為了禦寒,不過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進行幼崽孵化以及幫助剛出生的幼崽禦寒,順便企鵝堆中的每一隻企鵝也能夠因此受益。

企鵝堆的主要作用是為了保護雄企鵝以及企鵝幼崽。

保護幼崽也就罷了,為什麼雄企鵝也要保護呢?這是企鵝特有的繁育方式所造就的,雌企鵝在產卵過程中會消耗巨大的能量,所以在產卵之後就要馬上下海去補充營養,而這一去往往就是兩個月。怎麼這麼長?因為在靠近海岸的地方存在著很多企鵝的天敵,比如海獅、海豹、大賊鷗和南極大韄等等,所以企鵝在集中產卵的時候,往往會到離海岸很遠的地方,而以企鵝的移動速度來講,往返就頗為費時了。

也就是說在這兩個月裡,雄企鵝必須肩負起孵化的重任,而且在小企鵝孵化之後,還要進行哺育。是的,企鵝是由雄性來進行哺育的,而小企鵝的食物就是雄企鵝的腺體分泌物。

將近兩個月的時間,雄企鵝不吃不喝,完全靠自身脂肪來維持,所以禦寒能力自然就會下降,於是也就需要進行抱團取暖。

當然,抱團取暖並不是絕對公平的,由於企鵝所處的位置不同,取暖效果自然也就不同,位於最外層的企鵝大概能夠節省8%左右的能量,而位於最內層的企鵝,能量消耗甚至能夠減少超過一半。這麼不公平,誰還願意在外層?

如果我們注意觀察就會發現,抱團取暖的企鵝並不是一動不動的,事實上整個企鵝堆一直處於運動之中,企鵝堆中的所有企鵝都在時刻以小碎步的形式進行著隨機運動,這種隨機運動會使得整個企鵝堆不到一分鐘就會發生一次換位,當然了,隨機運動所產生的換位自然也是隨機的。

企鵝堆為什麼會運動?這是一種有組織的行為嗎?不是。那是由外層企鵝向內擠所引發的嗎?更不是。實際上使得企鵝堆作出隨機運動的恰恰是位於內層的企鵝。

由於內層企鵝會一直試圖向外運動,所以帶動了整個企鵝堆運動了起來。為什麼內層的企鵝要出來?因為太熱了。你可能想像不到,在每秒將近20米的寒風所吹拂著的南極大陸上,企鵝堆最內層的溫度竟然可以超過30攝氏度。這個溫度連我們都會覺得熱了,就更不用說擁有厚厚脂肪的企鵝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是,一般來講,沒有任何一個企鵝堆可以維持超過1個小時,而原因還在內層企鵝的身上。由於整個企鵝堆的運動是隨機的,所以並不能保證每一隻企鵝在企鵝堆中所處的位置都是公平的。尤其是最內層的企鵝,事實上很難運動出來。所以在企鵝堆中最吃虧的並不是最外層的企鵝,而是最內層的。

當最內層的企鵝實在受不了的時候,它們就會奮力向外擠,於是乎整個企鵝堆就會一鬨而散,之後又會慢慢凝聚,這就是企鵝堆為什麼難以長時間維持的原因了。

企鵝抱團取暖的方式總體上而言是充滿了智慧的,但也並非盡善盡美,因為在企鵝堆隨機運動的過程中,企鵝爸爸有可能和企鵝寶寶走散,一旦走散,那麼企鵝寶寶則要面臨死亡的風險,當然,失去寶寶的企鵝爸爸也可能會收養其它寶寶,而走散的寶寶也有可能會被其它企鵝爸爸所收養。不過兩個月不能進食的日子太過痛苦了,並不是每一隻企鵝都能夠受得了,有的時候企鵝爸爸實在撐不住了,就會出去覓食,如此就不太可能再見到自己的寶寶了。而如果企鵝爸爸能夠撐過兩個月,那麼也許就能迎來夫妻團聚、闔家團圓的日子。之所以說是「也許」,是因為去覓食的企鵝媽媽也不一定就能回得來。


相關焦點

  • 企鵝抱團取暖時,最外層的難道不會被凍死嗎?
    大部分企鵝生活在南極地區,也有一些生活在溫帶,加拉帕戈斯企鵝在南美洲的熱帶地區生活,完全生活在南極極地的只有帝企鵝和阿德利企鵝。很多人估計會覺得,那最外圍的一圈企鵝也太可憐了,大半個身子都暴露在寒冷的環境中,它們會不會被凍死呢?當然不會了。
  • 抱團取暖的企鵝最外層會被凍死嗎?
    抱團取暖的企鵝最外層會被凍死嗎? 在寒冷的季節裡,野生動物們既沒有秋褲,更沒有取暖器,它們都是怎麼過冬的呢?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這種動物界普遍存在的取暖方式——抱團取暖。
  • 企鵝常常抱團取暖,為何最外層的凍不死?難道它們不怕冷嗎?
    在很多關於科普自然類的節目之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南極企鵝抱團取暖的景象,幾千甚至上萬隻企鵝圍成一個大圈,看起來十分壯觀。眾所周知企鵝抱團取暖是為了彼此之間增加熱量,防止凍死,可企鵝在取暖的過程中最外層的往往很少有凍死的情況,這又是因為什麼?難道它們不怕冷嗎?
  • 企鵝也怕冷?科學家發現企鵝會抱團取暖,而且技術非常成熟!
    要知道,企鵝生活在南極,那裡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因為氣候環境太過惡劣,所以根本就沒有常住人口。既然企鵝祖輩生活在南極,那它們怎麼會怕冷呢?當然,企鵝之所以不懼怕寒冷,是因為它們的身上長滿了厚實的羽毛。不過,企鵝的種類有很多,除了南極之外,企鵝也在南美洲等一些海島上生存,比方說麥哲倫企鵝。因為它們本身不是生活在南極,所以麥哲倫企鵝是一種很怕冷的動物。
  • 帝企鵝抱團取暖時,最外層快凍死,最裡層卻熱暈,為什麼會這樣?
    「企鵝抱團取暖」是南極洲每年都發生,卻是難得一見的盛況,因為此時正是南極最寒冷的時間段,極夜前後的南極,不是墨墨黑的黑夜就是昏暗的太陽還未從地平線上升起,即使人類的活動也受到限制!在零下五六十度的南極,報團取暖外層的企鵝,不是會被寒風直接襲擊麼,為什麼不會被凍死?
  • 企鵝抱團取暖的科學原因
    你猜會產生一個怎樣的結果?事實上,你會看到一個和一隻杯子的實驗完全不同的結果——所有杯子裡水變涼的速度都會比之前慢,而且尤其最中間那隻,它會特別慢!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是因為中間那隻杯子受到了周圍那些杯子的「保護」,一個杯子的熱水實驗已經講明——熱量會流動傳遞。
  • 帝企鵝抱團取暖時,最外層快凍死,而最裡層卻熱暈,這是為什麼?
    它屬於群居性動物,每當南極洲出現極端寒冷的天氣,一般在極夜前後,溫度達到負五六十度,帝企鵝就會擠在一起來防風禦寒,它們會形成一個巨大的陣仗,最外層和最裡層的溫度也會形成巨大的反差,這是為什麼呢?帝企鵝能夠生活在氣候極端惡劣的南極是依靠什麼呢?其實帝企鵝在寒冷的天氣裡生活的很快活。
  • 南極有企鵝,赤道也有,扛得住-40℃嚴寒,耐得住40℃高溫
    南極洲是地球上最冷、最乾燥、風力最強的地方,它幾乎就是一片沒有生命的巨大沙漠。企鵝是南極最常見的鳥類,也是南極的標誌性動物,以至於很多人認為企鵝只生活在南極。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更為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所有現存的18種野生企鵝都生活在南半球。
  • 帝企鵝抱團取暖的溫度
    海聞 看過電影《帝企鵝日記》的人,再去看德國攝影師鞏特爾·裡爾最近拍攝的一組帝企鵝在南極暴風雪中抱團取暖的片子,會覺得很親切很熟悉。照片裡,裡爾拍攝到一組罕見的企鵝抱團取暖畫面。約300隻大大小小的帝企鵝在暴風雪中抱在一起,或趴在地上,來抵抗極寒。
  • 為什麼南極企鵝是盜版的? 北極企鵝為什麼會消失?
    為什麼南極企鵝是盜版的? 北極企鵝為什麼會消失?時間:2017-05-12 11:06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南極企鵝是盜版的? 北極企鵝為什麼會消失? 為什麼北極沒有企鵝?最簡單的答案是,企鵝是在南半球演化出現的,搬家到地球的另一端並非易事。
  • 動物園裡怕冷的企鵝開始烤火取暖了
    據媒體報導:成都動物園內的企鵝開始烤火取暖。成都降溫了,動物園裡的企鵝瑟瑟發抖。一隻只都跑到加熱器旁邊烤火取暖。看到這個場景,是不是有點違和感?提到企鵝,大家馬上就會想到南極的冰天雪地裡,一群笨拙又可愛的企鵝搖搖擺擺的嬉戲。
  • 學點知識 | 企鵝的腳一點毛都沒有,它不怕冷嗎?
    知友:蘇澄宇(1,600+ 贊同,動物科學學院碩士,動物、動物學話題的優秀回答者)    作為一隻帝企鵝,它可以在南極零下幾十度的環境下生存。也許你知道企鵝的身體為什麼不被凜冽的寒風凍成冰棍,因為它有著厚厚的脂肪和雙層的羽毛。但它的腳蹼一點毛都沒有,光禿禿的,怎麼沒被凍傷呢?
  • 企鵝用小jiojio摩擦冰面會不會感到暖和?|No.219
    摩擦摩擦在光滑的冰面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南極企鵝們為了讓自己不被凍死進化出了一整套系統來給自己保暖可是它們每天在冰面上走著偶爾是不是也會覺得jio冷用jio摩擦冰面會不會帶來一絲溫暖Q1為什麼以前的火車的輪子和輪子間會用一個「鐵條」連接起來?
  • 企鵝也怕冷?成都動物園冬天企鵝取暖器取暖,夏天冰塊消暑
    在大家的印象中,最不怕冷的動物是什麼呢?北極熊?企鵝?他們生活在地球的南北極,那裡終日嚴寒,讓人們望而卻步,然而在成都動物園內的企鵝館,冬天企鵝們卻要圍著取暖器取暖,夏天也需要用冰塊來消暑!難道這企鵝也怕冷?
  • 「夜讀」一個人吃虧時的反應,會暴露他的修養
    ,會暴露他的修養04:43來自人民日報1有人說,「我不知何為君子,但每件事肯吃虧的便是;我不知何為小人,但每件事好佔便宜的便是。」一個人吃虧時的反應,會暴露他的修養。當我們談起這個話題,同事雲香非常大度地讚美了自己的前夫。三年前,雲香因為跟丈夫感情破裂,結束了長達十多年的婚姻。那時的她能說出丈夫一堆毛病,愛沒了,恨倒是綽綽有餘。離婚時,因為擔心丈夫會錙銖必較,她還特意提前諮詢了律師朋友,就怕自己吃虧。而讓她沒想到的是,丈夫大度地把更多的財產讓給了她。
  • 這些關於企鵝的知識你了解多少?
    不會飛的鳥類企鵝是鳥類中比較特殊的一個類群,它們在演化過程中喪失了飛行能力,翅膀演變成了鰭狀,腳的位置也與眾不同,使得身體呈直立姿勢,所以跟人一樣「直立行走」。為了適應在水下遊泳,企鵝的羽毛也變得非常短,這樣可以減少阻力。
  • 為什麼企鵝有翅膀卻不會飛翔?企鵝的祖先會飛嗎?
    企鵝是鳥類中最大的宗族,它們的頭部和鳥類非常相似,並且長有翅膀,但為什麼它們不會飛呢?可能你看上去的企鵝行動遲緩,你以為它們可能是太長時間沒有飛而忘記這種本領了吧。企鵝表面看上去呆萌,是因為它們對人友善,沒有表現出攻擊力,一旦它們成為海洋中的捕食者,可以以每小時18千米的速度在水中遨遊,相當敏捷。那麼企鵝原本會飛嗎?科學家們之所以猜測企鵝原本可能會飛,或者說它的祖先是飛翔動物是因為企鵝身上有一個突出的特徵,那就是它們身上存在尾蹤骨。尾蹤骨是什麼?
  • 吃虧,吃虧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叫吃虧
    現在一說自己吃虧,都是氣憤的,因為吃虧不是件好事,吃虧是什麼意思代表什麼大家都知道,但是為什麼要叫吃虧呢?這有個小故事而來。在以前有個年輕人,特別的好賭,賭的什麼都輸完了,吃住的都沒有,最後成了要飯的。
  • 為什麼北極沒有企鵝?把企鵝運到北極,企鵝能生存嗎?
    北極的企鵝北極的企鵝進化到後期,雖然是一種海雀,但是基本上飛不動了,它們其實遊泳的能力是更強的,能夠自由地在海裡潛泳和捕食。不過北極的企鵝和南極的企鵝倒是有一點是一樣的,它們都是群居動物,經常成千上萬隻聚集在一起抱團取暖。
  • 原來在南極,每年也有不少企鵝會被凍死
    經常去動物園或者是海洋館的小夥伴們,應該都見過企鵝的吧?在我們看來,企鵝外形呆萌可愛,走起路來也是一搖一擺的,深受人類的喜愛。我們都知道,企鵝是生活在非常寒冷的冰天雪地之中,自然有它們禦寒本事。但你們知道嗎,在南極,每年都會有不少企鵝被凍死。幾名南極科考工作人員,在冰雪覆蓋的南極大陸上,撿到了企鵝被凍僵的屍體。從體型來看,還是非常小的企鵝寶寶,體型幾乎就比工作人員的手掌大一點點。兩個工作人員的手上都拿著企鵝寶寶被凍成了冰塊的身體,已經仿佛石頭一樣堅硬。從他們的表情能看出來,非常的惋惜與難過。